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以巴衝突.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以巴衝突. Show all posts

Friday, 8 August 2025

安理会将紧急商讨以色列接管加沙城 各方齐声谴责

联合国安理会将于本周六(8月9日)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以色列宣布的接管加沙城计划。该计划引发国际社会广泛谴责,并促使多国要求召开会议,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对此表示欢迎。法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坚决反对占领与强迫迁徙。 

综合法新社消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周六通过发言人警告称,以色列的举动可能导致“危险升级”,并“加剧数百万巴勒斯坦人灾难性的处境”。他指出,该计划可能引发“更多强迫迁徙、屠杀和大规模破坏,进一步加重加沙民众的苦难”。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福尔克·蒂尔克(Volker Türk)呼吁,以色列政府的计划“必须立即停止”。

以色列接管加沙计划引发全球谴责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日前下令军方接管加沙城,以“铲除”哈马斯,此举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应。德国宣布暂停一切可能在加沙地带使用的武器出口,中国批评以方采取“危险行动”,多国均对该计划表示反对。

法国:坚决反对占领与强迫迁徙

法国外交部周六发表声明称,该计划将使和平进程陷入绝境,并重申“坚决反对任何占领加沙地带和强迫迁徙的计划”。法国外交部长巴罗(Jean-Noël Barrot)表示,全面接管加沙城只会“加剧已经陷入灾难的局势”,且无法实现释放哈马斯扣押人质、解除武装或促使其投降的目标。

欧盟:要求立即停火并重新评估关系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敦促以色列政府撤回延长军事行动的决定,并强调“必须立即实现停火”。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则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该决定应对欧以关系产生“影响”,并指出“加沙局势依然严峻,以色列的决定只会令局势恶化”。

英国:警告军事升级是“错误”

英国首相斯塔默批评称,以色列政府决定加大在加沙的军事攻势是一个“错误”,并敦促以方立即撤回该决定。他指出,此举“无助于结束冲突或促成人质获释,只会带来更多屠杀”。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50808-%E5%AE%89%E7%90%86%E4%BC%9A%E5%B0%86%E7%B4%A7%E6%80%A5%E5%95%86%E8%AE%A8%E4%BB%A5%E8%89%B2%E5%88%97%E6%8E%A5%E7%AE%A1%E5%8A%A0%E6%B2%99%E5%9F%8E-%E5%90%84%E6%96%B9%E9%BD%90%E5%A3%B0%E8%B0%B4%E8%B4%A3


Friday, 26 April 2024

纳萨尔医院乱葬坑疑点重重,国际社会呼吁全面调查

4月23日,巴勒斯坦当局声称在加沙走廊两家医院附近发现乱葬坑。几天来,从这些地点挖出的遗骸数字不断攀升。纳萨尔医院挖出的尸体已经接近四百。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当局相互指责。法国24电视台新闻核查团队发现,网络上流传的墓穴挖掘影像相互矛盾,乱葬坑事件显得疑点重重。

巴勒斯坦民防部门在一次记者会上宣称,这些共葬坑是以色列军队所为,要求国际调查。以色列方面矢口否认,并称墓穴为巴勒斯坦人自己所为。

自去年10月7日巴勒斯坦激进伊斯兰武装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引发以色列大举报复性反攻以来,加沙走廊不断攀升的平民百姓死亡人数以及日益严重的人道危机已经令国际社会深感不安,乱葬坑消息更引发震惊。

美国白宫国安顾问苏利文24日呼吁对事件展开深入透明的调查。欧洲联盟也同天希望能组织独立调查。

连日来,围绕这些墓穴的问号越来越多:这些墓穴到底是哪一方挖掘?那里到底掩埋了多少人?这些人是何时被掩埋?……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4%B8%9C/20240426-%E7%BA%B3%E8%90%A8%E5%B0%94%E5%8C%BB%E9%99%A2%E4%B9%B1%E8%91%AC%E5%9D%91%E7%96%91%E7%82%B9%E9%87%8D%E9%87%8D%EF%BC%8C%E5%9B%BD%E9%99%85%E7%A4%BE%E4%BC%9A%E5%91%BC%E5%90%81%E5%85%A8%E9%9D%A2%E8%B0%83%E6%9F%A5


Tuesday, 5 March 2024

以色列有可能「消滅」哈馬斯嗎?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多次表示要消滅哈馬斯,指該國在加沙的目標是「摧毀哈馬斯的執政和軍事能力」。

戰事已持續五個月,加沙衛生部門估計有近三萬名巴勒斯坦人喪生,以色列方面表示已取得重大進展,必須繼續爭取「全面勝利」。

但哈馬斯不僅是擁有軍事能力的組織,它還是一個政治、意識形態和社會運動。那麼,以色列徹底消滅哈馬斯的目標是否現實,甚至是否可能?

戰場上發生什麼?

以色列表示已經摧毀加沙24個哈馬斯營中的18個,並「完成了對哈馬斯在加沙地帶北部軍事框架的拆除」。

以色列國防軍 (IDF) 表示,去年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襲擊時,造成約 1,200人死亡,劫持約250名人質。該組織當時約有3萬名武裝分子。

以色列稱已殺死13,000名武裝分子,內塔尼亞胡2月初表示,以軍「殺死、打傷或抓獲了20,000多名恐怖分子,佔哈馬斯戰鬥力量超過一半」。

BBC無法核實上述數字,以色列國防軍也沒有回應有關數字如何計算。而以色列和加沙的數字有明顯矛盾,加沙衛生部門數據顯示,加沙死亡人數中只有約9,000人是包括平民在內的成年男性。

哈馬斯政治辦公室對BBC表示,拒絕接受以色列的說法,又指其軍事部門繼續在加沙「所有地區」進行「武力」行動。 與此同時,以色列《國土報》一篇報道稱,哈馬斯已開始恢復一些營隊。

《簡氏防務周刊》中東編輯傑里米·賓尼(Jeremy Binnie)表示,哈馬斯可以「非常輕鬆地招募新戰士,因此這可能不是我們要考慮的最重要指標」。

以色列雷克曼大學國際反恐研究所的以色列退役上校米裏.艾辛(Miri Eisin)指出,以軍已經「擊斃指揮官」,發現 「武器儲藏處」,並正在「有計劃地炸毀地下恐怖系統」——這指的是哈馬斯的地道網絡。

但《簡氏防務周刊》的賓尼說,地道系統 「比以前估計的要大得多」,以色列人要摧毀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人質還有機會被劫持在那裏。

他續指,在加沙北部,以色列給人的印象是,其行動似乎是「一個持續鎮壓的開放式進程,而不一定是徹底消除」。

以色列被指違反國際法,國際法庭也在考慮種族滅絕的指控。以色列稱這些指控「嚴重歪曲」,內塔尼亞胡也堅持以色列必須繼續解決剩餘的哈馬斯部隊。

意識形態能滅絕嗎?

許多西方國家視哈馬斯為恐怖組織,指哈馬斯領袖仍在呼籲摧毀以色列,但在阿拉伯世界部分地區,哈馬斯則被視為抵抗運動。 

哈馬斯在2006年贏得選舉,並暴力驅逐競爭對手法塔赫,2007年起開始統治加沙地帶。

此後,以色列一直封鎖加沙地帶,埃及也實施一定程度的封鎖,兩國都表示是為了安全。

過去二十年,巴勒斯坦組織從加沙向以色列發射了數千枚火箭彈——有時是為了回應以色列軍隊在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或東耶路撒冷發生的暴力和衝突。

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中東問題專家休·洛瓦特(Hugh Lovatt)表示,這「不僅是一場軍事運動,也不僅是一場政治運動,而是一種意識形態」。

「這種意識形態是無法根除的,當然也無法通過以色列的武力而根除,」他說。

「在當前形勢下,巴勒斯坦人確實感到不再有實現自決權的政治前景,」他說, 該組織對武裝抵抗以色列的支持「現在尤其能引起共鳴」。

位於約旦河西岸的阿拉伯美國大學國際關係講師阿姆賈德·阿布·埃茲(Amjad Abu El Ezz)博士表示,許多巴勒斯坦人支持哈馬斯,因為「他們看不到未來」。

幾乎從政以來,內塔尼亞胡總理就反對建立巴勒斯坦國,對外的理由是安全問題,以及指哈馬斯不承認以色列。但他所屬的利庫德集團及其政府中的極右派人士,認定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屬於以色列。

據以色列活動組織立刻和平(Peace Now)稱,去年以色列政府批准在約旦河西岸的以色列定居點建屋數量,創了歷史新高。

2023年,至少有507名巴勒斯坦人在西岸被以軍和以色列定居者殺害,其中包括至少81名兒童,這是自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OCHA)自2005年開始記錄以來,巴勒斯坦人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

聯合國記錄也顯示,36名以色列人在約旦河西岸因為巴勒斯坦人襲擊致死。

此外,人們對由法塔赫主導並管理西岸部分地區的巴勒斯坦權力機構(Palestinian Authority,PA)深感失望。許多巴勒斯坦人認為,面對以色列的佔領,該機構腐敗且軟弱。

阿姆賈德·阿布·埃茲博士表示,10月7日之前,生活在封鎖下的加沙巴勒斯坦人覺得自己「在一座大監獄裏」。他補充指,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對猶太定居者的襲擊、土地被吞併以及缺乏就業機會感到憤怒。

他指出,巴勒斯坦社會中年輕人比例很高,在沒有和平進程的情況下,其他各方「沒有什麼可以吸引巴勒斯坦年輕人。」

「只要有佔領,只要有暴行,只要有殺戮,很多人都會聽從哈馬斯的說法——因為他們在尋找希望,」他說。

哈馬斯支持率如何?

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在10月7日事件後付出了巨大代價,但2023年底一項民調顯示,巴勒斯坦人對哈馬斯的支持率有所上升。

根據對西岸750名巴人和加沙481名巴人的調查,哈馬斯在西岸的支持率從9月的12%,上升到12月的42%。

民調來自位於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政策與調查研究中心,負責人哈利勒-希卡基(Khalil Shikaki)博士說,哈馬斯的支持率一般會在戰事期間飆升,但這次增長是「戲劇性的」。

他指出,在11月哈馬斯和以色列休戰期間進行民調時,以色列監獄裏的巴勒斯坦婦女和兒童獲釋。這讓一些人認為哈馬斯使用暴力在實現巴勒斯坦目標方面「非常有效」。

希卡基博士指,定居者的襲擊和對巴權力機構應對戰爭的不滿,也有利對哈馬斯的支持度。

然而,加沙情況有所不同,民眾對哈馬斯的支持度僅從38%略升到42%,落在民調的誤差範圍內。

而被問到哈馬斯發動10月7日的襲擊是否正確時,加沙受訪者有57%的人支持,反觀西岸受訪者有82%支持。

希卡基博士說:「很明顯,那些因哈馬斯在這場戰爭中的決定而受苦的人,對哈馬斯的批評要多得多。」

2月初之前一直在加沙採訪的BBC記者注意到,近月當地人對哈馬斯的不滿有增無減。

一些加沙人表示,親人死亡、家園被以軍摧毀以及饑餓,令他們對哈馬斯感到憤怒。

他們還說,很多人對公開批評哈馬斯感到擔憂。
新一代戰士?

阿布·艾茲博士認為,加沙許多年輕人現在「對以色列和佔領充滿仇恨」。

「我認為下一代人將加入這些軍事團體以復仇,因為他們失去了家庭,他們失去了孩子、母親和兒子……他們的兄弟姐妹,」他說。

但艾辛上校表示,不應該因為擔心哈馬斯獲得更多支持,而影響軍事目標。

她形容10月7日發生的襲擊事件「極端、恐怖、殘暴」,「他們本來已經如此激進了」。

「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首先要嘗試消除他們的能力。這不會讓意識形態變得比現在更糟糕,」她說。

然而,希卡基博士說:「一場大戰不一定會使年輕人拿起武器——如果戰爭之後是和平。」
戰後會發生什麼?

內塔尼亞胡概述了戰後計劃,以色列將無限期掌管「非軍事化」加沙安全,而與以色列敵對組織沒關聯的巴勒斯坦人將管理該領土。

艾辛上校表示,哈馬斯「總是會有所表現」,但相信以色列將能夠消除「他們的大部分——他們的威脅」。

洛瓦特表示:「如果真想邊緣化和削弱哈馬斯,唯一辦法就是建立可行的政治軌道。」

但兩國方案的前景仍然黯淡。

內塔尼亞胡最近在X(推特)上表示,他「不會在以色列對約旦以西整個地區的全面安全控制上妥協——這與巴勒斯坦國方案是背道而馳的」。

這與以色列的主要盟友美國公然相悖,美國表示,以巴衝突的長遠解決方式,「只能通過包括建立巴勒斯坦國在內的區域性方法來實現」。

拜登政府強調,以色列不應無限期佔領加沙。如果不改變現狀,未來暴力升級的風險確實存在。

「我只是看不到以色列人勝利的一天,"中東問題專家賓尼說。 「他們可以大規模削弱哈馬斯,但關鍵是如何防止哈馬斯戰後再次崛起?」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8466045


Thursday, 1 February 2024

国际调解以哈停火 在巴黎提出协议草案内容

来源:
法广

尽管国际间居中调解在巴勒斯坦的以哈停火,哈玛斯领袖也准备到埃及首都开罗谈判,但被包围的加萨走廊周四仍然激战持续,使严峻的人道危机雪上加霜。加沙卫生部数字显示:4个月来的战争已造成至少2万7千多人死亡。

以色列维持对加沙地区哈马斯的巨大军事压力,国际外交调节则在巴黎进行,讨论加沙停火六周的协议草案。哈玛斯消息人士告诉法新社:哈玛斯领袖哈尼雅(Ismail Haniyeh)预计2月1日或2日到埃及首都开罗为拟议的停火协议进行谈判。

关于停火六周的提议:熟悉谈判情况的美国和阿拉伯官员告诉“华尔街日报”说,美国谈判人员正在推动一个可以停止加沙战争的3阶段停火协议,停火时间长到足以减缓以色列军事势头,并为更为持久的休战状态铺路。

路透社报导,这项停火计划是由美国、以色列和埃及情报首长及卡塔尔总理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Al Thani)制定,可行性取决于哈玛斯(Hamas)是否会同意第一阶段内容,当中未协议永久结束战争;但到目前为止,结束战争一直是哈玛斯的核心诉求之一。

据与会人士提供给“华尔街日报”的协议草案,在第1阶段,以色列将停止在加沙的所有军事行动,包括无人机侦察行动,为期6周,让哈玛斯有时间聚集即将释放的以色列平民人质。这个阶段中,包括长者、病患与孩童的平民人质将获得释放,且当地巴勒斯坦平民可以在加沙走廊内自由移动,救援物资也能运至所有地区。

停火协议草案显示:如果第1阶段成功,就将执行第2阶段,即哈玛斯释放以色列女兵。届时,更多人道救援物资将送进加沙走廊,且协议将保证医疗院所、供水服务与烘焙店的运作。而在潜在停火的第3阶段中,哈玛斯将释放以色列男性士兵并交出死亡人质的遗体。

谈判人员说,哈玛斯同样要求归还在去年10月7日突袭以色列期间遭杀的巴勒斯坦人遗体。由于以色列是征兵制国家,哈玛斯将特定年龄内的所有以色列人都视为士兵。

协议第3阶段预料是最难保证行得通的一部分,因为加沙的哈玛斯领导阶层有可能扣住一小群人质,既当作谈判筹码也当作人肉盾牌;而以色列领导人也可能拒绝释放重要的巴勒斯坦囚犯。

哈玛斯在去年11月休战期间释放了100多人,目前仍扣押超过100名以色列人质。自去年12月底以来,有关各方一直在讨论分阶段停火架构方案,但以色列都不赞同,直到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Mossad)首长巴尼亚(David Barnea)本月28日在法国巴黎与美国、埃及情报首长及穆罕默德会面后,以色列才点头。

路透社转引埃及消息人士表示,卡达、埃及、约旦将确保哈玛斯遵守所有协议,美国、法国也会对以色列做一样的事。哈玛斯领袖哈尼雅(Ismail Haniyeh)表示,哈玛斯对于所有能够结束以色列对加沙攻势的构想都抱持开放态度。哈尼雅31日宣布他将前往埃及讨论上述计划。

以军表示,哈玛斯掳走的人质中,有许多已经或持续遭扣押在加沙庞大的地道网络中。法新社报导:以色列军队1月30日曾威胁表示:正在把地中海海水引入加沙地道,以摧毁哈玛斯武装分子用来对以色列发动攻击的庞大地下网络。据美国西点军校(West Point)的研究,去年10月以哈战争刚爆发时,加沙有1300条地道,长度超过500公里,被以军称之为“加沙地铁”。

哈玛斯去年10月7日攻击以色列南部,造成多为平民约1140人丧命后,以军矢言要摧毁这个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玛斯于10月7日发动攻击时,约有250名人质被掳至加沙,其中有些仍遭扣押,至少有28人据信遭杀害。自哈玛斯发动攻击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发动了极具毁灭性的海陆空攻势。

法新社2月1日报导:今天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玛斯下属的加沙卫生部发布声明说,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武装分子近4个月战争已造成至少2万7019人死亡。此外,自从去年10月7日以哈开战以来,加沙走廊已有6万6139人受伤。

同一天,以色列军方报告说,过去一天内又有“数十名恐怖分子遭到歼灭”,并在陷入困境的加沙南部甘尤尼斯市(Khan Yunis)摧毁了一套远程飞弹发射器。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402/%E5%9B%BD%E9%99%85%E8%B0%83%E8%A7%A3%E4%BB%A5%E5%93%88%E5%81%9C%E7%81%AB%7C%E5%9C%A8%E5%B7%B4%E9%BB%8E%E6%8F%90%E5%87%BA%E5%8D%8F%E8%AE%AE%E8%8D%89%E6%A1%88%E5%86%85%E5%AE%B9.html


Monday, 4 December 2023

以军称针对哈马斯的地面行动扩大到加沙所有地区

以色列军队周日表示,针对哈马斯的地面行动已经扩大到加沙所有地区;以哈停火结束以来,巴勒斯坦平民的死亡人数不断增加,联合国人权高专呼吁结束暴力,恢复对话。

法新社消息,以色列军队10月27日在加沙北部发动地面进攻,已经控制了该地区的多个区域;以哈停火结束后,以军对加沙南部进行了多次空袭,目前数十万巴勒斯坦人在那里寻求庇护。

以军周日表示,针对哈马斯的地面行动已经扩大到加沙所有地区,以军并在南部汗尤尼斯散发传单,指汗尤尼斯是危险的战斗区,要求当地和周边地区的居民往南面边境城市拉法或西南面的沿岸地区撤离。

哈马斯卫生部周日表示,自10月7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进行轰炸以来,已有15,523人死亡,其中70%为妇女和儿童。

卫生部发言人表示:“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从废墟中找到316名死者尸体并救出664名伤者,被送往医院,但许多人仍然被埋在废墟下面。”

以色列军队周日对加沙北部,与以色列交界地带进行空袭,随后发起炮击。

在南部,自周五以来,以军空袭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汗尤尼斯及其周边地区。以色列军队每天都在传单上警告该市的某些区域即将发生“袭击”,并呼吁居民撤离。

根据法新社的图片,周日居民们有的步行、有的挤在马车上或坐在汽车上逃离这座城市。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蒂尔克周日表示,加沙地带重新恢复的残酷敌对行动及其对平民的可怕影响再次突显了结束暴力的必要性。

蒂尔克对延续休战协议的谈判陷入僵局深表关切。他强调,平民遭受了无法承受的苦难,更多的暴力冲突并不是解决办法。必须让枪声平息,恢复对话。

蒂尔克表示,在休战七天之后,敌对行动的恢复和加剧将导致比此前更多的死亡、疾病和破坏,他对此忧心不已。以色列在发起敌对行动的同时,还命令加沙居民离开北部和南部部分地区。目前,数十万人被限制在加沙南部越来越小的地区,没有适当的卫生设施,无法获得充足的食物、水和医疗用品。而在他们的周围,炸弹正如雨点般落下。

与此同时,蒂尔克表示,滞留在加沙北部的数十万人再次面临遭受轰炸的危险,无法获得食物和其他必需品。鉴于这一骇人听闻的局势和向南撤离的命令,人们基本上是被迫迁移,这似乎是企图将加沙北部的巴勒斯坦人赶尽杀绝。

他强调,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权法清楚地表明,保护平民是第一位的,必须通过一切可能的手段为迅速、畅通无阻的人道主义准入提供便利,以减轻平民的痛苦。

他指出,必须对多次严重违反国际法的极其严重的指控进行全面调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如果国家当局证明不愿意或不能进行这种调查和起诉,就有必要进行国际调查。会员国必须尽其所能,确保各方遵守国际法规定的义务,防止犯下国际罪行。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当天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对有关加沙地带持续的敌对行动和大规模轰炸的报道深感震惊。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31203-%E4%BB%A5%E5%86%9B%E7%A7%B0%E9%92%88%E5%AF%B9%E5%93%88%E9%A9%AC%E6%96%AF%E7%9A%84%E5%9C%B0%E9%9D%A2%E8%A1%8C%E5%8A%A8%E6%89%A9%E5%A4%A7%E5%88%B0%E5%8A%A0%E6%B2%99%E6%89%80%E6%9C%89%E5%9C%B0%E5%8C%BA


Friday, 3 November 2023

中国当局严密监控对前总理李克强的悼念活动

11月2日出版的法国全国性大报特别关注的国际话题仍然是中东巴以地区持续的战火。中国前总理李克强葬礼2日在北京举行,《费加罗报》刊登文章,介绍中国政府努力控制悼念活动的情况。 

中国当局严密监控对前总理李克强的悼念活动

《费加罗报》的报道从安徽合肥李克强故居门前络绎不绝的献花悼念场景开篇。文章写道,这场景显示68岁的李克强意想不到地离世在民间引发的情绪。而安全部门也正密切关注这种热潮,注意着鲜花上的留言,警惕着可能的挑战性言论。中国经济下行之际,中共称赞其听话顺从的服务者,但禁止任何可能将葬礼变成宣泄机会的群众活动。社交媒体上许多贴文显示,安全部门高度紧张,监视着一切可能的挑衅迹象,驱散集会的人群。一个抖音群组在成都人民公园摆放的花束被警方没收,多名成员也被警察带走问话。文章指出,这些民间表达的悼念很少,与官方试图严格控制葬礼过程的应对方式形成反差。媒体只刊登有中共理论家撰写的官方悼词。《人民日报》在头版称他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官方媒体甚至没有提及美国总统拜登对李克强逝世表达的哀悼。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这位与他共事10年之久的政府二号人物逝世没有发表任何评论。文章写道,李克强是团派最后一位代表,团派是中共官僚体系中一个务实的派系,是中国经济起飞的推手,也持续受到意识形态至上的红二代派系的排挤。文章引述一名音译名为陈道尹的独立政治学者指出,李克强的总理任期是失败的,下台后更不再有任何政治影响,但他的死亡却十分敏感,因为在老百姓眼中,在当前困难的经济形势下,他象征着改革开放。有些呼吁新的改革的声音有可能借悼念之情而响起。这篇文章写道,李克强曾刻意塑造体验民情的形象,指出中国尚有六亿人月收入不足一千元,顺便打脸宣扬中国已经摆脱极度贫困的习近平。据维基解密披露的消息,他也曾在美国外交官面前,对中国官方数据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虽然中共当局不会忘记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逝世引发的八九民运,但在习近平严格管控下的中国,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在上海,警方面对鬼节的各种活动十分紧张。近一年前,白纸运动中曾喊出了打倒独裁者的口号。文章也提到中国当前政局的微妙,前外长秦刚和前国防部长李尚福相继神秘落马。而一年前的中共二十大上,前国家主席胡锦涛被极有象征意义地带离会场。李克强之死是团派这最后一支可能与限制习近平权力的力量不复存在,习近平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孤家寡人。

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引发越来越多批评

自巴勒斯坦激进伊斯兰武装哈马斯10月7日突袭以色列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劫持200余名不同国家人质以来,国际社会在第一时间对哈马斯恐怖袭击行动的愤慨以及对以色列表达的同情,如今正面对加沙走廊巴勒斯坦人在以军报复性打击炮火下不断上升的死亡人数以及日益紧迫的人道形势的现实。天主教报刊《十字架报》在头版通栏标题中强调,以色列军队在加沙走廊持续不断的军事行动令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信任危机中越陷越深。越来越多的批评声音响起。《解放报》以大版篇幅报道巴勒斯坦人在以军炮火下的恐惧,凸出普通巴勒斯坦人无辜成为牺牲者的愤愤不平。财经报刊《回声报》也刊登文章,介绍国际社会逐渐出现的对以军狂轰滥炸的不同意见。《费加罗报》今天的报道则侧重法国国内两种矛盾的民情,一边是随这次中东危机而更加严重的反犹主义,另一边则是面对越来越多的巴勒斯坦人无辜丧命而萌生的同情。《十字架报》邀请一名学者和一名法国执政党议员讨论反犹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的相关和相斥。法共《人道报》则特别聚焦围绕这次中东危机的资讯战。该报社评文章指出,围绕这次中东冲突,一方面是读者对媒体公正性的质疑从未如此之高,另一方面则是媒体工作者的角色对于应对假新闻至关重要。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6%B3%95%E5%9B%BD%E6%8A%A5%E7%BA%B8%E6%91%98%E8%A6%81/20231102-%E4%B8%AD%E5%9B%BD%E5%BD%93%E5%B1%80%E4%B8%A5%E5%AF%86%E7%9B%91%E6%8E%A7%E5%AF%B9%E5%89%8D%E6%80%BB%E7%90%86%E6%9D%8E%E5%85%8B%E5%BC%BA%E7%9A%84%E6%82%BC%E5%BF%B5%E6%B4%BB%E5%8A%A8


Tuesday, 24 October 2023

《回声报》:中国经济增长机器已经力不从心

法国总统马克龙24日抵达以色列访问,当日出版的法国全国性大报均从不同角度,梳理法国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激进武装哈马斯冲突中的两难立场,以及法国在中东议题上可能的影响力。关于中国,财经报刊《回声报》刊登专栏文章,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虚实,该报驻上海记者则梳理中国对富士康在华工厂展开税务调查动作背后的动机,以及在华跨国企业越来越感到的不安。 

关于法国总统在以哈冲突中的访问行程,《解放报》在头版标题,将总统马克龙此行比作“走钢丝”。该报社评文章也称这是一次“高风险”访问。《费加罗报》称此行为一次“外交赌注”,但该报社评文章认为,马克龙在以色列遭遇突袭17天后才前往访问是判断错误。法共《人道报》以头版大标题直截了当地认为,马克龙在中东和平议题上没有发出声音。《十字架报》则邀请巴黎政治学院荣誉教授、国际关系问题专家Bertrand Badie,和法兰西学院教授Henry Laurens分别阐述他们对法国在这场危机中的立场与法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关系。

《回声报》:富士康遭调查令在华跨国公司更感不安

《回声报》报驻上海记者的报道指出,富士康集团是美国苹果手机最大的组装产商,也是中国就业市场最大的私企雇主,旗下雇佣着百万员工。但该集团23日遭遇黑色星期一。中国宣布对富士康在华子公司展开税务调查,导致该集团当日在台北股市下跌2,9%。文章就此指出,中外企业越来越多地成为中国政府税务或其它执法调查的目标,这些调查通常发生于地方政府需要填补因为新冠清零政策而亏空的财政的时候。但这次对富士康集团的调查距离台湾大选投票日已经不足3个月。其创办人郭台铭正为参加选举,而积极推动提名联署。北京当局过去就曾在敏感时期,以这样的调查,向台湾施加政治压力。文章还引述路透社消息指出,调查事件发生的时间也与富士康考虑要将一部分在中国的生产线转往他处的时间吻合。这因此可能是来自北京的一种警告。文章指出,无论这些调查背后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引发的媒体效应都令在华外国企业越发不安。尽管中国当局声称欢迎外国投资进入中国,并试图展现对私营企业的支持,但中国新版“反间谍法”的定义含混以及一些企业遭到的搜查、传讯和逮捕事件,都令跨国企业感到不安。文章随后列举了一系列在华企业近期遭遇的搜查以及人员被捕事件。

《回声报》:中国经济增长机器已经力不从心

《回声报》署名Jean-Marc Vittori 的专栏文章认为,中国经济今年仍然能达到政府的增长目标,但几十年来让中国经济得以取得令人瞩目的进步的机制可能已经无可挽回地力不从心,有可能威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寄望中国在2049年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宏伟蓝图。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也将影响全球增长。作者注意到,观察人士对中国经济前景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一方如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分析师林毅夫,认为中国仍将出现年增长8%的形势,并在未来几十年成为世界经济领头羊。但也有研究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并没有与别国不同的优势。文章引述美中三名经济学者对比中国与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轨迹研究,认为,中国与他国一个不同之处只是它的大体量,而不是它的经济增速。这三位专家的研究还认为,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可能在2050年达到美国的人均水平的41%,但由于中国人口将每年递减1%,即使是根据购买力平价对比,美国也还是会重新超过中国。文章点出可能导致习近平王朝经济进一步放缓的两大因素:一是人口,二是房地产业的过度投资。在人口问题上,三名经济学者的分析以联合国关于中国生育率反弹至每名妇女生育1.48个孩童为基础,但《回声报》文章的作者认为这一数字太过乐观。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去年公布的一项研究认为,中国未来几十年就业年龄人口将每年递减0.8%。也就是说,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打破了经济增长的前景。同时,世界银行一项研究显示,中国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9平方米,高于法国或英国的水平。中国高速铁路线总长也超过所有其它国家的总和。文章指出,自2008年以来,中国试图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取代出口,来带动增长。结果是,15年间,中国整体债务翻了一番,但这些投资的收益很低。中国需要找到新的增长发动机。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6%B3%95%E5%9B%BD%E6%8A%A5%E7%BA%B8%E6%91%98%E8%A6%81/20231024-%E5%9B%9E%E5%A3%B0%E6%8A%A5-%E4%B8%AD%E5%9B%BD%E7%BB%8F%E6%B5%8E%E5%A2%9E%E9%95%BF%E6%9C%BA%E5%99%A8%E5%B7%B2%E7%BB%8F%E5%8A%9B%E4%B8%8D%E4%BB%8E%E5%BF%83


Saturday, 14 October 2023

分析:普京趁機利用以巴衝突的幾種方式

羅森伯格 (Steve Rosenberg)
BBC俄國事務編輯

外界很容易把普京當成「007」電影裏的大反派,坐在深山密室的巨大控制面板前,製造世界各地的混亂。

他按下一個按鈕,巴爾幹半島就會發生動亂。

他按下另一個按鈕,中東就會爆炸。

很多人會這麼想象,但並不準確。克里姆林宮領導人的全球影響力沒那麼大。

確實,俄羅斯與哈馬斯有聯繫,也是伊朗的親密盟友。據美國稱,莫斯科和德黑蘭已建立全面的軍事伙伴關係。

但這不表示,莫斯科直接參與或事先知悉哈馬斯對以色列的襲擊。

「我們不相信俄羅斯以任何方式參與其中,」以色列駐俄大使亞歷山大·本·茲維(Alexander Ben Zvi)本周對俄羅斯媒體《工商日報》(Kommersant)說。

他表示,說哈馬斯的暴行與俄羅斯有關,「完全是無稽之談」。

詹姆斯馬丁防擴散研究中心(James Martin Center for Nonproliferation Studies)駐柏林的俄羅斯與中東問題專家漢娜·諾特(Hanna Notte)也說:「我沒有看到任何證據,表明俄羅斯直接向哈馬斯供應武器,或俄軍訓練哈馬斯特工。」

「俄羅斯與哈馬斯的關係確實由來已久,俄羅斯從未宣佈哈馬斯為恐怖組織,哈馬斯代表團去年和今年曾訪問莫斯科。」

「但我不會由此推斷俄羅斯給予哈馬斯廣泛的軍事支持。儘管我們知道俄羅斯製造的系統進入了加沙地帶,很可能是通過[埃及的]西奈半島並在伊朗的協助下進入的。」

換言之,普京並沒有按下「中東戰爭」的按鈕。

但他會趁機利用這個局勢嗎?當然會,具體方式如下。

轉移對烏克蘭的注意力

隨著中東局勢主導國際新聞版面,莫斯科正指望以色列的戲劇性頭條,會轉移人們對俄烏戰爭的注意力。

這不僅僅是為了改變新聞週期,俄羅斯當局還希望,一些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的武器轉到以色列。

「我相信這場危機將直接影響(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的進程。」 俄羅斯外交官康斯坦丁·加夫裏洛夫(Konstantin Gavrilov)對親克里姆林宮的媒體《消息報》說。

「烏克蘭的支持者會被以色列的衝突分心。這不代表西方會拋棄烏克蘭人,但軍事援助的數量會減少,而且行動的進程可能會急轉直下,而對[俄羅斯]有利。」

但這是俄羅斯一廂情願嗎?很有可能。

「我們能夠也將支持以色列,就像我們支持烏克蘭一樣。」美國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在北約國防部長會議上說。

儘管如此,若中東衝突長期持續,將考驗美國能否在兩場戰爭中,同時支持兩個盟國。

俄羅斯是調停者?

俄羅斯想把自己塑造成潛在的和平締造者,借此提升其在中東地區的地位。

它以前曾經扮演過這樣的角色,與國際社會一起努力結束該地區的衝突。

普京總統的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俄羅斯能夠並將會在解決[衝突]中發揮作用」,「我們正與衝突各方保持接觸」。

伊拉克總理本周訪問莫斯科時,呼籲普京「宣佈在該地區實現真正停火的倡議」。

但俄羅斯要做和平締造者?恐怕很難說服人。

畢竟,它全面入侵鄰國烏克蘭,過去近20個月的戰爭,已造成震驚世界的大規模死亡與破壞。

再者,自稱「能夠並將會在實現和平方面發揮作用」,並不代表衝突各方會接受你是調解人。

莫斯科長期關注中東問題,在以色列與美國建立緊密聯繫的同時,蘇聯採取了親阿拉伯的立場。多年來,蘇聯官方都支持反猶太主義。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以色列的關係有所改善,部分原因是有過百萬猶太人從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湧入以色列。

但最近,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與以色列的敵人——尤其是伊朗——越走越近,導致俄以關係緊張。

譴責美國

普京在這次以巴衝突中讓找到機會,一如既往地再次指責美國,稱「這是美國中東政策失敗的一個例子」。

這是莫斯科的一貫模式,攻擊所謂的「美國霸權」。

克里姆林宮將美國塑造成中東的罪魁禍首,以提高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地位。

儘管中東亂局對俄羅斯有潛在好處,但也有危險。

「謹慎調整的不穩定性,對俄羅斯最有利,」 俄羅斯與中東問題專家漢納·諾特說。

「如果這場危機轉移了人們對烏克蘭的注意力——考慮到以色列在美國國內政治背景中的重要性,這種風險確實存在——那麼是的,俄羅斯可能是短期受益者。」

但諾特表示,如果戰爭擴展範圍,俄羅斯不會從中受益,其中包括向哈馬斯提供武器和資金的伊朗。

「俄羅斯不希望以色列和伊朗爆發全面戰爭。如果發展到這地步,美國顯然會強硬地站在以色列那邊,我認為俄羅斯別無選擇,只能進一步倒向伊朗。我不確定它是否願意這樣。」

「我認為普京仍然重視與以色列的關係。我認為俄羅斯外交不想進入選邊站的地步。但這場衝突越升級,他們可能感受到的壓力就越大。」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67111441


以巴衝突:在戰地加沙,「當死亡從天而降,你能躲去哪兒?」

哈南·拉傑克(Hanan Razek)、穆罕默德·易卜拉辛(Mohamed Ibrahim)
BBC國際部

「每一下轟炸,大樓都感覺像是在地震——我可以感覺到自己害怕得心臟直跳,全身都在顫抖,」不願透露真實姓名的娜迪婭(Nadiya)說。

周一早上,她被門窗破碎的聲音吵醒。「轟炸從早上8點開始,一直持續到午夜,一秒鐘都沒有停止過。」

這是兩個孩子——一個五歲,另一個三個月——的母親,住在她一家人剛剛購買和裝修好的海岸公寓裏。她獨自一人帶著孩子,她的丈夫是一名國際援助機構醫生,正在外面求助傷者。

「怎麼回事?什麼時候會結束?」她的大兒子問道。娜迪婭說,唯一能試著讓他稍微冷靜下來的方法就是告訴他「聽到爆炸聲的時間要比實際發生晚一點點」——所以這樣他們就知道自己安全了。

這不是一個五歲的孩子應該懂得的那一類知識,但對於娜迪婭來說,這是他們目前能找到最好的應對方式。

只不過,這些爆炸的影響還是很嚴重。她三個月大的小兒子一直在抽搐,並且不肯進食。

過去幾天,娜迪婭拒絕離開家,因為這裏「每個角落都有回憶」。但是在周一晚上,她聽見鄰居們一邊跑下樓一邊大喊:「疏散!疏散!」

這個年輕的母親猶豫了幾秒鐘,腦子紛亂地決定著該帶什麼走。然後,她無助而又恐懼地放聲大哭。

她帶著兩個孩子離開了大樓,但是她說,她認不出周圍的街區了,因為周圍的建築物已經夷為平地。

她現在正試圖安全地前往父母的家,但她說:「在死亡從天而降的時候,你還能躲到哪裏去?」

娜迪婭和BBC採訪到的其他加沙居民都說,加沙現在的破壞程度已經是前所未有的了。

「加沙已沒有安全的地方」

在高檔的沿海社區利麥勒(Rimal),39歲的迪娜(Dina)和她的母親、父親、姐姐和兩個侄子一起躲在他們帶花園的別墅裏,躲避以色列的空襲。這裏通常是一個安靜的住宅區,距離市中心約3公里(兩英里)。

周一下午,這家人開始聽見附近猛烈的轟炸聲。

「我們以為在房子裏是安全的,但忽然間,毫無徵兆地,窗戶被擊碎了,門砰地一聲飛了起來,」迪娜說,「屋頂的一部分就在我們頭頂上周圍塌下來。」

感到震驚的他們留在這座受損的房屋裏,他們說,這個區域之後又遭受了6次空襲。

周圍一開始安靜下來,迪娜和家人就逃了,為了活命拋下了一切。

他們跑到醫院,治療身上的傷勢,迪娜說,他們很幸運,傷口並沒有很深。

當他們返回家中收拾財物時,房屋已經完全被夷為平地。他們現在臨時和另一個家庭住在一起,迪娜仍然努力從「失去我們的家、我們的回憶和我們曾經覺得安全的地方」這樣的震驚中恢復過來。

「在加沙沒有一個地方是安全的了,」她補充道。

忙於拯救生命的醫院

在人口稠密的加沙地帶,最大的醫療設施阿爾希法(Alshifaa)醫院的主席穆罕默德·阿博·蘇雷馬醫生(Dr Mohamed Abo Suleima)表示,情況相當嚴峻。

「至少已有850人遇害,4000多人受傷,」他說。

由於加沙地帶的電力被切斷,醫院一直依賴發電機。他說,他們的電力只夠再維持三天。

隨著以色列宣佈對加沙實施全面封鎖,醫院的淡水也很緊缺。阿博·蘇雷馬醫生表示,他們現在只在「救命的情況下」才使用潔淨水,同時還不得不關閉醫院的其他部門來幫助拯救生命。

這名醫生擔心病人的安全,但也擔心他的員工。他說有救護車輛受到攻擊,一名醫生在前往醫院的路上遇害。

根據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機構(UNRWA)的數據,過去24小時內,流離失所的民眾人數迅速增加,超過18.7萬名加沙人現已逃離家園尋求避難。

隨著猛烈轟炸接連不斷,該機構已經安置了137500人,但同時擔心很快會達到容量極限。

極度恐懼

27歲的伊沙克曾經和他的年邁母親、父親、嫂子以及她的五個孩子一起住在舒加艾耶(Shuja'iyya)社區。在哈馬斯周六發動襲擊之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向全國表示,他們將進入一場「漫長而艱難的戰爭」,伊舍克和他的家人預料到了即將到來的是什麼。

他們收拾好最貴重的財物,每人帶著一個小包,去市中心尋找避難所。

在途中,這個有20口人的家庭試著儲備一些生活雜貨等必須品,但是由於很多加沙人一得知周六的襲擊之後就趕忙儲備物資,商店幾乎已空無一物。

他們最終躲藏到了市中心一個住宅樓的防空洞裏,那裏還有其他的家庭。

「我們在那裏逗留了48小時,沒有電也沒有水,」伊沙克說。然後在周一晚上,他接到以色列軍隊的信息,要求他們在深夜撤離這棟樓。他們逃跑的去路只被空襲的閃光照亮。

「我們周圍所能看到的只有建築物的殘骸。」

他們向市中心的北邊走,到了一個通常較為安靜的住宅區,但很快發現那裏的「大多數建築物已經被夷為平地」。

伊沙克和家人,還有另外10個家庭,躲在一個部分被毀的建築樓底層。他們已經在黑暗中躲藏了12個多小時。

「我們活在極度恐懼當中,不知道未來幾個小時會遇到什麼,我們一起祈禱安全,」他說。他們還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也不知道要去哪裏。

(本文中的BBC受訪者均不願意公開出鏡)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7026075


哈马斯建有"迷你军队"对抗以色列

以色列军队准备入侵加沙,执行消灭哈马斯的任务,但据路透社今天警告,以色列将面对一个日益强大的对手,该对手经过多年秘密支持网络的训练,该网络远远超出了这个小小的飞地加沙,一直延伸到伊朗和阿拉伯联盟组织。 

六天前,哈马斯对以色列南部发动了致命袭击,该哈马斯组织的计划和规模前所未有,袭击的毁灭性,展示了哈马斯自 2007 年控制加沙以来所获得的军事专业知识。

哈马斯高级官员阿里·巴拉卡表示,“需求是发明之母”。他还说,哈马斯长期以来一直从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等伊朗地区代理人那里获取资金和培训,同时增强哈马斯在加沙的武装力量。

驻黎巴嫩的哈马斯高官巴拉卡说,因为进口武器有困难,这意味着在过去九年里“我们发展了我们的能力并能够在当地制造”。据他指出,在2008 年加沙战争中,哈马斯火箭的最大射程为 40 公里(25 英里),但到 2021 年冲突已升至 230 公里。

根据路透社对 11 名熟悉该组织能力的人士(包括哈马斯人士、地区安全官员和军事专家)的采访,如今,这个秘密且规模庞大的组织与 36 年前发出第一份传单抗议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小组织早已今非昔比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哈马斯已经是一支小型军队,”在4 万名军事人员中还拥有一支海军突击队。相比之下,根据 globalsecurity.org 网站的数据,20 世纪 90 年代哈马斯的武装人员不足 10,000 名。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区安全消息人士称,自 2000 年代初以来,哈马斯在加沙地下修建了一个隧道网络,以帮助武装分子撤离、安置武器工厂并从国外进口武器。哈马斯官员表示,该组织已获得一系列炸弹、迫击炮、火箭、反坦克和防空导弹。

多年来,不断扩大的能力产生了越来越致命的结果。以色列在 2008 年的入侵中损失了 9 名士兵。2014 年,这一数字跃升至 66 人。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高级副研究员哈赫耶尔表示,以色列有能力摧毁哈马斯对人口稠密飞地的预期袭击。“问题不在于这是否可能。问题在于其他人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因为哈马斯并不生活在海洋岛屿或沙漠洞穴中。”

根据美国非营利性犹太国家安全研究所的数据,在 2021 年最近一次加沙战争之后,哈马斯和一个名为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的附属组织设法保留了 40% 的导弹库存,这是以色列的主要目标,保留大约 11,750 枚导弹,而冲突前为 23,000 枚。

哈马斯 1988 年成立的章程呼吁摧毁以色列,该组织被以色列、美国、欧盟、加拿大、埃及和日本列为恐怖组织。

据西方官员称,对伊朗来说,哈马斯帮助伊朗实现了多年来的野心,即用包括其他巴勒斯坦派别和黎巴嫩真主党在内的准军事部队包围以色列。

伊朗承认它帮助资助和训练哈马斯,但否认在袭击中发挥了作用,尽管它赞扬了这一袭击。

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去年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的组织已从伊朗获得了7000万美元的军事帮助。他补充说:“我们有本地制造的火箭,但远程火箭来自国外,从伊朗、叙利亚和其他国家到埃及。”

根据美国国务院2020年的一份报告,伊朗每年向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和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司令部等巴勒斯坦组织提供约1亿美元。

以色列安全部门消息人士称,去年伊朗大幅增加了对哈马斯军事部门的资助,从每年 1 亿美元增加到约 3.5 亿美元。

路透社引述哈马斯官员巴拉卡表示,10 月 7 日对以色列发动袭击的最终目的是释放所有被关押在以色列监狱中的 5,000 名巴勒斯坦囚犯,停止以色列对伊斯兰教第三圣地阿克萨清真寺的袭击,并解除对加沙长达16年的封锁。据他警告说,如果以色列在美国和英国的支持下继续发动地面进攻,战争将不仅限于加沙,还可能蔓延成地区冲突。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4%B8%9C/20231014-%E5%93%88%E9%A9%AC%E6%96%AF%E5%BB%BA%E6%9C%89-%E8%BF%B7%E4%BD%A0%E5%86%9B%E9%98%9F-%E5%AF%B9%E6%8A%97%E4%BB%A5%E8%89%B2%E5%88%97


Monday, 9 October 2023

BBC查核:哈馬斯是如何對以色列發動閃電式襲擊的?

肖恩·塞登(Sean Seddon)和丹尼爾·帕倫博(Daniele Palumbo)
BBC記者

2023年10月9日

在哈馬斯的攻擊開始時,許多以色列人可能正在睡覺。周六(10月7日)是猶太安息日,也是一個神聖的節日,這意味著猶太家庭正計劃在家或在猶太教堂共度時光,這也是朋友相約見面的節日。

但在周六黎明時分,火箭彈劃破了天際,揭開了哈馬斯殘酷攻擊的序幕。

而這次哈馬斯的突襲在規模和協調上前所未有。

多年來,以色列一直在自己與加沙地帶(加薩,Gaza)這個小小的巴勒斯坦飛地之間建立屏障。然而,在幾個小時內,這個不可逾越的屏障就暴露出了缺陷。

BBC分析了哈馬斯激進分子和民眾拍攝的視頻,以了解哈馬斯是如何從加沙協調及動員他們迄今為止最複雜的軍事攻擊。

火箭彈標誌著襲擊的開始

當地時間約為清晨6:30分,火箭彈開始往以色列方向發射。

哈馬斯這個伊斯蘭激進組織控制著加沙,並被英國和其他一些國家認定為恐怖組織。他們經常使用這種戰略。

但在過去,這些基礎技術研發的火箭,通常難以躲避以色列先進的「鐵穹」導彈防禦系統。

不過,周六我們卻目睹哈馬斯能在短時間內發射了數千枚火箭彈,以壓倒性優勢震撼了以色列。此等規模表明這是經過數月的籌劃和火藥儲蓄。哈馬斯稱他們在第一輪中發射了5千枚火箭彈(以色列稱只有該數量的一半)。

遠至距加沙60公里的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西部開始響起空襲警報,直接遭到襲擊的城鎮上空可見煙霧升起。

隨著飛彈不斷發射,哈馬斯武裝人員開始集結,他們計劃突破以色列戒備森源的加沙屏障。

儘管以色列在2005年從加沙撤出了軍隊和定居者,但仍然控制著加沙的領空,並共享邊界和海岸線。除了定期的邊防巡邏外,周圍還有攝像頭和傳感器網絡,以防止侵入。

但在幾個小時內,這個屏障一次又一次被突破。

哈馬斯是如何突破封鎖的?

一些哈馬斯武裝人員試圖完全繞過屏障,包括通過滑翔翼飛越(未經證實的視頻顯示至少有七個人漂浮在以色列上空)和乘船抵達。

以色列國防軍表示,他們已經擊退了兩次哈馬斯嘗試通過登陸艇登陸以色列的企圖。

但這次襲擊的不同之處在於,對屏障穿越點進行了多次協調一致的直接襲擊。

當地時間清晨05:50,與哈馬斯武裝翼有關的一個Telegram帳號在凱雷姆-沙洛姆(Kerem Shalom)發佈了來自地面的第一批圖片,這是加沙最南端的過境口岸。

這些圖片顯示武裝分子佔領了檢查站,地面上有兩名以色列士兵的血腥屍體。另一張照片顯示至少有五輛摩托車,每輛車上都有兩名持槍的武裝分子,穿過屏障的金屬網圍欄上切割出的洞口。

在一個不太嚴密的地方,可以看到一輛推土機正在拆除帶有刺絲網的一段圍欄。

那裏聚集了數十名看似手無寸鐵的人,有些人開始從圍欄縫隙中跑過去。

在加沙過境點最北端的埃雷茲(Erez),距離凱雷姆沙洛姆(Kerem Shalom)約43.4公里處,哈馬斯正在包圍另一個過境點。

有關視頻被發佈在該組織的一個宣傳頻道上。它顯示混凝土屏障發生爆炸,這是開始襲擊的信號,然後可以看到一名武裝分子招呼著一群武裝分子前往爆炸現場。

八名身穿防彈背心、手持步槍的男子衝向戒備森嚴的檢查站,向以色列軍隊開火。

在視頻的後面,可以看到以色列士兵的屍體躺在地板上,武裝分子從挨家挨戶地搜查房間,組織清晰、訓練有素。

加沙有七個官方過境點,六個由以色列控制,一個進入埃及由開羅控制。

在幾個小時內,哈馬斯找到了沿著隔離牆進入以色列領土的方法。

襲擊深入以色列境內

哈馬斯武裝人員從四面八方衝出加沙。我們現在從以色列當局那裏知道,哈馬斯在27個不同的地點進行了突襲,似乎接到了見人即殺的命令。

哈馬斯最遠侵入的地方是南部城鎮奧法基姆(Ofakim),距離加沙東邊約22.5公里。

在斯德羅特(Sderot),武裝分子被看到站在一輛穿過該鎮的卡車車頂上,這座城鎮位於加沙東約3公里的地方。

大約十多名哈馬斯槍手被看到在阿什凱隆(Ashkelon)空曠的街道上分散開來,這座城市就在剛剛被襲擊的埃雷茲過境口的北面。

類似的場景在以色列南部重演,軍方告訴平民在室內躲藏。

在基布茲雷伊姆附近的一個音樂節上,槍手向聚集在沙漠中的一大群年輕人隨意開槍。

一位目擊者告訴BBC,激進分子駕駛著一輛裝滿武器的麵包車,在該地區搜索了三個小時,尋找其他以色列人作為目標。

士兵和平民被擄

我們現在知道,人質是從音樂節和其他地點被擄走的,並被運回加沙。以色列表示,已經有100人被擄走,其中包括軍人和平民。

在貝里鎮拍攝並經BBC核實的視頻顯示,四名平民被武裝分子強行帶走。

在網上還流傳著一些受了重傷的人質,被哈馬斯分子押著在加沙擁擠的街道上游行的影片。

攝影機還拍攝到其他未經證實的可怕暴行,包括一名駕駛員被拖出車外並被割喉,以及死去的平民和士兵的屍體被侮辱。

除了襲擊以色列社區外,哈馬斯還襲擊了兩個軍事基地:奇金(Zikim)的一個基地和雷伊姆的另一個基地。

從雷伊姆附近拍攝的視頻顯示了事後的情況,沿著通往該基地的道路上散落著幾輛燒燬的車輛。目前尚不清楚在戰鬥中有多少人被殺害。

哈馬斯的社交媒體頻道多次分享了以色列士兵的屍體照片。BBC尚未核實這些圖片。

在火箭彈襲擊開始的幾個小時內,數百名以色列人喪生,而這種情況在過去是沒法想象的。

在受災地區幾個小時內以色列開始出現援助,但在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哈馬斯在加沙以外的一些領土上實際掌握了控制權。

在幾個小時內,援助已就開始抵達發生衝突的南部地區,但哈馬斯一度有效控制了加沙以外的部分領土。

這次突襲的速度和致命性令以色列震驚。人們將在未來的幾年內將不斷審視,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周六中午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正式宣佈:「我們正處於戰爭狀態。」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7051332


以色列与哈马斯冲突的来龙去脉

来源:
美国之音

以色列与哈马斯武装分子在以色列南部街头连续第二天发生城市战斗,造成数百人死亡、数千人受伤,而黎巴嫩强大的武装组织真主党则在北部与以色列交火,进行协同攻击。 此前,哈马斯周六(10月7日)出人意料地从加沙侵袭以色列南部。

哈马斯武装分子涌入以色列城镇,造成600人死亡,并绑架数十人,暴力事件不断失控,并将诱发中东新的重大危机。哈马斯俘虏了为数不少的人,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这样做地目的可能是准备和以色列交换被关押的巴勒斯坦囚犯。

据美联社报道,以色列战略事务部长罗恩·德默(Ron Dermer)表示,被俘的人员中有美国公民,但没有关于他们的详细信息,也没有关于可能被杀的美国人的详细信息。

据报道,哈马斯入侵后,三名英国男子死亡,另有其他欧洲人死亡或失踪。

什么是哈马斯?

哈马斯是一个激进运动,是巴勒斯坦领土上两大政党之一,2006年选举胜利后接管了加沙地带的领导权。自那时起,加沙这片面积达362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00万的狭长地带一直处于以色列主导的海陆空全面封锁之下,人员和货物无法自由进出该领土。

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周日(10月8日)表示,他的安全内阁已正式宣布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内塔尼亚胡周六承诺对哈马斯武装分子造成“前所未有的代价”,并呼吁大规模动员军队预备队。

据路透社报道,周日,以色列空袭加沙,击中了加沙的住宅区、隧道、一座清真寺和一些哈马斯官员的住宅,造成37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20名儿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誓言“对这个黑色的日子进行强有力的报复”。

与此同时,以色列正在应对武装真主党从北部发动的协同袭击。该组织周日表示,已向沙巴阿农场的三个哨所发射了制导火箭和大炮。沙巴阿农场自1967年以来一直是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的一部分。该地区距离黎巴嫩边境仅几公里。真主党表示,他们对该农场的袭击标志着真主党与巴勒斯坦人民的“团结”。

据路透社报道,真主党高级官员哈希姆·萨菲丁(Hashem Safieddine)在贝鲁特郊区达希耶真主党据点举行的一次活动中表示,“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枪支和火箭与你们同在”。

什么是真主党?

黎巴嫩真主党是一个得到伊朗支持的穆斯林什叶派激进组织,其动力是反对以色列并抵制西方在中东的影响力。真主党总部位于黎巴嫩,其广泛的安全机构、政治组织和社会服务网络奠定了它“国中之国”的声誉

真主党瞄准有争议的沙巴阿农场地区的以色列军事阵地,这表明一场重大的新中东战争有可能蔓延到被封锁的加沙地带之外。

哈马斯的出人意料的侵袭让人想起50年前埃及和叙利亚军队对以色列的突然袭击,引发了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不到三周,最终以以色列的胜利告终。

为什么称为“赎罪日战争”?

1973年10月6日爆发的赎罪日战争是阿拉伯-以色列战争中最新的一场,这场战争在该地区造成了阿以之间的敌意。在犹太历中最神圣的一天就是赎罪日,这一天以色列被来自埃及和叙利亚的入侵军队打了个措手不及。

随后的19天战争被认为是以色列民族最痛苦的事件之一,以色列誓言不再因措手不及挨打,最终以以色列战胜阿拉伯军队并于1973年10月25日停战而告终。

那场战争也让人们对以色列情报部门未能预见突袭的能力以及以色列国防军在战争最初几天表现疲弱的问题产生了质疑。战争使得以色列人民便动员起来反对当时的果尔达·梅厄(Golda Meir)政府。

为何以色列再次被打得措手不及?

在阿以战争结束50周年之际,哈马斯的袭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以色列在处理国内政治问题时的准备不足的质疑。

针对内塔尼亚胡改革国家司法系统的努力而发起的抗议运动与1973年果尔达·梅厄刚刚成立的政府和今天的以色列政府相类似。

哈马斯的意外袭击发生在以色列严重分裂之际,以色列政府推行了一项有争议的计划,以削弱本国法院的权力,引发了社会和政治危机。今年的举动也触动了军方的神经,促使很多预备役军人,即以色列军队的骨干。他们警告说,如果被征召,他们就不会应召,以抗议司法系统的改变。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以色列国防军一名发言人周六表示,他不知道有任何预备役军人在最近的袭击中拒绝被征召。

哈马斯攻击以色列的理由是什么?

以色列对加沙长达16年的封锁是哈马斯将与以色列的冲突推向白热化的理由之一。哈马斯军事组织的神秘领导人穆罕默德·德伊夫(Mohammed Deif)表示,这次袭击是对封锁、以色列过去一年对约旦河西岸城市的袭击、因阿克萨清真寺引发的犹太人定居者对巴勒斯坦人的袭击不断增加暴力事件,以及犹太人定居点不断扩大等问题的回应。阿克萨清真寺是有争议的耶路撒冷圣地,被犹太人视为圣殿山。

据美联社报道,没有公开露面的德伊夫在录音中表示:“够了。” 他说,早上的袭击只是他所谓的“阿克萨风暴行动”的开始,并呼吁从东耶路撒冷到以色列北部的巴勒斯坦人加入战斗:“今天,人民正在恢复革命。”

哈马斯的袭击发生在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近二十年来最致命的时期之一。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城镇的频繁军事袭击导致了暴力事件,以色列表示,这是对巴勒斯坦武装分子对以色列人的袭击数量不断增加的必要回应。

美国对哈马斯袭击有何反应?

白宫表示,面对哈马斯这次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乔·拜登(Joe Biden)总统已指示向以色列提供更多支持。

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在周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仍然对以色列人民和许多因哈马斯可恶的恐怖袭击而失去亲人的家庭表示同情。”奥斯汀补充说,他已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国防部在该地区的态势,“以加强地区的威慑努力”。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也谴责了这次袭击,并表示美国对以色列的明确支持。

周日,布林肯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国情”采访时称,这是50年前赎罪日战争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袭击。不过,他指出,1973年的战争是一场在拥有常规军队的国家之间进行的常规战争,而不是“针对以色列平民的大规模恐怖袭击”。

布林肯重申了拜登总统的言论,即美国将向以色列提供应对局势所需的一切帮助。

拜登谴责了哈马斯武装分子的“不合理”袭击,他的政府承诺确保以色列拥有“自卫所需的一切”。 拜登在这次意外袭击后发表了上述讲话,这次袭击引起了全世界的谴责和以色列盟友的愤怒。

拜登周六在白宫表示,他告诉内塔尼亚胡,“面对这些恐怖袭击,美国与以色列人民站在一起。以色列有保卫自己及其人民的权利。”总统还警告以色列的敌人,“现在不是任何敌视以色列的一方利用这些袭击谋取利益的时候。全世界都在关注。”

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反应如何?

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周日表示,土耳其决心加大外交努力,以缓和紧张局势并恢复该地区的平静。他补充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领土之间的两国解决方案是实现永久地区和平的唯一途径。

埃尔多安在伊斯坦布尔发表讲话时表示:“只要这个问题得不到公平解决,我们的地区就将继续生活在对和平的渴望之中。”

路透社周六援引巴勒斯坦通讯社WAFA的报道称,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领导人马哈茂德·阿巴斯(Mahmoud Abbas)周六告诉国务卿布林肯,对巴勒斯坦人的“不公正”正在将与以色列的冲突推向“爆炸”。

据WAFA报道,阿巴斯在电话中还表示,持续的升级是由于“殖民主义者和以色列占领军的做法,以及对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圣地的侵犯”。

据路透社报道,埃及外交部周六表示,埃及还在与沙特阿拉伯和约旦进行磋商,以化解巴以紧张局势。

一份声明称,埃及外交部长萨梅赫·舒克里(Sameh Shoukry)在与沙特和约旦外交大臣通话时强调了“联合国际和地区努力”遏制暴力升级的重要性。

(本文参考了路透社和美联社的报道。)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10/%E4%BB%A5%E8%89%B2%E5%88%97%E4%B8%8E%E5%93%88%E9%A9%AC%E6%96%AF%E5%86%B2%E7%AA%81%E7%9A%84%E6%9D%A5%E9%BE%99%E5%8E%BB%E8%84%89.html


Sunday, 8 October 2023

以巴冲突已造成超过千人死亡 以色列100多人沦为人质

来源:
法广

巴勒斯坦极端伊斯兰组织哈玛斯周六突袭以色列,以色列周日正式向哈马斯宣战,并空袭哈马斯据点。以色列政府周日(10月8日)表示,以色列方面死亡人数已超过600人,并有超过100人被劫为人质,另有2000人多受伤,其中200人伤势“危急”。以色列军队发言人周日晚间宣称,“敌人仍在以色列境内”。

法新社报道,以色列军队周日继续在南部追击哈马斯武装人员,同时对加沙的目标继续展开空袭,空袭造成多处建筑被损毁。

在哈马斯对以色列发起突袭的不到48小时内,已有近千人死亡。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周日警告,这是一场“漫长”的战争。

据周日以色列发布官方发布的最新统计:冲突已造成以色列超过600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其中200人伤势严重。100多人被劫为人质。

以色列军队发言人周日晚间宣称,“敌人仍在以色列境内”,军方称:“我们正在对部队进行增援,特别是在加沙附近的部队,并开始清理这一地区”。以军承诺将追击恐怖分子无论他们逃到哪里。

法新社报导,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周日表示,加沙丧生人数增至370人,另有2200人受伤。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以色列当局已查明自哈马斯发动攻击以来丧生的44名男女军人和30名安全部门成员的身份。死亡的安全部门成员包括警察、边境官员、和以色列国境警察特勤队成员。

以色列国防军周日也公布,在前一天凌晨哈马斯发动的袭击中阵亡的26名士兵名单。

以色列军方发言人赫克特(Richard Hecht)中校周日在简报中表示:“许多人丧生。人们被绑架到加沙,不仅是士兵,还有平民、儿童和老人。

赫克特表示:”我们失去了士兵、失去了指挥官、失去了许多平民。”他说,已计划为人们寻找失踪或伤者开通一条热线。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10/%E4%BB%A5%E5%B7%B4%E5%86%B2%E7%AA%81%E5%B7%B2%E9%80%A0%E6%88%90%E8%B6%85%E8%BF%87%E5%8D%83%E4%BA%BA%E6%AD%BB%E4%BA%A1%7C%E4%BB%A5%E8%89%B2%E5%88%97100%E5%A4%9A%E4%BA%BA%E6%B2%A6%E4%B8%BA%E4%BA%BA%E8%B4%A8.html


Saturday, 7 October 2023

以巴衝突:哈馬斯發動突襲,以色列宣佈進入戰爭狀態

以巴爆發嚴重武裝衝突。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Hamas)10月7日清晨派遣數十名槍手,潛入以色列南部地區發動突襲,包括在街頭向平民開槍,形勢目前未受控制。

同一時間,哈馬斯在加沙地帶向以色列境內發射數千枚火箭彈,包括特拉維夫在內的多個城市都響起防空警報。哈馬斯稱發射了5000多枚火箭彈。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發佈影片對國民表示,「我們在戰爭中(we are at war),這不是軍事行動,不是局勢升級,而是戰爭」。他稱,「敵人將付出前所未有的代價」。

以色列醫療部門稱,境內至少150人死亡,逾千人受傷。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KAN)指數十名送院傷者情況危殆,料死亡人數將持續上升。

以色列對哈馬斯還擊,在加沙上空發動襲擊,巴勒斯坦衛生部門表示至少232名人死亡,近1800人受傷。

這是以巴多年來的最大規模的衝突,並且發生在「贖罪日戰爭」(Yom Kippur War)50週年。

以軍證實:士兵和平民被綁架

BBC駐中東記者Yolande Knell報道指,猶太教住棚節(Sukkot)假期剛結束,哈馬斯的突襲讓以色列人措手不及,南部民眾現在「處於噩夢般的境地」,有婦女稱其父親被抓走,另有一個數千人參加的露天派對捲入了交火,人們紛紛找地方躲避,據悉有人傷亡。

路透社引述以色列電視台Reshet 13報道稱,哈馬斯在南部城鎮奧法基姆(Ofakim)劫持了以色列平民。此前社交媒體有影片顯示巴勒斯坦人俘虜了平民,並用摩托車將他們運入加沙。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證實,有以色列士兵和平民被綁架。軍方又證實有以色列士兵被殺,但沒有提供相關死亡人數。

巴勒斯坦組織過去曾利用人質作為談判籌碼,要求以色列釋放被關押的武裝分子。2011年,以色列釋放過千名巴勒斯坦囚犯,換取被俘虜的以色列士兵沙力特(Gilad Shalit)獲釋。

哈馬斯軍事領袖戴夫(Mohammed Deif)表示,該武裝組織已經認定目前狀況「忍無可忍」,他呼籲巴勒斯坦人和其他阿拉伯國家加入戰鬥。

以色列軍方稍早已宣佈進入「備戰狀態」,徵召預備役人員入伍應對襲擊。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表示,哈馬斯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們是向以色列政權發動了戰爭。

以軍聲明稱,總參謀長正在進行「形勢評估」,哈馬斯將「面對這些事件的後果和責任」。以色列當局要求加沙地帶周邊地區的居民留在室內,南部和中部地區的平民則要「留在防空設施旁邊」。

分析:以色列情報工作失誤

BBC安全事務記者弗蘭克·加德納(Frank Gardner)分析指,以色列因情報工作失誤而對這次突襲措手不及。

他表示,以色列在中東擁有範圍最廣、資金最多的國內外情報網絡,其情報人員遍布在巴勒斯坦領土、黎巴嫩、敘利亞和其他地方的激進組織內。以色列過往曾用精確的無人機襲擊甚至是誘殺式手機裝置,去暗殺武裝分子領袖。

但這次在住棚節日結束之際,該國情報部門似乎睡著了,讓哈馬斯可以策劃併發動這場經過精心協調的突襲。

以色列官員告訴BBC,情報部門正在展開重大調查,了解情報人員為何沒有預見到哈馬斯的襲擊。該名官員說:「這(調查)可能持續數年。」
國際反應

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聲明,「譴責哈馬斯恐怖分子從加沙對以色列發動這次駭人聽聞的襲擊」,強調以色列有權保衛自己和人民,美國政府對以色列安全的支持「堅如磐石、毫不動搖」。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表示,接下來的日子將致力確保以色列擁有自衛所需的一切。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辛偉誠)對哈馬斯的襲擊表示震驚,他說以色列擁有「絕對的自衛權」。

英國外交大臣克萊弗利(James Cleverly,祁湛明)譴責哈馬斯對以色列平民發動恐怖襲擊,強調「英國將始終支持以色列的自衛權」。

歐盟也作出相同反應,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歐洲議會議長梅索拉(Roberta Metsola)都譴責哈馬斯的襲擊。

馮德萊恩形容,「這是最卑鄙的恐怖主義」,「以色列有權對這種令人髮指的襲擊進行自衛」。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Mahmoud Abbas)則表示,巴勒斯坦人民有權捍衛自己,抵禦「定居者和佔領軍的恐怖行為」。

伊朗的半官方ISNA新聞網站報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的顧問薩法維(Yahya Rahim-Safavi),向巴勒斯坦戰士道賀,指「我們將與巴勒斯坦戰士站在一起,直到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獲得解放」。

沙特阿拉伯外交部則呼籲「立即停止暴力」。埃及外交部也敦促各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避免平民面臨更多危險」。

 



from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7038483


Saturday, 25 September 2021

巴勒斯坦通牒以色列一年之内撤出占领地 否则不再承认以色列

来源:
法广

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周五在联合国指责以色列埋葬了建立两个平等国家的和平解决方案,而用可能导致巴勒斯坦人在一个由以色列组成的单一国家中要求平等权利的计划来解决问题,该国家计划包含以色列,西岸与加沙地带。

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在约旦河西岸通过视频参加联合国大会,并发言敦促国际社会应采取行动,以挽救巴以两国和平。阿巴斯称建立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两个国家,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外交的基石。据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指控,以色列以继续在占领土地建设犹太人居民点而毁坏这一基石。

据阿巴斯说,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认定以色列在西岸建设定居点是非法的。但以色列对此提出异议。

据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威胁说,以色列应当在一年之内从应当从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撤出,否则巴勒斯坦要取消对以色列的承认。

路透社消息说,以色列驻美国大使吉拉德-埃丹谴责了阿巴斯的言论,并指责巴勒斯坦人拒绝与以色列和平相处。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9/%E5%B7%B4%E5%8B%92%E6%96%AF%E5%9D%A6%E9%80%9A%E7%89%92%E4%BB%A5%E8%89%B2%E5%88%97%E4%B8%80%E5%B9%B4%E4%B9%8B%E5%86%85%E6%92%A4%E5%87%BA%E5%8D%A0%E9%A2%86%E5%9C%B0%7C%E5%90%A6%E5%88%99%E4%B8%8D%E5%86%8D%E6%89%BF%E8%AE%A4%E4%BB%A5%E8%89%B2%E5%88%97.html


Monday, 12 July 2021

陶傑:以巴的老問題

20210516

坐看雲起時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哈馬斯政權軍事衝突,互轟之下,哈馬斯嘗到了以色列的鐵權,終於宣佈願意談判停火。

哈馬斯自取其辱不是第一次。以色列的軍事實力,巴勒斯坦根本不是對手。以色列除非不動手,一出手必定狠、快、準,並且擒賊先擒王,用戰鬥機空襲哈馬斯政治局委員之家,令其在一陣煙火中「冚家鏟」。

在此之前,以色列發表短片,顯示其導彈命中率之精確。要炸何處,手到擒來,一棟大廈化為飛灰。

以巴衝突,源於一九六七年六日戰爭。衝突的焦點,是耶路撒冷的土地到底誰屬。論宗教歷史,耶路撒冷是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發源地。耶穌出生之前,穆罕默德的伊斯蘭教尚未見蹤影。穆罕默德是公元六世紀的人,比耶穌遲生六百年。因此,只需閉著眼睛不理會雙方宗教的紛爭,以中國人「自古以來如何如何」的裁決原則,基督教比伊斯蘭教更「自古」,因此耶路撒冷當然屬於猶太人的領土,不必疑問。

所謂阿拉伯人與猶太人,中東領土千年之爭,一點也不複雜,是左翼知識份故意令其複雜的。既然耶路撒冷自古以來是猶太人的領土,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聯合國正式決議容許以色列猶太人立國,則在邏輯上,猶太人收回整個耶路撒冷,其天公地道,絕不下於中國要收回釣魚台,就是如此簡單,有甚麼好吵?

一九六七年的六日戰爭,以色列強佔了耶路撒冷東部。以色列希望將整個冷路撒冷恢復版圖,名正言順列為首都。一九六七之戰,以色列大勝,不但佔領了耶路撒冷東部,還佔領了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雖然以後更有進賬,佔領了戈蘭高地,以色列歸還了戈蘭高地,但一日約旦河西岸不為以色列合法佔領,則以色列立國之夢,一日不完整。

最近這場衝突,與瘟毒蔓延全球有關。中東人喜歡眾集拜神,一年又到了齋戒月,巴勒斯坦人大批眾居在東耶路撒冷一帶。以色列政府為保持衛生,予以驅趕。這正是中國向全球誇耀「中國式抗疫模式」,呼籲世界各國仿效。現在以色列就仿效了。將耶路撒冷東部一帶當做武漢般強力封鎖,結果就鎖出一個大頭佛來。

哈馬斯三日內向猶太人地區發射一千六百枚火箭。以色列自然不會囉唆,派出飛機空襲,襲擊超過三百五十個目標。但以色列仁至義盡,襲擊之前,用廣播呼籲平民急促疏散。因此目前只造成七十餘人死亡,其中以色列人只佔七名。

前國務卿蓬佩奧指摘拜登有責任。特朗普四年,對聯合國早已失卻信任,但拜登上台後重新向巴勒斯坦哈馬斯等提供資金,蓬佩奧認為,這是拜登向哈馬斯眉目傳情,放縱哈馬斯攻擊以色列。有沒有如此動機,難以證明。但前總統奧巴馬在任八年,仇視以色列,外交中東政策偏坦巴勒斯坦,是不爭的事實。因為奧巴馬的名字中間有一個「候賽因」,上任後第一個外訪的國家就是沙地阿拉伯。哈馬斯得到拜登政府金錢資助,於是放膽攻擊以色列。

拜登上任四個月,國際峰煙四起。問題出於拜登老朽昏庸的判斷能力,一直相信陰謀率,認為俄羅斯積極支持特朗普、干預美國大選。拜登根本無法確定優先次序,一上台就與俄羅斯為敵,但對中國的政策,基本又沿襲特朗普、不論經貿和台海問題,都沒有鬆馳的跡象。只派出氣候沙皇呼籲中國就氣候問題合作。完全本末倒置,空前混亂。四個月以來,拜登尚未促使中俄兩國靠近,甚至結盟,是美國人的運氣。

以色列和哈馬斯的衝突,與其說與拜登有關,不如正視疫情,是導火線。在耶路撒冷舊城的阿爾亞卡沙清真寺是整個伊斯蘭世界第三大聖地,座落於一片高地,猶太人全樣視之為聖經神殿裡的聖山。公元七十年,羅馬人拆毀了基督教聖殿,只剩下一截西邊的圍牆。伊斯蘭教興起後,在原址建立了清真寺群。

到處都在Lockdown,耶路撒冷再神聖,也敵不過四處蔓延的病毒。我一直在狐疑,為何中東在疫情下可以平靜?難道有神蹟?現在雙方一手,就明白了,世上沒有神蹟,只有常識。

陶傑

from  http://ktoyhk.blogspot.com/2021/07/20210516.html


Monday, 17 May 2021

哈玛斯7天猛轰以色列3000枚火箭

来源: 
法新社

以色列军方今天表示,在最近与控制加沙走廊的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玛斯(Hamas)的对抗中,以色列面临有史以来最快速的密集火箭攻击。

以色列少将戈丁(Ori Gordin)在线上记者会表示,自10日以来,加沙的武装组织已向以色列发射约3000 枚火箭,超过了2019年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关系紧张以及2006年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Hezbollah)战争期间的速度。

以巴间的军事冲突已持续7天,加沙卫生官员说,以色列今天的空袭至今造成4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包括多名儿童。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5/%E5%93%88%E7%8E%9B%E6%96%AF7%E5%A4%A9%E7%8C%9B%E8%BD%B0%E4%BB%A5%E8%89%B2%E5%88%973000%E6%9E%9A%E7%81%AB%E7%AE%AD.html


Saturday, 15 May 202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背後的百年恩怨

以色列巴勒斯坦雙方衝突事件持續發生,緊張局勢不斷加劇。背後是什麼樣的百年恩怨?

2021年上半年巴以衝突不斷,巴勒斯坦民兵向以色列發射了上千枚火箭彈,以色列則對加沙進行多次猛烈空襲。暴力事件的嚴重程度近年罕見。

已經至少有上百人在衝突中死傷。

百年對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當時中東的統治者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與德國結盟戰敗,戰勝國英國控制了被稱為巴勒斯坦的地區。

當時這片土地上居住著猶太人少數民族和佔多數的阿拉伯人。

當國際社會賦予英國在巴勒斯坦為猶太人建立「民族家園」的任務時,猶太和阿拉伯人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劇。

猶太人說,這是他們的民族起源之地,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也說他們擁有這片土地、反對上述舉措。

在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之間,隨著許多猶太人逃離在歐洲遭遇的迫害,在二戰大屠殺後尋找新的家園,抵達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數量不斷增加。

與此同時,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暴力,以及反對英國統治的暴力事件也越來越多。

1947年,聯合國投票贊成將巴勒斯坦分裂成獨立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國家,耶路撒冷成為一座國際城市。

這一聯合國計劃被猶太領導人接受,但遭到阿拉伯人方面的拒絶,從未得到執行。
以色列的建立與「大災難」

1948年,由於無法解決問題,英國統治者離開巴勒斯坦,猶太領導人宣佈建立以色列國。

許多巴勒斯坦人對此表示反對,隨後又發生了一場戰爭。來自鄰近阿拉伯國家的軍隊入侵。

數十萬巴勒斯坦人逃離或被逼離開家園,他們稱之為「大災難」(Al Nakba)。

到第二年停火時,以色列控制了大部分領土。

約旦佔領了被稱為西岸的土地,埃及佔領了加沙。

耶路撒冷被西方的以色列部隊和東部的約旦部隊分別佔領。

因為從來沒有達成和平協議,兩個民族都指責對方,並在隨後的幾十年裏,發生了更多衝突和戰爭。
今天的版圖

在1967年的另一場戰爭(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東耶路撒冷和西岸,以及敘利亞戈蘭高地的大部分以及加沙和埃及西奈半島。

大多數巴勒斯坦難民及其後裔居住在加沙和西岸,以及鄰國約旦、敘利亞和黎巴嫩。

以色列不允許他們或他們的後裔返回家園。以色列說,這將讓以色列崩潰,並威脅到它作為一個猶太國家的存在。

以色列仍然佔領著西岸,儘管它的軍隊撤出了加沙,但聯合國仍然認為這片土地是被佔領土的一部分。

以色列聲稱整個耶路撒冷為其首都,而巴勒斯坦人則聲稱東耶路撒冷是未來巴勒斯坦國的首都。美國是少數承認以色列對整個耶路撒冷城擁有主權的國家之一。

在過去50年中,以色列在這些地區都建造了定居點,目前有60多萬猶太人居住在那裏。

巴勒斯坦人說,根據國際法,這些都是非法的,是和平的障礙,但以色列對此予以否認。
現在發生什麼情況?

生活在東耶路撒冷、加沙和西岸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之間的關係往往十分緊張。

加沙是由一個名為哈馬斯的巴勒斯坦激進組織統治,該組織曾多次與以色列作戰。以色列和埃及嚴格控制加沙邊境,阻止哈馬斯獲得武器。

加沙和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說,由於以色列的行動和限制,他們正遭受人道苦難。以色列說,它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巴勒斯坦暴力的侵害。

自2021年4月中旬穆斯林齋月開始以來,緊張局勢不斷升級,警察和巴勒斯坦人之間每晚發生衝突。

東耶路撒冷一些巴勒斯坦家庭受到了被驅逐的威脅,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憤怒。
主要問題是什麼?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不能達成一致的問題不少。

這些問題包括:巴勒斯坦難民應該怎麼辦;在被佔領的西岸的猶太人定居點是應該留下來還是被拆除;雙方是否應該共享耶路撒冷;也許最棘手的是:是否應該建立一個巴勒斯坦國與以色列並存。

和平談判斷斷續續地進行了25年多,但迄今尚未解決衝突。

未來會怎樣?

簡而言之,問題不會很快得到解決。

特朗普任美國總統之際美國制定的和平計劃,被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大加讚譽,但巴勒斯坦人斥之為偏袒以色列,因此這一計劃從未起步。

未來任何的和平協議都需要雙方同意解決一些複雜的問題。

在此之前,衝突仍將繼續下去。



from BBC中文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7101037


Wednesday, 12 May 2021

1000枚火箭弹打击以色列 或爆发全面战争

来源: 
法广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加沙伊斯兰武装冲突急剧升级。昨夜今晨(5月11-12日)上千枚火箭弹从加沙地带射向以色列。同时,以色军在加沙对伊斯兰运动领导人的住宅和办公楼进行空袭。

昨夜今晨(5月11-12日)上千枚火箭弹从加沙地带射向以色列大都市特拉维夫和其他城市,造成5人死亡,100来人受伤。

同时,以色列空军在加沙地带展开空袭行动。据法新社说,以军的目标是伊斯兰运动领导人的住宅,已导致至少55人死亡,包括未成年人。

今天5月12日双方的武装对抗没有减弱迹象,引起人们对爆发“全面战争”的担忧。以色列这次空袭是2014年以来最猛烈的一次,以色列军方称,这是为了应对自周一晚以来,各武装团体从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发射的"1000多枚火箭弹"。

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武装在周一晚间向以色列发射了一连串火箭弹,以“声援”在清真寺广场与以色列警察发生冲突时受伤的700多名巴勒斯坦人。清真寺广场是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位于1967年被以色列吞并的东耶路撒冷。

接着,以色列空军周二在加沙的空袭行动,炸毁了哈马斯高层人士办公的12层楼房,晚上又炸毁另一栋9层楼房,里面有一家地方电视台和住宅及商店。

以军说,他们的攻击目标是哈马斯的军事情报负责人哈桑-考吉(Hassan Kaogi)和伊斯兰武装运动的反情报主任瓦埃勒-伊萨(Waël Issa)。

联合国中东特使托尔-文尼斯兰(Tor Wennesland)周二警告说,由于不断升级的暴力事件没有缓解迹象,以色列和哈马斯正在走向一场"全面战争"。他称,"加沙的战争将是毁灭性的,而付出代价的将是普通人"。

加沙地带是哈马斯控制的巴勒斯坦微型领土,贫困和大约50%的失业率困扰着当地200万居民。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5/1000%E6%9E%9A%E7%81%AB%E7%AE%AD%E5%BC%B9%E6%89%93%E5%87%BB%E4%BB%A5%E8%89%B2%E5%88%97%7C%E6%88%96%E7%88%86%E5%8F%91%E5%85%A8%E9%9D%A2%E6%88%98%E4%BA%89.html


Thursday, 13 August 2020

以色列和阿联酋建交:以色列将暂停还是终止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吞并?

以色列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宣布建交,这是法国世界报周四傍晚在其网站最醒目位置刊出的内容。该报强调,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主持下谈判达成的协议,规定以色列暂停对部分被占领巴勒斯坦领土的吞并。

根据白宫的说法,这些被称为是“亚伯拉罕”的协议是自1994年以色列和约旦签署条约以来的第一个此类协议。8月13日星期四,以色列和阿联酋宣布,他们在美国的主持下达成了和平协议,这一协议将让位于中东地区的这两个国家走向外交关系的完全正常化。

白宫进一步指出,经过长时间的三方讨论(最近加快了讨论),美国总统特朗普、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阿布扎比王储谢赫·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于周四通过电话达成了协议。

这一协议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外交上取得的成功,也是特朗普首先在推特上将这一协议公开。

暂停对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的吞并

美国、以色列和阿联酋三国发布的联合声明说,三国的领导人“同意以色列与阿联酋之间的关系全面正常化”。声明还说,“这项历史性的外交突破将促进中东地区的和平,这证明了三位领导人的大胆外交和远见,证明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以色列开辟新道路的勇气,这将让该地区能够展示其巨大的潜力。”

声明继续说,以色列将“暂停”特朗普在一月份的和平计划中所提到的对约旦河西岸地区的主权声明。美国白宫补充说,该协议有可能会让穆斯林人进入耶路撒冷旧城阿克萨清真寺更为容易。

声明继续指出,以色列和阿联酋两国代表团将在未来几周举行会晤,以签署包括投资、旅游、直航、安全、电信和其他领域的双边协议。以色列和阿联酋也将很快交换大使。

内塔尼亚胡说他没有放弃吞并计划

特朗普在推特上评论说,这是“惊人的突破”,并称这一外交正常化是“我们的两个好朋友之间的历史性和平协议”。

内塔尼亚胡星期四晚上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天,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以色列总理说,虽然该协议将“推迟”对被占领领土约旦河西岸的吞并计划,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这一可能。

在内塔尼亚胡之前,阿布扎比王储在推特上表示:“在和特朗普总统及内塔尼亚胡总理之间的通话中,达成了终止对巴勒斯坦领土进一步吞并的协议。”阿联酋外交大臣安瓦尔·加加什(Anwar Gargash)则表示:“大多数国家将从中看到,这是朝着达成(解决以巴冲突的)两国解决方案所迈出的大胆的一步,这让谈判有了更多的时间。”

埃及总统塞西也发表推文,赞扬这是“朝着实现中东和平的一个阶段”。他还说,“我认真地看了有关停止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吞并的、美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兄弟国和以色列的联合声明。”

法国世界报的相关文章指出,近年来,以色列与巴林、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等这一地区的国家都发展了非正式的合作,以寻求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正常化。过去,以色列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正常化是与巴勒斯坦和平进程紧密相连的。但是对于内塔尼亚胡来说,更多的是,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正常化将促使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

内塔尼亚胡的政党利库德党表示说,“以色列左派和世界左派一直说,没有和巴勒斯坦人达成和平,就不能和阿拉伯国家达成和平协议。(...)内塔尼亚胡首次打破了这一论断。”

哈马斯:这是给以色列的“空白支票”

以色列外交部长阿什肯纳齐(Gabi Ashkenazi)在推特上评论说,宣布与阿联酋关系正常化可以“避免”“单方面的吞并”。

但是,对于在加沙地带执政的巴勒斯坦伊斯兰运动哈马斯来说,这一协议是给以色列继续在西岸“占领”的“空白支票”。哈马斯发言人哈泽姆·卡塞姆告诉法新社说,“这一协议受到拒绝和谴责。它无助于巴勒斯坦事业,它被视为是剥夺巴勒斯坦人民权利的延续。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4%B8%9C/20200813-%E4%BB%A5%E8%89%B2%E5%88%97%E5%92%8C%E9%98%BF%E8%81%94%E9%85%8B%E5%BB%BA%E4%BA%A4-%E4%BB%A5%E8%89%B2%E5%88%97%E5%B0%86%E6%9A%82%E5%81%9C%E8%BF%98%E6%98%AF%E7%BB%88%E6%AD%A2%E5%AF%B9%E5%B7%B4%E5%8B%92%E6%96%AF%E5%9D%A6%E9%A2%86%E5%9C%9F%E7%9A%84%E5%90%9E%E5%B9%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