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0 May 2024

国际社会关注台湾新总统就职 美中台关系再成热点

台湾的新总统赖清德本周一正式就任,他重申有关“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的表态,再次引发国际舆论对美、中、台关系走向的关注。

5月20日,赖清德就任中华民国第16任总统。这是台湾民主选举历经三次政党轮替后,第一次由同一政党连续执政。赖清德在就职演说时表示,台湾将持续与其他民主国家形成民主与和平的共同体,强化民主韧性、避免战争。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赖清德就职前夕声明表示,美国与台湾人民的伙伴关系根植于民主价值,美方继续深化与台湾的非官方关系、维持台海和平稳定。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也在20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台日共享基本价值,期待“友情能进一步加深”。

赖清德当天的就职典礼上,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和欧盟派出前官员或议员现场祝贺,台湾的12个邦交国当中也有10国组团出席,包括斯威士兰、马绍尔、巴拉圭、帕劳、伯利兹、图瓦卢等8国元首。

专家:赖清德对北京是挑战也是契机

然而,自称是“务实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在北京当局眼中成为“彻头彻尾的麻烦制造者”。

赖清德在就职典礼上表示,他将延续上一届蔡英文政府的“四个坚持”,强调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并致力于维持台海现状和民主宪政,由全体台湾人民的意志决定台湾前途。他说,“国人应该了解:即使全盘接受中国的主张,放弃主权,中国并吞台湾的企图并不会消失。”

中国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对此批评赖清德 “煽动两岸对立对抗”;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也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议时重申国际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并警告“台独分裂行径”将对国际秩序、台海和平构成最严重的破坏。

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包承柯向新加坡《联合早报》表示,赖清德以两国论包装台独,不愿将两岸视为同个民族来思考,中国大陆势必会采取坚决反制措施。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贤也认为,北京对赖清德已有明确定性,除了加剧文攻武吓,中方也可能进一步限缩台湾的国际空间。

澳大利亚美中关系学者宋文笛则在本周一华盛顿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座谈会上表示,赖清德如此鲜明、几乎没有婉转余地的立场是挑战也是契机: “如果北京(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愿意与赖清德合作,很可能意味赖清德与北京交涉时,能比任何一位台湾总统还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美台关系走向?

中国近年对台武力威胁升级,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美国总统拜登虽此前多次表态会出兵保护台湾,但美国年底大选,相关承诺是否能维持呢?

台湾政治大学助理教授南乐(Lev Nachman)在大西洋理事会的座谈会上表示,“尽管上一届特朗普政府任内,有些人在台湾问题上贡献良多,但他们都不太可能再回锅任职。”

同场出席上述座谈会的玛丽华盛顿大学政治系教授蓝若思(Elizabeth Freund Larus)则认为,许多国家的人民对中国的印象和好感自新冠疫情后大幅下滑,台湾则在同段时间与其他国家的非正式连结愈来愈深。她建议,美台双方应多多在非联合国体制下的领域开展合作:“坦白说,联合国几乎是在中国的掌控范围之内,因此美国真得在与联合国无关的国际组织和领域支持台湾,而这也是台湾需要多多努力的绝佳领域。” 



记者:乔琴恩   责编:何平    网编:洪伟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gangtai/lu-05202024102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