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過去3年用了6000億港元抗疫,相比整個廣東省的1703億港元高出逾3倍。有市民不滿政府花巨額抗疫,卻未能真正受惠。更有經濟學者擔心,香港跟中國大陸一體化,香港的資源無可避免被中國大陸所吸取。
港府3年花6千幾億港元抗疫 比廣東省高逾3倍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正就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展開諮詢,他周日(29日)在網誌指,疫情3年來,政府支出6千多億港元抗疫防疫,財政收入亦減少,令2020/21年度出現歷來最高2千多億元財政赤字,本年度赤字預計也將達1千多億。
相比之下,廣東省財政廳本月中向省人大提交審議的預算報告顯示,在疫情防控開支上,3年來累計投入超過1467億元人民幣(約1703億港元),每年開支增加約5成;去年全省一共用了約711億人民幣(約825億港元),較前一年增長了57%。而今年廣東衛生健康預算就會用2096億元人民幣(約2433億港元),按年增加大約一成,不過就未有公布當中的防疫開支佔比。
為何兩地防疫洗費大相逕庭?
外界關注,為何香港人口只有約741萬人,卻能花上6000億巨額的防疫開支,甚至有網民笑稱,如果將6000億分配予全港市民,每人可分到約8萬港元;相反,廣東省人口有1.2億,每人分得不足1400多元。為何兩地防疫洗費相差那麼遠?
金融學者司令周二(31日)對本台分析,香港防疫洗費大,在於國際化程度高,例如在疫苗、醫療設備上,香港都是進口,且質量及數量都比國內高;相反廣東只能用國產疫苗,價格較低。他認為不能單純以兩地人口或地區生產總值進行比較。
分析:港府制定政策欠缺透明度
對於香港市民對龐大的抗疫支出感不滿,司令認為,事件側面反映香港公共衛生政策制訂的透明度,以及經濟自由度都大不如前。
司令說:因為以前香港立法會,特別是在1997年剛主權移交的這幾年時,那個時候的公共財政是高度透明化,公共財政預算報告都是經過很多讀、審理,議員可以充分的討論,民眾高度知情,現在港府行事風格,政策制訂上好像愈來愈接近中國大陸政府,行事獨斷專行,個別領導、小圈子決策情況,缺乏公眾的蘊釀和溝通,所以民眾會感到驚訝。
香港向大陸「輸血」?
港府財政「大出血」,外界質疑,其中一個原因是資金流向大陸。對此,司令指,大陸一方面吸走香港優質資源,另一方面逐步同化香港。
司令說:它和中國大陸進行各種包括通關、通商,一體化發展的時候,香港的資源只能被中國大陸所吸取,中國大陸變成香港的一個「吸血鬼」,花了那麼多錢都去哪了?有隱性的大量資金流向中國大陸,持有中國大陸身份的人到香港,享受很多醫療資源。
而事實上,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部分,香港的公共衛生資源亦與大陸共享。
6千億抗疫開支去哪兒?
翻查港府資料顯示,疫情爆發逾3年以來,政府推出多輪抗疫基金、消費券、寬減公共費用等紓困措施。事實上,早在去年2月港府的抗疫開支已達4252億元,其中7成於2020年批出,最高是923億元「保就業計劃」,其次是710億元「現金發放計劃」。
而在2022年2月,政府推第6輪270億元防疫抗疫基金措施,另外最高預算的2022「保就業計劃」涉430億元,其餘有為較高風險群組提供病毒檢測、向各行和業提供保助等開支。
香港《財政預算案》下月發表,陳茂波指隨著社會逐步復常,一些推出多年的紓緩措施可能要調整,希望市民理解和支持。
記者:董舒悅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
from RFA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hk-budget-01312023073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