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6 September 2025

趙曉慧:美中開戰前的備戰訊號

作者臉書


美國在台協會 AIT 最近主動做球,力挺二戰後的台灣不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對此,我不會解讀為美國支持台灣獨立,反而覺得這是美中開戰前的備戰訊號之一。
美中對抗白熱化
「川普2.0」與習近平的關係,完全沒有轉圜的餘地,只差沒有正式決裂撕破臉而已。
表面上,川普還對習近平保留最後的情份顏面,但這也只是為了談判所創造的氣氛而已,骨子裏,川普已經判中共死刑,美國的民主與中國共產黨,完全敵對,水火不融。
美中對抗白熱化,發生在很多場域,包括科技競賽、AI 競賽等,在地緣政治上發生的場域就是第一島鏈,日本、南韓、台灣、菲律賓、澳洲都成為川普手中的政治槓桿,用來牽制習近平。
美國拿回「敘事主導權」
習近平近期利用九三大閱兵,重新定義二戰的歷史,美國當然不買單,要把「敘事主導權」拿回來。
這就是為何 AIT 「突然主動」做球給台灣,力挺二戰後的台灣不屬於中國的一部分。
川普現在跟習近平在國際上進行「話語競賽」,兩者都想保住自己的「敘事空間」。
也就是說,美國不只在軍事與經濟面介入,也在「誰有話語權、誰能定義史實與法律解釋」這件事上,不願讓中共主導。
另一方面,中共極力將兩岸問題「內政化」,一旦得逞,美國就會失去台灣這個政治槓桿,讓第一島鏈這個防線出現破口,不利美國的國家安全。
為了反制中共,川普 2.0 一直將台灣問題國際化,包括力挺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墊高台灣在國際法上的能見度,白宮網站用 Taiwan 取代中華民國等。
美國這樣做,這會使得中共聲稱「台灣屬於中國」之類的單純主張,在國際敘事戰、公眾認知上的基礎越來越不穩。一旦台海發生戰事,國際盟軍也才有正當性介入,不理會中共叫囂的什麼干涉內政。
川普依舊維持戰略模糊
川普 2.0 極力將台灣問題國際化,並未違背美國的「一中政策」。
中國的「一中原則」,是指全世界只能承認一個中國,也就是北京政權,而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但美國的「一中政策」是另一個敘事邏輯,美國承認北京的立場,但沒有承認台灣屬於中國,同時維持與台灣的實質關係,包括《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
從國際法與歷史文件來說,美國可以依據《舊金山和約》、二戰後的法律文件,主張台灣地位未定。
在美國的邏輯裡:這並沒有違背自己的「一中政策」,他們本來就只承認中共是中國的合法政府,但並未承認中共對台灣的主權。
川普是操作政治槓桿的高手,他依舊是在玩戰略模糊,這方便他跟中共談判、施壓或調整戰術。
台海戰爭演變為美中戰爭
以前的台海戰爭,是台灣獨自面對中共的武力侵犯,但現在演變為中共打台灣就是打美國。台灣的安危,現在就等同於美國的安危。
川普腦袋裡已經有美中在第一島鏈開戰的劇本,但只是備而不用。要開戰前,會先做三個備戰動作:
法律定位:用「地位未定」削弱中國的正當性,避免中共佔據話語權。
軍事部署:強化印太第一島鏈的軍事存在(關島、菲律賓、日本、澳洲)。
聯盟政治:持續把日本、澳洲、菲律賓、NATO 拉進來,營造「不是美國單挑,而是聯合防衛」。
結論
川普 2.0 近期操作「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政治槓桿,純粹是為了美國利益而已。台派無需大喜,解讀為美國支持台灣獨立了。
只要台灣保持不被中共吞併,美國的戰略目標就達成。至於台灣是否宣布獨立,對美國來說不是最重要的事。
讓中共倒台 v.s 台灣獨立,在重要性的輕重緩急上,前者優先。
台灣不要被國際「孤立」,這比「獨立」重要太多了,前者是自己單挑中共這個惡霸,以及接受「被內政化」。
台灣現在跟美國綁在一起了,即使兩岸真的發生戰事,至少不是台灣自己打仗,是把「八國聯軍」拉進來了,整體上的軍力至少比中共解放軍強大。
習近平會繼續在國際上搞事,也集結一支「紅色聯軍」,對抗美國的八國聯軍,包括俄羅斯用無人機騷擾北約國家,此舉當然是讓川普分心。或許,這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吧?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5/09/blog-post_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