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6 February 2022

基輔挺過俄軍一晚攻擊 有嬰兒在地鐵站中出生

(獨媒報導)俄羅斯入優烏克蘭來到第三日,經歷一晚攻勢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表示成功抵擋入侵者,揚言烏克蘭將取得最終勝利。《基輔獨立報》(Kyiv Independent)指,經歷一晚戰鬥後,基輔有35人受傷,在在基輔市民避難的地鐵站,昨日晚上有一名新生嬰兒出生

英國國防部指,俄軍主力位於基輔市中心30公里外,亦未取得烏克蘭制空權,而俄軍的傷亡遠高於克里姆林宮估計。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最新簡要
*有流言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已流亡,他上載一段短片,顯示他身在基輔市政廳外。他表明不會放下武器,會守衛家園到底
*烏克蘭衛生部表示,俄軍入侵已引致至少198名烏克蘭人死亡
*澤連斯基指,土耳其已承諾阻止俄軍進入黑海
*塞浦路斯及匈牙利轉為傾向支持禁止俄羅斯使用SWIFT環球金融系統
*俄羅斯指控10家當地媒體,以「攻擊、侵略及宣戰」形容俄國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指為虛假資訊
*Facebook禁止俄羅斯國營媒體在其平台賣廣告或賺取盈利
*Netblocks表示,俄羅斯已封鎖Twitter
*聯合國難民署指,至少120,000名烏克蘭人已逃避到鄰國
*美國總統拜登指示國務院撥款3.5億軍援俄羅斯
*波蘭表示不會參與下月與俄羅斯進行世界盃外圍賽
*台北101大樓外牆展示烏克蘭國旗,帖文中指「我們為世界和平祈願,願一切皆以和平與穩定為優先。」


(截至2月26日本港時間晚上10時30分)

from 獨立媒體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E5%9C%8B%E9%9A%9B/%E5%9F%BA%E8%BC%94%E6%8C%BA%E9%81%8E%E4%BF%84%E8%BB%8D%E4%B8%80%E6%99%9A%E6%94%BB%E6%93%8A-%E6%9C%89%E5%AC%B0%E5%85%92%E5%9C%A8%E5%9C%B0%E9%90%B5%E7%AB%99%E4%B8%AD%E5%87%BA%E7%94%9F


世界各地爆发反战声援乌克兰示威潮

来源:
法广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世界各地都爆发反战和声援乌克兰的民众示威,从南美的阿根廷到欧洲大陆格鲁吉亚、意大利,示威人士愤怒谴责普京的侵略恐怖行经,呼吁和平,要求各国强有力制裁俄罗斯。

周六,瑞士各地有数千人聚集示威,警方表示,其中在日内瓦联合国欧洲总部前的示威有一千人参加,他们声援表达对乌克兰的支持,要求对俄罗斯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在法国南部两个城市马赛和蒙彼利埃,有几百人游行,他们呼喊着“停止战争,阻止普京”“北约行动”的口号表达反战诉求。

当天瑞士和法国的其他地方,尤其是巴黎都有示威举行的计划。东京和罗马也爆发类似的反战游行。

周六在罗马市中心举行的示威,由工会和各协会召集,共一千多人参加,其中一些人是和家人一起前来,他们围在一个装饰有“反对战争”字样的讲台四周。示威者举着标语写着“要爱,不要战争”,“我们要和平”。

在前一天晚上,罗马已有数千人举着火炬,进行了前往罗马竞技场的火炬游行,他们打出了“普京,刽子手”和“将俄罗斯驱逐出Swift”的横幅。标语牌上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画像上有一只沾满血迹的手,“你知道历史在重演吗?”的标语,将普京比作希特勒。

一位在出生于俄罗斯的40岁意大利人玛丽亚-塞尔吉(Maria Sergi)向法新社记者表示,“我们一直与乌克兰人民关系密切(……)现在我们由巨大的无助感,无法做任何事”。

共情乌克兰的痛苦,格鲁吉亚示威规模最大

在各国的示威中,周五晚间在格鲁吉亚这一前苏联共和国的示威动员规模最大,共有近3万人参加了在第比利斯的游行,示威者挥舞着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旗帜,唱着两国的国歌。

基辅周六表示,自俄罗斯入侵以来已有至少198名平民死亡。乌克兰的这一伤痛尤其引发格鲁吉亚民众的共情,2008年该国也曾遭受过俄罗斯的军队入侵。

32岁的出租车司机尼科-特瓦里(Niko Tvauri)告诉法新社记者说:“我们同情乌克兰人,我们也许比其他国家更加同情,因为我们也曾经历俄罗斯对我们国土的野蛮侵略。”

55岁的法语教师梅里-托迪亚说:“整个世界必须抵制普京,他想恢复前苏联。”她哭着说,“乌克兰正在流血,而全世界却都在看着,讨论的是那些无法阻止普京的制裁”。

希腊传统亲俄党派组织反战游行

在希腊的雅典,周五晚上,在希腊共产党和激进左翼政党Syriza的号召下,超过2000人聚集在俄罗斯大使馆外示威,传统上亲俄的这些政党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和“针对一个民族的帝国主义战争”。

愤怒和声援示威并不局限于欧洲,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周五下午有几十人冒着暴风雪在俄罗斯总领事馆前进行抗议。他们高呼“普京,把你的手从乌克兰拿开”。37岁的俄罗斯裔工程师埃琳娜-莱利耶夫尔告诉法新社:“我反对这场战争。”我希望这是这个政权结束的开始。

蒙特利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学生伊万-普哈乔夫(Ivan Puhachov)说,他被这种局势感到恐慌,他呼吁为乌克兰提供更多的军事装备保卫家园,他的家人还住在那里。

一些示威者手持的双手沾满鲜血的普京画像,也有示威者手持乌克兰国旗。最近几天来,加拿大其它城市如哈利法克斯、温尼伯、温哥华和多伦多也举行了反战示威活动。

在南美的阿根廷,包括乌克兰移民和乌克兰裔的阿根廷人在内的近2000人周五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示威,他们在俄罗斯大使馆前要求“杀人犯”普京的部队“无条件撤出”。示威者身穿乌克兰国旗和乌克兰传统服装,手持着写有西班牙语、乌克兰语和英语的标语,内容有“停止战争”和“俄军撤出乌克兰”等,示威者用乌克兰语高呼口号,“荣耀属于乌克兰,荣耀属于它的英雄”,并唱着乌克兰和阿根廷的国歌。

40岁的泰蒂亚娜-阿布拉姆琴科眼含泪水向法新社记者说,“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有很多共同点,因此,我首先感到的是愤怒,我仍然记得俄罗斯人要来屠杀我们的情景”,阿布拉姆琴科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在2014年与女儿一起来到阿根廷。

法新社报道,周六在台北、巴西的库里提巴、纽约和华盛顿也都出现了类似的反战抗议活动。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2/%E4%B8%96%E7%95%8C%E5%90%84%E5%9C%B0%E7%88%86%E5%8F%91%E5%8F%8D%E6%88%98%E5%A3%B0%E6%8F%B4%E4%B9%8C%E5%85%8B%E5%85%B0%E7%A4%BA%E5%A8%81%E6%BD%AE.html


西方祭3金融制裁 開始切斷俄SWIFT連繫

德國等歐盟多國週六陸續表示可考慮切斷俄國跟SWIFT的連繫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當天深夜11時許會見記者,宣佈跟其他西方盟同意推出3項新的經濟制裁,包括SWIFT。

措施包括:
1)把部份俄羅斯銀行從SWIFT系統移走,令他們不能跟國際金融系統中運作,從而封殺俄國大部份進出口
2)限制俄羅斯央行在國際市場運作,令它不能把資產套現,以及不能繞過金融制裁
3)禁止俄國富豪使用西方金融市場

這項措施獲日本以外全部G7國家,即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加拿大,以及歐盟的領袖同意。

白宮聲明表示,歐美會透過跨大西洋工作小組,協調這些制裁的執行工作,並提及會聯手打擊俄國的資訊戰及其他混合戰手段。



from 歐洲動態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22/02/3-swift.html


俄罗斯还是美国?乌克兰遭入侵后 海湾国家的艰难选择

来源:
法广

虽然西方国家一致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但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的阿拉伯君主国至今基本上保持沉默。专家认为,他们的沉默犹豫是由于能源、金融和安全等问题的重要性。

法新社报道,对于长期受美国保护的富裕海湾君主国来说,若乌克兰危机发生在过去,需要选边站时是不需要考虑的。但今天,他们与俄罗斯日益密切的关系正迫使他们取得平衡。法国智库蒙田研究所外交政策问题记者安妮-加德尔告诉法新社,除了经济联系外,这些国家与莫斯科之间的安全联系也在加强。

周五,在联合国安理会对美国和阿尔巴尼亚共同提出的呼吁莫斯科从乌克兰撤军的决议进行表决时,阿联酋与中国和印度一起弃权。俄罗斯则动用了否决权。投票结束后,阿联酋通讯社WAM就报道了阿联酋和美国的外交首脑之间的电话通话。俄罗斯则宣布俄罗斯和阿联酋外长下周一在莫斯科举行会议。

在海合会(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内部,科威特和卡塔尔自周四入侵以来一直避免批评俄罗斯,只是谴责了暴力行为。海合会领导人沙特阿拉伯以及阿曼和巴林至今保持沉默。

报道分析,几十年来,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和巴林拥有军事基地的美国在面对可能的威胁时,一直以海合会国家的捍卫者自居。而且双方都有一个共同的对手:伊朗。但近年来,利雅得和阿布扎比在人权问题、军火交易和也门冲突方面与美国的关系出现变化。比如,美国情报机构指控利雅得在2018年谋杀了沙特记者贾马尔-卡舒吉。2021年12月,阿布扎比威胁美国要取消购买F-35战斗机的大型合同。

而美国拜登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干预。它还将也门叛军从其“恐怖组织”名单中删除,这激怒了在饱受战争蹂躏的也门与其作战的沙特人。

加德尔说,海湾国家“明白他们需要使其联盟多样化,以弥补美国今后可能从该地区的撤出的后果”。

伦敦国王学院的中东研究员安德烈亚斯·克雷格告诉法新社:“俄罗斯被视为意识形态盟友,而美国对人权的要求正变成问题。”但矛盾的是,尽管与俄罗斯的安全合作越来越多,而且已经“开始在其他领域与美国的竞争者和对手建立多样化的联系”,但大多数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会“把他们的安全鸡蛋放在美国的篮子里”。

对于双方合作,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俄罗斯与海合会国家的贸易额达到50亿美元,其中主要是与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的贸易。作为能源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大多数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与俄罗斯有生产者-伙伴关系。利雅得和莫斯科共同领导欧佩克+联盟,严格控制产量防止价格下跌。欧佩克+由23个成员组成,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13个国家和它们的10个盟友。

大西洋理事会智囊团研究员埃伦-瓦尔德(Ellen Wald)告诉法新社,“欧佩克的阿拉伯成员国在外交上处境艰难”,因为维持控制产量的欧佩克+协议“显然是他们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海湾国家害怕破坏这种关系,并希望保持俄罗斯参与欧佩克+的关系(……)如果俄罗斯离开联盟,该协议可能会崩溃。”

瓦尔德补充说。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保持沉默可能是目前最好的行动方案,但如果(海湾国家)受到西方领导人的压力需要(做出反应),这种务实的立场可能会变得站不住脚。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2/%E4%BF%84%E7%BD%97%E6%96%AF%E8%BF%98%E6%98%AF%E7%BE%8E%E5%9B%BD%EF%BC%9F%E4%B9%8C%E5%85%8B%E5%85%B0%E9%81%AD%E5%85%A5%E4%BE%B5%E5%90%8E%7C%E6%B5%B7%E6%B9%BE%E5%9B%BD%E5%AE%B6%E7%9A%84%E8%89%B0%E9%9A%BE%E9%80%89%E6%8B%A9.html


哈萨克斯坦拒绝参与俄罗斯侵乌克兰战争

来源:
法广

俄罗斯的亲密盟友哈萨克斯坦拒绝派军参加普京对乌克兰的侵略行动,且不承认乌东分离分子自称的两个共和国。此举似乎透露了俄罗斯的邻国盟友戒备普京意图恢复前苏联帝国版图的野心。

据澳洲媒体ABC和比利时人报消息,哈萨克斯坦作为俄罗斯南部邻国和最亲密的盟友之一,正在拒绝让其军队加入俄罗斯侵略乌克兰行动的要求。该国官员们昨天周五透露了这个消息。

哈萨克斯坦这个前苏联共和国表示,它也不承认由俄罗斯总统普京创建的,并将其作为侵略乌克兰借口的两个乌东亲俄分离势力自称的“共和国”。

普京在本周一宣布,俄罗斯承认乌东地区的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LNR)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DNR)为独立国家。

哈萨克斯坦的拒绝令人惊讶,因为今年早些时候,以俄罗斯为首的集安组织军事联盟派出了2000多名“维和部队”,帮助这个中亚国家平息了导致200多人死亡的抗议活动。大约有1万人被拘留。在局势恢复平静后,这支俄罗斯领导的部队于上个月底撤离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传统盟友哈萨克斯坦这一令人惊讶的立场,得到了美国的支持。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欢迎哈萨克斯坦宣布他们将不承认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LPR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DPR”。“我们也欢迎哈萨克斯坦拒绝派遣其部队加入普京在乌克兰的战争”。

普京3天来对乌克兰侵略的规模,被普遍认为是意图吞并整个乌克兰,或退一步在基辅扶持一个臣服于他脚下的伪政权。普京的侵略行径,让世人看到一个意图恢复前苏联帝国版图的独裁者,对所有从前苏联挣脱出来的国家都敲响了警钟。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2/%E5%93%88%E8%90%A8%E5%85%8B%E6%96%AF%E5%9D%A6%E6%8B%92%E7%BB%9D%E5%8F%82%E4%B8%8E%E4%BF%84%E7%BD%97%E6%96%AF%E4%BE%B5%E4%B9%8C%E5%85%8B%E5%85%B0%E6%88%98%E4%BA%89.html


俄乌交战之际中方宣布明起南海军演

来源:
法广

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事紧张之际,中国解放军也很巧合地宣布,明天(27日)起将在南海举行军事演习;与此同时,美国海军一艘驱逐舰今天在澎湖南方被发现,正在通过台湾海峡,台湾国防部今天证实了美国驱逐舰通过台海的消息。

军事网站“南海战略局势感知计划”今天上午10点多在推特贴文指出,美国海军一艘驱逐舰拉尔夫约翰逊号,在澎湖南方的台湾海峡,疑似由“北往南”通过台海,同时台湾最南端的鹅銮鼻外海也出现美国海军EP-3E电子侦察机。

对于这项报导,台湾国防部今天中午证实,确实有一艘美国驱逐舰航行经过台湾海峡,不过国防部说,这艘驱逐舰是“由南向北”行驶。国防部并表示,这艘驱逐舰在通过台湾海峡往北行驶期间,国军全程掌握周边海空域相关动态,状况都正常。

另外,中国海南海事局昨天晚间发布航行警告,明天起(27日)起将一连三天在南海举行军事训练,并画定区域,每天11点到下午点3点,禁止船只进入演习区域。就在这个时候,传出美国军舰通过台湾海峡,格外引起关注。

台湾国防部昨天曾表示,因应近日的俄乌军情发展,国军持续监控台海周边的军事动态,加强联合情监侦作为,保持高度警戒,积极强化战备整备,以因应各项可能的突发状况。

俄罗斯前天向乌克兰开战后,台湾的乌克兰人心系家乡,在社群软件发起声援行动,昨天和今天串联聚集在“莫斯科台北经济文化协调委员会驻台北代表处”大门前表达诉求。

昨天下午4点在台北街头有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立陶宛等国的民众,手举各式标语,表达反战诉求,甚至有人高举“俄罗斯滚出乌克兰”的标语,齐声高喊“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口号。

活动主办人之一,来自乌克兰的亚历克斯指出,俄乌战争发生第一天,他独自拿着国旗站在街头三小时,并将照片上传社群软件,消息传开吸引许多人前来声援,让他很开心,希望大家能关注乌克兰,给予支持跟帮忙。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2/%E4%BF%84%E4%B9%8C%E4%BA%A4%E6%88%98%E4%B9%8B%E9%99%85%E4%B8%AD%E6%96%B9%E5%AE%A3%E5%B8%83%E6%98%8E%E8%B5%B7%E5%8D%97%E6%B5%B7%E5%86%9B%E6%BC%94.html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總統拜登不出兵的五大原因和前景預測

芭芭拉·普勒特·烏什爾( Barbara Plett Usher)
BBC 美國國務院事務記者

為了阻止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拜登總統已經動用了巨大的外交資本。

美國政府一直對即將發生的入侵大講特講,不斷警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是災難,將使國際秩序岌岌可危。事實證明美國政府是對的,所預告的都成為了現實。

但拜登也明確表示,美國並不願意參加戰鬥,儘管俄羅斯方面積極備戰。此外,他還排除了在真的發生入侵時派遣部隊進入烏克蘭救援美國公民的可能性。實際上他撤出了在烏克蘭擔任軍事顧問和觀察員的軍人。

拜登在其任上這樣一個後果最為嚴重的外交政策危機中,為什麼給自己劃了道紅線不願派兵呢?

究其原因,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烏克蘭不涉及美國國家安全利益

首先,烏克蘭不是美國的鄰國。它不在美國的邊界上。美國在烏克蘭既沒有軍事基地,也沒有戰略石油儲備,烏克蘭甚至不是美國一個主要貿易伙伴。

但這種缺乏國家利益的情況並沒有阻止美國前總統在過去為其他國家獻出鮮血和財富。

1995年,總統克林頓軍事干預了南斯拉夫解體後的戰爭。

而在2011年,總統奧巴馬在利比亞內戰也做了同樣的事情。兩者都主要是基於人道主義和人權的理由。

1990年,小布什總統聯合國際社會將伊拉克驅逐出科威特,辯護說這是為了捍衛法治,反對弱肉強食。拜登的高級國家安全官員在批評俄羅斯對國際和平與安全原則的威脅時也使用了類似的語言。但他們一直在宣揚通過經濟戰而不是軍事行動來做出回應,希望大力制裁俄羅斯,令其經濟受損。

二、拜登不搞軍事干預主義

這與拜登總統信奉不干涉主義有關係。

誠然,拜登的不干涉主義信條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形成的。他在20世紀90年代支持美國採取軍事行動,處理巴爾幹地區的民族衝突。他還投票支持過美國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但從那時起,他對動用美國軍事力量變得更加謹慎。

他曾反對奧巴馬干預利比亞,也反對奧巴馬對阿富汗增兵。他堅決捍衛自己去年從阿富汗撤軍的命令,儘管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一片混亂,帶來人道主義災難。

他的最高外交官——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是拜登身邊不斷施加影響力的人。在大約20年中布林肯在拜登身邊工作,為總統制定了外交政策。他將國家安全定義為應對氣候變化、防治全球疾病以及與中國競爭,而不是軍事干預主義。

三、美國人也不想打仗

最近由美聯社聯合發起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72%的人表示美國在俄羅斯和烏克蘭衝突中只應該發揮很小的作用,甚至完全不發揮作用。

他們關心的是口袋裏錢的問題,特別是不斷上升的通貨膨脹,而這是臨近中期選舉拜登必須注意的問題。

在華盛頓,這場危機正在耗費民主、共和兩黨國會議員的精力,他們要求對俄羅斯採取最嚴厲的制裁。但是,即使像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這樣一貫的鷹派,也不希望拜登派遣美國軍隊進入烏克蘭並「跟普京真刀真槍對著幹」。

另一位外交政策鷹派人士、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說,世界上兩個最大的核國家如果爆發戰爭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四、超級大國對峙的危險

普京的核彈頭儲備,這就是底線。

拜登不希望冒著引發一場「世界大戰」的風險讓美國和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發生直接衝突,他對此一直毫無避諱公開宣講。

本月早些時候,拜登在全國廣播公司(NBC)表示,"我們打交道的可不是一個恐怖組織。我們面對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支軍隊。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局面,事情可能會很快失去控制。"

五、沒有條約責任

再說,美國也沒有簽署過任何條約非得有承擔這一風險的義務。根據北約第五條,對任何一個北約國家的攻擊都是對所有條約國的攻擊,所有成員都必須一致行動保衛受攻擊的國家。

但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布林肯引用這一原因來解釋為什麼美國人不會為他們極力宣揚的價值觀而戰。這裏有某種諷刺意味,因為俄羅斯烏克蘭起衝突是普京要求保證烏克蘭永遠不被允許加入北約,而北約卻拒絶做出這樣的保證。

哈佛大學教授、外交政策現實主義學者沃爾特(Stephen Walt)認為,鑒於美國和其他北約國家不願意拿出軍事實力來作為後盾,因此美國和北約拒絶給俄羅斯保證不肯在烏克蘭加入北約問題上妥協也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六、戰場會轉移嗎?

拜登總統事實上一直在向歐洲派遣軍隊,並重新部署已經在那裏的軍隊,以支持與烏克蘭和俄羅斯接壤的北約盟友。

美國政府稱這是為了讓前蘇聯共和國放心,因為這些國家對普京施壓北約從其東翼撤軍的更大目標感到緊張。

但是,本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激起了人們對更廣泛衝突前景的擔憂,無論是戰事意外擴大還是俄羅斯發起蓄意攻擊。

如果是俄羅斯蓄意攻擊將是局勢的重大升級,會觸發北約第五條的相互防禦承諾。但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可能將美國軍隊捲入一場戰鬥。

拜登曾經說過:「如果他(普京)真的進入北約國家,我們就會被捲入其中」。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0528075


美国官员一再促中国协助避免乌克兰战争 次次被拒

来源:
法广

普京入侵乌克兰之前,美国官员多次向中国官员提供俄罗斯增兵的情报,希望习近平主席介入阻挡,但一再被拒绝。该报还说,美欧官员对中俄结盟的日益警觉随着乌克兰危机达到一个新高峰。

《纽约时报》2月25日引述美国官员称,三个多月来,拜登政府的高级官员与中国高级官员举行了六次紧急会谈,美国人提供了显示俄罗斯在乌克兰周围增兵的情报,请求中国人告诉俄罗斯不要入侵。

每次,包括中国外长和驻美大使在内的中国官员,都回绝了美国人的要求,称他们不认为入侵正在进行。

美国官员们说,去年12月的一次美中外交对话后,美国官员得到情报显示,北京与莫斯科分享了这些信息,并告诉俄罗斯人,美国试图挑拨离间,称,中国不会阻碍俄罗斯的计划和行动。

此前未报道的美中官员会谈内容显示,拜登政府如何试图利用情报调查结果和外交手段,说服北京阻止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及习近平主席领导的中国如何在莫斯科计划进行军事进攻乌克兰的证据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仍站在了俄罗斯一边。

幻想习近平叫停普京

该报道是基于对一些了解美中有关会谈内容的美国政府高级官员的采访写出的。由于外交敏感性,这些官员不愿透露姓名。中国大使馆也没有回复置评请求。

纽时这篇文章说,中俄是最强大的合作伙伴。多年来,两国在外交、经济和军事领域不断加强联系。而习近平和普京则是两位对全球权力有一些共同看法的独裁者。今年之前,他们作为国家领导人已举行了37次会谈。一些美国官员认为,如果世界上有任何一名领导人能让普京在入侵乌克兰问题上三思而后行,那就是习近平。

然而,外交努力失败了,普京在承认乌克兰东部两个俄罗斯支持的叛乱飞地为独立国家后,于周四早晨开始全面入侵乌克兰。

一些美国官员说,中俄之间的关系似乎比冷战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牢固。这两国将自己展示为反对美国及其欧洲和亚洲盟友的意识形态阵线,即便普京入侵了乌克兰,即便中国几十年来一直承认乌克兰的主权。

中美俄50年轮回

该报说,美国和欧洲官员对中俄结盟的日益警觉随着乌克兰危机达到了一个新高峰。此刻正是尼克松总统为制衡苏联,对中国进行历史性访问以重启外交关系达成共识50周年。在那之后的40年里,美中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牢固,尤其是随着利润丰厚的贸易关系的发展,但随后由于相互猜疑、战略竞争的加剧、权力和治理的对立思想而破裂。

根据美国的说法,在最近关于乌克兰的私下会谈中,美国官员从中国同行那里听到了与中国人在公开场合表达的强硬立场一致的语言,这表明更加敌对的态度已经变得根深蒂固。

华春莹口头手榴弹

周三,在普京下令军队进入乌克兰东部,但在乌克兰全面入侵之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是“当前围绕乌克兰的紧张局势的罪魁祸首”。

她说,“在乌克兰问题上,最近美国一直在向乌克兰运送武器,加剧紧张局势,制造恐慌,甚至炒作战争的可能性”。“如果有人一直在火上浇油,同时指责他人没有尽力灭火,这种行为显然是不负责任和不道德的。”

她补充说:“当美国推动北约五波东扩,一路向俄罗斯家门口,部署先进的进攻性战略武器,违背对俄罗斯的保证,它有没有想过把一个大国推到墙边的后果?”在外国记者的追问下,这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拒绝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袭击称为“入侵”。

纽时说,在俄罗斯开始攻击其邻国乌克兰之际,华春莹的激烈反美言论震惊了一些现任和前任美国官员以及在美国的中国分析人士。但这些“口头手榴弹”与习近平与普京中2月4日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前发表的5,000字联合声明中的要点相呼应。在那份文件中,两国宣布他们的伙伴关系“没有限制”,他们打算站在一起反对美国领导的民主国家。中国还在文中明确站在俄罗斯一边,谴责北约的扩大。

上周六,中国外长王毅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的视频讲话中批评了北约。欧洲领导人则反过来指责中国与俄罗斯合作推翻他们与美国人所说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王毅确实说过,乌克兰的主权应该得到“尊重和保障”——但这项北京经常引用的外交政策原则自俄罗斯开始全面入侵以来,没有任何中国官员用这些措辞提及乌克兰。

乔治城大学教授、白宫亚洲高级主任埃文·梅代罗斯说,“他们(北京)声称中立,他们声称他们坚持原则,但他们所说的一切都是反美的,他们指责北约,并采取俄罗斯的路线”,“问题是:这种姿势的可持续性如何?这对他们与美国的关系以及与欧洲的关系造成了多大的损害?”

拜登试图与习近平合作

该文说,在拜登与习近平去年11月15日举行视频峰会后,拜登政府开始与中国进行外交接触,试图避免战争。在谈话中,两位领导人承认两国关系面临挑战,目前两国关系处于最低水平。白宫官员当时表示,同意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展开合作,包括健康安全,气候变化,防止核武器扩散。

美国官员认为,俄罗斯在乌克兰附近的军队集结是中美两国可以尝试共同解决的最紧迫的问题。一些美国官员认为,拜登和习近平的视频峰会的结果表明,美中关系有改善的潜力。一位官员说,其他人则持怀疑态度,但认为不遗余力地阻止俄罗斯发动攻击很重要。

几天后,白宫官员在中国大使馆会见了大使秦刚。他们告诉秦大使,美国情报机构发现的情况是:包括装甲部队在内的俄罗斯军队逐渐包围了乌克兰。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伯恩斯(William J. Burns)已于11月2日飞往莫斯科,以同样的信息与俄罗斯人对质,11月17日,美国情报官员与北约分享了他们的调查结果。

秦刚怀疑侵略说

在中国大使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讨论中,俄罗斯的侵略是第一个话题。除了公布情报外,白宫官员还告诉中国大使秦刚,如果发生入侵,美国将对俄罗斯的公司、官员和商人实施严厉制裁,力度远超奥巴马政府2014年在俄罗斯占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后宣布的制裁。

美国官员表示,由于中国的商业关系,这些对俄罗斯的制裁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伤害中国。

他们还指出,他们知道中国如何帮助俄罗斯逃避2014年的一些制裁,并警告北京不要在未来提供任何此类援助。他们认为,由于中国被视为俄罗斯的合作伙伴,如果普京入侵乌克兰,中国在世界上形象可能受到影响。

信息很明确:说服普京符合中国的利益。但美国官员的恳请无济于事。一位美国官员说,秦大使先生持怀疑态度。

美国官员在大使馆和电话中至少与中国驻美大使就俄罗斯问题进行了三次交谈。美国副卿温迪·舍曼(Wendy R. Sherman)与他通了电话。秦先生继续表示怀疑,并称俄罗斯对欧洲存在合理的安全担忧。

该消息说,美国人在外交阶梯上走得更高:国务卿安东尼·J·布林肯(Antony J. Blinken)在1月下旬和本周一再次与中国外长王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交谈,同一天,普京下令向俄罗斯支持的乌东飞地派出更多俄军。

美国国务院对这次电话会议总结说,国务卿布林肯强调了“维护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性。”在会议中,美方使用了中国外交官喜欢使用的措辞。这些措辞被他们用来警告其他国家勿卷入涉台湾、西藏和新疆和香港事务。这些都被北京视为分裂问题。

本周三,美国官员在华盛顿再次会见了中国大使秦先生,并听到了他做出的同样反驳。数小时后,普京在电视上向乌克兰宣战,他的军队开始用弹道导弹袭击乌克兰,俄军坦克滚过边境。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2/%E7%BE%8E%E5%9B%BD%E5%AE%98%E5%91%98%E4%B8%80%E5%86%8D%E4%BF%83%E4%B8%AD%E5%9B%BD%E5%8D%8F%E5%8A%A9%E9%81%BF%E5%85%8D%E4%B9%8C%E5%85%8B%E5%85%B0%E6%88%98%E4%BA%89%7C%E6%AC%A1%E6%AC%A1%E8%A2%AB%E6%8B%92.html


中国近日对外军事行动频繁

来源:
自由亚洲

中国军方近日频繁出动军机和船只进入周边地区的领空和海域。

据台湾国防部官网的消息,周四有九架次中国军机飞入了台湾西南放空识别区。台湾空军派出空中巡逻兵对其进行了广播驱离和防空飞弹追监工作。

据台湾ETtoday新闻报道,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台湾三军都保持着高度警戒,严密监控台海周边情况。

另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周五下午,中国4艘海警船驶入了日本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周边领海,其中一艘船搭载了类似机关炮的装置。日本巡逻船对其进行了警告驱离。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2/%E4%B8%AD%E5%9B%BD%E8%BF%91%E6%97%A5%E5%AF%B9%E5%A4%96%E5%86%9B%E4%BA%8B%E8%A1%8C%E5%8A%A8%E9%A2%91%E7%B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