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9月29日报道称,美国威廉玛丽学院“援助数据”(AidData)项目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让几十个中低收入国家背上了总额为3850亿美元的“隐性债务”。该报告称,40多个国家对北京的债务风险超过其GDP的10%。
来自“援助数据”的新研究表明,许多国家与“一带一路”倡议有关的金融负债多年来一直被系统地低报。这导致所谓“隐性债务”不断增加,即相关政府可能有义务支付的未披露的债务。这些发现是“援助数据”发布的一份新报告的一部分。“援助数据”是一家位于弗吉尼亚州隶属于威廉玛丽学院的国际发展研究实验室,该研究机构分析了165个国家的13427个援助和债务融资项目,价值超过8430亿美元,历时18年从2000年至2017年底。
报道称,据“援助数据”的研究人员估计,源于中国贷款的现有债务“远远大于”信用评级机构和其他负有监督责任的政府间组织之前的理解。“援助数据”团队的执行董事帕克斯(Brad Parks)向《金融时报》表示,“当我们第一次发现这个(3850亿美元)数字时,真的让我屏住了呼吸”。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一带一路”的贷款步伐已经放缓。今年,美国推动了七国集团推出了“重建更好世界”(B3W)努力,以与北京在国际发展融资中的主导地位做竞争。
该报告强调了自中国在2013年推出“一带一路”计划以来的急剧转型的持久影响。以前,中国的贷款主要是针对中央银行等主权借款人,而现在,中国近70%的外债是由国有企业、国有银行、特殊目的机构、合资企业和私营机构发行的。据“援助数据”估计,现在有超过40个中低收入国家对中国的债务风险水平超过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0%。而中低收入国家政府平均少报了对中国的还款义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
帕克斯说,“这些债务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资产负债表上。最关键的是,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受益于东道国政府明确或隐含的责任保护形式。这基本上模糊了私人和公共债务之间的区别。”该报告的发布正值国际社会对中国将发展中国家推入所谓的“债务陷阱”的担忧进行激烈讨论,这可能最终导致中国政府在债务未得到偿还时获得协议资产。
一些批评者认为,在中国海外利益扩张的广泛担忧中,这些担忧被疯狂地夸大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非洲研究计划202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2000年至2019年期间,中国取消了34亿美元的非洲债务,另有150亿美元的债务被重组或再融资。没有资产被扣押。然而,帕克斯称,虽然“长期以来形成的媒体神话是,中国人喜欢用实物、非流动性资产进行抵押”,但最新的研究表明,流动性资产的抵押很普遍。
帕克斯说,“中国的国有贷款机构确实对抵押有强烈的偏好:我们发现整个贷款组合的44%是抵押的,当赌注真的很大时,这时他们就会转向抵押品。”他说,“现在的情况是,中国国有银行定位于要求借款人在贷款人自己控制的海外银行账户或托管账户中保持最低现金余额。” 帕克斯说,对许多国家来说,这种来自隐性债务的或有负债“几乎像一个幽灵般的威胁”。
帕克斯称,“如果你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财政部工作,管理中国隐性债务的挑战不在于你知道你将需要向中国偿还已知货币价值的未披露的债务。”他说,“更多的是不知道对中国的债务的货币价值,你可能需要或不需要在未来偿还这些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