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0 June 2024

佔中发起人陈健民坚信学术无禁区 在台最后授课谈“中国会否崩溃”

香港“佔中”运动发起人陈健民2021年移居台湾,在政治大学担任客座教授3年。在反送中运动5周年之际,他宣布结束任教生涯,转到台湾中研院做香港研究。陈健民在最后一课以“中国会否崩溃”为主题,分享他对现代中国学术研究的看法。陈健民在接受本台专访中指出,中港台学生近年看待中国问题的方式已经有所改变,他认为台湾能影响中国的新一代,希望保持两岸学术交流。

香港“佔中”运动发起人陈健民在2014年因雨伞运动被控公众妨扰等罪成被判监禁,2020年出狱后移居台湾,在政治大学担任客座教授3年,在反送中运动5周年日,选择与学生谈中国和香港敏感话题作为他教学生涯的最后一课。

陈健民说:“‘中国会否崩溃’,我来到台湾的最后一课可以讲一个这么敏感的问题,现在敏感的事情太多了,在香港‘六四’这两个字都是敏感。现在香港有一个大学里来讲一门课有关中国会不会崩溃,一定是还没有开始讲一半就可能有人来抓了。这个题目在香港是不可能教的,在中国大陆也不可能,其实在学习上是没有禁区的,台湾还是有这种自由,所以同学要好好珍视这个地方。”

陈健民从事中国研究多年,在最后3小时的课,以政权认受性(合法性)的角度谈中国,从毛泽东的造神运动讲起,解释他如何靠领袖魅力巩固政权,又向学生解释“六四”后中国没有崩溃的理由。

陈健民说:“从1989年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旁边大部分都是那些中国学生都跟我讲,一个政权开枪打自己人民,怎么可能怎么能撑下去?我说你看吧,南美洲多少年了,那些政权还存在那么久。所以不要以为那种政权它独裁、开过枪就会倒台,对不起,历史不是这样的。最少是这本书‘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中国即将崩溃》2001年出,现在23年过去了没有崩溃,所以我不相信这套东西那么简单。”

陈健民在台任教3年 观察台湾学生对中国问题关注增

陈健民教完最后一堂课后接受本台专访,谈到为何要在台湾教中国政治和公民社会课。他认为,台湾新一代有认识中国的必要。

陈健民说:“我来了以后真的很惊讶!很多学生都觉得中国的问题好像很遥远,这是别国的事情,关我什么事?这个跟台湾20多年本土化以后内向了,连这个影响台湾那么大的中国也不去理解。我觉得更有用的使命,开这门课让台湾同学知道有关中国的事情。结果是第一年讲完以后有非常好的口碑,第二年来的学生满满,全坐在地上。所以我觉得这3年走下来,其实有改变和有效果的。”

陈健民:台湾能影响中国新一代 盼保持两岸学术交流

陈健民在香港教书时,还有机会到中国演讲和教书,当时还容许他教公民社会运动等课程,向中国学生讲他们从来没有机会接触的内容,怀念中港曾经有过的学术自由,也希望台湾成为启蒙中港学生认识何谓民主的地方。

陈健民说:“在香港讲课时其实有相当多中国学生来修读我的硕士班。在中国大陆讲课,特别对公民社会和民主的问题,他们觉得非常重要,可以为中国的出路给他一种亮光。看到学生那种对新学问的渴求,那种热情是很高的,我很怀念那一段日子。很多年轻一代到外面上课以后,我看到很多的改变,台湾是可以影响到中国的。抗中保台等想法,不要过度依赖中国,我觉得是对的。可是在文化上面交流,我希望不要完全把它封闭起来。”

陈健民感恩出狱后,有机会到台湾教书弥补心中的遗憾。在完成教学心愿后,下一步他计划专心写作,纪录他推动社会运动的珍贵经验。

陈健民说:“未来2年、3年好好当一个学者,因为我觉得我有点内疚,这么多年讲很多东西,也推动很多运动,可是没有做好学者的本分,把一些我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写出来。未来我就要写最少2本书,其中一本是对雨伞运动的回顾,另外一本书是有关民主与社会条件。所以未来生活会很不一样。

放下教鞭、完成写作后,陈健民希望有机会做回大学生,修读与艺术有关的课程,完成人生的艺术梦。

记者:陈子非 责编:陈美华  许书婷  嘉远 网编:何足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gangtai/ec-06192024043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