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8 November 2022

不去中国?德国总理朔尔茨真的有选择吗?

德国总理朔尔茨因拜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而受到批评,法国世界报在北京的记者勒梅特(Frédéric Lemaître)周二在其专栏文章中表示,这些批评者忘记了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本就是无法绕过的。

相关的文章开头写道,11月4日星期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接见德国总理朔尔茨时,说了一句充满常识但却很含糊的话。习近平说,“破坏政治互信容易,但重建难。”勒梅特表示,我们希望这是一种自我批评的开始,但不是这样的,这句话是一个警告。勒梅特还表示,在习近平执政十年后,与北京当局对话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已经成为许多西方人怀疑的对象。在美国,针对所谓的“中国朋友”,甚至出现了一种新麦卡锡主义。如果欧洲也沿着这条斜坡走的话,将是危险的。

勒梅特写道,习近平生活在一个泡泡中。这既是个卫生泡泡、也是个思想泡泡,还是个信息泡泡。西方人的利益是要让这个泡泡破裂。虽然我们不抱幻想,但像朔尔茨这样的北京之行也是可以为此做出贡献的。我们真的能责怪一位执政已经近一年的总理,在他已经到过东京并在柏林接见过印度总理莫迪的情况下,责怪他“匆忙地”访问中国吗?他真的应该像法国总统府所希望的那样与马克龙总统一起去中国吗?要知道,按照礼仪,法国总统可以享有所有的荣誉接待,而德国总理却不能。朔尔茨是否应该只是在即将于印度尼西亚举行的G20峰会期间会见习近平呢?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他在俄罗斯、台湾、人权问题上的非常坚定的言论,其份量就不会像它们在人民大会堂的媒体前说出那么重。

勒梅特表示,对北京进行正式访问,这对朔尔茨来说,是得不偿失的。在西方国家中,德国是中国的形象最差的国家之一。但朔尔茨真的有选择吗?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根本就是无法绕过的。诚然,中国现在是有风险的,部分的原因是习近平的民族主义;诚然,中国的经济增长每年都在更加放缓。但是,不管对不对,许多实业家和金融家仍然认为,是值得冒中国这个风险的。正如在北京的中国欧洲商会主席、德国人伍德克(Joerg Wuttke)所说,“没有两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

纽约来到了香港

勒梅特指出,我们不应该因为媒体、研究人员以及人权斗士们对中国的批评而产生错觉: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继续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商界人士。一个小故事就可以证明这一点。10月31日星期一晚上至11月1日星期二,一条用中文撰写的匿名推文说,北京会迅速结束新冠清零政策。尽管推文的内容根本没有得到中国当局的确认,但就这么一条推文,就在48小时内,让涵盖了中国主要股票的MSCI中国指数上涨了4500亿美元。这个巨大的数字充分说明了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的期望。另外,在同一个时间,世界金融界的大咖们,比如贝莱德、高盛、摩根士丹利、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瑞士信贷、摩根大通、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和凯雷的老板们,他们齐聚香港在聆听香港新特首李家超吹嘘香港在北京的控制下是多么的有魅力。而在一个月之前,香港前保安局局长出身的李家超还在嘲笑美国对他的制裁。可以理解,李家超是不需要去纽约的,是纽约来找他。

勒梅特还认为,我们不能责怪习近平搞遮遮掩掩。在中共二十大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提到(共产)党的次数高达142次,与此同时,习近平只4次提到“私营企业”。因此,西方人是不应该心存幻想的。中国是不会送给西方任何礼物的。不过,尽管如此,目前是不能够选择抵制北京的。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6%B3%95%E5%9B%BD%E4%B8%96%E7%95%8C%E6%8A%A5/20221108-%E4%B8%8D%E5%8E%BB%E4%B8%AD%E5%9B%BD-%E5%BE%B7%E5%9B%BD%E6%80%BB%E7%90%86%E6%9C%94%E5%B0%94%E8%8C%A8%E7%9C%9F%E7%9A%84%E6%9C%89%E9%80%89%E6%8B%A9%E5%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