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4 February 2012

中国影响下的巴西经济

因为中国,巴西某些产业致富,而有一些则遭到重大打击

  中国和巴西站在新兴强国里,还是鹤立鸡群。

  两国均拥有强劲到令人羡慕的经济成长率,分别作为拉丁美洲和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巴西与中国,代表着全球发展重心从发达经济体转移到新兴经济体。随着两国经济发展,双方关系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密切。

  然而,中巴双边关系虽然互惠,却不平等。中国经济规模之巨大,意味着中国的需求已经开始改变巴西的经济形态,让巴西亦喜亦忧。一边倒的关系更加突显中国工业力量崛起,对于发展中经济体带来的深远挑战。

  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去年超越美国而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从2000年到2009年,巴西从中国进口增长12倍,向中国出口则劲增18倍。去年巴西出口中有14%输往中国,反之,巴西进口中则约13%来自中国。

  中国不只影响了巴西经济,甚至已开始重塑巴国经济——某些产业因此致富,但也有一些遭到重大打击。

  拿巴西两大行业为例:大豆和制鞋。

  在马托格罗索州,如茵的大豆田一望无际,种植户开着最新型的货车,讨论着外汇政策。满载着大豆产品的货车飞驰而过,驶往港口。几十年前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城镇正蓬勃发展,农场主和市政官员正在商谈增产事宜。

  从2000到2009年,巴西大豆出口按重量计增长了一倍以上,价格上涨和汇率波动帮助其大豆出口金额增长了三倍。对中国的出口更是扶摇直上,大豆出口金额暴增近17倍。

  农产品出口兴旺,也帮助巴西经济表现比发达国家更出色。尽管全球多数地区仍在困境中挣扎,但巴西经济充满活力。巴西第一季经济成长年率,为至少14年来最高水平,随后的成长速度仅略有放缓。

  中国不仅仅购买大豆。例如,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而中国是该公司最大的单一客户。

  但往南约2575公里在南大河州,景况却大不相同。这里是巴西制鞋业中心,却正想方设法保住就业岗位和工厂。一个多世纪之前由德国和意大利移民建立的制鞋厂家现在却发现,若不想等死,除非改变。

  随着中国企业吸引巴西工人到海外从事鞋类生产,巴西最近几年流失大量工作。中国东南城市东莞就吸引了大量巴西人,现在据说东莞至少有两家烤肉店,以满足巴西人的口味。

  2004~2009年,巴西鞋类出口按重量计下降近一半,出口额减少22%。同一时期,巴西从中国进口的鞋类去年增长一倍以上,而当时巴西已经采取了反倾销措施。巴西政府还对从轮胎到钻头等各类商品征收关税。

  但是,这些反倾销法律只保护巴西国内市场,而巴西鞋业以前专注于出口。以前外国公司带来想要的设计图案,巴西企业负责生产,这样的好景如今已一去不复返。

  面对中国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巴西其他产业也面临困境。全球第三大飞机制造商Embraer在中国哈尔滨开办了工厂,希望订单源源不断,但由于中国订单基本上都给了中国企业,Embraer一度产生关厂的念头。

  而且多米诺效应意味着,即使较小的公司,那些此前可能未被中国等巨人波及的企业,也受到了伤害。

  大豆与制鞋业命运大不同,都是因为中国。中国对大豆的需求几乎来者不拒,近几年来,中国对谷物的进口稳定增加。巴西农场主受到鼓舞,带动那些远离大都会的偏远地区繁荣兴旺,但是也让巴西国内越来越忧虑贸易平衡的问题。

  同时,中国崛起也打击了巴西制鞋业者和鞋厂工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鞋出口国,仅去年一年就输出约80亿双鞋。

  巴西怎么办?

  中国的影响力让巴西措手不及。即使到了现在,很多人依然担心巴西并未恰当规划如何与中国建立完善持久的关系——不仅止于带来局部的繁华,而是能让巴西永续且健康成长的平衡双边关系。

  圣保罗咨询公司的分析师安迪·萨科纳托指出,中国“是个事实”。像全球化本身,问题不在于是否与中国打交道,而是如何与其相处。

  “我们该做的是从中国获得最大好处,”萨科纳托表示,“出售大宗商品没有任何不妥,但同时也要出售一些工业产品。”萨科纳托表示,巴西不具备相应的规 模与竞争力,不能与中国针锋相对。因此巴西应该做中国所不做的东西。与其生产大批量、低成本和低质量产品,不如生产小批量、质量更好和价格更高的产品。

  这样做也不容易。有分析师表示,巴西必须加强基础设施,以便能更迅速地把产品运往世界各地,同时降低运输成本;改革复杂的税收制度;减少官僚主义。

  巴西贸易部外贸的一位官员示,巴西政府也在努力降低在该国做生意的成本。但产业代表和分析师都纷纷批评改革进展缓慢。

  “最大挑战在于多元化,”这位官员表示政府正在解决这个问题,“但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目标。”至于陷入困境的巴西鞋厂,历史可能给出了令人满意的解决议案。

  1970年代,意大利主宰全球鞋类出口市场。但由于对全球竞争准备不足,其占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稳步下降。巴西鞋类企业当时则凭借较低的生产成本日益壮大,1990年全球份额上升到12%以上,而1970年还不到1%。同期意大利份额萎缩一半。

  现在,意大利鞋以其卓越的质量与设计闻名于世,不再靠数量取胜。

from 看世界:中国影响下的巴西经济 http://www.dooland.com/magazine/article_93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