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7 May 2022

为什么中国年轻人要“摆烂”

来源:
大纪元

本月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鼓励中国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目标融入中华民族和人民的“大局”,但在中国互联网上,却流行起“摆烂”这一词语,一些年轻人说他们的“理想”根本无法实现,很多人已经放弃了尝试。

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和缺乏经济机会让中国年轻人感到沮丧,他们因此诉诸一个新的流行词——“摆烂”(let it rot)——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态度。

“摆烂”的意思是自愿放弃追求某些目标,因为意识到这些目标根本难以实现。

在微博上,与“摆烂”相关的话题自3月以来已经产生了数亿次阅读和讨论。有网民说:“自从我看透了‘摆烂’的内核,以后真的就好像甩掉了一个大包袱。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刚出校园的时候我就想着,一定要好好工作赚大钱,同时也要抓紧副业,后来发现,即便是我再努力,工资差距也没有很大,副业也没有做得很好,整个人就很累。再后来我发现,钱多钱少我也不会享受生活哈哈哈,而且光凭工资想买房车是不可能的,意识到这些以后我整个人就看开了。”

还有网民说:“年轻人想出人头地太难了,拚命还值不值得#躺平##摆烂。”

最近几天,这个词语——以及更早的“躺平”变得流行起来,因为激烈的竞争和较高的社会期望促使许多中国年轻人放弃努力工作。

英国《卫报》说,但是“摆烂”在中国年轻人的使用方式中,有一个更令人担忧的层面:积极拥抱不断恶化的局势,而不是试图扭转它。与它相近的中文短语有“破罐破摔”和“死猪不怕开水烫”等。

中共官媒已经注意到了这一趋势。“为什么现代中国年轻人喜欢‘摆烂’?”官方媒体最近的一篇文章问道,“其实这是因为消极的自我暗示,反复告诉自己我做不到……而这种心态往往会导致人们采取‘摆烂’的态度。”

但《卫报》报导说,29岁的北京创意产业专业人士萨尔·杭(Sal Hang,音译)说,现实并不像官方媒体所说的那样。他说,对于他这一代的中国青年来说,这种摆烂的态度很可能是由于当今中国缺乏社会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加造成的。

“与我父母那一代不同,今天的中国年轻人有更大的期望,但对我们来说也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例如,我们不能再为自己的生活做任何长期计划,因为我们甚至不知道五年后我们会发生什么。”杭说。

在中国西南地区从事飞行工程师工作后,杭三年前搬到了北京,从事他热爱的音乐工作。但工作场所的现实改变了他最初的雄心。

“我的老板经常为我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但无论我如何努力去达到他的关键绩效指标(KPI),我总是失败。所以最后,我失去了动力,只是做我最最基本的工作。”

报导援引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玛丽·加拉格尔(Mary Gallagher)教授的话说,和去年的“躺平”一样,“摆烂也是对当今中国社会超竞争的一种拒绝”。

加拉格尔说,在今天的中国,经济机会的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年轻人的绝望感。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由于中共的清零政策而被限制在家中,重创中国经济。

4月份,16至24岁的中国年轻人的失业率超过18%,这是有官方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

“今年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好吧,我就摆烂——整天待在家里看电视。”一名努力寻找工作的网民写道。

《卫报》援引香港中文大学的传播学研究者方可成(Kecheng Fang)的话说,中国年轻人用“摆烂”或“躺平”来表明他们不配合官方的说法。

“所有这些流行的短语反映了当时共同的社会情绪。”他说,“当人们使用它们时,他们不仅仅是在表达自己,而是在寻找与那些有同样感受的人的联系。”

“尽管(中共)领导人发表了宏大的官方叙述,但在现实生活中,毕竟我们都处于同样的境地。”他说。

今年夏天中国将迎来上千万高校毕业生,由于近期中共“动态清零”政策导致多个大城市先后封闭,严重冲击中国经济,毕业生面临最糟糕的就业寒冬。智联招聘日前发布《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截至5月,男性毕业生签约率约23%,女性毕业生仅有10%,都比去年低。最近一份公务员拟录用名单中,更有北大博士争当基层城管。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5/%E4%B8%BA%E4%BB%80%E4%B9%88%E4%B8%AD%E5%9B%BD%E5%B9%B4%E8%BD%BB%E4%BA%BA%E8%A6%81%E2%80%9C%E6%91%86%E7%83%82%E2%80%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