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0 January 2012

中国立场或决定伊朗是否受制裁

西方国家对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能否成功可能将取决于中国的态度。中国总理温家宝本星期对海湾地区的访问表明,中国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

面对日益扩大的石油出口制裁,伊朗曾经威胁要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伊朗石油出口的中断可能会对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构成威胁。目前,中国原油进口大约有11%来自伊朗。全球原油市场上约有四成交易量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其中包括中国三分之一的原油进口。

温家宝总理本星期访问海湾地区期间,锁定能源供应是其主要任务。中国借助此次访问和阿拉伯国家签署了多笔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其中包括设立合资企业,在沙特阿拉伯红海海岸修建炼油厂。

该计划已经持续了几个月,但是分析人士指出,项目的协议在此时正式签署,对于伊朗来说不失为一种信号。

协议签署不久前,担心伊朗核项目可能威胁地区安全的沙特官员曾经表示,他们愿意帮助中国弥补因伊朗出口减少而造成的原油供应不足。

时事出版物《大西洋社区》总编贾森·纳塞利说,在沙特作出上述表态后,温家宝对沙特首都利雅德的访问对于伊朗当局而言不啻于一种打击。

他说:“伊朗应该感到忧虑。中国不希望伊朗受到过多的外部干涉,但伊朗变成一个气焰嚣张的核国家也不符合中国利益。因此,我认为伊朗必须认识到,中国对伊朗也不会一路奉陪到底。”

伊朗原油出口大约两成运往中国。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使得中国难以全面接受国际间对伊朗日益扩大的制裁。

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尤纳斯·帕雷罗-普莱斯纳说:“这是一种利弊参半的情形。你可以说,中国也对伊朗核项目感到担忧,但中国不会愿意像美国和欧洲那样对伊朗采取那么严厉的措施。”

《大西洋社区》总编纳塞利说,他对于中国是否会愿意配合美国表示怀疑。他说:“中国当然更愿意寻求自己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和西方国家的方案捆在一起。”

温家宝总理的中东四国之行并未包括伊朗。在访问即将结束之际,温家宝试图淡化中国和伊朗的石油贸易。同时,他对于伊朗获得核武能力以及威胁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则提出了异议。

*中国调整外交政策*

瓦维克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教授肖恩·布莱斯林说,在温家宝访问中东之前,中国外交政策已经显示出微妙的调整。当中国在去年宣布支持利比亚反对派运动的时候,外界首次注意到这种调整。

他说:“中国在全球各地的利益愈加分散,中国就越希望保护这些利益,中国也就会越来越质疑此前长期奉行的互不干涉原则。”

随着中国的原油需求日益增长,中国外交越来越有可能背离其传统的互不干涉内政方针。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得能源问题专家格拉达·拉恩说,中国的原油需求正在不断扩大。

他说:“目前,中国原油需求每年大约增加5%到6%。中国自己的油田无法满足国内需求,所以中国越来越依赖从中东进口。”

尽管中国石油需求持续增加,但中国尚未和伊朗签署新的供应合同。不过,中国却在试图利用伊朗所处的困境试图在与其谈判时获得更多价格优势。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将自身利益置于首位的作法可能会加重伊朗经济的压力,而这实际上有效地帮助了西方国家试图促使伊朗放弃核项目的努力。



from VOA News: 中文主页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news/20120120-china-iran-13778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