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3 新京报
两桶油把持了汽柴油国标的制订,同时指责国标过低,延宕了汽柴油产品升级,遭到社会指责。人们对两桶油垄断的愤怒郁积已久,点燃任何一根引线都会爆发。
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理念贯穿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初期,快速创富的雄心燃烧着每一个阶层,类似以下的言论不绝于耳:主要靠燃煤的工业前期国家,环境的恶化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先致富后治理是现实之路。只有人类的生存因环境污染日益痛苦——雾霾覆盖130万平方公里,土壤重金属污染,以及四处流淌的污水——在大都市的人忘了蓝天白云是时候样的时候,环境保护才会引起大多数人的重视。
石化行业制订标准使标准利益最大化成为可能。
石化标委会负责提出标准,技术归口在它的分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中国化工报》曾报道,石化标委会的人员构成中,90.9%的委员来自石化系统、2.3%的委员来自汽车产业系统、4.5%的委员来自环保系统。石化分标委人员构成中,石化系统委员占70.3%、汽车产业系统委员占8.1%、环保系统委员占5.4%。石化行业借助标准制订权,轻松实现利益最大化。
标准提升意味着成本上升。据中石化科技开发部副主任徐惠表示,车用汽柴油标准从国Ⅲ到国Ⅳ,会增加石化企业成本200元/吨。按照卓创资讯粗略估算,三大油企升级国IV汽柴油的成本投入保守估计在500亿-600亿元,成本上涨约为0.12元/升-0.15元/升。两桶油的炼油板块常年亏损,如今又要增加成本,万分不情愿。
两桶油提升标准,油价随之上升——上海在升级到国IV汽柴油时,油价涨了每升0.35元;北京在油品升级至国IV标准时,油价上调了0.19元/升——表面上,利益并未受损,实际上丧失利益最大化。
我国早在2011年5月12日就实施了汽油的国IV标准,过渡期长达两年七个月,到2014年1月1日实施。按照中石化日前发布的《绿色白皮书》,中石化计划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起供应符合国IV标准的车用汽、柴油。
之所以设置如此长的过度期,首先是为了成本降至最低。我国进口的大多是低质高硫油,含量从2%下降到百万分之五十左右,投入成本较大,关键是我国沿海大多数炼油企业的炼制设备适应高硫油,而后高价出售给国人。如今提高标准,进口原油成本将上升,技术与设备更新成本上升。设置漫长的过度期,就是为了在炼油企业设备使用期间,尽可能提升收益。
更要命的是,石化标准制订者按步就班向二十年前的西方标准看齐,未尝预料中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增速如此之快,超过了西方一百年的步伐,在滞后的标准与超前的汽车时代之间,形成了浓重的雾霾。
我国成品油税费占成品油价的三成以上,可以说,两桶油的利益关系到政府的利益,关系到方方面面。损石化利润就是损自己,有关部门对石油标准眼开眼闭也就可以理解,在税收与公共责任两者之间,到目前为止,有关部门的选择显而易见。
在雾霾的原图下,两桶油要改进油质了,舆论预热开始,成本将由用油者承担。石油,最典型地体现了垄断的贪婪,以及附着在垄断企业背后的利益群体的贪婪。
from 叶檀的和讯博客 http://ytyetan.blog.hexun.com/83151241_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