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算三生有幸?小時候歷史書上讀的「文字獄」、「整風運動」,給我們這代人遇上;黨媒治港,每天吹起號角聲,特區政府小僂儸焦頭爛額慌忙應對,文化大革命還會遠嗎?
風起時,總是從批鬥文藝界開始,藝術發展局的撥款、M+博物館的藏品、電影院播放什麼影片,先後被口誅筆伐。黨報批判藝發局撥款的藝團劇社曾有成員支持反修例運動,謂反政府的人不能拿政府錢,更逐一點名掀出「黑手」,卻搞不清楚從來沒有「政府錢」這回事,那些是人民的錢,分配撥款論藝術價值,不論政治忠誠,香港不需要文革樣板戲。
M+ 藏品,艾未未的藝術,獲「中指」招呼的,不只北京故宮城樓,也有美國白宮與法國羅浮宮,權力象徵遭批判,卻獨是玻璃心自大又自卑的忠誠廢物們鬱結大爆發。這類型現代藝術有多少價值、能激發多少反思、藝術買賣投機現象是否健康、是否忽略了本地藝術家,都可以商榷,但不須用頭版大幅批鬥,一切從政治出發。一個多元自由之地,本應百無禁忌,鼓勵思想衝擊交流,從來是香港成功要素。電影院想播紀錄片《理大圍城》也遭圍插,批判者應先看完再罵,影片的衝擊力令人直面真實,你以為年輕人看完會更激進嗎?你或許錯了。
黨媒又出手批判「反動學術權威」,大學愛死國際排名,教資會又鼓勵大學聘請學外學者、強調「國際化」。好了,科大請得一位國際知名文化學者,她說過文化上的香港不屬於中國,乃屬於全世界,又遭批判。其實從華南移民史與文化傳播史而言,此說皆屬香港研究的顯學;她自言參加過「守護孩子」行動,預言很多事情都會被視為非法,也被黨報挖墳,打為罪證,不代表她有罪,只代表她有先見之明,預言成真。
整肅教育界,很快已發展到想在課室內安裝攝錄鏡頭,「舉報」還不夠,要全程監控老師言行,主動抓你痛腳。香港電台新任總編輯,猶如戴起紅臂章,直接擔起新聞審查員角色,如何做好一個香港電台總編輯?策略就是沒有策略,不喜歡就不喜歡,理由莫須有,赤裸裸審查。
歲月靜好的人們,不要以為與我無關。起初他們追殺抗爭者,因為我要和諧安穩,我不說話;接著他們批鬥文藝界,因為我不是藝術人,我不說話;後來他們批鬥醫護記者,因為我不是「黑醫」「黑記」,我繼續不說話;此後他們批鬥教師學者公務員,我還是不說話;最後,他們奔向我來,再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
你以為這些日子還會遠?中央一聲令下要解決土地住屋問題,大財團不能安枕,提防整風運動對準大地主,鄉議局的愛國小地主也要小心,不要以為打着國旗就是護身符,新選委會你們的免費午餐地位恐怕未必保得住。建制派老港共最近對特區高官也咄咄逼人,一句「忠誠廢物」正是黨內鬥爭腥風血雨的前奏。紫荊黨躊踷滿志、中聯辦官僚勢力膨漲、林鄭月娥也不是省油的燈,即時跳入戰圈,直斥過去二十幾年「好多人處於一些好重要的位置」卻沒有完善制度,對問題「視而不見或見而不理」,劍指何人?炮轟司令部開始。
以往讀文革歷史,總感到難以理解,人物關係一團糟,有造反派、有反造反派;有新紅衛兵,又有老紅衛兵;鬥右派、鬥地主、鬥官員、鬥軍隊,然後掉轉槍頭繼續鬥;鬥血統、鬥忠誠、鬥根正苗紅、鬥政治覺悟高;造反完奪權,奪權後又造反,你鬥我我鬥你永無休止。楊繼繩的《天地翻覆》一語中的,他們鬥爭,不是為了革命理想或什麼意識形態,都只是利益作祟。這樣理解,你就明白了。
歷史當然不會簡單重複,往日文化大革命,毛澤東神化自己,營造至高無上的權威;今天則反西方價值,販賣百年屈辱,營造「我們不吃這一套」的仇外情緒,所謂「國家安全、主權與發展利益」,高於一切道德與價值,變作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批判、大清洗、紅色恐怖、全國愚民教育,高度集權的制度,從來沒變;變的是,有錢又有技術了,籠絡人心與閹割手段更多采多姿;你若願意下跪,還有些太監暫且可以紙醉金迷,活得榮華富貴。
歷史要讀,因為歷史會重演,而重演就在眼前。
*** *** ***
(本文原刊於蘋果日報論壇版)
相關文章:
有一口飯,叫反港獨飯
你一想講道理,這世界就發笑
from 潮 池 http://aukalun.blogspot.com/2021/04/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