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9 May 2016

英國報告:超級細菌將「每三秒殺一人」

英國一份權威研究報告指出,要是世界各國不就抗生素濫用等問題緊急採取行動,到2050年,所謂的超級病菌將每三秒中導致一名病人死亡。
這份由「金磚四國」之父,英國財政部商務政務次官奧尼爾勛爵牽頭撰寫的報告提出了具體計劃,防止世界醫藥「倒退回黑暗時代」。
報告還呼籲要在抗生素用藥方面發起一場「革命」,針對其利害展開大規模的群眾教育活動。
BBC新聞網醫療衛生編輯詹姆斯·加拉格爾報道說,醫療衛生界對這份報告意見不一,一些組織認為其所建議的措施仍不夠全面。
英國政府與慈善組織惠康基金會在2014年中發起了「抗生素耐藥性評估」並委任奧尼爾勛爵為評估委員會主席。自調查發起以來,全球有超過100萬人死於抗藥性強的超級細菌感染。
BBC記者指出,人類社會在這場對抗超級細菌的戰役中節節敗退,超級細菌的危害被認為「不亞於恐怖主義」。
科研界開發新抗生素的速度落後,加上人類浪費了太多現存的抗生素,是問題根源。
更大的問題是,醫生們近年發現了能排斥終極抗生素——克利斯汀——的細菌。一些科學家警告,世界已經在「後抗生素時代」的邊緣徘徊。
行動綱領
奧尼爾勛爵團隊的報告指出,按照目前趨勢,到2050年,全球每年將有1000萬人死於抗藥性感染;到二十一世紀中,抗藥性感染將對全球經濟造成100萬億美元(654萬億元人民幣)的損失。
報告建議:
緊急並大規模地推行全球宣傳活動,提高各地人民對抗藥性感染風險的認識
成立20億美元「全球創新基金」資助前期研究
改善潔淨水源供應、提升衛生水平、強化醫院潔淨,以防範感染擴散
減少不必要地在農業中大規模使用抗生素,尤其要禁止在對人類「高度關鍵」的牲畜上
改善對抗藥細菌擴散的監控
向成功開發新品種抗生素的企業,按每種新藥給予10億美元獎勵
為開發新的病理測試方法提供財政誘因,避免醫生明知無效都仍然處方抗生素
推廣利用疫苗取代藥物
走出舒適區
報告認為可以透過輕微削減政府醫療開支、向不投資抗生素研發的藥企額外徵稅等方式來為上述行動融資,而採取這些行動的經濟誘因「早已明確」。
本身是經濟學家的奧尼爾勛爵對BBC說,全球各地都須找出新的方法來向民眾說明「把抗生素當糖果吃」的危害,社會各界都得走出「舒適區」採取行動,否則無法解決問題。
BBC醫療衛生編輯指出,要是濫用抗生素造成的病菌抗藥問題繼續惡化,醫生們就會失去他們最有力的工具。
他說,在「沒有抗生素的明天」,手指頭的小小刀傷可能換來生死搏鬥;簡單的割闌尾手術會變得凶險無比;分娩會再次變成孕婦的致命之舉,病人和傷者只能依賴運氣而非醫藥。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說,:「除了道德理據外,不採取行動所帶來的經濟成本也過於巨大。因此我呼籲各國財長今年攜手合作,與業界翹楚和醫療專家們協商出共同的行動綱領。」
奧尼爾勛爵的報告還提到了畜牧業利用抗生素來催穀牲畜成長的手法。以重量計,美國70%的抗生素被用到了動物身上。
這樣有可能讓動物身上養成的細菌抗藥性被擴散到人類身上。去年發現的抗克利斯汀問題正好說明此點。
世界衛生組織、惠康基金會和英國皇家學會等組織均讚揚奧尼爾勛爵的這份報告,意大利前總理蒙蒂也認為世界各國領袖有必要緊急關注其發現。
不過,民間組織無國界醫生的顧問布裏格登醫生認為,雖然這份報告邁出了重要一步,但其建議仍遠不足夠。無論是在尼日爾照顧新生兒還是在約旦照顧戰亂傷者,抗藥細菌都對他們的工作帶來嚴重威脅。
布裏格登醫生還說,報告並未提出諸如讓現有的抗生素和新崛起產品更觸手可及,只建議資助購買價格昂貴的新藥,而沒有提出如何把價格降低的辦法。
慈善組織英國抗生素研究院的行政總裁加納教授說,為報告建議的措施尋求融資需時不少,要是先提出解決英國自身問題的政府措施或資助將會更好。
「奧尼爾的團度點出了我們所要面對的挑戰,這很好,但現在我們得看得見行動。」

(編譯:葉靖斯 責編:蕭爾)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2016/05/160519_superbu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