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1 May 2021

【政府謊話連篇 無助解決醫療系統問題】醫管局前主席 表態反對引入海外醫生

繼本會早前表明反對政府建議修訂《醫生註冊條例草案》,令「海外」醫生能夠豁免考核執業試在港執業,影響醫療水平之後。連醫管局前主席、醫學會前會長梁智鴻亦發聲批評政府,指政府應先研究為何公營醫生流失,而非貿然決定引入海外醫生,更表明政府的做法是會「損害醫學界專業自主」。事實上,本會早前反對政府引入海外醫生所製作的單張中,其中第一項原因正是指出現時香港醫療系統面對最大的問題是公私營失衡,因此政府指望外援是不切實際的做法。說法與梁智鴻不謀而合。

若政府不能解決公營醫療系統工作環境惡劣的問題,即使引入海外醫生,五年後醫生仍然會流失到私人市場。現時私人醫療市場只服務約一成住院病人,而住院服務更是公營系統淪陷的重災區。即使是同樣收入,現時不少醫生仍會選擇到私人市場執業。原因是醫管局工作環境太過惡劣,醫生診症時間只能控制在幾分鐘以內,連續工作廿多小時更不在話下,在長時間工作的壓力下,如果出現任何失誤又會遭到指責,甚至懲罰。陳局長單單說一句要醫管局更加努力,卻不推出任何政策舒緩服務需求所帶來的壓力,極不負責任之餘,對於公營醫院工作的醫生而言亦非常涼簿。

整項引入非本地醫生政策對現時的問題只是杯水車薪。政府固然不可能一時間大量引入,即使引入了數百位醫生,五年強留非本地醫生於公營系統後,流失問題仍然存在,政策只是把問題拖延在五年後解決。現在,香港公營醫療所面對的問題重點不是患寡而是患不均。現時約五成半醫生選擇在私人市場執業,若不全面檢視公私營失衡和醫生流失到私人市場的原因,根本無助解決現時問題。

面對公營系統壓力爆煲的情況,除了以上所述,更需要有一系列相關政策配合,例如投放更多資源到安老照顧及社區醫療服務,目的是避免長者因長期病患病情反覆,及照顧不足而重複進出醫院,因為住院服務的公營開支往往是最昂貴,對醫護的人手負擔亦是最大。民間多年以來,已提倡各項措施促請政府舒緩安老問題,包括加強規管現時私人護老院的照顧服務水平,提供支援予未能達標的護老院,政府多年來都是知而不行,任由問題日益惡化。隨著香港的人口急速老化,相信情況只會越趨嚴重,政府安老服務目標中的「老有所養」,屆時將淪為一紙空談。

政府現在不去解決實際問題,反而倒行逆施,用特別註冊委員會去取代醫委會為專業把關的功能,繞過醫委會現有機制,損害專業自主。由於公營醫生數目根本不可能追上實際需求,將來難保政府會再用醫生不足為由,進一步破壞制度。所以此例一開,後患無窮。屆時引入中國醫生,中港兩地的醫療融合絕不再只是空談。香港整體的醫療水平必定嚴重受到影響,令每位香港人身受其害。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from 獨立媒體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E6%94%BF%E7%B6%93/%E3%80%90%E6%94%BF%E5%BA%9C%E8%AC%8A%E8%A9%B1%E9%80%A3%E7%AF%87-%E7%84%A1%E5%8A%A9%E8%A7%A3%E6%B1%BA%E9%86%AB%E7%99%82%E7%B3%BB%E7%B5%B1%E5%95%8F%E9%A1%8C%E3%80%91%E9%86%AB%E7%AE%A1%E5%B1%80%E5%89%8D%E4%B8%BB%E5%B8%AD-%E8%A1%A8%E6%85%8B%E5%8F%8D%E5%B0%8D%E5%BC%95%E5%85%A5%E6%B5%B7%E5%A4%96%E9%86%AB%E7%94%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