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0 May 2024

法国专家谈普习会:极具结构性的因素让中俄走得更近

俄罗斯总统普京本5月16和17两天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承诺开启“新时代”的伙伴关系,他们都将美国视为咄咄逼人的冷战霸主,在世界各地制造混乱。习近平告诉普京,两国有机会推动世界一个世纪以来未曾见过的变革,许多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挑战美国领导的全球秩序的企图。但分析也认为,中国和俄罗斯也面临着各自的挑战,包括中国经济放缓以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北约的胆量和扩张。 

 本次特别节目,我们专访法国智库战略研究基金会俄罗斯安全和国防政策方面的专家伊莎贝尔·法孔(Isabelle Facon)谈谈她对此次普金访华相关议题的看法。

 法广: 首先,在中国领导见面后公布的双方联合声明中,作为俄罗斯问题专家,您有没有看到让您感到惊讶,或者新的内容?

法孔: 在中俄已经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我看到更多的是重复和对一些主题更深入的讨论,而这些主题在中俄合作中正变得越来越频繁。虽然没有真正的让我惊讶的,但应该说还是看到了一些意外的东西。例如,在恐怖主义问题上,我们看到中俄在东突厥斯坦问题上更加团结。到目前为止,俄罗斯还不一定经常谈这个问题,也没有以如此明显的方式进入这些主题。关于中国的关切,还提到了 2019 年《中程核力量条约》终止的后果……

我们知道,一段时间以来,中方一直担心美国可能在亚太地区进行部署, 因此,这个话题被提及。另一方面,关于俄罗斯对美国的不满,我们看到提到了美国人据称部署的实验室,俄罗斯人称,美国人在俄罗斯的一些邻国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区部署了非法生物实验室。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俄罗斯和中国相互声援的问题上,现在确实存在着某种程度上更精确的关切。

然后,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也许与当前的事件更为相关,也许有几种解读方式,就是关于乌克兰冲突的内容,其中联合声明的通过表明,我们现在必须做出特别努力,试图通过政治途径解决这场危机。我们感觉到,两国看到西方国家再次下定决心在 2023 年底支持乌克兰的问题上表现出团结一致的态度,虽然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但最近这笔援助被释放了。然后,欧洲国家表示,他们希望调动工业资源,在军事上支持乌克兰,马克龙总统表示不排除地面部队的可能性。我发现也有声援俄罗斯的表现。无论如何,中俄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是一致的,因为两国联合声明中写道,两国反对任何可能为冲突“火上浇油"的行为。当然,这也是两国的看法,但我们认为两国在这个问题上也是一致的。

法广:关于乌克兰问题,你谈到了美国和欧洲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事实上,中国国家主席在巴黎出席新闻发布会时表示,他提议召开某种国际会议来真正解决乌克兰问题,这是否已经为可能的谈判打开了一个窗口?

法孔:如果我没有观察错的话,至少普京是这么说的,他对这种可能性持开放态度。因此,对中国国家主席来说——尽管我是一个俄罗斯问题专家——但在巴黎谈论这个问题也是把更开放、更积极的牌摆在桌面上的一种方式——无论如何,这就是表述方式。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无论是西方还是乌克兰方面,可能都会对中国可能提出的谈判基础存在一些疑虑。因为近几个月来,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对俄罗斯相当有力的支持,无论是在外交方面,我们看到中国领导人经常借用俄罗斯关于乌克兰战争的部分言论,强调西方国家、北约等在冲突中的假定责任。这是第一点,但这也是非常具体的支持——即使没有武器交付。

然而,中国对俄罗斯军火工业提供了极其具体的支持,因为中国帮助俄罗斯规避制裁,提供电子元件,并将电子元件从中国转口到俄罗斯。因此,斡旋和寻求政治解决方案的想法当然是积极的。

 我认为,另一方,即乌克兰和支持乌克兰的西方国家,对这一计划、这一和平计划的可能内容存在一些疑虑。关于这个问题,中国国家主席是否会出席在瑞士举行的会议将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RFI:俄罗斯发动乌克兰战争已有两年半,两年零几个月,普京已经开始了他的第五个任期。作为俄罗斯问题专家,您所了解到的俄罗斯目前的情况如何?

法孔: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可以躲在某些经济学家的话后面,他们都会说不想再谈论俄罗斯经济了,因为事实上,今天我们没有任何关于经济真实状况的真正原始数据,我们不能依靠官方统计数据等等,不过,玩笑归玩笑,目前看来,俄罗斯经济在制裁面前确实相当有韧性,尽管这并不意味着制裁没有影响。这些都是长期影响。

还有一些国家决定不中断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当然,中国是俄罗斯目前的主要经济伙伴之一,但还有其他国家,如印度,也在继续购买石油,还有其他国家在继续购买天然气等等。因此,这是一个存在问题的经济体,但就目前而言,强大的公共开支和战争努力对俄罗斯经济起到了相当大的刺激作用,事实上,战争努力正在推动俄罗斯的许多工业部门,再加上宏观经济管理,即使是西方经济学家也都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宏观经济管理是相当积极的。因此,俄罗斯依然还是一个有韧性的经济体,但我们不禁要问,从长远来看,它是否能够继续沿着这一路线发展,而不冒可能会导致萧条的过热风险。的确,我们有一种印象,尤其是最近宣布的政府换届,近几个月来观察到的经济军事化趋势可能会对经济产生更大的结构性影响。这未必是件好事。但是,这些都是长期的事情。

法广:再回到普京访华这个主题。如果中国和俄罗斯开始结成某种联盟,那么欧洲或美国该如何应对两国之间的这种合作,因为他们的目标显然是美国?

法孔:我认为,至少欧洲人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点。的确,直到最近,人们对中俄关系的总体分析都是:是的,他们关系很好,但双方都各有算计,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有人也指出俄罗斯会成为中国的附庸,所以它不想在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方面走得太远。

我们在研究这些有现实基础的因素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几年来,甚至在乌克兰战争之前,这些国家之间在战略和军事问题上的关系一直在缓和,联合军事演习、技术合作等越来越频繁。我认为,原因和起因是结构性的,首先就是你提到的反对美国的愿望,这在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非常明确。有人谈到多中心主义与美国霸权的对立,还有人谈到反对集团逻辑,认为俄罗斯和中国将提出其他类型的国际关系等等。因此,除了这一点,还有更具政治性的一点。在这一点上,两国也是一致的,即政治安全的稳定和政权的安全。我认为,这是两个军事强国的共同点使其能够超越可能存在分歧的问题。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已经取得了进展,也已经开始意识到不能只是时不时施加压力,或者使用胡萝卜加大棒。你不一定能轻易地将俄罗斯和中国分开。的确,这场游戏玩起来相当复杂。很明显,欧洲国家可以试着利用的一点是,无论如何中国如今比俄罗斯更感兴趣,毕竟俄罗斯在全球经济中相当孤立。就西方国家而言,中国在西方市场仍有很多机会,而且中国会尽其所能避免与西方市场隔绝。因此,这可以成为双方可以利用的杠杆。

不过,如今让中俄两国走得更近的确实是一些极具结构性的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两国对自身安全的看法,无论它们的看法是对是错。因此,将它们分开绝非易事。

非常感谢法国智库战略研究基金会俄罗斯安全和国防政策方面的专家伊莎贝尔·法孔接受法广专访。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5%9B%BD%E9%99%85%E7%BA%B5%E6%A8%AA/20240520-%E6%B3%95%E5%9B%BD%E4%B8%93%E5%AE%B6%E8%B0%88%E6%99%AE%E4%B9%A0%E4%BC%9A-%E6%9E%81%E5%85%B7%E7%BB%93%E6%9E%84%E6%80%A7%E7%9A%84%E5%9B%A0%E7%B4%A0%E8%AE%A9%E4%B8%AD%E4%BF%84%E8%B5%B0%E5%BE%97%E6%9B%B4%E8%BF%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