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3 November 2012

中国经济“最坏”时期过去了吗

PPI开始向上翘头,这也许是好事。但除了这些经济的先导性指标已经出现好转迹象,其它指标还没有看到改善。

一些经济学家和官员就此判断“国内经济形势向好已经明朗”,笔者认为还为时尚早。如果向好判断是基于GDP增幅开始出现拐点,这值得相信,毕竟政府投资的效果已经显现,按照现在的拉动力度,稳住GDP增速应当不成问题。

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吗?有。这个担心来自对中国存量资产安全性的忧虑。请注意,GDP指的每年之间的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一年之中的增量部分。所以,政策在关注增量的同时,必须加大对存量资产关注力度。

纵观所有发生过经济、金融危机的国家,它们都有这样的共性:危机之前,从GDP等经济增长数据中,根本看不到危机。

比如美国,2007年GDP增长情况很好,甚至个别季度出现5%以上的经济增幅,但危机突然就光临了。什么原因?存量资产烂掉了。

房地产贷款及其衍生品不都是日积月累的存量资产吗?无节制的过度消费留下的大量投资账户不都是存量资产吗?

必须意识到,相对于增量而言,存量资产的数量大得多的多,稍有闪失,就会出现大的问题。因为,中国存量资产占据了最大量的银行债务,所以存量资产出现坏账,银行立即万劫不复。

中国的存量资产已经出现了问题。Themis企业财务安全预警系统已经发出强力预警,今年第三季度,中国上市公司――企业中的佼佼者的财务安全度大幅下降,而且降幅达到空前程度,是经济无法容忍的程度。笔者当然希望这是底部特征,是最坏的情况,盼望未来能够好转。但情况真会好转吗?至少笔者不会盲目乐观。

原因是,中国过去30年的投资和因此而形成的产业,大量是针对出口资产。这是最需要关注的领域,尽管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压缩这部分资产。

但是,绝不可以压得过猛,甚至在必要时还要想方设法保护这些传统产业,保护必要的产能。原因是,笔者不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性产业分工的格局已经时过境迁了。

美国不可能放弃美元的地位,不可能在中低端制造业方向重新恢复生产,未来这部分消费品依然要依赖进口。

如果中国此时放弃这部分优质产能,不仅会形成重大浪费,未来必定会有新一轮重复投资;如果中国此时放弃这部优质产能,而未来没有恢复,说明中国已经失去了传统优势的竞争力。

如果中国此时放弃这部分优质产能,那中国的产业基础将受到严重威胁,甚至会出现青黄不接――传统优势消失、新型优势尚未建立――产业空心化的情况,那将中国将是第二个日本。

同时也该明白,现在美国是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所以大叫恢复实体经济,并试图以此拉动经济恢复增长。但可能吗?有可能,但所集中的实体资本方向,一定不是缺乏竞争力的一般性消费品,而是所谓高端制造业,而一般消费品必须依赖进口。

必须看到,美国的贸易逆差这不仅是全球货币体系的客观要求,更是美国依赖货币强势继续获得发钞税的必然路径。美国是否愿意放弃如此巨大的利益?

毋庸讳言。如果经济、产业青黄不接的情况出现,那中国经济立即出现大问题,而2010年至2020年十年GDP和国民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标恐怕将难以完成。

现在需要的是加快传统产业的兼并重组,在重组中提升竞争力,提高资产价值。这件事必须尽快完成,这才是中国当下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至于中国经济“最坏”时期是否已经过去?笔者认为,不能只关注GDP,而更需要关注存量资产安全。只有增量和存量资产都安全,中国经济才是真正健康的。




from 看中国 http://www.secretchina.com/news/12/11/12/474417.html?%E4%B8%AD%E5%9B%BD%E7%BB%8F%E6%B5%8E%E2%80%9C%E6%9C%80%E5%9D%8F%E2%80%9D%E6%97%B6%E6%9C%9F%E8%BF%87%E5%8E%BB%E4%BA%86%E5%90%97&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kanzhongguo%2Fwww+%28%E7%9C%8B%E4%B8%AD%E5%9B%BD%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