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5 November 2020

内循环,外循环,内外难循环

来源:
苹果日报

美中交恶后,中共见外部形势不妙,一度独沽一味内循环,稍后发现光靠内循环好唔掂,又提出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互促的战略,最后又调整为内外双循环的定案。大战略一改再改,显示中共面临当下内外形势心神不定的窘态。

其实,内外双循环,说了等于没有说,有哪一个国家的经济,不是建立在内外双循环的基础之上,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只做内循环,或只做外循环?不管你怎么说,内外双循环本来就是百年不易之规律。内循环保证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所需,外循环是进出口大生意,也是国家外汇来源,二者都不可一日无之。

内外需求空前低迷

回到内外双循环,即是回到基本事实,没有多一点,也没有少一点。问题不在于哪边为重哪边为轻,问题在于有没有条件有机有效地循环起来。

内循环依赖内部需求,外循环依赖外部需求,有需求则有循环,无需求则无循环,需求大则循环好,需求小则循环难。

当下外部需求低迷,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暂时性的,一是结构性的。

疫症大流行带来社会停摆,西方各国疫情反复,事态严重,群聚禁令使消费市场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人民收入大幅减少,支出失预算,指望政府救济如久旱之望甘霖。近日美国辉瑞公司虽宣布疫苗研发成功,但专家估计,除美国外其余国家要等到明年下半年。看来短期影响不可免,长期则惟有天知。

结构性的影响是产业链外移。美中关系交恶,美国与西方国家为免依赖中国,纷纷将原材料和关键原部件的生产链转移到东南亚和美洲中小国家,长痛不如短痛,政府甚至出钱补助鼓励企业搬迁。大规模的企业外移是结构性的变化,日后欧美各国的进口,将很大程度上来自不同国家,而非独沽一味来自中国。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变,也很难再逆转,必然沉重打击中国的对外贸易。

此外,中国的一带一路,除了地缘政治图谋之外,也有产能转移的用心。国内产能过剩,藉助一带一路的基建项目,消化部份过剩的产能,但一带一路相继受阻,前景不乐观,因此这部份也不能寄予厚望。

至于内部需求,也处于空前低迷状态。中国经济峰值已过,正在下行中,疫情打击之下,社会长时间大规模停摆,生产生活都走低,人民收入减少,需求自然不振。

多年来投资过旺的恶果逐步显现,高铁已近饱和,地产市场岌岌可危,外部需求下降导致定单枯竭工厂停产,失业人口上升。民众早些年买楼买车,正苦于本利清还的窘境,如再碰上失业和搵工难,更是屋漏兼逢连夜雨,消费需求下降是正常现象。

加紧控制社会窒息

中共在内外环境压迫下,面对危机四伏的社会缺乏安全感,更加紧政治控制,就连百姓的文化生活也关卡重重,社会呈窒息之状。国进民退打击私企活力,干部群众穷于应付政治学习,政府要求节约,作战争动员,都沉重打击民间的消费意欲。政府花费大量公帑作维稳之用,国防开支也势必大幅提高,导致生产投资和民生解困方面更捉襟见肘,这些都是生产生活面临低迷的负面因素。

去年天灾频仍,社会事故频起,粮食收成历年之低。国人对前景预期,再没往日的乐观,人人按住荷包不敢大手大脚花钱,也使市场景气大受打击。

年来美中关系恶化,香港民众抗争,台湾国际地位提升,外部压力加大,使政府与民间都对未来忧心忡忡。中共为应付台海与南海的危局,不得不做战争准备。环境恶劣,高层一筹莫展,政策左右摇摆,基层无所适从。各级官员用大量时间搞政治和维稳,为筹钱度日所苦,百姓则惶惶然不知来日如何。一方面民族主义趁势而起,另一方面民心求变,整个社会气氛诡异。

不管社会现状如何,内外循环都是存在的,都在进行中,差别只在循环好不好而已。眼下看来,情况都不太妙,拖得越久,越积重难返。综上所述,还是得问一句:路在何方?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011/%E5%86%85%E5%BE%AA%E7%8E%AF%EF%BC%8C%E5%A4%96%E5%BE%AA%E7%8E%AF%EF%BC%8C%E5%86%85%E5%A4%96%E9%9A%BE%E5%BE%AA%E7%8E%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