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7 June 2013

让人猜不透的中国央行

要么是中国央行在令市场痛苦的流动性紧缺和股市大跌面前眨了眨眼,要么是它认为自己已经让市场吸取了教训。

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无动于衷”之后,中国央行本周转变了立场,开始向神经紧张且资金短缺的银行间市场注入资金。银行间市场是中资银行相互拆借短期资金的地方。

多种因素导致了5月末以来的信贷紧缩局面,且情况在6月中旬恶化。这些因素包括外资流入减少、中资银行在季度末面临监管考核要求,以及银行短期资金和长期贷款之间存在期限错配。

银行间市场的这场“完美风暴”令隔夜拆借利率大幅波动。上周四这一利率曾一度蹿升至惊人的30%,之后又大幅回落。期间市场传言称某些中资银行发生了银行间信贷合同违约的现象。这些传言从未得到证实,但也没有被官方否认。

在这段痛苦时期,中国央行始终保持沉默。虽然该行在银行间货币市场的不作为已经向外界表明了其立场和态度,但还有很多人想知道更多信息。

一位驻深圳交易员称,在谣言满天飞的时候,中国央行始终保持沉默。市场能做的就是猜测。

这一观点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同。

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宋宇说,即使在6月初利率飙升之后,市场仍然不清楚中国央行的意图。因为双方缺乏清晰的沟通。

宋宇表示,在高盛看来,对诸如此类的政策意图与市场进行清晰的沟通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引导市场预期,避免流动性囤积并遏制过度的市场波动;鉴于近几周来波动性极大,央行就政策意图和措施与市场进行持续沟通有助于进一步消除市场的不确定性。

即便是在市场情况很好的时候中国央行也不善沟通。该行很少开新闻发布会。记者寻求置评,得到的回答通常是“给我们发传真”。在大多数时候双方谈话就此结束。

但这次市场希望能从央行那里得到更多指引。

中国央行被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员戏称为“央妈”,因为央行通常会关照其系统内的银行。但该行此次一反常态,发出了不愿出手相救的信号:没有向银行间系统注入大量资金,即使是在银行间利率大幅攀升的情况下。

分析师们认为,央行的不作为是在中国准备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之际,针对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一次教训。

渣打(Standard Chartered)经济学家上周末在报告中写道,中国目前银行间利率高企的状况,是央行为迫使商业银行更好地管理流动性、降低某些领域的杠杆水平而有意制造的局面。

周日中国央行发布了有关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的消息,但新闻稿中仅提到了稳定信贷增长和加强流动性管理的一些套话,而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进行详细阐述,从而错过了一次安抚市场的机会。

周一央行又作出了措辞严厉的表态,告知市场应自己解决问题。

1

上述表态对中国股市而言有些过于严厉了。上证综合指数周一暴跌逾5%,周二又上演了惊险一幕,前市跌幅一度超过5%。

到了后市时段,股市分明听到了新的进军号角,几乎收复前市的全部失地。但就在收盘前,中国央行新的公开立场变得明了。

中国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凌涛周二在上海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央行将继续监测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加强与市场的沟通,稳定市场预期,引导市场利率在合理的区间内运行。

紧接着中国央行发表政策声明称,近日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但央行未具体透露这些金融机构的名称以及支持的规模和价格。

这位驻深圳的交易员称,正因为一切看起来实在低迷,央行才出面干预。

这时央行似乎没有太多选择。肇始于银行间市场的问题已开始向股市蔓延,进而威胁到全体公众信心。

前中国央行顾问李稻葵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央行不得不出面安抚市场。他表示,单靠货币政策最终不足以解决银行业问题。

李稻葵表示,央行可能会采取后续措施。届时市场上可能又会流言四起。届时的问题将是:“央妈”会说些什么呢?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51925?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