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羅伯森
BBC Future
2021年9月23日
托馬斯•奧莫羅德(Thomas Ormerod)的安全團隊面臨一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歐洲機場,他們要詢問乘客的個人歷史和旅行計劃。奧莫羅德安插了幾個人去安檢處;這些人有虛構的過往歷史和未來計劃,他的團隊要查出來究竟誰在撒謊。
實際上,他們訊問的人中只有千分之一會欺騙他們。識別騙子應該就像大海撈針一樣。那他們怎麼辦?
一種選擇是專注肢體語言或眼球運動,對嗎?這其實是一個壞主意。
持續不斷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受過訓練的警官也會試圖從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中讀出謊言,成功往往是偶然的。根據一項研究,在 20,000 人中,只有 50 人能夠以超過 80% 的凖確率做出正確判斷。大多數情況下還不如乾脆去拋硬幣。
奧莫羅德的團隊嘗試了一些不同的方法,並且在絶大多數情況下成功識別了假乘客。
他們的秘訣?對大量從前已經認可的欺騙線索不予理會,採用其他一些非常簡單的技巧,從頭開始。
近年來,關於欺騙的研究結果令人失望。以前的大部分工作都集中在通過肢體語言或面部來解讀說謊者的意圖——臉頰通紅、緊張的笑聲、狡猾的目光。
最著名的例子是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他在否認與莫妮卡·萊溫斯基(Monica Lewinsky)有染時摸了摸鼻子,這在當時被視為撒謊的明顯標誌。
按照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的蒂莫西·萊文 (Timothy Levine) 的說法,這可以解釋為,說謊行為會導致強烈的情緒——緊張、內疚,甚至可能是對挑戰的興高采烈——這是難以控制的。
即使我們認為自己是「撲克臉」,但實際上我們仍然可以做出被稱為「微表情」的小動作,這些動作可能會出賣我們。
然而,心理學家看的越多,似乎就越難找到可靠的線索。問題在於人類行為的多樣性。你可能會發現一個自己較熟悉的人說實話時的會抽搐,但其他人的行為可能會大不相同;通用的肢體語言詞典並不存在。
在薩塞克斯大學工作的奧莫羅德說:「沒有任何跡象總是伴隨著欺騙。」「我會緊張地咯咯笑,其他人會變得更嚴肅,有些人會對視對方,有些人則避免視線接觸。」
萊文同意這種看法:「證據非常清楚——沒有可靠的線索可以用來分辨謊言和真相。」
雖然你可能聽說過,人的潛意識能夠注意到這些跡象,但這似乎也被事實所駁斥。
儘管有這些令人難以抗拒的結果,但是,我們的安全仍然經常取決於這些神話般的線索。
以一些乘客在長途飛行前可能要接受的檢查為例——奧莫羅德被要求在 2012 年奧運會前夕拿出解決方案。他說,一般情況下,安全官會使用「是/否」問卷來了解乘客的意圖,他們也接受過專門訓練,觀察可能暴露欺騙行為的「可疑跡象」(例如緊張的肢體語言)。
「那沒有提供傾聽的機會,反思可信度,觀察行為的變化——這些都是檢測欺騙的基本方面,」他說。
他說,現有的規章條例也容易導致偏見——例如,官員更有可能在某些種族群中發現可疑跡象。 「目前的方法實際上會阻礙檢測到欺騙行為,」他補充說。
很明顯,需要一種新方法。但是,考慮到實驗室中只得出過一些災難性的結果,新方法應該是什麼?
奧莫羅德的回答非常簡單:不再只是關注微妙的表情、行為細節,而是轉為更關注人們在說什麼,巧妙探查正確的「壓力點」、擊破說謊者的偽裝。
識別真偽的原則
奧莫羅德和他的同事、來自伍爾弗漢普頓大學的克拉爾·丹鐸(Coral Dando)總結出一系列對話原則,可以提高識別騙子的機率:
- 問開放式問題。這迫使說謊者擴展他們的故事,直到他們陷入自己編織的欺騙網絡。
- 製造驚奇元素。調查人員可以嘗試增加說謊者的"認知負荷"——例如,通過問他一些可能會讓人困惑、意想不到的問題,或者讓他倒敘事件——這會讓對方更難維持偽裝。
- 注意可驗證的小細節。如果乘客說他們在牛津大學,請讓他們告訴你他上下班的路況。
- 觀察自信程度的變化。仔細觀察潛在的說謊者在受到挑戰時的表現如何變化:說謊者在感覺可以掌控時可能會變得更羅嗦,但他們的舒適區是有限的;如果他覺得自己正在失去控制,可能會閉嘴。
目的是隨意交談,而不是激烈的質問。然而,在這種溫和的壓力下,說謊者會由於敘事自相矛盾、出現明顯迴避或不穩定而暴露自己。
「重要的是,要知道沒有快速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將最好的辦法組合在一起。」奧莫羅德說。
奧莫羅德承認,他的策略只是常識。「有一個朋友說,我這是在為談話藝術申請專利,」他說。但結果不言自明。
該團隊讓一些人假扮乘客,攜帶真實的機票和旅行證件。他們有一周的時間凖備自己的故事,然後被要求在歐洲的機場與其他真正的乘客一起排隊。
接受過奧莫羅德和丹鐸提問技巧培訓的特工發現假乘客的可能性是那些使用可疑跡象的人的 20 倍以上,發現騙子的概率為 70%。
「這真的令人印象深刻,」萊文說。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不過他認為在機場進行實地測驗尤為重要, 「這是最貼近現實的研究。」
說服的藝術
萊文自己的經歷也很有說服力。
和奧莫羅德一樣,他也認為巧妙的問話旨在揭露說謊者故事中的漏洞,遠比試圖從肢體語言中找出明顯跡象要好得多。他最近做了一個問答遊戲,在這個遊戲中,本科生兩人一組,每答對一個問題就可以獲得 5 美元的現金獎勵。
學生們不知道他們的搭檔是演員。當遊戲主持人暫時離開房間時,演員建議學生快速查看遊戲中答案的作弊。少數學生接受了提議。
然後學生們都接受了真正的聯邦特工的問話,看他們是否作弊。使用戰術性問題來探究他們的故事——無需關注肢體語言或其他線索——特工以超過 90% 的凖確率找到作弊者。
在 33 次問話中,一位專家甚至做到 100% 正確——這個驚人的結果超過了肢體語言分析的凖確性。重要的是,一項後續研究發現,即使是新手也能通過使用正確的開放式問題提問來實現近 80% 的凖確率。
事實上,調查人員經常能夠「說服」騙子公開承認他們的不當行為。 萊文說,他們的秘訣是精通說服藝術的大師們熟知的一個簡單技巧:他們會以詢問學生是否誠實來開始談話。讓他們公開說自己講了真話,能讓他們隨後更加坦率。
「人都想認為自己是誠實的,這會讓他們願意合作,」萊文說,「即使是不誠實的人也很難假裝合作,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你可以看到誰在假裝。」
很明顯,一些專業偵探可能已經使用了這些技巧——但考慮到圍繞肢體語言的那些傳說,值得強調的是,與可疑的肢體語言相比,說服力的能力有多麼強大。
儘管取得了成功,奧莫羅德和萊文還是希望其他人嘗試複製和深化他們的結果,以確保它們在不同情況下有效。「我們應該警惕千篇一律的說法,」萊文說。
雖然這些技巧主要是為了幫助執法,但同樣也可以幫助你識別生活中的騙子。
「我一直和孩子們一起這樣做,」 奧莫羅德說。需要記住的主要一點是,要保持開放心態,不要急於下結論——僅僅因為某人看起來緊張或記不住關鍵細節,並不意味著他們有罪。相反,你應該尋找更常見的異樣。
沒有萬無一失的辨別謊言的方法,但只要有一點機智、智慧和說服力,你就可以期待真相最終會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