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金志老師】
資訊素養是一種知識管理策略,著重透過科技尋找、評估及運用資訊,它是「學會學習」的重要技能及態度。事實上,資訊素養作為跨學科的共通能力,是培養學生自主發展的基礎。
通識教育下的事實與立場
通識教育科強調議題與世界事務扣連,資訊量多、瞬息萬變,而且重視評估與反思。因此,在運用資訊時,必須緊扣四點原則:
- 需要什麼資料?
- 從哪裡獲取資料,尋找多少資料?
- 如何分辨資料真偽?
- 怎樣取捨合適資料應用於建立見解?
對於有一定基礎的學生,首兩點不難掌握,真正的考驗在於後兩點,尤其在對真偽的理解。原來,今天的網絡世界,很多事情已沒有「真相」,只有「事實」與「立場」。
充斥回音的空間
今時今日,社交媒體成了生活的重要部份。我們看什麼、讚好什麼、留什麼言,全是個性的反映。我們的行為影響了網絡生態,然而,更多的是被網絡信息帶動思維。
不論在 Facebook、Instagram、Twitter 或微博,我們會關注的對象總與自己的興趣掛鉤,與我們有類近的取向與立場,我們看報導、回意見、給讚好、按分享,不知不覺建造出一個「回音牆」。處身其中,你會發現如同大自然的同溫層,很多與你立場接近的人,彼此認同、相互支持。
在同溫層內,由於聚集的大都是與自己觀點接近的人,意見變得單向,甚至會屏蔽了反對聲音,降低了「多角度思考」的機會。
戴著耳機,外面的聲音變得微弱
要了解回音牆效應,我們先要明白社交媒體的演算法。它會參考及學習用戶的使用習慣,包括曾經瀏覽及搜尋的資訊,從而過濾與其性質不符的內容,價值觀不同的意見間接地受到限制。換言之,資訊先被篩選了,意見會被同質化,變相排擠了不同聲音。
另一方面,社交媒體內的意見傾向把複雜的問題平面化,甚至簡陋至非黑即白的層次。面對富爭議的議題,好些人不斷轉貼及發表評論,目的只是認同或宣揚當中的理念,並未照顧到議題的具體事實,以致偏離了事件本質。而且,都市人生活繁忙,有時候只在地鐵車廂內草率地看到某某標題吸引,還未及細看內容便按上讚好,在資訊爆炸下,造就了大量一知半解的表態。部份人只顧直接接收資訊,甚至無視反對者的言論,令自己滯留於同溫層內圍爐取暖。
社交媒體的另一特性是容易傳播流言,令人趨向偏激,把負面情緒甚至仇恨放大,尤其當深信身邊大眾都有相同想法時,可能是一個警號。
群眾的傾向,爐邊的真相
網絡文化催生了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立場宣讀,注重個人的「發文」而非眾人的「討論」,網民表態容易,但卻缺乏溝通。
對比圍爐取暖,「後真相」的影響顯然更深更大。
2016 年,《牛津辭典》選了「後真相」(post-truth)為年度詞彙,並定義為:「訴諸情感與個人信仰,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民意的情況。」以突顯後真相現象對社會的重要性。
後真相並非假新聞,而是巧妙地以各種斷章取義或似是而非的言論,把真相放在立場之「後」。透過傳媒及社交媒體,大家都能掌握部分「事實」,但在強烈主觀元素之下,我們往往不為意那是立場先行的「意見」,誤以為就是「真相」。
互聯網令每個人都有權發佈消息和意見,加上社交媒體演算法,我們容易囚於同溫層,習慣情感主導的資訊接收模式,以致製造「真相」的門檻可以極低,相信符合自己期待的消息多於有根據的報導。最終,真相變得愈加抽象、日益模糊。
今時今日,傳媒、社交媒體與後真相的關係錯綜複雜,令我們的資訊素養能力備受挑戰。對於經常穿梭於社交媒體的網民,清晰的頭腦、廣闊的眼界實在極之重要,切忌令自己囚於小眾空間,互相圍著火爐喧寒問暖,以為世界沒有冬天。
HK Educators’ Club Facebook / Medium
from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https://thestandnews.com/society/%E5%80%8B%E4%BA%BA%E7%9A%84%E7%AB%8B%E5%A0%B4-%E4%BA%8B%E5%AF%A6%E7%9A%84%E7%9C%9F%E7%9B%B8-%E5%BE%8C%E7%9C%9F%E7%9B%B8%E6%99%82%E4%BB%A3%E8%88%87%E8%B3%87%E8%A8%8A%E7%B4%A0%E9%A4%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