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0 May 2024

藍白強推法案增議會權力民眾號召集會反對 分析:北京冀藍營藉立法權制衡綠營

賴清德上任總統將面臨第一項挑戰,就是「太陽花運動2.0」隨時上演。朝野立委上周五(17日)在立法院爆發激烈肢體衝突,畫面讓外界相當震驚,更引發民眾發起周二(21日)到議會外集結。而事件的起因是國民黨及民眾黨提出國會改革法案,加大議會權力,包括增加調查權及被視為「最辣」的《藐視國會罪》,但朝野三度協商破裂,藍白陣型轉以人數優勢強推,結果爆發衝突。分析認為,國民黨眼見未來難重奪執政權,便有意提升立法權以制衡民進黨,而背後有一定程度也是中國所希望的。

台灣立法院開會期間打架,老一輩的香港人在八十年代,經常在電視上看得見,事隔多年竟然於上周五再次上演。有立委被「擒抱」撲倒、被拉下而頭重摔在地,造成多名立委、議事人員受傷送院,外媒都紛紛報道,當中路透社形容台灣為「喧鬧式民主」。

事隔三日,賴清德周一(20日)在就職典禮發表講話時,率先藉機談及此事。他表示三黨不過半是全民選擇的新模式, 人民利益至上,強調國家利益應優先於政黨利益。賴清德說:「政黨在競爭之外,也應該有合作的信念,國家才能踏出穩健的步伐。立法院的議事運作,應該遵守程序正義,多數尊重少數,少數服從多數,才能避免衝突,維持社會的安定和諧。」

《藐視國會罪》成事件導火線之一

事件突然一觸即發,沿於國民黨和民眾黨提出國會改革法案,朝野經多次協商破裂,特別是新增的《藐視國會罪》和擴大國會調查權到私人和企業範疇等,若個人或企業拒絕到立法院問話,可被追究刑事責任,惹起外界擔心「立法院權力無限擴大」,甚至變成打壓的手段。民進黨曾提出修訂版本,但早前被藍白陣營阻撓,未能逐條審查。

而上周五本來表決的版本,則是來自於國民黨及民眾黨透過「修正動議」的制度,在表決前將內容修改,未經立委討論,甚至有立委對內容並不知情,亦沒有在網上公開。

花蓮建設法案耗資兩兆台幣惹反對

而另一爭議的法案則是由國民黨傅崐萁等,提出的三項有關花東的建設法案,國民黨主張以環島高鐵令全台灣成為「兩小時生活圈」,但工程預算等同台灣政府一年支出,因此民進黨稱之為「2 兆錢坑法案」,批評法案沒有進行環評和可行性評估,在交通委員會只討論了 11 分鐘,便直上大會意圖通過。種種推進法案的手法,引起坊間不滿,民進黨亦極力阻止,終引發衝突。

法案將於周二(21日)續審,超過37個民間團體共同號召在立法院外集結,希望阻止三讀、要求委員會重審,並表明拒絕立法院變成中國人大。

分析:國民黨想用對抗方式制衡民進黨但難收效

事實上,台灣今年大選後,立法院形勢變成三黨不過半,但若國民黨聯同自稱是「關鍵少數」的民眾黨合作,在立法院則佔絕對多數,執政民進黨根本無立法院控制權。國際也視賴清德在這個環境下上任,等待他的將是重重考驗。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吳瑟致向本台分析,過去台灣政治生態都是每8年會有一次政黨輪替,但今次卻再由民進黨持續執政,可見國民黨難再重奪執政權,所以有意提升立法權,以制衡民進黨,而背後有一定程度也是中國所希望的。吳瑟致說:「北京也是很希望透過國民黨在國會的力量,對民進黨造成一定程度的遏制。國民黨在缺乏社會溝通的前題下,會讓外界認為是否聽命於北京。」

不過他相信國民黨這種抗衡手段很難成功,因為人民期望的是透過國會共識來達成社會共識,國民黨現在只會失去民意的支持。

記者:淳音(台北) 編輯:李榮添 網編:程皓楠

from RFA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tw-bill-05202024070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