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財經新聞 11-2-2012
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下周一出訪,將先後到美國、愛爾蘭和土耳其展開外交攻勢,其中美國之行當然最受矚目,也是對他的外交能力的一次嚴峻考驗。
作 為中國下一任元首的大熱人選,習近平此行訪問美國,本被視為「認識之旅」。就像胡錦濤在二○○二年接任中國最高領導人之前,以「接班人」的身份訪美,同樣 是以加強兩國最高層之間的認識、增進了解、建立關係為主要目的。然而,習近平今次華府之行,比諸胡錦濤十年前赴美的景況,顯然是情勢更複雜、壓力更沉重 了。
在中國而言,習近平與當年胡錦濤訪美時,都是處於「承先啟後」的階段;然於美國,今年正值大選年,與○二年布殊正穩坐江山之時勢相比,國內的政治氛圍與政黨訴求,都大相庭逕。
眾所周知,每逢選舉年,華府針對中國貿易、人權的呼聲特別響亮,姿態特別強硬。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表現,也沒有例外;至於正在忙於角逐總統候選席位的共和黨人,自然亦不放過憑「制華」以爭取分數的機會。於此非常時期,習近平對此行將面臨的挑戰和困難,料已作好心理準備。
在國外局勢方面,○二年胡錦濤面對布殊時,台海局勢是焦點,當時台灣民進黨上台兩年,氣燄正盛,中國要求美國協力遏制台獨,這基於中美雙方的共同利益,協調並非太難。
可到如今,國際外交角力的戰場,主要在中東。最近中、俄聯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否決西方國家主導的「敍利亞議案」;北京又在華府加強制裁伊朗的問題上大唱反調。這種各持主張的分歧,短期內難見紓解。習近平此行也將難免與美方就此交鋒,其能耐如何,備受考驗。
此外,自奧巴馬○八年上台後,美國刻意「重返亞洲」,今年更是最高調地展示其決心,最實質地進行軍事調動,「困堵中國」的勢態有目共睹。在這種中美關係日趨緊張、國際環境硝煙四起的新形勢下,習近平倘能做到既不失尊嚴、又達維穩中美關係的目標,確有相當難度。
中美關係從來是複雜而微妙,但以合作為基調、友好作音符,始終是難以偏離的主旋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兩國經濟上互相依存的利益關係,實在幾乎無可逆轉。
目 前,中美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是美國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的進口來源地。截至去年,雙邊貿易額在十年間由八百零五億美元增長到四千四百六十七億美 元。去年縱使金融危機陰霾瀰漫,兩國貿易額仍上升百分之十五點九,創歷史新高。美國迄今累計對華投資六百七十六億美元,是中國最大外資來源地之一。
是故,習近平今次訪美,也被視為「經貿之旅」。正飽受經濟低迷困擾的美國,自然期望習近平可以帶來「禮物」,有助其改善經濟,增加就業。只是人民幣升值和減少貿易逆差的問題,也不免放到議事桌上了。
事 實上,習近平今次訪美的主要任務,就是要落實去年胡錦濤在華府與奧巴馬達成的《中美聯合聲明》,包括加強兩國在經濟、文化、科技等各領域的合作。因此,他 在「中國威脅論」的噪音聲中,能否及怎樣做到紓緩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口中的中美「互信赤字」,縮減彼此的猜疑與分歧,促進兩國高層的交往,全世界都在 拭目而觀。
在美國人的眼中,習近平仍是充滿神秘色彩,對其政治取態和個人風格,所知不多,只感覺他是沉實而自信;而華府則期待他是一個更加開放和務實的政治家。通過習近平今次美歐十日行程,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的形象,相信會更為清晰了。
from 政經評論 http://kurtlau.blogspot.com/2012/02/blog-post_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