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1 May 2024

台灣集會|解構國會改革法案爭議 會否演變成太陽花2.0?

台灣立法院在 5 月17日上演了久違的嚴重肢體衝突,為即將在 5. 20 接棒總統的賴清德埋下不安定的種子。衝突起因,是在野國民黨及民眾黨提出五項立法院改革法案,要在當天進行三讀表決程序,民進黨對此持異議。

大批群眾周二( 21日)來到立法院外集會,高舉「民主倒退,公民搶救」、「國會假改革」、「反擴權、反黑箱」、「沒有討論,沒有民主」等標語,要求退回法案、抗議藍白陣營「沒收民主」。黃昏下班後,人數越來越多,主辦單位指有逾三萬人。

撰文:元亮
攝影:徐君浩

晚上近 11 時 50 分,立法院會議暫停,24日(周五再續),部分條文已獲二讀通過,包括立法院行使調查權部分,要求政府機關、部隊、法人、團體或社會上有關係人員提供資料,如違反規定,經立法院會決議,可處最高罰款新台幣10萬元。傍晚時分,民進黨立委在議會內舉起太陽花,高呼「反擴權」、「反黑箱」等口號。

集會人士舉起「民主倒退,公民搶救」、「沒有討論,沒有民主」等標語,要求退回法案。

爭議一:表決內容未經逐條討論、沒公告全民

「國會改革」法案內容,包括總統立院國情報告常態化、國會聽證調查權、藐視國會罪、強化人事同意權審查,及立院正副院長記名票選,事實上與國會職權行使或擴權有關,欲將立法權壓制行政及司法權,與兩黨所謂的「人民要真相」相去甚遠。

當中較受爭議的是「藐視國會罪」,除了政府官員外,一般私人企業、外商甚或平民都有可能受到影響。表決的內容是由藍白黨團總召集人傅崐萁與黃國昌修訂的臨時版本,未經委員會逐條討論、未發給所有立委,也沒有在網站公告予全民;據黃的說法,條文內容是「最高機密」。

爭議二:兩兆新台幣修建環島高鐵 僅討論 11 分鐘

另一項備受爭議的法案,是由傅崐萁提出的大型基建,內容是在十年內打通台灣中央山脈,修建環島高鐵。這項總投資預算高達兩兆新台幣的法案,在未做可行性及環境評估,也未經委員會審議後,僅討論 11 分鐘,藍白兩黨就以人數優勢交付二讀。藍白兩黨藉人數優勢強推法案,民進黨提出的修訂版本被攔下,未能逐條審查,於是就在17日以佔領主席台、衝破藍白立委陣形等「非常手段」阻延表決時間。

令人關注的是,當天晚上已有市民在立法院前聚集,並於當天立院宣布休會後,發起在 21日包圍國會,抗議藍白違反程序正義、民主倒退。警方亦迅速到場行動。這些場景,都讓人想起十年前反《服貿協議》的太陽花運動;今天提出爭議法案內容的黃國昌,諷刺地竟是當年學運的代表人物之一。

掌多數議席 何以聯手杯葛議事程序?

今次的表決過程與當年一樣,同被指為「黑箱」,相對於《服貿》只花 30 秒就表決,今次所用的時間雖然有拉長,但《服貿》條文放在公眾目光下整整90天,今次的條文卻是「最高機密」。過程同樣倉促,缺乏實質討論,甚至被質疑這樣的立法程序明顯違憲。事實上,藍白在立院中擁有絕對多數議席,要通過法案本是手到拿來,可是這次卻聯手杯葛議事程序,癱瘓討論過程,究竟所為何事?

而早前率團訪京的傅崐萁,在立院的表現更被指儼如太上皇,連立法院長韓國瑜也似聽他指示,是甚麼原因要令他們急於立法?

網上廣發醫療站、被捕資訊等指南

21日,立院早上表決「法院職權行使法」條文期間,門外已開始聚集群眾抗議,更有人手持太陽花出席。數十個公民團體聯合舉辦「國會濫權,民主倒退,公民搶救,立院集結」的行動,提出要求藍白退回國會三法,由委員會重審,並喊出「沒有討論,不是民主」、「封殺提案,威權復辟」等。他們更表示如果立院繼續強行表決受爭議法案,24日及28日兩次院會將會召集更多群眾走上街頭。

入夜,台北聚集群眾持續增加,民間團體亦迅速在網上廣發指南,包括行前準備、現場集合點、安全點、醫療站,緊急應變及被捕資訊等。十年春秋,台灣的公民社會究竟發展成甚麼面貌,這次立院攻防會否演變成太陽花2.0,是不少台灣人心中的憂慮。

from 集誌社 https://thecollectivehk.com/%e5%8f%b0%e7%81%a3%e9%9b%86%e6%9c%83%ef%bd%9c%e8%a7%a3%e6%a7%8b%e5%9c%8b%e6%9c%83%e6%94%b9%e9%9d%a9%e6%b3%95%e6%a1%88%e7%88%ad%e8%ad%b0%e3%80%80%e6%9c%83%e5%90%a6%e6%bc%94%e8%ae%8a%e6%88%90%e5%a4%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