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文
孔子學院致力推動外國人學習中文以及中國文化,被視為中國試圖對外宣傳其「軟實力」的舉措,但孔子學院執行上卻反而突顯中國的「銳實力」,例如要求與美國學府簽署合同時有保密協議,不透露資助金額;教材只跟隨中國版本的論述等等,令學術界憂慮損害學術自由。
近期,美國有幾家大專院校相繼關閉中國政府資助的孔子學院,最新一間是美國北佛羅里達大學,校方認為孔子學院的教學與大學理念不相符,決定終止合作。
學者認為,孔子學院雖然掛上「孔子」之名,但事實上與孔夫子思想沒有關係,而雖然英法德也在不同國家設立文化機構,但一般會遵守所在國的法律,尊重當地提倡的言論及學術自由,而並非像中國般強行把自己的一套帶到其他國家。
疑慮一:學術自由
中國2004年起在國外設立多所孔子學院,截至去年底,全球有140多個國家、設立了超過500多間孔子學院。美國目前有過百間孔子學院。
美國北佛羅里達大學在14日發表聲明,表示經過「仔細考慮」後,宣佈關閉中國孔子學院。校方聲明說,「審視了過去4年的課堂活動以及資助活動,發現與學校的目標和使命並不相符。」校方沒有列明關閉學校的原因,只是交代按法律規定,6個月前發出通知,明年2月將會關閉孔子學院。
美國參議員盧比奧(Macro Rubio)在Twitter上表示歡迎校方決定。
盧比奧在今年2月曾致函敦促佛羅里達州的大學關閉孔子學院。他在信中指出,中國干預多邊機構,對維權人士及家屬進行恐嚇,又對國外出版社及社交媒體公司實行審查制度,這些疑慮是不應該辦孔子學院的原因。他表示,孔子學院的教職員大多從中國招聘,由中國教育部訓練,除了影響就業市場,亦可能有自我審查的問題。
除了北佛羅里達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西佛羅里達大學也先後終止與中國孔子學院的合作關係。其中,芝加哥大學在2014年,有過百名教授聯署反對設立孔子學院。德國、法國、瑞典、加拿大也先後有大學停止與孔子學院的運作。
美國全國學者協會研究項目總監蕾切爾‧彼德森(Rachelle Peterson)以電郵回復BBC中文查詢時表示,已經有9間美國大學關閉孔子學院,協會讚揚校方的決定,呼籲其他大學跟隨關閉孔子學院。
她說,「孔子學院限制了有關中國的論述,為中國政府的形像洗白,這種宣傳手法不應在高等學府中存在。」
2017年,彼德森為協會撰寫報告,指孔子學院刻意避開中國政治歷史、人權問題,又強行承認台灣、西藏是中國一部分,其中,這些學院不會談論六四天安門事件,如果在課堂上討論「天安門」,就會展示「天安門」的圖片,指出其建築很漂亮。
負責國外孔子學院項目、中國漢辦主任許琳2014年接受BBC訪問時表明,所有從大陸送出去的教師,都是會遵守中國法律的中國公民,中國法律不允許老師有權利或自由在大學校園中說「法輪功是正當的」,而這些中國大陸的老師,也一定會說「台灣屬於中國,只有一個中國」。
協會建議稱,如果校方接受孔子學院,就不應該得到美國政府的資助,對中國政府派來的老師限制簽證,以及要求高等院校在接受外國資助時披露有關資料。
盧比奧在今年2月曾致函敦促佛羅里達州的大學關閉孔子學院。他在信中指出,中國干預多邊機構,對維權人士及家屬進行恐嚇,又對國外出版社及社交媒體公司實行審查制度,這些疑慮是不應該辦孔子學院的原因。他表示,孔子學院的教職員大多從中國招聘,由中國教育部訓練,除了影響就業市場,亦可能有自我審查的問題。
除了北佛羅里達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西佛羅里達大學也先後終止與中國孔子學院的合作關係。其中,芝加哥大學在2014年,有過百名教授聯署反對設立孔子學院。德國、法國、瑞典、加拿大也先後有大學停止與孔子學院的運作。
美國全國學者協會研究項目總監蕾切爾‧彼德森(Rachelle Peterson)以電郵回復BBC中文查詢時表示,已經有9間美國大學關閉孔子學院,協會讚揚校方的決定,呼籲其他大學跟隨關閉孔子學院。
她說,「孔子學院限制了有關中國的論述,為中國政府的形像洗白,這種宣傳手法不應在高等學府中存在。」
2017年,彼德森為協會撰寫報告,指孔子學院刻意避開中國政治歷史、人權問題,又強行承認台灣、西藏是中國一部分,其中,這些學院不會談論六四天安門事件,如果在課堂上討論「天安門」,就會展示「天安門」的圖片,指出其建築很漂亮。
負責國外孔子學院項目、中國漢辦主任許琳2014年接受BBC訪問時表明,所有從大陸送出去的教師,都是會遵守中國法律的中國公民,中國法律不允許老師有權利或自由在大學校園中說「法輪功是正當的」,而這些中國大陸的老師,也一定會說「台灣屬於中國,只有一個中國」。
協會建議稱,如果校方接受孔子學院,就不應該得到美國政府的資助,對中國政府派來的老師限制簽證,以及要求高等院校在接受外國資助時披露有關資料。
美國學者薩姆‧克蘭(Sam Crane)是專門研究儒家學說的專家。他所在的威廉姆斯學院沒有設立孔子學院, 但他曾經到水牛城大學,出席由孔子學院贊助的演講,題為「儒家思想在西方可以走多遠」。
他說,當時沒有受到任何壓力,但他擔心,美國的學府會因為接收中共政府資助而避免討論個別敏感議題。
「如果美國一些設立孔子學院的學府,想討論新疆的『再教育營』問題,孔子學院會否試圖阻止活動舉行?而孔子學院一般對中文課程提供巨額金錢援助,如果引來孔子學院抗議,校方會否避免討論對中共政府而言敏感的問題?」
疑慮二:間諜與情報收集
除了學術自由以外,美國全國學者協會的彼德森也擔心中國的間諜網絡滲透高等學府。她指出,有學校關閉孔子學院時,列明對間諜以及知識產權被盜竊的疑慮。
威廉姆斯學院的克蘭則認為,孔子學院表面上與情報收集等無關,主要是教授中文和文化活動,不過中共統戰部在各學府的活動,增加了外界對孔子學院的質疑,他認為如果中共要發揮軟實力,就最好不要在政治上管制在美國的中國學生。
今年稍早前,美國參議員盧比奧連同泰德‧克魯茲(Ted Cruz)、喬‧威爾遜(Joe Wilson)等,推動立法禁止高等學府的間諜和知識產權盜竊活動,要求孔子學院向美國司法部登記為「外國代理人」,同時又要求學校公開獲海外機構資助的數字,揚言如果學校決定與孔子學院合作,就不能夠得到美國聯邦政府的資助。
美國中期選舉臨近,中美又因貿易戰爆發關係轉差,許多政客或順應針對中國的不滿情緒,以針對孔子學院的行動爭取支持。美國資深媒體人潘文(John Pomfret)7月在《華盛頓郵報》撰文指,目前國會議員的行動是出於政治目的,但針對孔子學院,方向上是「愚蠢」,因為孔子學院主要只是教授語言,就算有灌輸意識形態,相信美國學生也有足夠的批判性思考去應對。
他認為美國政府和國會,應關注「千人計劃」等類似項目,這些計劃是中國吸引美國科學家把發明和技術帶到中國。
疑慮三:孔子學院「與孔子學說無關」
美國學者克蘭曾發表多份有關儒家思想的學術論文,他個人認為,孔子思想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美國大部分人並不熟悉。
但他指出,「孔子學院」這個名稱有誤導,學院所教的內容絶大部分與孔子學說無關,但現在很多人把「儒家思想(Confucianism)」這個字與中國專制政權掛勾,削弱了它在文化上的吸引力。
中國前領導人趙紫陽秘書鮑彤在推特上表示,贊成關閉孔子學院。他說,孔子是他的啟蒙者,但孔子學院與孔夫子無關。
「現在遍及全球的孔子學院,都是糟蹋這位先哲及其學說的屠宰場,」他說,「它們全姓共,不姓孔。」
多年前中國已有一些學者建議,孔子學院應該在外國大力推動孔子儒家學說,但目前,甚少把這種思想教育包含在內。
問題的根源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對BBC中文表示,孔子學院是學習其他西方國家設立的文化機構。英國、法國有各自的文化協會;德國也在各地設立歌德學院。
但孔子學院和這些機構有兩大分別。第一,英法德的文化機構是獨立運作,與當地大學沒有關連,最多也只是與當地文化、教育機構合辦一些活動,但孔子學院則在組織上與當地大學連在一起,這是觸發很多爭議的原因。
第二,英法德等文化機構在海外做事,都是在當地憲法大框架之下,尊重當地的憲法、法律,西方國家憲政上擁護表達自由,但「中國海外的這些機構,在這一點上恰恰就是沒辦法協調兩個大的體制之間的這個摩擦」。
「中國在外面的機構,你當然要按照中國的法律、中國的價值體系做事,那人家對你就沒辦法,在組織上放在人家的大學裏面,沒有辦法跟你所在的這些國家的憲法與法律一致,引起現在很多的麻煩,」丁學良說,「你在富有、憲政的國家,就不要跟當地的法律或憲法發生衝撞,許多人就是拿當地的法律和憲法來批評孔子學院。」
丁學良很早就提議,孔子大學應該在組織上與當地大學組織上分開。
彼德森認為,孔子學院要依附在美國學府之中,是希望得到其地位與可信度,但孔子學院則無視了這些學校原本的聲譽。
軟實力與銳實力
中國把孔子學院視為大國外交策略之一。今年1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中時指出,要推進孔子學院改革發展,並表示在孔子學院方面,「要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孔子學院原本被視為中國對外輸出「軟實力」的一項措施,但種種決策和營運上卻被指反而突出了中國的「銳實力」。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在美國《外交事務》雜誌發表文章,指孔子學院是一種軟實力的包裝,但實質是企圖以扭曲資訊引導受眾的「銳實力」。
美國學者克蘭說,如果中共繼續自行控制「中國文化」的定義,「他們希望發展軟實力的企圖一定會失敗」。
「他們要知道,文化吸引力不是一種由上而下控制的意識形態,」他說。
香港科技大學的丁學良認為,孔子學院雖然有爭議,但不算是軟實力的失敗。他說,考察過很多案例,在一些與政治意識形態無關的事,例如教中國書法、音樂、手工藝、舞蹈、中國菜等等,都挺受歡迎。
「你等於是免費給人家做訓練,為甚麼要反對呢?愈是窮的國家一定愈受歡迎。」
面對種種針對孔子學院的負面評論,中國外交部今年3月強調,孔子學院與外國大學是本著「相互尊重,友好協商,平等互利」的原則,訂立正式協議而設立的,孔子學院的宗旨是「加強中國與有關國家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友誼」。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說,「近一段時期以來美方個別人不時發出一些雜音,它們反映的實質和根本是怎麼看世界、怎麼看中國發展的問題,或者說能否真正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非此即彼的過時觀念,與其他國家開展互利共贏合作的問題。」
from BBC中文網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5237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