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9 February 2020

未來城市:蝗蟲來襲,防治靠天敵?

2020年2月23日星期日


沙漠蝗蟲入侵肯尼亞城鎮Mwingi,民眾面對蝗害顯得束手無策。(Paul Basweti@綠色和平提供)

【明報專訊】3600億隻沙漠蝗蟲(Desert Locust)從天空襲來,遍布東非農田與大樹,畫面觸目驚心。

蝗災自去年12月肆虐非洲之角,向西擴散至肯尼亞、烏干達,向東則越過阿拉伯海蠶食巴基斯坦和印度農田。

綠色和平非洲辦公室項目主任Claire Nasike相信蝗災不會在短期內結束。

雖然專家們都認為蝗群無法穿越喜瑪拉雅山脈進入中國,但香港昆蟲學會會長陳濤坦言有可能飛抵東南亞,只是數量難料。


究竟沙漠蝗蟲為何有這麼大的破壞力?各國要如何控制蝗災?


東非蝗災如何出現?

今次蝗災起源自去年12月的埃塞俄比亞東部和索馬里北部,並向西擴散至肯尼亞、烏干達和南蘇丹,現已向東跨過阿拉伯海,到達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巴基斯坦和索馬里先後宣布進入全國緊急狀態。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下稱FAO)指非洲有多達1300萬人處於嚴重糧食危機,另有2000萬人在危機邊緣。Claire Nasike指出今次是非洲之角25年來最嚴重蝗災,亦是肯尼亞70年來最嚴重。她接受電郵訪問表示,相信今次蝗災不會在短期內結束,因為部分成蟲已經在地上產卵,如果3至5月雨季如期來臨,長時間降雨將有利蟲卵孵化,並會形成新的蝗蟲群體,蝗災將持續下去。現時蝗蟲已經蔓延到烏干達,如果不受控制,很可能繼續波及鄰近地區,加劇非洲之角地區的糧食安全問題。


氣候暖化助蝗蟲繁殖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副教授李金豹解釋,今次蝗災爆發和全球變暖有一定關聯,因為印度洋表層海水溫度持續升高,而過去一兩年疊加了一次強烈的印度洋偶極(Indian Ocean Dipole)現象的正偶極事件,令西北印度洋海溫異常偏高,導致東非和阿拉伯半島降雨異常增多,沙漠植物繁茂,蝗蟲得以大量繁殖,進而累積在今年爆發。

阿拉伯語中,蝗蟲意思是「風中之牙」(teeth of the wind)。FAO蝗蟲監測官員克雷斯曼(Keith Cressman)認為,今次蝗災早在2018年5月在阿拉伯半島沙漠中開始醞釀。而原本不屬於風暴季的去年12月,罕見風暴帕萬又於索馬里登陸,種種反常事件,均為蝗蟲注入繁殖動力。


飛抵中國?專家:機會較微

蝗蟲蹤迹已抵印度,人們憂慮牠們將飛進中國雲南破壞大米生產。中國農業農村部表示,蝗群需穿過崑崙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才能接近中國雲南西部和西藏南部,相信不太可能。但不排除有小量蝗蟲可隨季候風進入中國境內,但相信成為災害的機會很微。

陳濤亦認為蝗群飛抵中國的機會較微,但有可能穿過海灣到達泰國、越南和柬埔寨,但很難估計能否維持如此龐大的數量。不過要留意的是,蝗蟲不在水中繁殖,因此不會影響水稻的生產。直至今年1月底,泰國、越南、柬埔寨佔全港進口食米88.6%。


解決方法:
一、噴殺蟲藥
現時殺滅沙漠蝗蟲的方法主要利用汽車或飛機噴灑有機磷殺蟲劑,包括斯松(Chlorpyrifos)與賽滅寧(Cypermethrin),但須在蝗蟲群形成前噴灑才較有效。陳濤解釋:「治理昆蟲最容易是搞幼蟲,因為幼蟲一定無翅膀,大隻蝗蟲識飛,你一噴就會飛走。幸好的是成蟲的生命周期不會太長,殺掉幼蟲可有效控制蝗災。」

但由於索馬里南部不少地區受極端伊斯蘭組織「索馬里青年黨」控制或威脅,難以藉由飛機噴灑殺蟲劑殺滅幼蝗蟲,克雷斯曼警告未來3至4周內牠們將發育成熟和繁殖,令蝗蟲群數量增長20倍,釀成更嚴重的蝗災,促各國捐款施援。FAO打算在全球集資7600萬美元控制蝗災。

二、天敵治蝗
2000年,新彊北部曾發生過蝗災,而當時當局除運用化學殺蟲劑外,還派了3萬隻鴨子捕蝗。而蝗蟲天敵還包括粉紅椋鳥、珍珠雞及人類。由於蝗蟲蘊含豐富蛋白質,有內地網民翻查《全國中草藥匯編》發現蝗蟲性味鹹、平,聲稱具有多種治療功效,包括治神經衰弱、失眠、哮喘、咳嗽甚至肺結核。因此網上亦開始有人建議糧食短缺的非洲,可以考慮食用蝗蟲解決蝗災。

不過FAO指出,由於蝗蟲可以迅速逃離,因此自然天敵、人類和寄生蟲通常不足以顯著減少大面積的蝗群數量。現時全球仍然廣泛研究有關蝗蟲的生物防治和其他非化學防治方法,研究集中放在病原體和昆蟲生長調節劑上。

三、自然死亡
陳濤提到蝗蟲喜歡溫暖天氣,因為昆蟲並非恆溫動物,而是變溫動物,牠們需要熱力進行新陳代謝。因此,當天氣轉冷,蝗蟲會減慢新陳代謝和孵卵速度,但問題是非洲不會過於寒冷。此外,一旦蝗蟲吃光地面糧食,牠們亦會自行滅亡。雖然,據他所知蝗蟲可以雜食,例如可進食腐爛的同類屍體,但仍然偏向草食。

知多啲:
蝗蟲的生態圈角色 清理大自然雜物 提供能量

「其實蝗蟲本身是不需要消滅的,牠在全球生態圈中扮演重要角色。」陳濤說在大自然中,蝗蟲靠不斷進食植物、清理大自然的雜物,將植物能量轉化為動物蛋白質,予上層打獵者如雀鳥、哺乳類、人類進食。「但最慘是蝗蟲主要進食禾本科植物,如雜草和稻米,而人的主要糧食亦是禾本科。因此在農業和人類眼中,蝗蟲成為害蟲。」陳濤說。

他強調要分清楚,蝗蟲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在環境因素下爆發為蝗災,所以人類應該要監測環境和蝗蟲族群的數量,而不應針對個別品種,「你殺死沙漠蝗蟲,都會有第二種蝗蟲出現,造成另一次蝗災」。

蝗蟲如何找到食物?
蝗災多數會在種米的農業大國出現,包括中國、美國、非洲。在歷史上,全球各地都出現過多次蝗災。史上最大蝗災要數1875年美國中西部,有多達12.5萬億隻洛磯山黑蝗(Rocky Mountain locust),入侵多達19.8萬平方英里土地。

究竟蝗蟲是如何決定到哪裏覓食呢?難道是嗅到稻米的位置?陳濤表示,昆蟲主要透過觸覺去感知世界,「究竟是真的感應到食物的位置,還是有部分蝗群胡亂嘗試,random地找到食物就停下呢?到現在都是一個謎團」。而蝗蟲亦並非如螞蟻般有社會性結構分工。

沙漠蝗 生命周期按氣候環境而變
褐黃色蝗群拍動翅膀,發出狂風掃落葉般的沙沙巨響。近看每隻沙漠蝗蟲有食指般長,身長約7至8厘米、重約2克。

據FAO資料,沙漠蝗蟲主要公布於非洲和亞洲近東和西南部、年降雨量少於200毫米的半乾旱和乾旱沙漠。沙漠蝗蟲壽命約3至5個月,蟲卵經2星期孵化、30天成為幼蟲、3星期長大為成蟲,但生命周期會因應氣候和環境變化。沙漠蝗蟲在獨居時顏色是淺啡色的,但當大量聚集在同一個地方,顏色會變成粉紅色(未成熟),再變成黃色(成熟),這個過程稱為群聚化(gregarisation)。

陳濤指蝗蟲本身並非群居動物,但一旦遇上大乾旱,牠們就需要聚集在相對潮濕的環境繁殖(蝗蟲主要於植被或泥上產卵)。當某個地方聚集了一定數量的蝗蟲,而數量又到達臨界點時就會演化成蝗災,「蝗蟲的身體會有個信息,要生產出適應蝗災的形態,下一代蝗蟲會大隻啲、對翼長啲,牠們習性變成群居,會一群群地飛行」。

一日吃掉約3.5萬人糧食
綠色和平非洲分會提供資料,沙漠蝗蟲通常以1小時16至19公里速度隨風飛行,蝗群一天可以飛行130公里,視乎風速。孤獨的沙漠蝗蟲通常於夜間飛行,而群居的成蟲則在白天飛行。每隻成蟲每天可以吃掉相等於體重的新鮮食物,即約2克。每1平方公里蝗群可以有多達4000萬隻蝗蟲,1天內可以吃掉約3.5萬人的糧食。此乃根據美國農業部,1個人平均每天食用2.3公斤食物的數據推算。


【蝗災篇】
文 // 彭麗芳
編輯 // 王翠麗

from 也是這裡,也在這裡~ http://ktoyhk.blogspot.com/2020/03/20200223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