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3 June 2024

反修例五年|記公民社會之變 示威之都變遊行「掛牌」 新工會運動還剩多少?

五年前,百萬人上街反對修訂《逃犯條例》,掀起大型街頭抗爭,逾萬人被捕。這五年,公民社會如翻天覆地變化,雙普選等「五大訴求」未實現,國安法與 23 條則先後生效;政治組織及工會出現解散潮,至少 26 個政治團體及議政組織解散、 242 個工會解散或撤銷登記。遊行集會數目劇減,出現掛牌遊行、須守國安條款等示威「新常態」。

2019 年 6月 9日,百萬人上街反修例;612 金鐘大型警民衝突,掀起爭取撤回修訂《逃犯條例》、撤回暴動定性、撤控示威者、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實行雙普選「五大訴求」的大型抗爭。五年過去,「五大訴求」僅撤回修例得以落實,公民社會劇變。

遊行集會較 2019 年跌六成 

警方回覆查詢表示,截至今年三月底,就「黑暴」事件拘捕 10,279 人,年齡介乎 11 歲至 87 歲,當中 2,961 人已經完成或正進行司法程序,2,328 人須承擔法律後果。

反修例運動後,遊行集會數字大減。據警方數字,2019 分別批出 410 個集會、474 個遊行的不反對通知書;到 2020 年新冠疫情,數字大幅下跌,獲批遊行集會合共只有 87 個;2021 及 22 年分別只得個位數的遊行集會獲批。2023 年社會復常,獲批的遊行集會數字回升,各有 71 個集會及 270 遊行獲批,總數仍不及 2019 年一半、下跌逾六成。到今年首五個月,則有 11 個集會以及 174 個遊行獲批。

遊行示威掛牌「識別」成新常態

2023 年疫情結束、社會「復常」,但政治訴求的遊行已不復見。立法會議員狄志遠今在立法會提書面質詢,問及《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對遊行集會自由影響,問及過去五年各類遊行示威訴求分類、警方施加條件為何。保安局回覆指警隊沒備存集會或遊行所涉的政策範疇數字,不同團體舉辦活動原因包括節慶巡遊、慈善籌款、活動宣傳及表達意見等。

獲批不反對通知書的遊行亦出現「新常態」。去年有團體復辦遊行,警方要求參加者的衣物須有識別。去年 3 月 26 日,將軍澳居民反填海遊行,是取消限聚令後首個獲「不反」遊行,警方規定參加者必須戴上掛頸牌作識別。

今年 6.9 有教會為購買基址進行步行籌款,參加者識別條款包括戴印有教會名稱的橙色襟章;當日兩項公眾「遊行」活動因天雨取消。

今年 6 月 9 日至 6 月 12 日,有六個公眾遊行獲發不反對通知書,所有活動都與政治訴求無關,參加者被要求有衣飾識別。例如今天(12 日)全港有三場慶祝大王爺寶誕的公眾遊行,參加者全被要求穿著印有主辦花炮會標誌的T恤;活動亦有禁蒙面條款及國安條款,要確保遊行不會有不利國安行為。

至少 26 個政治團體解散 逾半有成員被控違國安法

2020 年 6 月 30 日國安法生效,公民社會出現解散潮。記者統計反修例運動至今,至少 26 個政治團體或倡議組織解散,包括新民主同盟、職工盟、香港眾志、學生動源、賢學思政等,其中 15 個組織有成員被控違反《國安法》。

當中 12 個組織有成員參與民主派初選,例如民間集會團隊發言人劉頴匡、朱凱廸新西團隊成員朱凱廸、灣仔起步成員楊雪盈等,都因初選案罪成而還押(註:劉頴匡今年3月,另因 71 立法會案被判囚四年半)。2006 年成立、曾是民主派立法會第一大黨的公民黨,去年通過解散,今年 3 月底公民黨有限公司在公司名冊上除名。該黨前成員譚文豪、郭家麒、楊岳橋及鄭達鴻涉初選案認罪還押;前成員李予信上月底(5月30日)在初選案中被判無罪,律政司已表明上訴。

26 個解散政治組織中,有 15 個的成員都被指控違《國安法》,包括灣仔起動成員楊雪盈。(資料圖片)

另外賢學思政、學生動源、支聯會,各有成員被指違反《港區國安法》而被捕和起訴。其中賢學思政王逸戰、陳枳森、朱慧盈等三人被「串謀煽動他人實施顛覆國家政權」,判監 30 至 36 個月,黃沅琳則判入教導所;學生動源前召集人鍾翰林被指「分裂國家」和洗黑錢,判囚 3年 7個月,去年底抵英尋求政治庇護;鄒幸彤、何俊仁、李卓人則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而被運押近 800 至逾千日。

前賢學思政召集人王逸戰在 2021年 9月被捕,其後被判刑 36 個月,去年 9 月 刑滿獲釋。(相片提供:法庭線)

解散潮以外,亦有九個政治團體已不再活躍於公共領域,久未公開活動或發言,但並無公布解散,包括人民力量、柴灣起動、香港本土、天水連線、工黨等等。

新工會浪潮止 五年 242 工會撤銷登記

反修例運動期間曾出現大批新興工會,動員社會運動,例如 2019 年成立的醫管局員工陣線,曾發動罷工爭取封關抗疫;隨 2020 年六月國安法生效,多個工會解散。《集誌社》根據憲報統計,由 2019 年至今年六月九日,有 242 個工會撤銷登記或解散,曾是民主派最大型職工會聯會的職工盟,也在 2021 年宣布解散。

149 新工會撤登記 19 個屬工盟地址登記

2019 年及 2020 年,只有七個工會解散或撤銷登記,其後開始解散潮;2021 年至今,有 235 個工會解散或撤銷登記,其中在 2022 年有 113 個工會解散或撤銷登記。

242 個解散或撤銷登記的工會當中,有 149 個是在 2019 年 6 月之後才登記的新工會, 其中 19 個是以職工盟在油麻地永旺行地址登記。

亦有工會收到職工會登記局信件,指其活動涉違反《職工會條例》。香港言語治療師總工會、香港白領(行政及文職)同行工會,均被指違反職工會條例,遭職工會登記局撤銷登記。其中,香港言語治療師總工會捲入「羊村案」,被指涉發布煽動刊物,五名成員各被判監禁 19 個月;白領工會於 2019 年 12 月刊憲成立,在 2021 年 12 月收到職工會登記局信件,要求工會解釋關於國安法的連串行動、街站和評論,是否符合《職工會條例》。

from 集誌社 https://thecollectivehk.com/%e5%8f%8d%e4%bf%ae%e4%be%8b%e4%ba%94%e5%b9%b4%e8%a8%98%e5%85%ac%e6%b0%91%e7%a4%be%e6%9c%83%e4%b9%8b%e8%ae%8a%e7%a4%ba%e5%a8%81%e4%b9%8b%e9%83%bd%e8%ae%8a%e9%81%8a%e8%a1%8c%e6%8e%9b%e7%89%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