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4 March 2019

華為孟晚舟反訴加拿大政府違憲,其所面臨的引渡程序走向如何

斯影
BBC中文記者

一場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律師團與加拿大政府之間就其被捕和引渡的拉據戰上演了。據加拿大當地媒體報道,孟晚舟律師團隊已經對加拿大政府、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和皇家騎警(即聯邦警察)提起訴訟,指控他們在未告知她的情況下,就對她進行逮捕、搜查和審訊,這些做法都侵犯了她的憲法權利。

就在兩天前加拿大司法部向檢察部門簽發引渡授權,標誌著引渡孟晚舟進入司法程序。加拿大將在3月6日決定對其引渡聆訊作出安排。

兩個月前,美國司法部起訴中國電訊巨頭華為及孟晚舟,指控其向美國銀行隱瞞出售給伊朗的設備,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並提出竊取商業機密等23項指控。

美國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舟到美國受審。中國要求釋放孟晚舟,並對加拿大施壓,質疑其司法獨立。

此案件涉及多個國家的利益,其法律程序極其複雜,並可能受到政治因素左右。BBC中文為你梳理關鍵點,並分析背後的決定因素。

第一階段:引渡聆訊的司法程序

加拿大司法部3月1日向其首席檢察官簽發引渡授權進行書(Authority to Proceed),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最高法院(British Columbia Supreme Court)將在3月6日確定引渡聆訊的具體安排。

引渡聆訊並非刑事審判,其法律程序是為了確定如果孟晚舟在加拿大審判,其涉嫌的罪行有可能導致一年以上的監禁。根據加拿大《引渡法》和美加引渡協議,引渡人涉嫌的罪行需兩國都認定為犯罪行為,才符合引渡條件,即俗稱的「雙重犯罪」(dual criminality)。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哈里頓(Joanna Harrington)對BBC中文說,3月6日還可能確定聆訊的期限、是否有證人出庭等。通常來講,聆訊階段需要數天時間,並經歷證人出庭、證據呈堂、法官檢閲材料及作出決定等程序。整個過程可能歷時數月。

哈里頓說,引渡聆訊主要考慮是否有充分證據證明案件符合進入審判程序的要求。呈交給法庭的證據僅來自一方,即由美國在提出引渡時通過加拿大提供的案件記錄(record of case)。記錄不需要完整,充分即可。

哈里頓說,法官在聆訊程序中的角色「非常有限」。「加拿大的司法系統非常強大,法官獨立且公正。《引渡法》明確了法官的職責。」

加拿大和美國之間存在長期的引渡關係。鑒於兩國地理位置接近,加拿大的許多引渡請求都來自美國。兩個國家具有共同的法律文化、相似的法律制度,因此存在高度信任。哈里頓分析,根據過去的案例來看,可以預測加拿大將批准引渡請求。

第二階段:加拿大司法部長決定是否移交

一旦法官認定,如果孟晚舟在加拿大審判,其涉嫌罪行可導致一年以上的監禁,將發佈拘押令(order for committal)。之後案件轉交給司法部長,由其決定是否最終引渡。如果成功引渡, 孟晚舟將在美國受審。哈里頓說,最關鍵的決定在於加拿大的司法部長。不同於此前的司法程序,加拿大司法部長在審理引渡時會有「更廣泛的考慮」。

司法部長將參考美加引渡條約的條款和加拿大《引渡法》的立法要求,來確定引渡後是否會對引渡人產生不公正的處理,或案件是否將會因外界因素承受壓力。其還會考慮保障公平審判權利的加拿大《權利與自由憲章》(Charter of Rights and Freedoms),以最終確定是否執行引渡。

在聆訊的司法程序和司法部長審理階段,孟晚舟均有機會上訴。哈里頓說,在引渡之前窮盡各種法庭程序並不罕見,而上訴亦將拉長整個審理時間。

中國一直要求加拿大釋放孟晚舟。3月2日,在加拿大司法部簽發聆訊授權之後,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髮表講話,對簽發行為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認為事件呈現出「明顯的政治干預」。

發言人說,「孟晚舟案不是一起簡單的司法案件,而是對一家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政治迫害。」

哈里頓認為,孟晚舟的律師的確可能用政治迫害的觀點反駁指控。但只有在加拿大司法部長的審理階段才有可能發揮作用。而政治因素也可能令案件在此階段承受壓力。

兩案交錯,美加合力決定華為命運

引渡程序進行的同時,另一單涉及華為的案件剛告一段落。兩件案件的時空交織,令華為備受關注。

美國政府控告華為子公司竊取美國電信公司T-Mobile商業機密。起訴書提及,華為在2012年至2014年期間竊取T-Mobile用於測試智能手機耐久性的技術。

2月28日,該案在美國西雅圖西區法院進行答辯程序。華為否認全部控罪。法院判定,案件將在明年3月2日正式審訊。

哈里頓認為該案件不會影響美國向加拿大提出的引渡孟晚舟的決定,除非美國決定撤銷對孟晚舟的起訴。她說,無法預料美國將在未來做出什麼決定,也許到案件審訊之時情況有所變化。

美國金理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昶對BBC中文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撤除引渡要求的機率為零,原因在於「美國保守派中的極右勢力在現政府中主導對華政策,其主要幹將均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

在宣佈對華為及孟晚舟的指控時,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稱,華為無視美國法律及國際商業凖則。「華為這樣的公司對我們的經濟和國家安全都構成威脅,」他說。

克里斯托弗·雷是美國新任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的部下。據王昶觀察,巴爾對華態度非常強硬,認為中國對美國的威脅高於直接干涉美國政治和選舉的俄羅斯。

他提到近日美國極右勢力舉行的保守派政治行動大會(Conservative Political Action Conference),認為會上已經達成共識,「淡化或忽視俄羅斯對美國的威脅,強調中國威脅論。」

王昶認為,在這樣的基本策略指導下,特朗普政府將繼續在美國境內抓捕中國間諜,同時在全世界範圍內打壓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和商業利益造成危害或構成挑戰的中國公司。

「現政府在打壓像華為這樣的公司上不會手軟,不會後退」,王昶說。

雖然美國撤銷對華為的指控和引渡要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王昶認為,「仍有不確定因素可能改變一切」。不確定因素包括美國國內政治和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集團可能發生的突變。




from BBC中文網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7425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