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大纪元
如果说,过度扩张、掏空家底的恒大暴雷算咎由自取;那么,稳健经营的“优等生”碧桂园,10月18日未能在宽限期内支付利息、正式债务违约,则暴露了中国房地产业的深层次问题;而有国资背景的标杆房企万科的转型痛苦,更预示了中国房地产业的暗淡前景。
10月20日,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一年一度的媒体交流会上说,中国房地产业目前进入了最痛苦的马拉松“撞墙期”,阵痛比预想的更长、更痛。7天后,万科发布2023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集团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03.1亿元,同比下降1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2亿元,同比下降20.3%。其中,第三季度跌势更猛:实现集团营业收入894.2亿元,同比下降3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5亿元,同比下降22.5%。
稍前,8月25日,万科创始人、中国房地产业的风云人物王石在一个论坛上说:将来房地产一定会结构性调整,将之称为惊雷滚滚乌云密布也不为过。事实上,王石的忧患意识相当强。早在2018年9月,楼市还被躁热笼罩之时,万科秋季例会的主题竟然是“活下去”,那时就开始了转型。可是,5年过去了,万科仍在转型之中,说明这个“转型”实在“路漫漫其修远兮”。
为什么呢?一个企业再优秀,置身于暴发了20年的中国房地产业所形成的历史性困境,想夺路而逃是极难的。
其实,自2021年9月恒大暴雷,戳破了楼市泡沫,中国房地产业的困境就全面呈现了。虽然中共有强大的政策手段,可以控制楼价不准下降,但这也只是扭曲市场信号,而不能扭转市场衰退。
中国楼市之糟糕,且看两个官方数据。其一,11月1日,央行发布数据:第三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00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2%),至53.19万亿元(7.3万亿美元)。这是2005年有数据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比较而言,2021年之前,每年新增人民币房地产贷款都以万亿计,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比重,最低17.4%,最高44.8%)。
同期,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下降4900亿元(同比下降1.2%),至38.42万亿元,为连续第二个季度同比萎缩。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负增长,这可是历史性的。要知道,在2021年末之前,个人住房贷款余额都是两位数增长(详见笔者“中国楼市有多冷,请看三个数据”一文)。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负增长,表明民众在提前还房贷、持币观望。房子卖不出去,房企的资金链就紧张或断裂,自然就引发了债务危机。
其二,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数据:1—9月份,(1)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7,269亿元,同比下降9.1%;(2)商品房销售面积84,8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5%;商品房销售额89,070亿元,下降4.6%;(3)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98,067亿元,同比下降13.5%。
大家知道,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在中国GDP的比重约为25%。现在房地产坍塌了,其对中国经济的打击是致命的,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新兴产业能够取代房地产的地位。因此,能否对泡沫破裂后的房地产业进行有效的整顿和救治,是中国经济走出风雨飘摇状态的关键。
从10月21日潘功胜做的“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看,措施出台不少,例如:(1)指导金融机构用好3500亿元专项借款、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金融16条”中有关政策有适用期限的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2)今年前9个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13%,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3)推动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近5000万笔、22万亿元存量房贷利率下降,平均降幅0.73个百分点;(4)下调二套房利率政策下限,统一全国层面首付款比例政策下限,配合相关部门将首套房认定标准调整为“认房不认贷”;(5)加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力度;等等。
然而,上述措施或者力度不大,或者难以大规模落地,结果效果寥寥;而且强硬推“保交楼”,配套措施却跟不上,导致碧桂园等“优等生”也现金耗尽、债务违约;万科等标杆房企也难以顺畅转型。中国房地产业的困境已是难以复加了。
这就使各界对10月30日至31日当局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抱有一丝希望。果然,“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房地产政策论述之多远超之前的各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诸如:(1)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2)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3)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4)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5)稳妥化解大型房地产企业债券违约风险。
然而,这些都是假大空,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连自己都不信。试想,如果碧桂园的合理融资需求如果真的被“一视同仁满足”,它还会债务违约吗(可参见笔者“从碧桂园危机谈中国经济寒冬与政策空转”一文)?
由此看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不是没看到中国房地产业问题之严重,但却不会对症下药、实质解决问题,只是唱高调、说空话,让政策在空中飞。
可以说,中国房地产业病入膏肓,又碰上庸医看病,只有等死的命了。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11/%E4%BB%8E%E6%88%BF%E5%9C%B0%E4%BA%A7%E4%B8%9A%E5%9B%B0%E5%A2%83%E8%B0%88%E4%B8%AD%E5%A4%AE%E9%87%91%E8%9E%8D%E4%BC%9A%E8%AE%AE%E4%B9%8B%E8%99%9A%E6%B5%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