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30 March 2013

楊漢群: 比較香港今昔





今日香港,矛盾多、怨氣大,認為九七前日子較好的大有人在,當中不乏在九七時仍是未懂事、今天已走在抗爭前線的年輕人。香港是否今不如昔?這可以從學術角度探討。學術非筆者所長,只能以第一生的經歷和感受來比較,冀能有助看官比較香港今昔。

筆者七十年代移居香港。那時候,木屋區林立、唐樓上的山寨廠多不勝數、十餘歲的窮家孩子放學後到山寨廠兼職是家常便飯。當時一般升斗小民的生活,今天的新一代相信難以想像。

經濟條件差以外,當時政府部門的官威更是十足。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人,不管職位高低,大多有「我是為英國人打工」的統治者心態,那時到人民入境事務處辦身份證、到公家醫院排街症等,遭到公職人員無禮對待是平常不過。警隊和其他政府部門,也多貪污成風。總之,若從今天的人權和經濟條件看,七十年代那種所謂充滿「獅子山下精神」的香港,根本不值得懷念和歌頌。至於情況更差的五六十年代就更不用說了。

生活雖然艱苦,但當時有一種感覺,就是社會不斷進步。經濟和物質條件持續改善令大多數人都能受惠(受惠多少、是否平均是另一回事)、廉署成功打倒公營部門的結構性貪污、社會氣氛活躍樂觀……無論是生活質素還是社會公義,都讓人感到快步向前。踏入八十年代,香港進入了收成期。不同學歷、階層的年輕人,感到越來越容易找到向上流動階梯;上一代的人,也感到在香港辛勞了大半生,十分值得。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九十年代中。

過去,香港人無論生活多艱苦,大都能切實地感受到社會進步,自己及家人也多少也能從整體進步之中得益,而政府的服務也日趨完善,人權觀念亦逐步建立。可是九七後卻換了人間:高官巨商加強勾結、腐敗歪風捲土重來、法治破壞日見明顯、真正普選遙遙無期、捱死一世無法安居、上升渠道處處堵塞、付出努力徒受剝削……予人的感覺,就是生活質素和社會公義都在走回頭路,而且大有機會比七十年代及以前更不堪,因為香港正加速成為一個任由境內境外權貴魚肉的地方。更可怕的是,這些不是主觀感覺那麼簡單,而是十多年來路人皆見的趨勢。

九七前和九七後的分別,主要不在物質生活,而是在各方各面的「進步」和「退步」。能否挽救退步中的香港?這就要看大家如何為這個家起而抗爭了。

原載於2013329日《成報》「海納百川」中的「橫眉青鋒」專欄。


from Just Getting By http://1in99percent.blogspot.com/2013/03/blog-post_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