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30 April 2021

习近平主持政治局会议 促辩证看待首季经济数据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今天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指出,要辩证看待今年第一季经济数据,目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抓好疫情防控。官方的新华社消息称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

据中央社今天引述中国官媒新华社消息,习近平30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第3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情况汇报;审议“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官方消息说,中国今年第一季多项经济数据亮眼。不过会议指出,“要辩证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并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推动经济稳中向好,深化“供给侧改革”,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堵点,为“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官方的消息说,会议要求,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会议指出,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

财政政策方面,会议强调要落实落细,稳固“三保”底线;货币政策则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强化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官方消息说,会议最后强调,要抓好安全生产、绷紧疫情防控、抓好疫苗接种,推进疫情国际联防联控等工作。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10430-%E4%B9%A0%E8%BF%91%E5%B9%B3%E4%B8%BB%E6%8C%81%E6%94%BF%E6%B2%BB%E5%B1%80%E4%BC%9A%E8%AE%AE-%E4%BF%83%E8%BE%A9%E8%AF%81%E7%9C%8B%E5%BE%85%E9%A6%96%E5%AD%A3%E7%BB%8F%E6%B5%8E%E6%95%B0%E6%8D%AE


林保華:從台積電回溯中共對企業的掠奪

2021/04/28 05:30

自由時報

因應全球車用晶片荒之需,台積電決定廿八奈米晶片在南京擴產。消息宣布前有人搶先宣布台積電將到南京擴產十六奈米晶片,理由也為台積電設定好了:台灣缺水。時機的巧合與晶片技術連升兩級,不能不讓人感到這是不是中共代理人的操作?

台積電不回應市場傳聞;經部則為台積電否認。然後就是中國專家氣急敗壞表示不需要台積電的廿八奈米晶片。中國如果真的不需要,連幫中國民眾創造就業機會也不需要,只要關鍵技術還是中芯利益?

從這些蛛絲馬跡來看,我還是為台積電捏一把汗。因為暴露了中共在動台積電的腦筋。即使阿里巴巴、騰訊這些愛國民企都逃不脫中共的魔爪,何況掌握中共強軍之路關鍵晶片的台積電。即使眼前無風無浪,台積電以及友好國家,都要為台積電保駕護航,這是免於世界遭受中共蹂躪的重要議題。

毛澤東說過「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因此不妨說下歷史。一九四九年一月,共軍佔領天津;四月,毛澤東接班人劉少奇到天津演說:「資本家在中國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當時對官僚資本與「帝國主義企業」還是一律沒收。一九五一年底的「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三反運動本來針對幹部,第二年年初竟轉為反行賄、反偷稅漏稅等五反運動,矛頭直指資本家。上海市長陳毅每天輕佻問有多少傘兵(跳樓自殺)。

這年年底,中共就宣布「過渡時期總路線」,要在十五年或更長時間內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與對農業、手工業及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一九五六年一月,我還在北京華僑補校就讀、準備考大學,背誦這個必考題,有一天聽到校外敲鑼打鼓,第二天看報才知道改造已經完成。雖然吃驚,但也覺得黨偉大。考進大學後聽報告才知道資本家「白天敲鑼打鼓,晚上抱頭痛哭」。

改造完成後,資本家根據資產評估每月拿固定定息,評估由中共說了算。中共還恭喜資本家摘了資本家帽子。中共認為自己比蘇聯文明,美其名「贖買」政策。文革期間資本家一樣難逃再劫,這次連「浮財」都被搶走了。

榨取還不止這些。中國民族資本先驅的無錫榮家家族在一九四九年後幾乎全逃往國外,留下最年輕的榮毅仁,他遂成為改造樣板。明明已經秘密加入共產黨成為「無產階級先鋒隊」,卻冒充資本家大講共產黨好話,還當上國家副主席。在出任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董事長期間,副董兼黨組書記就是胡宗南手下那位大間諜熊向暉,可見這是兼做間諜的中企。

香港有句諺語「走得快,好世界」,面對這樣狡詐的中共,不止台積電,所有在中國的台商要先做好保護自己的技術與人身安全。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1/04/blog-post_570.html


澳洲公民成蕾与领事视讯 戴眼罩手铐被要求让家人封口

来源:
ABC中文

今年二月,中国当局以涉嫌“向海外非法提供国家机密”正式逮捕了澳大利亚公民成蕾(路透社)

澳大利亚公民成蕾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因涉嫌泄露国家机密在中国被拘留。她告诉澳大利亚外交官,自己受到警告,让家人在媒体上对自己的案子缄口不提。

此前,成蕾是中国国家电视台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被拘留后,她要见律师,但请求多次被拒,目前未受到指控就被关押在北京的一所监狱内。

她和另外两个人被关在一间牢房里,每月一次被带到另一个房间,与澳大利亚大使傅关汉(Graeme  Fletcher)或其他澳大利亚领事官员进行高度受控的视频通话。

本周,在最近的一次探视中,她被四名警卫带进房间,蒙着眼、戴着口罩和手铐,其中两名警卫身穿全套个人防护服。

从视频探视录像中看,当时她被要求坐在一把椅子上,膝盖上绑着木制的约束装置,之后被警卫摘掉眼罩和口罩,以便有关人士通过网络摄像头进行探视。

警卫严格控制着可以讨论的话题,但澳大利亚领事官员了解到,中国有关方面依然不让成蕾与在墨尔本的两个孩子通电话,他们分别为11岁和9岁。

之前,在三月份进行的探访中,也就是在她的家人打破沉默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7.30》时政节目采访几周后,成蕾告诉澳大利亚官员,“审讯中有人设好局一步步让她相信家人对媒体的讲话最终可能会对其案件产生负面影响”。

澳大利亚官员指出,“她谨慎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并没有就此事进一步表态”。

此前,成蕾在墨尔本的侄女路易莎·温(Louisa Wen)代表她的家人呼吁中国当局“表现出同情心”。

奇怪的微信帖子令人疑窦丛生

自今年二月证实成蕾因“涉嫌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而接受调查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没有就此案提供其他细节。

官方媒体就这个简短的正式声明进行了报道。

但最近几个月,在微信平台的几个小公众号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帖子和视频,谴责成蕾是“间谍”,这些帖子中关于成蕾的内容远比官方媒体提供的信息更为详细。

四月初,在一个由一名黑龙江女性注册的“北国小香瓜”微信公众号上,一篇文章详述了成蕾的生平经历,标题是:“名为中国央视主播,暗为他国间谍”。

作者深挖了成蕾在微信和脸书上发布的帖子,指责她在2020年初在脸书上表达了对其家人感染新冠风险的担忧是“两面派”,并称成蕾此举是批评中国遏制病毒的努力,是不爱国的表现。

这篇冗长的帖子还深挖了她的个人和职业生平,一些细节存在错误,另一些细节纯属捏造,帖子称“中国对你仁至义尽,你却反咬一口,末了,还甘当敌人工具,可悲可恨!”。

今年早些时候,这一公众号还被用来谴责澳大利亚华人作家兼政治评论员许秀中是“汉奸”。

更多神秘帖子出现

在最初关于成蕾的帖子发布四天后,一个类似的微信号发布了另一篇内容差不多的帖子。这一公众号名为“电影369”(Movies 369),通常发布关于名人和电影的内容,关于成蕾的内容和这一惯例不太相符。

后来又出现了几个帖子,有些把基本细节都弄错了,包括她的名字。

过去一周,又有人发了一个视频,名为“卧底央视20年,她因口误暴露间谍身份”。

“这些帖子是由国安部的人写的,以设定公众基调,”悉尼科技大学的中国研究专家冯崇义说,他本人在四年前访问中国期间被拘留了一周。

“国安部有自己的宣传部门,他们决定用什么方式来妖魔化被告。”

冯崇义还指出,中国政府的主流媒体渠道通常只报道法院正式发布的信息。

“这就是中国宣传的妙处——让宣传内容看起来只是民众的观点,”他告诉ABC。

“[国安部]在暗中工作。他们在微信上创造那些花哨的名字来隐藏自己的身份。

“人们需要明白,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流氓,而不是一个正常的政府。”

这些帖子暗示了成蕾的命运

冯教授认为,这些公开信息的传播可能意味着当局正准备起诉成蕾,尽管他们可以继续申请延期。

中国的刑事定罪率超过99%。

一些支持者认为,相对快速的审判、定罪和判决较短的刑期,包括驱逐出境前的服刑时间,是受审判的人在这一糟糕处境中能看到的最好的情况了。

但另一名因国家安全罪被拘留在北京的澳大利亚人杨恒均至今未经审判已在狱中度过了两年多时间。

其他专家对此持谨慎态度,认为微信帖子可能只是吸引点击率的标题党。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 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的网络分析师弗格斯·瑞安(Fergus Ryan)表示:“这些信息看起来很容易从成蕾之前的采访中获得,或者从她的社交媒体账号中收集。”

“如果最初发布这篇帖子的微信号和最早发布有关许秀中内容的是同一个——看起来确实如此。那么,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国安部参与其中。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认为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国安部正在将这些信息植入中文信息空间,以便未来可以出于宣传目的将其武器化。”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6%BE%B3%E6%B4%B2%E5%85%AC%E6%B0%91%E6%88%90%E8%95%BE%E4%B8%8E%E9%A2%86%E4%BA%8B%E8%A7%86%E8%AE%AF%7C%E6%88%B4%E7%9C%BC%E7%BD%A9%E6%89%8B%E9%93%90%E8%A2%AB%E8%A6%81%E6%B1%82%E8%AE%A9%E5%AE%B6%E4%BA%BA%E5%B0%81%E5%8F%A3.html


防堵科技人才外流 台湾要求人力银行下架中国职缺

来源:
自由亚洲

为了防止科技人才外流,台湾劳动部发函给台湾各大人力银行,要求不可刊登赴中国大陆就业的职位空缺广告,违者重罚台币500万元。台湾学者透露,台湾人力银行提供的大都是技术性中低阶人才的职位空缺,最危险的是中国科技公司直接到台湾设立人事相关部门,猎取台湾科技业中高阶人才。

根据台媒苹果日报披露,劳动部祭出的禁令共分为两部分。一块是依《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34条限制企业刊登招募广告,一块是依《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35条限制人力业者仲介。

在"限制企业"的部分,劳动部指出,包括“在台登记有案之企业(含经投审会许可之陆资、外资)”、“在大陆地区登记有案之企业(含经投审会许可之外资)”原则均不可刊登赴陆就业之职缺广告,并加强处理关键产业或关键职务含有关键字如“积体电路”、“半导体”或“IC”广告,违者可罚新台币10万到50万元。

报导称,有一项企业可例外,就是“经投审会许可之台商大陆公司”,且“有实际营业行为”者,仍可刊登征聘人才到中国的广告。包括“台积电南京厂”等就属于例外范围。

第二块禁令是针对人力银行及猎人头公司,均不得协助任何企业在台招募人员赴陆就业,违者可罚5万到500万元。

104人力银行:3774个中国职缺已降至1753个

台湾最大的104人力银行回应本台询问表示,公司已在网站上公告劳动部的相关函令,同时用email和电话,逐一通知客户,避免客户违规或被罚钱。为了有效执行、避免遗漏,104希望政府公开资料让人力银行进行系统串接,及时提供经过经济部投审会核准投资中国的企业相关资料。

104公关张雅惠:“对104的影响不大,但对征才企业可能有影响,因为缓冲期不够。工作地点在中国的职缺已由3774个、降到1753个,已减少53%。”

前一日,台湾的新竹地检署才刚查获中国北京某科技公司勾结有投资中国背景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人力资源公司,在台私设半导体研发中心,挖角科技人才,涉嫌违反《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在台公司许姓管理者及吴姓被告罪嫌重大,以新台币十万元、三万元交保。

台湾立委推动《营业秘密法》修法

目前积极在推动《营业秘密法》修法的民进党立委何欣纯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台湾的半导体人才资源在产业链评价最高,台湾无论是在产量与技术也是领先,这个部分非常需要国家提出防护的法案。

何欣纯:“很多对岸半导体或其他高科技产业,来这里下广告,或是用包装方式吸收人才,这其实还需要劳动部仔细查处。表面上下架一半(职缺),还没下架后面是不是跟中国有直接、间接的关系,这可能还需要再查处。”

中国倾国之力造芯片 优先挖角台湾技术人才

当本台实际上104人力网站查询,半导体相关职缺不少都来自中国或是台商企业。光是一家从事晶圆代工的“合肥晶合集成电路公司”,在104刊登的职缺琳琅满目,黄光、蚀刻、薄膜、扩散、洗净、CMP、制造_设备。职缺涵盖技术经理、副理、主任工程师等。

美国对中国芯片制造祭出制裁,中国矢志在半导体领域自力更生的战略目标,短短两三年时间,中国倾举国之力,投入了上万亿的资金,成立了成千上万家的芯片公司,“即战力”人才从哪里来?

台湾东吴大学企管系兼任讲师林修民接受本台访问时分析,中国很清楚知道,半导体技术只有台、美、日、韩掌握,其中美、日、韩因为语言、文化都不通,与中国语言、生活习惯最接近的就是台湾,中国最容易也最爱挖角的一定是台湾。

林修民:“半导体工厂需要有训练过的技术人员,中国没有这样的经验跟人才。像福建晋华需要找联电合作,联电协助提供技术人才等。如果纯粹只讲半导体,大部分需要5年以下,因为那要24小时轮班,像我们(晶圆制造大厂)台积电、联电、南亚科,这些有半导体工厂,基本上他们是一年365天、24小时在run,要机台满载。”

人力银行锁定中低阶职缺 中高阶猎人头防不胜防

林修民说,人力银行开出的职缺大都是中低阶人才,台湾要求台湾人力银行下架,保护这一块还是有用。但是,台湾不止在“量”要防堵,在“质”的部分才是危机。

林修民:“对台湾其实最危险其实是那些中高阶人才。那些几十年经验的,对台湾的技术还是营业秘密,那种人不会出现在104人力银行,那是属于高阶猎人头,至少是十年以上经验。你看蒋尚义台积电前营运长,现为中芯国际副董事长)那都是几十年。”

台湾陆委会回应指,面对近来中国大陆积极透过挖角及渗透等手段,规避法律,吸纳诱拉台湾高科技人才,相关机关已召开会议研商如何强化行政管理,后续将由权责主管机关进行法规宣导等,以维护整体市场秩序,保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9%98%B2%E5%A0%B5%E7%A7%91%E6%8A%80%E4%BA%BA%E6%89%8D%E5%A4%96%E6%B5%81%7C%E5%8F%B0%E6%B9%BE%E8%A6%81%E6%B1%82%E4%BA%BA%E5%8A%9B%E9%93%B6%E8%A1%8C%E4%B8%8B%E6%9E%B6%E4%B8%AD%E5%9B%BD%E8%81%8C%E7%BC%BA.html


腾讯等13家企业被约谈 互联网金融将被国有化

来源:
自由亚洲

继约谈蚂蚁集团之后,本周四(29日)官方发布消息,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管理局等四家金融监管机构,约谈了腾讯、美团金融等13家龙头网络平台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新华社报道,4月29日,中国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四家金融监管机构,联合对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进行监管约谈。中国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主持约谈会议。此次被约谈的有腾讯、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字节跳动、美团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天星数科、360数科、新浪金融、苏宁金融、国美金融、携程金融等13家网络平台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或代表。

金融学者司令接受自由亚洲电台电台采访时说,被官方约谈的是游离于银行传统信贷融资之外的民间金融企业:

“他们绕开了中国的银行系统,服务于中小企业客户,甚至很多个体户都从这些渠道融到自己经营中需要的资金。所以这些互联网金融巨头在中国遍地开花的时候,对于银行业传统融资渠道的挤占效应,确实是不能忽视的。”

据大陆官媒报道,这次被约谈的13家平台企业均有综合经营、体量规模大、行业影响力强的特点,此次与两周前约谈蚂蚁集团一样,当局希望通谈话,向这些企业发出警示。

浙江大学的社会学学者陆镇宁对本台说,当局此次高调约谈头部平台公司,表明当局已经有一套完整的整改方案,其意图是为大型民企国有化作准备:

“在经济领域国进民退的趋势更加明显,在加速进行。作为互联网企业,也是经济比较活跃的领域,北京政府肯定会不遗余力的加以控制,加以限制。下一步很有可能将其国有化。国有资本更多的参股,甚至控股。”

金融巨头在网络世界甚具影响力

有学者认为,无论是针对蚂蚁集团已经有的整改方案,还是这次对13家网络平台企业的约谈,均反映当局为下一步将实施的方案作前期准备。

学者陆镇宁分析,官方约谈互联网龙头企业的另一原因与严厉监控有关。他说:

“因为互联网他对于言论自由,对于民间的交流互动是比较有利的经济形态,也是一种通信形态、自媒体形态,比如淘宝、微信、QQ等,这些平台不仅仅是交易及消费平台,它凝聚了大量的用户。”

根据官方统计,中国微信用户已超过12亿,淘宝超过8亿,QQ接近6亿。社会学学者陆镇宁认为,当局最担心这些网民,因为一旦对某一突发性事件,在网络串联,后果难料:

“对于这样一种能够使民间连接起来,甚至凝聚起来的平台和力量,共产党当然是会非常紧张,非常警惕。所以他们(当局)要更加全面、彻底的控制。”

政府惧怕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学者司令认为,当局整改民营互联网企业,除了切断资金流,有利于国有银行,还可以控制民间舆论以及限制民营经济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政府看来还是真的惧怕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因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有赖于他是否能够得到资本市场强有力的支撑以及制度的配套,但不幸的是现在对于蚂蚁金服、腾讯、阿里巴巴全面打压,标志着国有经济继续占据主导地位。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当局不久前对阿里巴巴开出一百八十多亿的反垄断罚单后,随即要求包括腾讯、京东、字节跳动、百度、美团等34家平台企业限期“整改”。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8%85%BE%E8%AE%AF%E7%AD%8913%E5%AE%B6%E4%BC%81%E4%B8%9A%E8%A2%AB%E7%BA%A6%E8%B0%88%7C%E4%BA%92%E8%81%94%E7%BD%91%E9%87%91%E8%9E%8D%E5%B0%86%E8%A2%AB%E5%9B%BD%E6%9C%89%E5%8C%96.html


特區成立逾廿年 區錦新:於澳門居民「自由人權只是紙上的東西」

澳門立法會直選議員區錦新表示,澳門居民未能享有澳門《基本法》所保障的權利及自由,如選舉權及被選舉權、言論、新聞、出版等自由,他形容自由人權於澳門居民「只是紙上的東西」。

昨日(29 日)澳門立法會舉行全體會議。區錦新在議程前發言指出,澳門《基本法》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特區成立二十多年,「澳門居民的選舉權及被選舉權不進反退。」原有的市議會選舉沒有了。立法會亦只有 14 位議員是真正由澳門居民一人一票選出來的,議席不足一半。「這種選舉權及被選舉權只能說是半癱瘓。而對澳門最有決定性的行政長官選舉,澳門居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更完全被剝奪。」

區錦新又指,《基本法》也規定「澳門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結社、集會、游行、示威的自由,組織和參加工會、罷工的權利和自由。」但澳門人未能充分享有這些自由。他舉例,澳門至今沒有工會法;雖有法律保障示威集會「毋需任何許可」,但衛生局可以一個「荒謬」的命令使遊行被禁;市民為舉行集會依法作出預告,卻在警方「威脅恐嚇下被逼要收回預告」,令擬舉行的集會胎死腹中。又指,結社自由本來是由法律規定「無需取得任何許可」,但當局卻以發出「社團及財團名稱可予採用證明書」的機制審查社團的成立,甚至以拒絕發出證明書來阻礙社團的組成,結社自由遭實際侵蝕。

本地傳媒高度自律 非主流的言論均遭過濾 新聞自由難以保障

區錦新又表示,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在澳門亦未得到保障。「澳門言論平台本來就不足,各傳媒亦高度自律,但凡被視為非主流的言論均遭過濾,新聞自由難於保障。」他又以澳廣視被指干預葡文新聞部為例,以運用公帑來經營的澳廣視,對葡文新聞部記者所下的命令「不得散佈違反中央政府政治和特區政府採取的措施的訊息或意見,最為赤裸而『精彩』」。

他又指,現代文明社會中「新聞自由與言論、集會、遊行、結社等自由,於人們尤如陽光和空氣,是人們存活所不可或缺的。」傳媒是第四權,要負起反映民意、監察政府之職責。若傳媒「不得散佈違反中央政府政治和特區政府採取的措施的訊息或意見」,則傳媒監督政府的第四權天職就將完全被閹割。正如澳廣視所辯解稱,向葡文台新聞部記者發出的命令是「編採方針從未變」,「正披露了一個可悲的事實。因為,澳廣視一直以來就是政府的應聲蟲。」

至於澳廣視所指的「編採方針從未變」,區錦新認為這只是暴露了澳廣視這個由澳人公帑支付的傳媒機構,「不得散佈違反中央政府政治和特區政府採取的措施的訊息或意見」早就存在,其墮落到一個甚麼境地可想而知。「在澳門,大多數傳媒的把關人何嘗不是早就貫徹這樣的編採方針。即使前線記者努力去挖掘新聞,只要其新聞是與特區政府政策相違,與中央政府政治要求不一致的,一概被篩選得乾乾淨淨。如此環境,如此典範,澳門人何來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

 

原刊於《論盡媒體》



from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https://thestandnews.com/%E6%BE%B3%E9%96%80/%E7%89%B9%E5%8D%80%E6%88%90%E7%AB%8B%E9%80%BE%E5%BB%BF%E5%B9%B4-%E5%8D%80%E9%8C%A6%E6%96%B0-%E6%96%BC%E6%BE%B3%E9%96%80%E5%B1%85%E6%B0%91-%E8%87%AA%E7%94%B1%E4%BA%BA%E6%AC%8A%E5%8F%AA%E6%98%AF%E7%B4%99%E4%B8%8A%E7%9A%84%E6%9D%B1%E8%A5%BF/


审美不是说上了大学就无师自通的

来源: 
芥末开门2020

说清华校庆舞蹈有乡下办丧事坟头蹦迪的风格,确实有点儿。也像青年版的广场舞,没什么美感,也不觉得享受,就是按照编排走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跟做题差不多吧。

有人贴了伯克利大学的拉拉队表演,专业对业余,那肯定是碾压啊,而且这个碾压是全方位的:形体、音乐、服装、节奏感——说实话我一直觉得美帝在审美方面已经够土的了。

好多人问都上清华了为啥还这么Low?
这跟清华其实关系不大。

假如,一个人——
从小就没接受过什么审美教育;
音乐课美术课多半都是凑合着上,能不上就不上;
体育课没卵用,完全没有健身意识,也没训练过肢体协调能力;
学才艺之类也不是因为喜欢,大多是为了跟风或者加分;
从零岁到18岁,生活的绝大部分内容就是背书和做题;
除了艺考专业的,学校里几乎从来不跳舞;
在青春期的每一天都穿惨不忍睹的运动套装;
女孩子连长发都不能留。
并且——
生活在一个审美整体水平为负的洼地里,音乐电影书综艺晚会电视剧几乎全Low,人们还特别喜欢群嘲审美的生活方式——文艺青年破鼓万人捶嘛!直到2021年来还认为文科没用——艺术审美算人文类吧?

那么好,一个人从童年到青春期都是在审丑的氛围里瞎逼过,丑而不自知,怎么可能进了清华就鲤鱼跃龙门,一下无师自通,就会通过舞蹈表达情绪啦?就会审美啦?

不知道你们大学时代审美怎么样,反正我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光,刚刚学会每周末去食堂办的舞会跳舞,那真是造型乡土,动作拙劣,后来看到被同学拍的照片,我真想穿越回去摇自己的肩膀大喊:你能不能清醒一点!

至于咱们为啥不会跳舞,为啥没审美,我觉得不能归结于穷,非洲印度,穷人跳舞的节奏感也可以是一流的。
也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给那十年。
新疆也经历过同样的年代,但哈萨克人也好,维吾尔人也好,塔吉克人也好,蒙古人也好,审美趣味和舞蹈都没丢,对颜色造型的喜好,对节奏的敏感,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的本能,好像是血液里基因里的东西,一代一代传下来,不是十年几十年的改造就可以抹掉的。
这种东西我们为什么没有,说来话长,也没定论,这里就不讨论了,反正咱们的审美完全可以算从零起步,还根本不能理解舞蹈是一种身体表达,普通人手脚协调能踩上点儿就不错了,一出手就很容易就搞成清华土味视频这样,本意是想追求美,但抬腿就踩进了乡村艳舞的大坑。

其实也不仅是跳舞啦,常看到有人说,都大学生了上网讨论问题还毫无章法?都大学生了还不懂尊重女性?都大学生了还没有基本权利意识?都大学生了还不懂避孕?

这些,就跟跳舞和审美一样,不是上了大学就无师自通的,而是从小就该开始学习的。
而我们的教育在教什么呢?

两个字:听话。

等到长大后自己意识到不对劲,开始补课,一生中最有精力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刚开点儿窍,已经人到中年,相当于走了二十多年弯路啊,这么多年,找谁索赔啊?

当然了,不否认有天才,早早就看透真相,走自己的路,问题是那才有几个呀?就算是考上了清华的佼佼者,高智商,不也一样得在最好的年纪陷在泥坑里打转儿吗?

谁的二十年不是二十年啊!一举废掉你的人生二十年,这才叫让你结结实实输在起跑线上呢。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5%AE%A1%E7%BE%8E%E4%B8%8D%E6%98%AF%E8%AF%B4%E4%B8%8A%E4%BA%86%E5%A4%A7%E5%AD%A6%E5%B0%B1%E6%97%A0%E5%B8%88%E8%87%AA%E9%80%9A%E7%9A%84.html


杜耀明 | 香港:新聞自由沉冤 法庭彰顯墮落

20210429

港台編導蔡玉玲憑鏗鏘集《七二一誰主真相》獲頒「金堯如新聞自由獎」,翌日卻被法庭定罪,指她故意向運輸署作出「虛假陳述」,以取得涉及七二一事件車輛的資料。

蔡玉玲獲罪後一度落淚,是為新聞自由也為法治而哭。一位專業記者盡其本事,認出七二一當晚涉嫌運載攻擊性武器交給歹徒襲擊市民的車輛,遂向運輸署索取該車輛資料,然後按圖索驥,追尋車主了解情況,逐步迫近元朗黑幫無差別襲擊市民的真相。蔡玉玲完成專業任務,取得大獎殊榮,實至名歸,竟被當局起訴,法庭判罪。這一刻,不啻是同步宣判法治失靈,因為公檢法三方面都出了毛病,既無法保障新聞記者按專業行事,更讓涉嫌違法者免被追究。

公安單位首要任務該是緝拿七二一襲擊者全部歸案,怎可忘恩負義,把發掘偵查線索的記者踢落法網;律政司話說須按照公共利益決定是否檢控,卻拿記者常用的調查手段開刀,彰顯官方擁抱的公共利益,排斥監督時弊的新聞報道。公安及檢察如此表現,儘管市民不該習以為常,但從近年的辦案手法觀之,今次做法也許是見怪不怪,反而裁判官今次的司法考慮和判決,體現公檢法三者竟不謀而合,也擺明不顧新聞自由的訴求,確是超出常識所能理解。

法官的錯失在於解釋法律的觀點狹隘。蔡玉玲查冊,是要找出七二一當晚運送攻擊性武器車輛的車主,再追查拿取武器的可疑行兇者,整個新聞調查都涉及當時元朗的交通及運輸情況,符合三大申請用途之一,即第三項「其他有關交通及運輸事宜」。但法官的偏見,一是將新聞和交通及運輸視為互不相關,即使索取車輛資料用作新聞調查以澄清真相,兩者也當作無交集之處。二是法官界定查冊目的限於「跟自身有關的用途」,因此記者縱有良好目的,為公共利益而查冊,也難逃法網。

法官的另一錯誤,在於熟視無睹《基本法》對新聞自由的保障。《基本法》在上,法官大可按照政府有責任協助市民實踐公民及政治權利的原則,對「其他有關交通及運輸事宜」作較為寬闊的解釋,容許記者索取車輛資料進行與交通事宜有關的新聞調查。裁判官沒有這樣做,是欠缺憲政的眼光,但也都算了,總不能把新聞與交通事宜互相無關的一己觀點,硬塞到被告人身上,並據此判定她明知兩者不同,卻剔選第三項申請原因,最後裁定刻意虛報罪成。

其實法官真懂中文的話,不該將「其他有關交通及運輸事宜」與「其他交通及運輸事宜」混為一談,否則「有關」兩字即屬多餘。法庭接納控方提供「有關事宜」的例子,如車輛可能導致人命傷亡或財物損失、無人看管車輛導致道路阻塞等,受影響人士便可索取車輛資料,再以法律程序追討責任。其實這些例子都離不開「交通及運輸事宜」,而有關事宜該指跟交通及運輸有關係的事情,範圍較為廣闊,如車輛運送攻擊性武器,雖然運輸途中行車正常,並無抵觸交通規例,但攜帶攻擊性武器即屬違法,車輛不算非法使用道路,司機也是非法使用車輛。

無疑,此事不是單純的交通及運輸事宜,還涉及一些刑事罪行,但事件關乎「車輛與道路的使用」,但怎能說與交通及運輸事宜無關?更何況,這批武器若證實是當晚的傷人兇器,由車輛非法運送造成他人的身體傷害,遠遠超過一般交通意外導致的損失,何以法律可以讓人追查車主資料,法官卻要禁止記者尋求真相?

不錯,法官提議記者可繞過申請程序,直接要求運輸署長提供車輛資料,但既然只容許法官所認可的三種情況下才能查冊,署長又何來酌情權,給予記者資料?又即使署長有酌情權,申請過程除了費時失事,更是貶損新聞自由,把憲政權利降為行政部門的酌情決定。

法官在判詞經常提及,查冊的立法意圖不可能讓人任意「濫用」所得資料,但蔡玉玲將資料用於採訪和報道,努力迫近七二一事件的真相,有何濫用之處?若無濫用,何以不受法律保障?相反,若法官是暗指蔡玉玲濫用資料而罪有應得,但明顯不過,她的有罪並不源自過錯而是源自正當的行為,今次法庭彰顯的不是公義,而只能是墮落。

——RFA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1/04/blog-post_658.html


美情报总监:美若明确表态愿介入台海将导致中国四处搅局

来源: 
美国之音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说,在见到中国对香港的做法后台湾对独立的看法已经越来越“坚定”,如果美国改变战模糊政策,明确表态将介入台海冲突,北京将认为这是造成非常大不稳定的举措,这种政策改变也可能使台湾与中国更加分离,并将导致中国四处破坏美国利益。

由于中国近年来在台海的军事活动不断加剧紧张,在地区的作为也越发咄咄逼人,美国政学界对于美国是否应该改变数十年来在台海的战略模糊政策近来有许多辩论,包括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会长哈斯及一些国会议员都主张,美国应该以战略清晰政策来威慑中国对台湾的侵略,但与此同时,国会山对这个政策改变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极为关注。

星期四(4月29日),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针对美国面对的全球威胁举行的听证会上,主席民主党参议员杰克·里德(Jack Reed, D-RI)就要求在场作证的情报总监海恩斯(Avril Haines)及国防情报局局长陆军中将贝利尔(Lt. Gen. Scott Berrier)提出他们的评估。

里德问,目前美国维持战略模糊的做法,但有其他呼声要求美国改变这种政策以便应对中国对台湾的不利要求,“如果美国采取给台湾明确承诺的做法,中国与台湾将有何反应?”

海恩斯答复说,“从我们的立场来看,如果我们看到像你说的美国从战略模糊转为清晰,愿意在台湾可能出事时干预,中国会认为这会造成非常大的不稳定,会加强中国的那种感觉,也就是美国一心要遏制中国崛起,包括使用武力,这可能会使得北京在世界各地咄咄逼人地破坏美国的利益。这是我们的评估。”

至于台湾的反应,里德问,美国的政策转变“是否会导致台湾与中国更加分离?”

海恩斯说,“我认为这是有可能的。我觉得台湾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走向独立的立场,他们看到了香港所发生的事情。我认为这是一个不断增加的挑战。”

国防情报局局长贝利尔提出他的看法说,“从国防情报的角度来看,我们了解习近平的目标是中国统一台湾。我们不知道他是否已经决定如何或什么时候要行动。我们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过去一年在台湾附近的海域以及空中的行动有所增加。中国现在发生的一切,例如香港,西藏,维吾尔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应对中国的关键问题之一。 ”

军委会主席里德继续追问关于统一时间表的问题,因为上个月尚未卸任的美军印太司令戴维森上将才在军委会听证会上做出中国可能在6年内入侵台湾的警示,不过海恩斯对主席的询问表示,这个部分必须在听证会的闭门会议中讨论。

对于中国在台海周边的军事活动,包括近日辽宁号航母编队航经台湾东部海域的演训,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在星期四的每月例行记者会上多次答复相关问题。他说,辽宁号航母编队在台湾周边海域及南中国海的例行训练是要检验武器装备性能,提升部队执行任务的能力,至于这种编队演训今后是否成为常态,吴谦说,“航母不是‘宅男’,远航必是常态。”

另外,针对上星期一艘两栖攻击舰入列被指为是中国在为“武统”台湾进行“实质性准备”的问题,吴谦表示,台独势力“严重危害台海和平稳定”,中国将做好“应对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活动的充分准备。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7%BE%8E%E6%83%85%E6%8A%A5%E6%80%BB%E7%9B%91%EF%BC%9A%E7%BE%8E%E8%8B%A5%E6%98%8E%E7%A1%AE%E8%A1%A8%E6%80%81%E6%84%BF%E4%BB%8B%E5%85%A5%E5%8F%B0%E6%B5%B7%E5%B0%86%E5%AF%BC%E8%87%B4%E4%B8%AD%E5%9B%BD%E5%9B%9B%E5%A4%84%E6%90%85%E5%B1%80.html


中国反制裁 欧洲议会威胁杯葛《欧中投资协定》

来源: 
自由亚洲

就中国政府针对欧洲联盟实体、欧洲议会下属机构和欧盟国家议员实施反制裁,欧洲议会4月28日举行反中国制裁会议。有议员发言,抨击中国的制裁行动,誓言将会阻止《欧中投资协定》的通过。

中国的反制裁在欧洲激起了强烈的反对声浪,欧洲议会取消原订3月23日举行的《欧中投资协定》审议会。议会内多数主要政党也正式宣布,如果中国的制裁仍然存在,他们将不会支持《欧中投资协定》。

欧洲议会28日举行反中国制裁会议,超过三十名议员踊跃发言,严厉抨击中国的反制裁是对欧洲民主的戕害。在场列席的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 Josep Borrell)声援被制裁的实体和人员。他表示,“也许对中国人来说,很难理解国会议员自由发表意见的意义。他们可以强烈批评任何事情,甚至批评我。”

也在中国制裁名单内的欧洲议会对中国关系代表团团长包瑞翰(Reinhard Butikofer)则强调,“中国在这届议会中施加的制裁并非偶然事件,这是对欧洲民主核心的攻击,标志着中国积极夺取权力的新高峰。”他表示,习近平的政权越来越像流氓举止,无视国际法。共产党皇帝习近平及其臣仆不仅对抗欧洲,而且也与印度,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日本,加拿大,英国,台湾为敌,并使非洲国家陷入债务。北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中国认为自己现在已经够强大了。

他认为,反威胁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萨哈罗夫奖获得者伊力哈木·土赫提(Ilham Tohti)等人的鼓舞,为欧盟在这场对抗中国的反民主、反人权斗争中,树立了榜样。

欧洲议员也批评欧盟执行委员会官员以牺牲人权为代价,优先发展与中国的商业关系,让中国以经济要胁政治。议员们特别强调,在中国制裁的威胁下,阻止《欧中投资协定》的通过。

法国议员格鲁克兹曼(Raphaël Glucksmann)也是中国制裁的对象。他强势发言说,“我们决不屈服退让,我们绝不向这个将数以百万计的人关进集中营,又要我们闭嘴的政权屈服。”他批评中国共产党这个独裁者通过制裁的方式,试图支配欧洲议会的议程。攻击人权委员会,是因为它不愿回答人道的问题,但它打算继续和国际贸易委员会讨论,因为它非常喜欢谈论金钱。

他强调,在制裁之下,欧州议会应该拒绝对欧中投资协定辩论投票,必须要有欧洲议会的尊严,毕竟议员所代表的欧洲人民的尊严受到威胁。

欧盟内政事务专员约翰逊(Ylva Johansson)则在结论时回应议员们说,我们的经济利益不会阻止欧洲联盟继续捍卫人权。如果我们想在包括人权在内的所有利益领域取得进步,就必须保持开放态度,与中国进行对话和接触。

不过,博雷利和约翰逊都坚持,欧盟必须继续与中国接触,以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取得进展,同时还要坚定欧盟的价值观。他们很高兴看到美国盟友使用完全相同的方式,来与中国打交道。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4%B8%AD%E5%9B%BD%E5%8F%8D%E5%88%B6%E8%A3%81%7C%E6%AC%A7%E6%B4%B2%E8%AE%AE%E4%BC%9A%E5%A8%81%E8%83%81%E6%9D%AF%E8%91%9B%E3%80%8A%E6%AC%A7%E4%B8%AD%E6%8A%95%E8%B5%84%E5%8D%8F%E5%AE%9A%E3%80%8B.html


赵婷能拍穷白的美国 好莱坞电影只能咏叹中国

亚裔美籍导演赵婷因执导《游牧人生》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她的年纪(年轻)和族裔(黄种),于电影之外,对多元的美国社会更别具意义。她的原乡中国本来也视她为中国的骄傲,却因为2013年一则报导,指赵婷曾说自己年少时成长的中国“是一个遍地谎言的地方”,而被批评是辱华。结果原定23日在中国上映的《游牧人生》被撤档,多数中国媒体对她获颁奥斯卡奖,不是轻描淡写就是刻意忽略。

上报主笔李濠仲发表评论文章称:赵婷能拍穷白的美国,好莱坞电影只能咏叹中国。当赵婷先一步在威尼斯影展赢得金狮奖时,影评、诗人廖伟棠曾为文写到:赵婷夺得金狮奖已经让人高呼意外,更意外的是,她拍摄的不是华裔导演拿手的海外华人生活纠结,而是“穷白人”、“车居族”、“新游牧族”的人生,苍茫率性又处处碰壁的另一种美国梦。

美国电影题材丰富,为人称道也不全因为拍摄手法创新先进,好莱坞在向外输出美国优越的同时,其实有更多电影是为反求诸己,甚而着眼剖析这个国家的霸道、占有和掠夺。赵婷的《游牧人生》诉说的是美国这块广袤无垠大地虚无飘渺的一隅,它也确实综合在美国的强大之中,成为美国社会无法屏除的实际人性面。

据该文说,美国电影中的“美国元素”,当然不只有警匪枪战里死不了的英雄或华丽的科幻场景,属于美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历来也能分别在不同类型的电影里,被赋予相同份量的呈现。赵婷之所以“厉害”,相信有一部分原因,是她这来自中国的年轻女性,却能细腻地洞悉美国某种内在,和当年李安被赞誉为能以别具风格的视角,拍出西方故事的东方人一样,都有跨越原生文化限制,去诠释另一种截然不同文化现象的高超本领。

2021年赵婷获奖的今天,不由得让人想起2009年好莱坞科幻灾难片《2012》,它或是所谓“好莱坞电影中国元素(大国崛起面)”的滥觞。影片导演罗兰‧艾默瑞奇当时曾说,《2012》灵感除了来自马雅末日预言,片中诸多关于中国的铺排,比方说在四川打造“现代诺亚方舟”、有纪律的解放军、代表信仰层次的西藏喇嘛、中国标的珠穆朗玛峰等等,都是源于他在四川地震时,为中国军方救灾感动而来。

电影《2012》之后予人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藏对着民众广播:“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大家重建家园。”另一句是美国政府官员逃到四川,看到已造好、逃难用的大型航舰遂有感而发:“当初选在这(中国)建造它是对的,只有中国有这样的劳工和效率。”这些一语带过的细节,对当时的中国当然是赞许和恭维,也就是说中国在西方国家眼里,早不是过去一穷二白的落后地区,而是可以为世界救亡图存的国家。电影试片时,因为剧情不断凸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几度引来现场观众满堂喝采,片商自知掌握了在中国的生存之道,对票房燃起无比信心。果然,《2012》一上映,不仅在中国连四周登票房冠军,最终还有近7千万美金票房入帐。

电影推出是在2008北京申奥隔年,也就是中国认为自己已然脱胎换骨的一刻,之后很明显地,许多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元素的应用,也愈加广泛和直接,就算硬是安插中国演员在剧中跑龙套也无所谓,对照近年频频透过投资电影“说好中国故事”,当年《2012》的手法其实仅算浅尝即止。

不过,回溯《2012》在中国卷起的热潮,当时中国另有冷静的声音,认为此种刻意吹捧中国政府(人民)的剧情设计,恐怕会让才在蜕变初期的中国走上自我膨胀,而且只愿意听赞美、顺耳的声音,尤其,这些来自美国好莱坞电影的溢美情节,很多时候还会把中国原本积累的社会问题顺手又向下掩埋一层。

据该文章称,《2012》十年过去,中裔美籍导演赵婷在美国大放异彩,拍的却是美国的虚弱。另方面,好莱坞影片已不再只把中国元素看做电影里可为点缀的一种“元素”,而是将“中国”直接置于片中全球化理所当然的重要部分,但“中国元素”难道就只有解放军、航天、军武和大国崛起的浮华面向吗?而今,好莱坞导演们有多大的胆识(能力)去碰触当下中国社会的晦涩?取材极权专制下的整肃?抑或,拍出疆人、藏人对华人、华脑的抵抗,又或者就连丁点美式幽默都深怕冒犯其红线。来自中国的赵婷能如此深刻细腻拍出穷白的美国,好莱坞电影制作,多数却仍只醉心于中国元素的表象,在表象上打转,正为迎合中国市场所需,另忌惮之所在,应该就是动辄辱华后举国体制的惩戒了。

据上报主笔李濠仲发表评论文章说,当《2012》讲述世界各地饱受灾难,中国解放军不只建造了诺亚方舟,还负起重建文明重担的同时,中国不乏有网民自我警醒,说:“中国或许可以拯救世界,但前提是谁来拯救中国?”直到今天,这个问题尚须不断追问下去。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10429-%E8%B5%B5%E5%A9%B7%E8%83%BD%E6%8B%8D%E7%A9%B7%E7%99%BD%E7%9A%84%E7%BE%8E%E5%9B%BD-%E5%A5%BD%E8%8E%B1%E5%9D%9E%E7%94%B5%E5%BD%B1%E5%8F%AA%E8%83%BD%E5%92%8F%E5%8F%B9%E4%B8%AD%E5%9B%BD


重刑威胁:纳瓦尔尼解散反腐基金会地方机构

正在狱中遭关押的俄罗斯反对派人士纳瓦尔尼的支持合作者Leonid Volkov今天说,纳瓦尔尼决定解散各地反腐败基金会反腐败办事处机构,以避免他的众多反腐支持者遭政府拘捕并遭判重刑。俄罗斯当局刚刚将纳瓦尔尼所领导的反腐败反对派组织反腐败基金会纳入极端分子组织名单,并威胁判以重刑。但反腐支持者将继续独立的抗议活动。

纳瓦尔尼本人今天出席一个司法听证会,从视频会上,纳瓦尔尼显示消瘦,他被剃了光头,穿着监狱狱服。据纳瓦尔尼说, “我昨天被带去洗澡(...),有一面镜子,我看着自己:我只是一个可怕的骨架。”他在独立电视频道Dojd播放的录音中这样表示。这是纳瓦尔尼结束绝食以来第一次公开露面。纳瓦尔尼开始进食,体重却没有增加相反仍在下降。纳瓦尔尼是出庭听讯,纳瓦尔尼被指控诽谤。一名俄罗斯二战英雄指控遭到纳瓦尔尼诽谤。

纳瓦尔尼2011年成立的反腐抗议组织反腐败基金会(FBK)被当局定性为激进组织,涉嫌人员有可能被治罪遭重判。俄罗斯检察官办公室于4月中旬要求俄罗斯法院对纳瓦尔尼的反腐败基金会立案审查。

据法新社说,本星期,莫斯科一家法院已经禁止反腐败基金会开展任何活动,包括在互联网上发布内容,组织抗议活动和参加选举。如果反腐败基金会被宣布为“极端主义者”,阿列克谢·纳瓦尔尼的组织及支持者将被列入大约三十个在俄罗斯被禁的其他组织的名单,例如恐怖主义圣战组织伊斯兰国(IS)或耶和华见证人。

纳瓦尔尼因揭露当局腐败而受到打击。反腐败基金会也因调查谴责俄罗斯权力圈子中的腐败而闻名。反腐败基金会最具声望的行动是指责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在黑海建造了一座宫殿,此一揭露新闻在YouTube上被浏览了1.16亿次。

俄罗斯全国各地的阿列克谢·纳瓦尼(Alexei Navalny)的反腐败基金会37个办公室机构同时也进行了自己的调查揭露各种腐败,并组织了由反对派支持捍卫的“智能投票”运动,其中包括鼓励支持最有可能击败克里姆林宫现总统普京的候选人,无论其政治地位如何。

据法新社说,纳瓦尔尼是反腐败活动家,也自然成为克里姆林宫的记恨仇敌。纳瓦尔尼自3月份以来因一桩由来已久的前欺诈案而被判入狱,该诉讼案被许多非政府组织和西方国家批评是政治判决。

纳瓦尔尼面对健康状况恶化,于上周结束了为期24天的绝食行动,此次绝食是抗议对他的拘禁条件。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6%94%BF%E6%B2%BB/20210429-%E9%87%8D%E5%88%91%E5%A8%81%E8%83%81-%E7%BA%B3%E7%93%A6%E5%B0%94%E5%B0%BC%E8%A7%A3%E6%95%A3%E5%8F%8D%E8%85%90%E5%9F%BA%E9%87%91%E4%BC%9A%E5%9C%B0%E6%96%B9%E6%9C%BA%E6%9E%84


Thursday, 29 April 2021

特斯拉“失宠”成靶子,北京醉翁之意何在?

来源: 
美国之音

从唯一在华独资设厂的外国宠儿,变成中国官方和官媒的靶子,特斯拉近来在中国的遭遇引发业界和评论人士的关注。专家指出,特斯拉碰上的正是中共的惯用剧本-典型的 “诱饵与转折(bait-and-switch),” 即利用国内反美舆论对待具有关键技术的外国公司,增加迫使其技术转让的筹码。

专家呼吁美国对特斯拉事件提高警惕,因为北京的意图不仅仅是“限制市场份额”保护本国竞争者,还可能迫使特斯拉透露与美国政府合作的其他项目的信息,比如关乎美国国家安全的私有载人航空项目Space X。

“诱饵到转折”的剧本范式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余茂春(Miles Yu)向美国之音归纳了中共对外国投资,特别是那些具有关键技术和专有创新的外国投资的整体手法。“这是一种“‘诱饵和转折’,即以初步的税收优惠和监管措施吸引你进入中国; 一旦上钩,在中国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中共就会毫不犹豫地利用其在中国的投资作为一种杠杆,直接或微妙地迫使它们遵守一系列要求。”

这几乎就是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蓝本。

2018年,特斯拉获批在上海建厂,成为上海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这打破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国车企在华设立全资子公司的禁令,让特斯拉一度被视为外资在华运营的典范。

据彭博社报道,北京不仅向特斯拉打开庞大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还以优惠的利率向特斯拉提供了大量资本,为工业区提供了土地补贴,让曾经抱怨“在美国经历‘生产地狱’”的马斯克充分利用中国的工业制造实力。北京还承诺让特斯拉享受15%的有利税率至2023年。

特斯拉迅速在中国崛起。2020年,特斯拉在中国的收入同比增长124%,销量超过了137,000辆,销售额达到66亿美元。据中国乘用车协会称,这使其成为市场上最畅销的电动汽车。上海制造的Model 3更是销量中的明星。

就在特斯拉向年产50万辆汽车目标迈进时,“转折”悄然来临。

上个月,中国军方以车辆摄像头存在安全担忧为由,禁止特斯拉汽车进入军队营区和家属宿舍。

本月19日上海车展上,身穿印有“刹车失灵”T恤的女车主闹场,爬上一辆特斯拉车顶高喊“特斯拉刹车失灵”。在特斯拉高管回应“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后,特斯拉遭到中国各大官媒,网络一面倒的砲轰。

新华社以“特斯拉,你该从根子上反思了”为题,批评特斯拉“缺乏诚意”,称其高管为“霸道总裁”;《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发微博称,特斯拉事件是要让在华的外国公司看懂,“准确领悟”。

美国前空军准将,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罗伯特·斯伯丁(Robert Spalding)表示,特斯拉案例正是中共多次使用的剧本。“他们等待特斯拉等企业在中国成功建立自己的事业,等一切都交给他们后,工厂才能开始运作,然后他们开始对公司施加压力。最终,他们将确保特斯拉在中国不会成功。”

面对铺天盖地的中国媒体责难,特斯拉在中国一反一贯的强硬公关态度。在3月召开的一次中国高层经济论坛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向中国表态,特斯拉不会从事间谍活动,否则公司将被关闭。

女车主闹场事件后,特斯拉发表一连串声明,从19号的“不会妥协”到20号的“道歉与自我检讨”。到了21号晚上,特斯拉表示“正在配合监管部门的调查”。有评论称,马斯克越来越像最近马云的语气。

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扎克·库珀(Zach Cooper)认为,特斯拉“服软”是在中国运营的私营企业普遍面临的现象,本土的“阿里巴巴和马云也无法幸免。”“要想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显著成效......必须做出和支持(中国的)政治声明。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利用反美情绪促拐点,推进本土电动汽车?

特斯拉中国故事的转折恰逢多个本土竞争对手紧锣密鼓地进入这个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

中国国务院2020年底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号召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 通过政府鼓励和补贴,政府希望到2025年电动汽车可以占所有汽车销量的五分之一。

中国众多电动车竞争对手已经瞄准了国内的巨大市场。其中包括在美国上市的Nio,Xpeng和Li Auto,以及欧洲沃尔沃汽车所有者吉利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Zeekr。华为,小米和百度等技术集团也加入其中,与传统汽车制造商成为合作伙伴。

这些本土电动汽车品牌去年的销量逆势大增,上市后迅速募集了十多亿美元的资金。尽管销量不如特斯拉,但都是快速发展的野心勃勃的竞争对手。

库珀认为,市场的参与者一定会推动政府对他们采取保护主义政策。“我绝对相信他们在这么做。中国的其他案例告诉我们,中国政府会应市场参与者委托进行非常有力地干预。”

余茂春认为,中共在这个时间点盯上特斯拉,“毫无疑问是通过官方控制的反美仇外舆论和心理挤压美国公司。”余茂春指出,这么做有多种原因:包括“特斯拉在中国取得的惊人成功,其先进的技术以及它在美国太空计划中的密切参与。”

马斯克的航空技术或才是最终目标

埃隆·马斯克既是特斯拉,也是载人航空航天制造商Space X的首席执行官。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国防部是其最重要的客户。NASA约三分之二的发射任务由Space X负责处理。

Space X也在美国国家安全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去年十月,Space X获得了五角大楼价值1.49亿美元的重要合同,为军方导弹预警系统的部分进行供货。

斯伯丁表示,“我非常担心Space X最终被中共控制。” “中共一向在寻找机会去影响某些事物,去寻求杠杆。对于特斯拉而言,就是股价。”

“(特斯拉)股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中国的销量,因此中共知道他们可以通过对股价施加风险来影响特斯拉”。 在这种情况下,“特斯拉别无选择,将按照中国共产党的意愿去做。”

余茂春认为,中共的这些意愿包括“共享专有技术和知识,禁止将资金移出中国,限制特斯拉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并可能要求公司透露与美国政府的其他业务中(如SpaceX)的国家安全秘密。”

去年,前共和党联邦参议员科里·加德纳(Sen. Cory Gardner, R-CO)曾拟议提出一项立法提案,要求调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承包商是否在从中国赚钱。加德纳重点提到Space X, 他表示,中国在与美国的太空竞争中,可能“尝试采用美国知识产权和创新,并通过购买或市场准入协议强迫这些技术的转让。”正因如此,加德纳说:“美国现在基本上成为推动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进步的同谋。”

不过,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库珀认为,关于航空技术的转让可能是过度的担心。“马斯克与Space X签订的合同一定会有信息上的限制,因为Space X的大力支持者和主要客户是美国政府。… 另外,仿制Space X是一项极具挑战的系统性的工作,最近有几家科技公司试图模仿…我认为Space X不是窃取零星的技术就能轻松复制的。”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7%89%B9%E6%96%AF%E6%8B%89%E2%80%9C%E5%A4%B1%E5%AE%A0%E2%80%9D%E6%88%90%E9%9D%B6%E5%AD%90%EF%BC%8C%E5%8C%97%E4%BA%AC%E9%86%89%E7%BF%81%E4%B9%8B%E6%84%8F%E4%BD%95%E5%9C%A8%EF%BC%9F.html


印度变异毒株进入中国部分城市

来源:
自由亚洲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周四表示,中国部分城市检测到有印度变异毒株。他强调,虽然现在中国疫情总体形势是好的,没有本地传播疫情,但国际形势非常严峻,外防输入压力更大,公众不要掉以轻心。

吴尊友还表示,病毒变异一直都在发生,无论怎么变异,都能够阻断其传播。只要能阻断这种毒株的传播、流行,只要能阻止变异毒株的流行,又可以防止新的变异毒株的发生。

另外,对于中国是否会因印度疫情调整常态化疫情防控策略,吴尊友说,常态化防控策略是中国从新冠流行以来确定的基本防控策略,也是中国保持良好的疫情形势的关键,所以“五一”期间、“五一”以后还会继续坚持常态化防控的各项措施。

据中国官方发布,28日新增2019冠状病毒疾病确诊病例20例,全为境外移入,其中浙江就有11例中有10例来自印度。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5%8D%B0%E5%BA%A6%E5%8F%98%E5%BC%82%E6%AF%92%E6%A0%AA%E8%BF%9B%E5%85%A5%E4%B8%AD%E5%9B%BD%E9%83%A8%E5%88%86%E5%9F%8E%E5%B8%82.html


继芯片 “大跃进”后 国产电动车 “大跃进”如箭在弦

来源:
自由亚洲

中国网络科技企业百度、小米、OPPO,华为纷纷宣布生产智能电动车,甚至连地产商恒大集团也涉足电动车,但在今年的上海车展,恒大展示的实体车竟然是模型,受到网民嘲笑。

今年以来,一股造智能汽车生产热潮,席卷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其强烈程度不亚于去年众多企业一窝蜂的注册登记为芯片制造厂,当中近一半都是烂尾收场。4月19日,应用了华为智能驾驶技术的极狐阿尔法S智能豪华纯电轿车亮相2021上海车展。此前1月11日,百度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三个月后,百度智能汽车在上海车展亮相。3月30日,小米集团向港交所提交正式公告,投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

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是否有能力造好高质量的电动车,山东大学毕业的金融学者司令,接受本台采访时说,企业一窝蜂造车可能和去年造芯片一样,最终一事无成:

“我认为这是中国在努力的抢抓制造业的主动权,尤其是工业的关键零部件,还难以实现自给自足。核心技术包括芯片,汽车用芯片中国也是难以生产的,中国想真正的不再依赖进口,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走。”

继华为、小米之后,又一家手机厂商OPPO踏上了造车之路。本周三(28日)OPPO方面对北京商报记者回应称,公司在车机互联方面确实有布局,就连地产商恒大也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

手机仍停留在组装阶段就勉强生产智能汽车

浙江一位从事进口贸易的商人姚女士对本台说,制造智能电动车的难度比手机难得多,中国的手机制造停留在组装而不是研制层面,地产商转产造车更不容易。她说:

“你看到恒大在这次车展展示出来的9辆车,都是模型。我觉得造不出车来。手机厂造车也难,第一造车比造手机难。我最近才知道我的一个朋友叫我找韩国的高精密度胶,就是手机需要粘合的胶水,中国也造不出来,何况造车现在又是这个(芯片难求)情况,又比造手机难。”

去年12月,恒大已经表示,通过国际收购与合作等模式,与世界顶级超跑科尼赛克、动力总成巨头德国多家企业联手,制造世界先进的汽车,不过,这次在上海车展展示的竟然是9辆模型车,让参观人士大跌眼镜,模型车只有外壳,被发现没有悬挂和制动系动。

汽车行业内人士王先生对本台说,中国汽车制造技术与西方比较,在软件方面的差距悬殊:

“现在OPPO手机都在嚷嚷制造汽车,硬件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但是软件是最大的问题。汽车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制动才是人家关键技术,不是拿钱就能堆出来的。我估计造车热潮会无疾而终。”

面对进口商国产车毫无竞争力可言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现代造车除了高昂的研发费用,还涉及到销售、行政、购买厂房等资产。以蔚来汽车为例,2020年度的研发支出24.9亿元,销售及管理费用39.323亿元。

翻查大陆汽车销售网站资料,国产蔚来 ES8 电动车,走的是高档路线,续航能力达到580公里,算是国产电动车中的顶级配备,售价约46万至62万人民币。

但特斯拉计划推出在大陆生产的M3电动车,性能被公认远远超越蔚来电动车,而且大部分技术和配件都是自主研发,但售价将会低至24万元人民币,换言之,国产顶级电动车将会彻底失去竞争力。

民众无力买车导致汽车厂关闭

就中国民众对私家车的购买力而言,大部分家庭无力购买电动车。在深圳司机张海对本台说:

“我们中国也不可能每一个家庭都开得起小汽车,有很大一部分人生活并不富裕,所以我认为我们国内一窝蜂进军有利可图的汽车领域,并非好事。”

张强说,目前各路人马拥挤在一条路上,就像当年深圳出现共享自行车,最终车多人少,企业被迫停产倒闭。不过,有学者认为,很多企业为了获取政府财政补贴,启动汽车项目,最终的结果就像芯片一样,汽车企业“烂尾”。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7%BB%A7%E8%8A%AF%E7%89%87%7C%E2%80%9C%E5%A4%A7%E8%B7%83%E8%BF%9B%E2%80%9D%E5%90%8E%7C%E5%9B%BD%E4%BA%A7%E7%94%B5%E5%8A%A8%E8%BD%A6%7C%E2%80%9C%E5%A4%A7%E8%B7%83%E8%BF%9B%E2%80%9D%E5%A6%82%E7%AE%AD%E5%9C%A8%E5%BC%A6.html


【整治港台】《鏗鏘集:記者出路》被抽起 製作團隊:盡力爭取出街,無奈未能改變

香港電台鏗鏘集以《記者的出路》為主題的報道,早前被管理曾延期播出,其製作團隊今日(29 日)正式接獲管理層通知,該集報道不能播出,但表示「沒有原因」。製作團隊表示,在過去一個月內,有積極和管理層溝通,盡力爭取報道出街,無奈未能改變結局。

有關報道的製作團隊表示,約在三月中,管理層已要求他們提交未來兩周會出街的報道大綱。《記者出路》的受訪者包括眾新聞中國組和《Hong Kong Free Press》的記者,原定在 4 月 5 日播出。不過,當管理層在 3 月 22 日得悉報道大綱後,要求製作團隊同時訪問如《港人港地》等「藍媒」。

團隊曾向管理層解釋,報道是希望探討裁員減薪下,靠讀者訂閱費支持的新聞平台有沒有出路,而管理層建議訪問的媒體,並沒有讀者訂閱費計劃。一日後,管理層指製作團隊不訪問藍媒是抗命、違反指令、要承擔後果,要求以後備節目頂上 4 月 5 日的檔期。當時管理層指,製作團隊可繼續製作《記者出路》,不過若審片時被認為不夠持平中立,會追究責任,包括罰錢。

《記者出路》的報道在 3 月 31 日完成製作並送審,主要講述兩個新記者的奮鬥,旁白並無提及相關傳媒機構名字。管理層在 4 月 8 日指仍未有時間睇片,但質疑會協助兩間網媒眾籌。到了今日製作隊團正式收到管理層的通知,《記者出路》的報道被抽起,並表示「沒有原因」。製作團隊的成員向所有受訪者致歉,表示會繼續努力工作,堅守崗位。



from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https://thestandnews.com/society/%E6%95%B4%E6%B2%BB%E6%B8%AF%E5%8F%B0-%E9%8F%97%E9%8F%98%E9%9B%86-%E8%A8%98%E8%80%85%E5%87%BA%E8%B7%AF-%E8%A2%AB%E6%8A%BD%E8%B5%B7-%E8%A3%BD%E4%BD%9C%E5%9C%98%E9%9A%8A-%E7%9B%A1%E5%8A%9B%E7%88%AD%E5%8F%96%E5%87%BA%E8%A1%97-%E7%84%A1%E5%A5%88%E6%9C%AA%E8%83%BD%E6%94%B9%E8%AE%8A/


欧洲议会通过英欧贸易协议 为英国脱欧划下句号

法新社报道说,欧盟议会周三表决通过了欧盟与英国就未来贸易关系达成的协议,终于为英国脱欧这一痛苦的章节划下了句号。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该协议标志着欧盟与英国强大和密切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也指出,这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欧洲议会以660票赞成、5票反对、32票弃权的表决结果,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这份欧盟和英国贸易与合作协定。投票实际上在周二就开始了,但受防疫限制措施影响,投票结果无法在当天马上出炉。按照既定程序,该协议接下来将由欧盟理事会程序性批准,从而完成欧盟一方就英国脱欧的所有法定程序。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周三在推特上说,英国永远是欧盟的重要朋友和伙伴。他指出:“我热烈欢迎欧洲议会对欧盟-英国贸易与合作协定的表决结果。这标志着欧盟-英国关系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英国首相约翰也赞扬这是“漫长旅程的最后一步”,将会对于我们和欧盟,作为重要贸易伙伴、亲密盟友、主权平等双方间的新关系带来稳定。他说:“现在是展望未来和打造更全球化英国的时刻”。

英国2016年通过脱欧公投,决定结束长达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分。欧盟与英国在长时间的谈判后于2020年12月24日就包括贸易在内的一系列合作细节达成一致。根据法定程序,这份事关双方未来贸易与合作的协议需双方议会批准才能正式生效。欧盟方面此前采取变通程序,要求各成员国先行批准临时执行该协议,同时提请欧洲议会对协议进行审议,但因欧英在协议执行问题上出现争端,欧洲议会曾一度中断审议程序并延迟表决至今。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稍早曾表示,确定与英国脱欧后贸易关系的协议含有具有约束力的争议解决机制以及确保单方面采取措施的条款。冯德莱恩表示:“该协议维护欧洲公民以及其权益。这将有助于防止对雇员,旅行者和渔民造成重大破坏。”冯德莱恩说,协议保护单一市场,确保公平竞争,并为社会权益,劳工权益,环境,税务透明以及公共支持等问题上提供高水平的保护。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6%AC%A7%E6%B4%B2/20210428-%E6%AC%A7%E6%B4%B2%E8%AE%AE%E4%BC%9A%E9%80%9A%E8%BF%87%E8%8B%B1%E6%AC%A7%E8%B4%B8%E6%98%93%E5%8D%8F%E8%AE%AE-%E4%B8%BA%E8%8B%B1%E5%9B%BD%E8%84%B1%E6%AC%A7%E5%88%92%E4%B8%8B%E5%8F%A5%E5%8F%B7


中国:谁能熬成习主席的接班人?

今年7月1日中共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中共正在筹备建党百年的各种盛大的庆祝活动,同时也在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长期掌权执政造势。按照过去的惯例,习近平本应在明年年底前举行的中共二十大上将权力移交给他的接班人,但2018年中共取消了国家主席任期限制,为习近平的无限期掌权扫清了法律上的障碍。据美国之音报道,习近平长期执政下,中共是否会重蹈接班人危机?习近平长期执政的前景是什么?他最终会不会挑选一位自己的接班人?中国未来是否会出现“继任危机”?这些议题引发关注。

据美国之音报道称,澳大利亚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与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日前联合发布一份报告,对习近平未来退休后中共可能面临的接班问题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习近平的长期执政给中国未来的政治道路带来不确定性,使中共面临潜在的继任危机。

据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王军涛表示,习近平打破国家主席任期制,长期执政下去必然会引发中共未来的继任危机。他说:“继任危机是肯定会发生的。政治学上说现代政体在变化的时候,政权交接中一定会有一个继承危机的问题。继承危机有三种,一种是哪怕独裁者父子相传,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是法定的,但也有一个新皇帝上来要清洗老皇帝的旧臣,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而且要把老皇帝做错的事纠正过来,老皇帝没做的事做出来。第二种就是在有一个比较好的共处的时候,也需要有一个权力的调整。因为一把手换了,要推一个新的一把手。像马林科夫出局、华国锋出局,都是这样一个(情况)。第三个就是出现了一个权力体制被撕裂,出现大规模的社会风潮,希望出现社会变化。这时候统治集团就发生了分裂。以至还有政体转型都有可能。”

王军涛认为,从中、长期看,习近平执政带来两个效应。王军涛说:“第一个效应,因为他长期全国姓党、全党姓习,建立起一个像托克维尔谈法国大革命的时候,他把民间的独立力量、负责任的东西都给消灭掉之后,整个中国的精英都成了投机的、犬儒式的一些人,实际上这个社会后面的建设性工作很难去搞。第二,假如还有一些负责任的人,他们就会对个人独裁深恶痛绝。因为毛泽东实际上已经给中国人上了一课,但人们还接受邓小平改革,还相信先有经济改革,到一定程度再搞政治改革。现在从习近平之后人们就知道这是不可能成功的了,必须要进行政治改革。”

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知名中国问题专家麦格雷戈(Richard McGregor)和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布兰切特(Jude Blanchette)最近联合撰写的一份报告专门分析了习近平长期执政下,中共未来可能出现的继任危机。据报告作者写到:“习近平巩固了自己的权威,却牺牲了过去四十年来最重要的政治改革:定期与和平移交权力。这样一来,他把中国推向了潜在的不稳定的继任危机,对国际秩序和全球商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报告列举了四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包括:1)明年中共二十大习近平正常交接权力;2)习近平二十大后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在2027年中共二十一大或2032年的二十二大退休;3)中共内部发生反对习近平的激烈权力斗争甚至是政变夺权;4)习近平本人突发不测或因病丧失行动能力从而导致出现权力真空。

该报道引述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所长王天成认为,习近平在明年中共二十大上正常交权的概率近乎为零;他大概会挑选一位潜在的接班人,放入中央政治局常委加以培养和历练,因为这么做更符合他的利益。

他说:“我觉得明年大概他会选一个潜在的接班人放进政治局常委,最重要的原因是符合他自身的利益。他需要有一个可靠的人,将来如果发生权力交接,他能够保证他个人的安全及家庭的安全。第二,他需要一个接班人能够继续他的政策、他的路线,这个是需要时间的。现在他找这么一个人放到常委里面去,让他去做一些事来观察他,也让他形成一些自己的势力。这样将来接班的时候不至于被别人取代。我觉得这是符合他自身利益的。”

从各方的分析来看,发生第二种情况,也就是习近平在中共二十一大或二十二大上退休的可能性最大。习近平本人曾在2014年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大会上讲过,“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习近平的这篇讲话在2020年1月1日被发表在《求是》杂志上,标题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据麦格雷戈和布兰切特由此认为,习近平或许并不想破坏中共的领导人交接制度,并将这种情况称为习近平“推迟退休”。他们认为,这种做法不至于导致邓小平时代树立的领导人接班制度彻底崩溃。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的王天成认为,即便是第二种情况,也就是习近平在2027年或2032年退下来,他也不会是全退,比如效仿邓小平和江泽民的做法,保留国家主席或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但这会导致历史的某种重演。

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王军涛表示,习近平或许是真心想找一位自己的接班人,但结果却可能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美国之音引述王军涛说:“我觉得习近平最后可能有三种情况,一个是终身执政到底,到死咽气都没找到一个接班人。他在认真找。第二就是他会找一个人,这个人在一线,他在二线奔持着。毛泽东实际上还是在一线中掌权,但不在一线中管事,就是政权和治权分开。治理事交给周恩来接任,他只管大政方针。邓小平是表面退到二线,但他说话就是圣旨,江泽民得要战战兢兢地去落实。第三个可能性就是半交接。什么意思呢?就是他掌握党权,然后让总理找个自己可意的人不断锻炼他,锻炼到习近平死也没放心去把这个班交给他。”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10428-%E4%B8%AD%E5%9B%BD-%E8%B0%81%E8%83%BD%E7%86%AC%E6%88%90%E4%B9%A0%E4%B8%BB%E5%B8%AD%E7%9A%84%E6%8E%A5%E7%8F%AD%E4%BA%BA


美九大司令联合呼吁解密情报 让各界看清中俄的“有害行为”

来源: 
美国之音

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报道,由于多位美国四星军事将领要求美国情报界提供帮助对抗中国和俄罗斯的情报战,美国情报部门正寻求加速解密和公开信息,以满足战略需要。

负责美国在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军队以及特种作战部队的9名四星军事将领去年1月写信给当时的代理国家情报总监约瑟夫·马奎尔(Joseph Maguire),恳请情报机构向他们解密和公开更多信息和证据,向世界展示中国和俄罗斯正在做的事情,以帮助打击中俄的"有害行为"(pernicious conduct)。这些有害行为包括破坏美国与盟国关系和侵犯其他国家主权。

根据Politico取得的联署信中说,只有通过"在公共领域展示真相来抵抗美国21世纪的挑战者",华盛顿才能得到美国盟国的支持。因为在这场思想竞争中有许多努力都因过于严格的保密做法而受阻。

这些将领在信中说,“中俄两国正通过全面国家力量的手段进行政治战,操弄信息环境,侵犯国家主权,与国际组织协作,削弱国际社会的完整性,破坏我们的盟友和伙伴关系。他们试图以自己的形象重塑世界,扩散威权主义,推进其野心,他们的行为是挑衅、危险和破坏稳定的。”

熟悉这封信的多名政府官员表示,这封信是由即将离任的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维森上将组织的,由11名四星作战指挥官中的9人签署。只有美国中央司令部和网络司令部的最高将领没有签字。

报道说,这封从未对外公开的联署信去年在五角大楼、在情报界以及国会山上掀起波澜,这么多高层级的军方将领联名提出要求是前所未有的。熟悉人士将其昵称为“36星备忘录”。不过,这封联署信不是命令,也不是最后通牒,而是恳请美国情报界做出重大改变。

这封信没有具体说明这些将领希望公开什么证据,但指出俄罗斯和中国都发动了针对美国的重大黑客活动。 这份备忘录现在出现的原因尚不清楚。

这封信不属于保密范畴,但标有"仅供官方使用"的标签。这封信坚称,现在的状况远远不能达到将领们所需要的对抗俄罗斯和中国有害行为的水平。

将领们要求公开的其中一个情报领域是卫星图像。一位前五角大楼高级情报官员对POLITICO表示,这份备忘录暗示了一些作战指挥官对无法与盟国和伙伴分享敌方行为的卫星照片极为不满。另一位前国防部官员还表示,指挥官们私下里说,情报由于被保密或解密程序过慢或过度分类而无法分享。

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负责战略沟通的副助理马特·拉尔给POLITICO的一份声明说,去年夏天,一个由五角大楼和情报官员组成的小组针对这份军事备忘录召集了一系列工作组,并提出了建议。2020年12月,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要求情报机构审查其现有程序,做出改善,以所需的速度和规模支持战斗指挥部。

他补充说,今年1月,收到了情报机构主管的"初步答复",称正在审查这些机构的进展,并强调打击恶意影响仍然是首要任务。

答复中概述了一系列措施,以回应军方对输掉信息战的持续担忧,包括提高披露、降级和解密流程的效率,以及优先满足解决战略信息传递和恶意影响的情报公布要求。但这份声明并没有表明,这一点在重点关注的优先事项清单中上升到了什么位置。

声明还说,战略通信部还在为情报官员和分析人员制定教育和培训计划,介绍如何发现对手不同形式的错误虚假信息。

报道最后援引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民主党联邦参议员杰克·里德的话说,美国在对抗中国和俄罗斯方面具有主要优势。因为“事实站在我们这边,我们需要更好地阐明和揭露对手的这些活动。”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7%BE%8E%E4%B9%9D%E5%A4%A7%E5%8F%B8%E4%BB%A4%E8%81%94%E5%90%88%E5%91%BC%E5%90%81%E8%A7%A3%E5%AF%86%E6%83%85%E6%8A%A5%7C%E8%AE%A9%E5%90%84%E7%95%8C%E7%9C%8B%E6%B8%85%E4%B8%AD%E4%BF%84%E7%9A%84%E2%80%9C%E6%9C%89%E5%AE%B3%E8%A1%8C%E4%B8%BA%E2%80%9D.html


台积电南京扩产 大陆反对声浪高过台湾

来源: 
自由亚洲

晶圆制造大厂台积电23日宣布在南京厂扩产2万片28奈成熟芯片制程,引发中国工信部咨询专家项立刚发文称,台积电的扩产是要以较便宜的价格打击中国大陆的芯片公司,还说这是“断子绝孙”的事。台湾则有立委担心中国趁机窃取知识产权。民进党多位立委提案修改《营业秘密法》部分条文以保障台湾高科技产业。

台积电上周五(23日)核准资本预算28.87亿美元,用以扩产28奈米成熟制程产能,将用在扩产南京厂的产能,预估将扩增月产能达4万片。中国工信部咨询专家项立刚在《新浪财经》撰文认为,台积电是想以高端晶片控制、低端晶片倾销压制,搞垮中国芯片产业。

项立刚在个人微博录制一段视频进一步说明指,中国政府支持,加上人力价格又便宜、又勤劳、又努力,所以在中国扩厂效果最好。项立刚抱怨,“台积电在5奈米、3奈米,这些先进的制程又不给我们,而且台积电还到美国去做先进的制程,比如说5奈米的厂。”

项立刚:“对我们自己而言是断子绝孙的事,我们是把产业发展的能力与空间,我们自己掐死了,我们难道永远要让台积电成为台湾所谓的 ‘护国神山’吗?”

台网友讽“偷不到技术恼羞成怒”

项立刚此文一出,引起台湾媒体热烈反应,有些媒体用“怕了?”当标题,部分媒体引用网友反应“偷不到技术恼羞成怒”,还有媒体嘲讽“陆专家疾呼制止台积电南京厂扩产 台网笑翻:搞台独?”

台湾网友也加入战局,“不是找到一个台积电叛徒,还不够啊!”“太好了!乐观其成!倒楣的是中国。”还有人对中共喊话,“应该严禁台积电扩产,并且加高3倍税率,毕竟台积电配合美国来打压华为供应,对台积电严苛些才对。”还有中国网友翻墙来回应“第一次觉得绿毛说得话也是有道理的。”

反对台积电南京扩产 项立刚发文暗指影响企业、地方政府利益

项立刚的发言遭到真正的压力来自于中国内部,项立刚28日发文指,“不出意外,我遭到了人身攻击,对此我有精神准备,不意外,这事我有可能影响一个企业重要利益,地方政府和企业会怎么反应。”项立刚进一步表示,“骂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也去影响决策部门,这不很好嘛?搞那么多人身攻击,结果除了提升我的影响力,有何用?”

台经长赞台积电秘密保护做得好

台积电南京扩产也引起台湾立委关切。立法院经济委员会28日针对《营业秘密法》修法进行审查。民进党立委刘世芳质询台湾经济部长王美花,台积电赴南京扩产是否需要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同意?

经济部长王美花:台积电已经跟我们联络,他会写一个说明给我们。

民进党立委刘世芳:需不需要开会?

经济部长王美花:说明之后我们会看情形,再按照我们规定处理。

民进党立委刘世芳:我相信你今天听到很多立委担心的部分,你会知道这里面不是只有投资金额的问题,投资金额虽然高达30亿美元。最主要是很多人才的部分,会有“逆向工程”(对一专案标产品进行逆向分析及研究,以制作出功能相近,但又不完全一样的产品)会拆解我们IPR(智慧财产权) 很多的东西。

经济部长王美花:因为他们在南京厂原来就有16奈米。

民进党立委刘世芳:我知道,但是上次到南京厂已经是2016年的事,投审会同意的时间是2016年,到目前为止已经经过六七年以上的时间。

经济部长王美花:我要说的是秘密保护这点做得非常好。

绿委提案修《营业秘密法》 确定“境外敌对势力”

包括民进党立委陈亭妃、何欣纯在内的10多名执政党立委提案修改《营业秘密法》,提案中希望把第13条之2,加重刑责与罚金。“最高将处无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三百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之罚金。”

何欣纯:“我们看到台积电等科技业的 ‘护国神山’,确实如同一座山保护台湾,很多人认为台积电的营业秘密、还有关键的科技、技术、人才,目前遭遇很多的窥探或是搜集秘密。希望借由这次修法,能确实保障国内护国群山的营业秘密或是技术、制程。”

其中第2条部分,关于“境外敌对势力搜集、刺探或交付营业秘密、档案或物品等相关之资讯,为经济间谍行为。”明确地把“境外敌对势力”,界定为“与我国交战或武力对峙,以及采取非和平手段危害我国主权之国家、政治实体或特定团体,公、私营机构,并依其指示所致者。”

陈亭妃:“也就是把所谓 ‘敌对势力’的范围跟意旨做确认。希望借着这个修正,能够非常清楚去界定经济部跟法务部 ‘域外’ 使用的范围。我相信这样才能真正吓阻到现在窃取我们营业秘密的状况。”

有媒体提问经济部对于修法态度显得保守,台湾经济部长王美花在受访时强调,“从国安角度来看如何防范此事,大家最近都非常关切,但要不要修法,其实是要从更上位的视野来检视,因为窃密样态很广,行政院已经展开跨部会讨论来考量要修哪些法、补强哪些地方,且此事也需要与产业沟通。”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5%8F%B0%E7%A7%AF%E7%94%B5%E5%8D%97%E4%BA%AC%E6%89%A9%E4%BA%A7%7C%E5%A4%A7%E9%99%86%E5%8F%8D%E5%AF%B9%E5%A3%B0%E6%B5%AA%E9%AB%98%E8%BF%87%E5%8F%B0%E6%B9%BE.html


中国人口或现六十年来首下降 “内循环”恐成“内坍塌”

来源: 
自由亚洲

《金融时报》援引知情者报道,中国政府很快将公布中国人口数字在近六十年来首次下降。这不仅意味着把“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宝座让给印度,也将激起与人口相关的生育、养老、户籍、教育等各种政策的辩论。学者担忧,迈向老龄化却缺乏完善保障的中国社会,恐将迎来经济“内坍塌”。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的评估与外交战略也可能有所调整。

“大跃进”饥荒以来   中国人口总数首次下降

拥有十四亿人的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可能很快要将这个宝座拱手让给印度。

英国《金融时报》4月27日援引知情的中国研究者报道,中国政府即将公布的最新数据将显示:中国面临近六十年来首次人口缩水。

中国自1953年开始约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2020年底已完成第七次的全国人口普查。原定在今年四月上旬举行的国家统计局发布会公布,但是至今没有正式公布。《金融时报》的报道称,这次普查的结果人口不足十四亿,是自1950年代末“大跃进”运动造成的饥荒导致数以千万计的民众非正常死亡以来中国人口总数的首次下降。

《金融时报》引述数名知情人士称,最新中国人口数字被认为非常敏感,在多个政府部门对数据及其影响达成共识之前不会公布。

“(迟迟不公布)最可能就是数据不符合预期、数字‘难产’,中国长期数据造假已经纸包不助火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员、《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长期呼吁,中国人口危机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他告诉本台,“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国防、外交,包括养老政策,长期都是建立在错误的人口数据的基础上,后果是很严重的。”

他还提到,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的评估与外交战略也可能有所调整,“比如美国过去完全采纳错误的中国人口数字,以预计中国经济很快要超过美国来做战略规划。”

与此同时,四月以来中国各部会相继放出人口政策的风声,也引人猜疑是在预做人口总数下降的“思想准备”。中国国务院办公室28日呼吁要“消除男尊女卑传宗接代等落后观念”;中国央行则在17日罕见推出工作论文,建议全面开放生育、推进养老改革;中国官方也表示将在未来五年内“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第七次人口普查    内容有啥?    为何造假?      

中国历史上进行过6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别是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总人口分别为6.0亿、6.9亿、10亿、11.3亿、12.6亿、13.4亿。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4月1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将建立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基础上,但会“增加发布更多更细的信息”,及“大幅增加普查公报数量”。

第一份公报的内容将涵盖人口总量、家庭户规模、性别、年龄、民族、教育程度、城乡结构、地区分布以及人口流动等九大项。

“普查后又修改数字是最严重的问题,我是希望中国官方这次诚实面对。”易富贤对于人口调查结果可能出现巨大变化保持怀疑,但也有期待。 “所谓中国主流人口学家仍掌握著话语权,必然不允许让数据推翻他们过去的研究成果。如果数字不符合预期,背著做(手脚)都要保持数据的‘延续性’。”

易富贤以2000年人口普查为例,各地普查上报的汇总数字只在12亿左右,远低于官方学者预期的12.7亿。“他们就进行反复的补查,多找出了几千万人,变成12.4亿。最后再硬加上了一些数字变成12.658亿以保持数字的连续,2010年人口普查也是这样。造假每年的水分是会累积的,你去年造假的,今年还会是这样,累积到现在就是一亿多的‘水分’。”

易富贤在2020年出版的《社会科学论坛》上发表的《2020年人口普查仿真分析》论文中曾预估,2020年真实的中国总人口应该为12.6亿人。

一位在中国智库从事人口研究、因安全原因不愿具名的学者告诉本台,除了中央对数字的修改,地方政府对数据的浮报以争取中央补助款也是常见的情况。

老龄化社会来临      “内循环”恐成“内坍塌”

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预估,中国人的预期寿命达近77岁。随着中国出生率大幅下降,中国政府也预测,在2025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3亿,约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时代可能比我们预期来得更快,”上述中国学者提出担忧,虽然人口结构老化、出生率下降是世界趋势,但中国一来是经济尚未完全发达,二来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中国劳动力主体是三亿的农民工,大概七成是没有养老保险、没有社会保障的,这些人逐渐迈入老龄,退出劳动市场。未来如果没有年轻人口支撑,我们经济不可能像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那样还有社会保障支撑,老年人口能消费,社会继续良性发展。我们大量的老龄人口没有消费力,经济就会向内坍塌。”他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9年的一份报告预测,随着劳动力减少,到2035年时中国的主要养老基金将会耗尽。中国还存在农村、乡镇、城市养老金差异极大的情况。

  “我八十多岁的父母在广西农村,一个月的养老金就一百多块,那也就是一斤猪肉啊。没有子女根本不行。完全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有另外的补助五六百块钱,但那也不是主流。”在深圳工作的白领吴先生满是担忧与无奈,他说,这个国家需要更好的人口及社保政策。

这个政策或许必须先建立在真实的数据上。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4%B8%AD%E5%9B%BD%E4%BA%BA%E5%8F%A3%E6%88%96%E7%8E%B0%E5%85%AD%E5%8D%81%E5%B9%B4%E6%9D%A5%E9%A6%96%E4%B8%8B%E9%99%8D%7C%E2%80%9C%E5%86%85%E5%BE%AA%E7%8E%AF%E2%80%9D%E6%81%90%E6%88%90%E2%80%9C%E5%86%85%E5%9D%8D%E5%A1%8C%E2%80%9D.html


刘致昕:北京新一波全球宣传战,为新疆再教育营「换脸」——谣言分化、制造多语内容、借「第三方」网红发声

20210428

一场关于新疆再教育营、强迫劳动是否属实的真相之战,正在全球社群网站上愈演愈烈:来自新疆的官方制作公司,制作多语言的影片讲述新疆生活的美好;匿名者每天发出网络攻击,要瘫痪累积超过万份受害者证词的公开数据库;住在中国的西方网红,拍摄双语影片支持中国官方论述⋯⋯。

《报导者》越洋专访6位在舆论战前线的当事人,从社交网站数据、3份最新的研究报告和他们的亲身经历,也看见中国政府的宣传机器如何在民主国家中埋下怀疑与分裂的种子。

2018年,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人,目前人在芬兰的33岁医生穆拉特.哈利.维吾尔(Murat Harri Uyghur)在社交网站上贴出第一支影片,为人仍在新疆但已失去联络的父母求救;接着,他开启了救援新疆维族人的旅程,到超过20个国家演讲、组织人权工作,协助他们发声。

两年多后的现在,一路看着他向世界求助的芬兰友人,却边散步、边问他:「你确定你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吗?新疆真的有再教育营吗?」

「我吓了一跳,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是网络社群上有一些配了英文字幕的影片,说新疆生活非常美好,⋯⋯有一些声称是来自新疆发出的证词,描绘的是稳定跟繁荣的生活。」透过越洋电话接受《报导者》专访的穆拉特说,虽然身边友人们都理解他的遭遇,但却不理解中国政府对于网络信息的监控、操纵,也无法分辨中国国家媒体报导所代表的意义,「我得跟他说『在新疆,是有特殊许可的人才能使用西方的社群媒体、才能够上传那些东西的』,他们才恍然大悟自己看的可能是官方的宣传。」

针对美国与欧盟制裁,中国展开全球宣传战反扑

超过两年的时间,如同穆拉特一样,来自中国新疆地区受压迫的不同族群,如今在海外生活或流亡海外者,因为联络不上家人、因为知道家人已被关进所谓的「再教育营」,在别无选择下,他们冒着风险透过社交网站向世界求救,有的上传影片并向媒体揭露、有的公开亲人的照片、位置、户籍数据,希望得到中国政府响应亲人的下落。

这样子的证词,至今累积成1万3千多份证词与证据的「新疆受害者数据库」。根据这份数据库和其他中国政府官方文件,国际媒体、智库、美国及欧盟已认定中国政府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大规模人权压迫。3月,美国、欧盟、加拿大及英国,连手对中国相关官员祭出制裁,是欧盟自1989年天安门事件以来,首度对北京采取的重大制裁。


维吾尔人权项目发布了维吾尔人权项目发布了"抓捕与失踪:维吾尔家园的知识精英被围剿" 的中文版本。(维吾尔之声)
另一方面,中国全力反扑,展开全球性的宣传战。

对内,中国官方以人口计划解释新疆地区人口下降问题,他们形容再教育营是职业培训、住宿学校,称强迫劳动是繁荣发展的一步,更是消除贫穷、打击极端主义。

对外,中国则是炮火猛攻。就在美欧宣告制裁的两天后,中国国务院发表《2020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就种族主义、贫富不均、COVID-19疫情批评美国;共青团微博和众多官媒还翻出2020年10月,瑞典品牌H&M不采用新疆产品或原材料的官网声明,点燃中国民众怒火,要众人力挺新疆棉、抵制西方势力的「抹黑」。4月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徐贵相,在北京中国外交部内召开记者会开炮,称所有关于新疆人权压迫的信息都是造假,是西方势力蒙骗世人,包括穆拉特等受害者及其家属的证词影片皆是演员的演出。只是,徐贵相也在记者会中矛盾地说,中国政府已针对1万多份证词「认真研究查核」,其中「只有」1万700多人是真有其人。但他的说法无异证明了多数证词的存在。

证词数据库的重要性,也让自身成为攻击标靶

俄裔美籍的斌吉恩(Gene Bunin)是徐贵相在记者会上点到的名字,也是建立「新疆受害者数据库」的核心团队成员;2014年斌吉恩开始以学生及研究者身分在新疆学习维吾尔语言、文化、艺术,2017年后有不少友人消失、传出死亡,他于是开始理解人权现况、协助向国际求援、翻译证词,从2018年秋天开始数据库的建置,却也导致他被迫离开新疆,随后也被哈萨克斯坦政府停发签证。

因人身安全因素无法公开位置的斌吉恩,在接受《报导者》越洋专访时说:「这就代表了我们做的事正在发挥作用,中国政府必须做各种不同的事来应对。」

台面上,中国政府否认这些证词的存在,但台面下,这个证词却发挥极大的救援效果,「有一次十几个受害者家属一起在YouTube上作证,隔天他们就收到(中国政府)电话;也有人在美国上网作证,一周之后家人就被释放;还有一次,我们把证词上传到数据库之后,一个小时内就收到新疆地区公安打来的电话,⋯⋯他们很仔细地在看我们的数据库,」斌吉恩细数证词所代表的真相揭露,在过去两年多对中国政府造成的压力。

「这也是他们直接攻击我们的原因,因为证词是最客观的证据,无关地缘政治,就是人们真实受害的亲身经历,」斌吉恩说,「新疆受害者数据库」每天收到网络攻击,有时一天内收到上千份假冒的求救需求,也有人会发钓鱼信件引诱斌吉恩下载恶意软件。但攻击只在2018年底数据库建立时成功过一次。

数据库靠着群众募资支持运作,至今捐款人超过千人,由全球各地十余名兼职人员共同维持运作,还有学者、资安团队、智库、十几名志工主动协助参与。团队透过搜集社群网站、媒体报导和各地人权组织上的证词,也协助求助的受害者拍摄证词影片。网站则为上万名受害者建立证词检索的功能,供全球研究者、记者、人权工作者调查使用。另外,包括中国政府流出的官方文件、网上的公开标案数据、官员发言等也都在此建檔。

国际人权律师、拉乌尔瓦伦贝格人权中心法律顾问戴蒙德(Yonah Diamond)告诉我们,这些证词的重要,不仅让全球有机会在新疆被封锁的情况下理解真实情况,也让受害者和其家属在中国政府创造出的震慑中,有勇气、有机会作证和发声。戴蒙德参与撰写的独立调查报告中,取用了数据库中近百位目击证人的证词,进一步将成为联合国、国际刑事法庭等调查的基础。

但中国也跟着这些证词,找到攻击的目标。人在芬兰的穆拉特,当时不仅为自己失去行动自由的父母作证,也发起#MeTooUyghur的网上串联行动,打破恐惧造成的沉默、带起跨国维族社群间的作证潮。这也让他成为首要的攻击目标之一。

恶意而伶俐的攻势,从瘫痪运动者的日常开始

「我必须说,他们(中国)的攻势非常厉害⋯⋯几乎瘫痪了我在社交网站上动员跟组织的可能。」2019年7月,《报导者》第一次采访穆拉特,当时的他还是在各国之间的活跃倡议者,如今,他已删除Facebook账号,回归医疗专业的研习,说要过好个人生活。

攻击分成几个面向。首先是当面的威胁,然后是大量的私讯,包括怒骂、羞辱、恐吓。也有人假装是其他受害者私讯求救,却只是无止尽地要占用穆拉特的时间,「我甚至收到说是同乡的人从新疆发来的讯息,『劝』我,同时威胁说我再发声,我的家人就会再被关。我只问他,是谁让你用Facebook的?你在为谁说话?」

「这些我们都习惯了,你知道很多人就是网军,他们就是在赚钱,发这些讯息。」然而真正造成穆拉特受伤的,是第二波攻势。

用谣言、怀疑论分化反对阵营,「中国的确摧毁了我们」

先是谣言出现在各地的的维族社群,说穆拉特其实是犹太人。接着是在维族社群之间放大矛盾,宣传穆拉特的基督信仰,此举,让许多以追求东突厥斯坦独立的维族运动分子、以伊斯兰为宗教信仰的维族群众,与追求中国境内多元宗教自由的穆拉特之间,出现了被有心挑起的冲突。有心人放大了之中的差异并煽动怀疑,让许多维族人不愿再与穆拉特合作,甚至要他上网开直播、宣称自己改信仰伊斯兰,否则不再支持他的倡议运动。

穆拉特承认,来自「自己人」的谩骂跟不理解,让他心力交瘁,决定关闭Facebook账号。就连跨国串联的脚步也停下──近来声音社交软件Clubhouse窜起,他也一度与朋友们在上面开启英、德、芬三语的交流房,希望证词被更多人听见,但此举也立刻引来攻击。如今,他只留下每周一次的咨商专线服务,提供受害者和其家属使用。

「我本来是想协助受害者的,但我们之间被谣言跟操作过的信息,种下怀疑、仇恨之后,我却也成了受害者。⋯⋯我不想用这个字,但他们(中国政府)的确摧毁了我们的动员方式,他们学得很快,」穆拉特说。

长期观察中国人权问题的人权观察(Human Right Watch)专员王松莲观察,抹黑与攻击人权运动者、受害者,在中国709维权律师大抓捕事件后,成为惯用的手法,但随着社交网站普及、新疆事件的受害者数量庞大且位于世界各地,中国的攻击及对事实的围捕规模变得更大、更为极致。

于是,中国政府对穆拉特等受害者家属证词的反制,如今透过不同语言展开,声称是来自新疆的维族家庭上传的生活影片,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上配着不同语言的字幕出现,又或是住在中国各地的西方面孔,以网红之姿,讲述支持官方说法的中国故事,近来以色列人高佑思在新疆体验采棉花的影片就是一例,影片也在中国国际频道CCTV播出。

「这是很危险的,这些西方面孔用不同语言从中国发向各地,尤其对那些对中国没有基本认知的人⋯⋯我觉得会有效,」穆拉特说。

官媒互推、平台人为操作、西方网红账号连手洗白新疆

3月,一份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 ASPI)发布的研究报告,揭示了部分中国政府全球性的围捕手法。

撰写报告的ASPI研究员张羽杨(Albert Zhang)向《报导者》解释,中国不实信息操纵的规模前所未见。ASPI从2014年1月到2021年2月间提及新疆(Xinjiang)的27万多则Facebook贴文和95万多则Twitter贴文中观察到,中国宣传机器的新策略和手法。

首先是官媒在西方社群媒体上,针对新疆报导的宣传力道逐年增加。以2020年为例,在Facebook上所有提到新疆的贴文中,得到最多赞的前10名,皆是来自中国官媒的发文(注1),总计超过1千1百万赞数给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以及旅游与文化类的中国英文官媒,打造一个繁荣壮丽的新疆形象。

在中国社交平台上关于新疆的内容呈现,则被平台刻意的排列。以国际使用者为主的TikTok为例,ASPI做了两次的数据研究,2020年8月共444支标注了「#xinjiang」的影片,只有5.6%是批评性质的。2021年3月再次调查,同样看见异常,标注#xinjiang的影片共累积超过900万次浏览次数,但在排行榜上的前三位,却是都与新疆美丽风景相关、各自赞数都少于600的影片。而与释放维族人要求相关的影片,虽有2,831个赞,却只排在第129,以同样赞数来说,该影片应位于排名前30的位置。

TikTok上标注中文标签「#新疆」的影片有245支,累积共约90万浏览次数,但只有一支是批评性质。相较之下,标注了#Uyghur、#uyghurlivesmatter等两标签的前20名影片,大都为批评性质。张羽扬说,这表示TikTok有明显的人为操纵。

「中国在Facebook跟Twitter等西方平台上大量推广『替代性』的说法,是从2019年底开始的,」张羽扬进一步解释,除了官媒和中国官方相关账号的分享,另外有是表面上与官方无关的「第三方」账号所发布的内容。Jerry's China是其中一例,他是一名住在广东的澳洲人,2020年间,Jerry贴了697次与新疆相关的贴文,转推其贴文的包括了中国外交官和官媒账号。

ASPI从这些内容的推播网络中,看见许多使用相貌相似的亚洲女性照片、风景照、使用西方名字的可疑账号,转推着官媒的文章、友好第三方的内容。这些许多后来都被平台侦测为不实账号的网络,与《环球时报》的发文紧密合作,各自贴文文字皆完全相同;部分账号有的在2020年上半年前,张贴与香港《国安法》、美国疫情政策、BLM(Black Lives Matters)运动等相关贴文。




2021年3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徐贵相在北京外交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播放了维吾尔人赞扬中国对穆斯林少数民族政策的录像带。 (美联社)2021年3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徐贵相在北京外交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播放了维吾尔人赞扬中国对穆斯林少数民族政策的录像带。 (美联社)
隐藏在官方标案里的新工具:多语影片

网络中还分享了一家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出版公司「昶宇文化」制作的影片,以阿拉伯语、英语、土耳其语、华语讲述新疆生活的美好。从中国官方的招标文件可以看见,2019年底,昶宇文化以人民币60万元得标,为维吾尔自治区新疆音像出版社拍摄执行《这里是新疆》的制作案;而新疆音像出版社的股东,就是中国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

昶宇文化不只制作内容,也发布作品在YouTube上,其频道拥有5,280个订阅,却只有1,437个浏览次数(注:2021年4月17日的统计),这样的数字是异常的──第一,世界上大部分的频道,浏览次数都比订阅数多;第二,从历史纪录来看,在2020年9月,此频道的累计浏览次数竟倒退,代表观看和追踪的账号是创造出来的,非一般人使用,被平台发现后删除。

进一步细看昶宇文化发布在YouTube的180多支影片,大部分浏览次数低于20次,都有英文字幕。最多人观赏的一支影片,是前职业培训所学员在2020年1月接受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采访。昶宇文化的账号除了自行经营社交账号、发布内容,更重要的是担任制播的角色,制造出来的内容也被其他中国官媒使用,如《人民日报》也都透过西方的社交平台分享昶宇文化的影片。

「大量的使用影片是一个新的现象,对平台来说,影片的内容较难侦测,」张羽扬解释,平台大都仰赖人工智能和人工,侦测上传内容是否含有不实信息等不符合平台规范的内容,影片的侦测难度会比纯文本、图片来得高。同时,利用一般出版社而不是官方账号建立频道,也让一般用户、特别是非中国籍的使用者,更难以判别是否为官方宣传。

「这是一项多语、多国、使用各种平台跟手段的全球性宣传活动,系统性的攻击之外,其投入的资源前所未见。」张羽扬所属的ASPI在2020年发布关于新疆地区强迫劳动的调查报告,指出至少8万人处于强迫劳动状态;报告撰写者被中国网军瞄准攻击,中国官媒甚至发布影片,污蔑研究者的私生活和家庭。一样的做法,也针对斌吉恩以及各研究报告的撰写者。

直接利用「美国媒体」制造极端讯息,获取可信度和影响力

中国针对新疆的宣传大战,影响的除了受害者以及研究者之外,ASPI发现的一项新手法,更为所有民主国家敲响警钟。

中国的宣传网络,包括中国外交官、官媒跟不实账号,挑选了一家位于美国的媒体《The Grayzone》,在上头分享文章。以2020年为例,《The Grayzone》浏览率前12名的报导,包括了指称新疆强迫劳动是美国政府捏造、指美国在发动新冷战的极端言论。

在2019的12月到2021年的2月间,《The Grayzone》被《环球时报》、《新华社》、《CGTN》等中国官媒引用了252次,《人民日报》也引用了61次,《The Grayzone》因此在Twitter跟Facebook上得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曝光。

爬梳过去的数据,中国外交官跟官媒第一次开始分享《The Grayzone》文章,就是该媒体发布了诋毁研究新疆问题学者的报导,中国政府发言人赵立坚在2019年12月30日转推,华春莹在2020年3月也再转发了同篇文章,至今该媒体已成为中国对应任何关押维族人回应的数据源。中国驻澳洲代表处还将《The Grayzone》报导,寄送给各澳洲媒体刊登。《The Grayzone》的创办人布鲁门塔尔(Max Blumenthal)甚至在《环球时报》及俄罗斯官方相关媒体《RT》、《SputniK Radio》接受专访。

人位在美国的王松莲告诉我们,民主国家在社交网站的影响下,不同政治群体已经开始习惯了在各同温层里拥有不同的「事实」,滋养出的媒体环境、替代性信息网站,扮演各同温层的信息来源。《The Grayzone》的例子,便是极端的声音被极权国家取用──本来属于政治光谱上偏极端的少数读者阅读的网站,却被中国的宣传机器推到了媒光灯的中心,并意图加持彼此的「可信度」、支持对方的说法。

在新疆议题上,因为新疆的完全封锁,加上西方人对中国政治运作的陌生,这样子的替代性极端媒体,很可能因为位于美国、以英文撰写,影响国际上许多人对于中国实况的理解。

王松莲的担心已经在发生。

ASPI爬梳社交数据,发现世界卫生组织(WHO)传播总监斯特恩(Gabby Stern)、联合国特别报告员(Special Rapporteur)多汉(Alena Douhan),都曾分享过《The Grayzone》的文章,以支持自身的政治判断。

以斯特恩为例,2020年的7月,她分享了《The Grayzone》的文章称台湾寄给WHO的电子邮件并未含有任何新的信息,以否认台湾卫福部的说法,但台湾卫福部曾公布电子邮件全文,说明早已向WHO示警(注2)。《The Grayzone》的文章支持WHO立场,斯特恩于是分享了连结并写道:「台湾从未提供任何关于冠状病毒或是其传染途径的警告讯息给WHO。」她的贴文得到750个转推、按赞,也让《The Grayzone》作为媒体的可信度提高。

「要确保的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骚扰而停止发声」

「现在在美国的几种极端声音中,有的极左派说中国的治理是民主之外的另一种新选项,说他们的人权问题并不存在;有的极右派则说,中国是民主的威胁,但同时极右派自己在美国造成的人权问题,也绝口不提,在这种环境中,真相更为重要,却(传递真相)更难了,」王松莲认为,中国在民主国家的信息操纵、宣传特定说法,凸显了民主国家在社交网站时代下的认知弱点,尤其民主国家的人们无法理解一党专政的中国,政治与信息环境如何运作,于是像是新疆人权压迫这样子的事实,就可能在美国和其他民主国家内部不同政治群体的争辩和冲突中,成为可以操作、能够扭曲的事实。

「西方对于中国的认知,有很多这样的状况,」王松莲叹道,新疆人权议题只是其中一例,或许中国针对新疆议题的全球性操作,能让世界早一步看清中国的战狼本质,也认清华文网络信息环境所处于的「网络暴力时代」。

对同时身为人权被迫害的当事者、受中国宣传攻击的对象,又生活在民主国家的穆拉特来说,如今中共利用民主国家媒体环境的多元和混乱,形塑对中国的认知,这已是残酷的现实。

而生活在民主的社会里,能做些什么?

穆拉特说,除了努力保存真相与事实,也要努力理解中国如何操纵信息;斌吉恩则提醒:「大家都知道他们是谁、他们在干些什么事,就不用太理中国网军了,要确保的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骚扰而停止发声。」

注1:前10名贴文的按赞数如下:CGTN 5,787,299、人民日报1,680,369、新华文化与旅游800,487、新华社新闻762,482、环球时报647,697、中国日报646,973、Discover Xinjiang 453,582、Discover China 408,321、China Xinhua Sci-Tech 361,696、FlyoverChina 360,139
注2:但根据卫福部公布的电子邮件全文,台湾在2019年12月31号即向WHO提及中国正在发生的非典型肺炎特性病症、病患均隔离治疗的现况,作为示警,但WHO却以「未直接提及人传人」作为理由,称台湾的信件无明确示警作用。

※本报导为《报导者》与自由亚洲电台(RFA)中文部共同制作。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1/04/blog-post_479.html


兰德:美国安全政策考虑向克制型大战略转变

来源:IPP评论 

本文系兰德报告Implementing Restraint: Changes in U.S. Regional Security Policies to Operationalize a Realist Grand Strategy of Restraint的中译稿。

一、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政治家和评论员开始讨论美国是否需要重新思考其对世界的态度。特朗普曾质疑美国长期盟友的价值,拜登曾呼吁从阿富汗和其他国家撤军,他们认为美国在这些国家从事的是无休无止的战争。由于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病大流行,造成的直接成本高昂、经济影响广泛,讨论美国大战略及其相关成本的问题有了新的紧迫性。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质疑美国是否需要重新思考其全球角色,并关注国内挑战。

这份报告着重探讨了美国未来在世界上发挥作用的一种选择:现实主义的克制型大战略(Realist Grand Strategy of Restraint)。"大战略"是一个国家在考虑到国际和国内的制约因素下,如何利用其所有的国家权力工具来捍卫和促进其重要利益的逻辑。因此,一个大战略不仅是国家安全政策建议的集合,也是决策者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决定时的一套理念。本报告重点讨论了这一大战略对区域安全政策的影响。

关于美国如何改变其大战略,有许多新的建议。例如,一些战略家鼓励政策制定者在一些事项上保持怀疑态度,包括美国军队强加民主或重塑社会的能力;其他分析家则呼吁美国强调国家间的法律和制度,而不是军事力量。

总的来说,克制战略的倡导者倾向于主张美国减少对外使用武力的频率,结束或改革美国对盟友的主要安全承诺,同时,减少美国在海外的军事存在。

现实主义的支持者将国际体系描述为无政府主义,认为世界各国以安全为最高目标,并为实现有利的权力分配而奋斗。考虑到美国的权力和地理位置,现实主义的克制大战略有两个出发点——第一,狭隘的美国国家利益;第二,对美国面临威胁的评估低于美国最近的大战略设计。克制战略的倡导者对美国现有的政策提出了许多建议。

美国的利益和对这些利益的威胁程度因地区而异,克制战略的倡导者开出的药方也不同。例如,一些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受到更大的威胁,因此主张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介入要比在欧洲大得多。同样,随着条件的变化,倡导克制者的具体政策规定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例如冷战期间,大多数克制战略的倡导者都赞成美国在欧洲的大规模军事存在和强大联盟,他们认为苏联对美国的重要利益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但现在他们认为俄罗斯的威胁比苏联时代小得多,因此需要不同的战略。

大战略并不是要阐明美国应该推行的所有详细政策。相反,大战略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框架,可用于在特定情况下确定优先事项以及确定适当的政策。决策者和公众开始对克制大战略的建议产生更大的兴趣,需要了解其更实际的意义。如果政策制定者接受了克制大战略的逻辑,他们可能想知道如何实施这一战略。克制战略的倡导者已经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下文将详细介绍。

本报告将对现有建议进行评估,并确定实施克制大战略的下一步措施。为此,我们提出以下问题:(1) 主张克制者针对美国在关键地区的安全政策改变提出了哪些建议?(2) 还需要制定或改善哪些地区的重要的政策规定?(3) 什么样的分析将有助于填补这些空白?

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我们着重探讨在现实主义的克制大战略下,美国的政策将如何变化。我们不评估这种大战略是否建立在有效的假设上,或者总体上是否可取。在本报告中,我们把这些因果关系的说法当作是给定的,以关注克制政策的大战略。 



二、美国大战略之争概述

要理解有关美国大战略的辩论可能很困难,部分原因是分析家和评论家使用的术语并不一致,而且经常互相推诿。我们将解释大战略辩论中的各种立场是如何相互联系的,以及现实主义的克制大战略在这场辩论中的地位。

在公众讨论中,大战略主要以美国在关键地区的军事介入程度为特征。我们所说的"军事介入",是指美国安全承诺的数量和深度、和平时期部署在海外的美军数量,以及美国采取武力来维护利益的程度。冷战结束以来,美国采取的大战略属于霸权主义大战略的范畴(见图1.1)。这些大战略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即美国的压倒性力量优势和美国的高度军事参与是保障美国利益的必要条件。






大战略不仅是由其解决方案决定的,也是由其基本逻辑决定的。大战略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国际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也可以包括军事参与以外的更广泛的问题。一项宏伟战略的具体规定可能会根据国际情况而变化,并且还可能涉及军事参与外的更多问题。为此,备选的大战略有时会有额外的修饰词来表示基本逻辑。例如,学者们用自由主义霸权或自由主义的国际主义来描述冷战后美国在特朗普政府之前的大战略。

虽然略微有变化,但这一时期的大战略不仅是由对美国霸权价值的信念决定的,也是由自由主义思想决定的。这些信念包括:民主国家往往不会发生战争,经济相互依存往往会促进全球繁荣、减少冲突风险。在这一时期,美国通过它所帮助建立和维护的规则和制度体系行使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

不过,并不是所有霸权主义的美国大战略都是自由主义的。例如,有学者提出用"非自由主义霸权"来形容特朗普政府下的美国大战略。这一大战略包括拒绝自由贸易、否定经济相互依存和否定国际机构的价值。特朗普政府也曾公开质疑其与民主盟友的关系。然而,特朗普政府下的大战略仍以美国霸权为前提,力图维持美国的经济和军事优势,并对与现有对手的竞争持更加好战的态度。

学者们详细讨论了美国大战略在未来应该如何发展。例如,有些学者接受冷战后大战略的核心内容,但对其所认为的过度行为——如2000年代初以武力促进民主,以及特朗普政府期间美国与盟友伙伴的对立——持怀疑态度,这些学者就会使用"深度参与"或"选择性参与"等术语。

不过,主张深度和选择性参与的人仍然认为要维持美国在海外的大量军事参与。这来自于一种信念,即美国可以通过美国可观的海外军事存在、美国庞大的联盟网络,以及更广泛地利用美国制定国际体系的规则及军事力量来捍卫国际体系,从而最好地促进美国利益的最大化。这些战略要求更高层次的军事参与,对其他大国采取更多的对抗性政策,以及更愿意使用武力来追求美国的利益。

而克制战略的倡导者则力图大幅减少美国在海外的军事介入。他们普遍要求减少海外军事存在、削减国防预算、限制使用武力。正如那些推崇霸权主义大战略的人之间存在差异一样,那些推崇比较克制的大战略的人之间也存在差异。不同点包括他们认为的减少军事参与的程度以及他们提出方案的逻辑。

在本报告中,我们并不关注所有倡导克制大战略的人。例如,我们不关注进步主义克制大战略的倡导者,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减少军事参与来帮助创造一个更加公正的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减少国内不平等。进步主义者认为,改革国际机构,使之更加民主,会减少国家间冲突的风险;而现实主义思想家则认为,国际机构可以而且应该反映大国的利益,不会对国家行为产生实质性的制约。

进步主义克制大战略的表述仍在不断更新,因此很难充分评估与现实主义克制大战略的共同点和分歧点。然而,一些差异已经出现。举个例子,一些主张进步主义克制大战略的人认为,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气候变化,而不是地区霸权的崛起。另一些人则认为,美国应该维持联结其民主盟友,以帮助打击专制主义和民族主义,而主张克制的现实主义者则对美国的一些承诺提出质疑。

克制大战略有别于孤立主义。孤立主义要求美国进行更极端的缩减。布劳莫勒(Braumoeller)对孤立主义的定义是:"一个国家自愿地、普遍地不参与国际体系与安全有关的活动,尽管它有能力参与。"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美国应减少在许多地区的行动,但他们并不要求美国在所有条件下结束对关键地区安全事务的所有参与。这体现了克制大战略与孤立主义大战略的核心区别。

三、现实主义克制大战略概述

任何大战略的核心都是对国家利益的阐述、对国家面临威胁的评估、对世界如何运作的一系列信念,以及对国家如何利用其有限的资源来促进和捍卫其利益的广泛规定。

(一)利益

克制大战略的倡导者对美国利益进行了狭义界定。他们认为保卫美国的国土,包括美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美国公民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利益。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还试图维持美国作为世界上军事能力最强的国家的地位,因为美国的军事优势使美国能够保护这些核心利益。与此相关,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美国持续的经济实力是保持美国军事优势的根本。

当前的美国大战略,正如2017年《国家安全战略》(NSS)中所说的那样,和克制大战略所认为的美国国家利益是相同的,如美国国土安全和美国繁荣。不过,在如何保护这些利益的问题上,当前大战略与克制大战略截然不同。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提出,美国需要有更大的力量优势,它称之为"超越性匹配"。

(二)因果信念

克制大战略的倡导者从现实主义信念出发。第一个核心信念是,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的,这意味着没有一个最高的权威机构来执行该体系的规则。虽然合作是可能的,但国家的生存和安全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各国都想维护自己的权力,当出现威胁时,他们会设法推卸责任,希望其他国家能承担面对威胁的代价。国家在无法推卸责任时也会进行平衡,建立自己的军事能力,寻求盟友,甚至通过打仗来对抗威胁。克制大战略的倡导者也倾向于相信民族主义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希望人民和政府强烈抵制其他国家的统治、入侵和占领。

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核武器对国际政治有重大影响。这些战略家期望,拥有核报复能力的国家,即使在对手首先使用核武器后也能进行报复,能够阻止核攻击。常规战争有可能升级为核战争,这也会使人们谨慎,使核武器国家之间不太可能直接爆发战争。同时,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威胁使用和使用核武器来保卫盟友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因为这样做会招致核报复。然而,各国往往采取危险的核政策,试图使这种威胁可信。

因此,将核威慑扩大到盟国的风险很高,在和平时期会造成更大的竞争,在发生战争时会造成更大的风险。与此相关的是,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各国越来越有能力以可信的方式威胁使用核武器来保护自己。因此,只要一个国家能够发展安全的核报复能力,并保护其核库存不被恐怖主义和其他团体获取,克制战略的倡导者就会对核不扩散比较乐观。

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联盟是有用的工具,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聚集能力,并发出相互承诺的信号,以威慑潜在的侵略势力,例如在冷战期间建立北约以保卫西欧。在这种情况下,联盟需要谨慎地进行管理,以确保有效地威慑对手;盟友之间需要相互信任,不需要担心有被抛弃的风险。

然而,克制战略的倡导者也认为,结盟是有风险的。联盟关系,以及盟友为承诺而采取的政策,会使对手更加不安全,导致战争风险增加。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联盟内的相互承诺可以增加盟友采取更危险政策的动力,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战争发生,盟友会保护他们。这就造成了陷害的风险——被卷入一场不必要的战争。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当利害关系较小和美国利益较低时,这种风险可能大于收益。

更一般地说,克制战略的倡导者是出于现实主义而非自由主义的原则。他们认为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不会降低冲突的可能性或促进大国和平。克制战略的倡导者确实认为美国经济是美国力量的基础性来源,他们认为美国维持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如贸易和投资,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好事。然而,他们并不认为捍卫这些经济关系是美国的核心利益或美国安全的根本。他们认为,美国经济强大且多样化,使其比其他国家对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敏感性更低。为此,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即使在全球范围内防止战争,对美国的繁荣也没有必要。

此外,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一个自由民主的世界和强大的国际机构不足以实现世界和平。虽然大家都承认在历史上民主国家之间较少发生战争的经验规律性,但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民主和平论没有明确的因果逻辑,相反,民主国家之间不发生战争可以用现实主义原则来解释。因此,民主本身并不是目标,决定谁是美国盟友的原则不应该看政权类型。

再者,尽管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国际机构发挥着宝贵的实际功能,但他们并不认为这些机构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行为。同样克制战略的倡导者并不认为民主的传播是重要的国家利益。

这些基本信念导致克制战略的倡导者与美国的许多政策制定者意见相左。美国当前的战略文件强调了阻止其他力量(如俄罗斯和中国)对美国的盟友和合作伙伴使用武力的挑战。克制大战略的提倡者着眼于那些扩大威慑的问题(威慑那些对盟友和伙伴的攻击),这与美国目前的政策制定者不同。

首先,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在某些情况下,盟友和伙伴本身应该做更多的工作来遏制侵略,美国不应该承诺保卫那么多地方。2017年国家安全战略认为,每当美国做得较少时,"恶意行为者就会填补空白",而克制战略的倡导者则期望,如果美国做得较少,美国的伙伴就会为自己提供更多的防务。

其次,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美国的威慑力并不容易被破坏,美国与对手采取更多的合作政策不会使美国看起来意志薄弱。因此美国不需要做那么多的事情来对付这些威胁。

与维护冷战后美国传统大战略的人相比,克制战略的倡导者也担心美国外交政策对国家预算的影响。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事实证明,美国最近的军事干预代价高昂,随着公共卫生和基础设施老化等国内问题对国家预算提出更多要求,传统大战略的开支可能越来越难以维持。克制战略的倡导者担心庞大的国防预算会拖累美国经济。

(三)威胁评估

许多克制战略的倡导者也承认,如果当年没有美国的军事承诺和前线军事存在,苏联可能已经能够主导西欧或东亚,威胁到美国的重要利益。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威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目前没有任何国家有实力达到苏联在冷战期间的影响力水平。他们认为,正是这种威胁性大大降低的环境,使美国能够以冷战期间不可取的方式缩减其军事承诺、存在和开支。

除了苏联的消亡,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还指出了国际体系中有助于美国安全的其他几个特点。美国与其他强国的地理距离,使得其他任何强国都不可能入侵美国本土。美国经济的多样性意味着,其他地区的不稳定虽然具有破坏性,但通常不会对美国经济构成重大威胁。

一个地区霸主的崛起,即一个经济和军事力量足以主导欧洲、东亚或波斯湾的国家,确实可以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然而,克制战略的倡导者并不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欧洲或中东会出现这样一种状态。他们认为,如果俄罗斯或伊朗变得比今天更强大,该地区的其他国家就会联合起来,增强自己的能力来对抗威胁。此外,作为后盾,美国将保留重要的军事力量和在全球投射力量的能力,使其能够在这种平衡崩溃之时及时作出反应。

总之,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美国今天相当安全。因此,美国不应该像目前这样在国防上花费那么多。一个更克制、成本更低的大战略将更有效地保护美国的利益。

(四)一般对策

克制战略的倡导者对美国利益的概念比较狭隘,对美国政策效果的假设也不同,他们建议美国大规模改变保护利益的方式。具体的变化因地区而异,这取决于美国的利益水平和对这些利益威胁的程度。

总的来说,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美国应该减少使用军事力量的次数,减少在欧洲和亚洲等关键地区提供安全保障,减少驻扎在海外的部队,减少整体的力量结构。克制战略的倡导者强调,除极少数情况外,必须放弃使用武力来促进民主。美国不应试图通过军事干预解决暴力的根源,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外部干预能够在被冲突蹂躏的社会中建立自由民主体制。

虽然克制战略的倡导者一般都呼吁美国减少军事行动,鼓励其他国家在自己的地区发挥主导作用,但他们并不要求美国实施孤立主义。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美国应该更积极地利用外交和谈判来解决利益冲突。尽管对美国的安全保障持怀疑态度,但克制战略的倡导者仍在促进美国与现有盟友和伙伴的接触,参与国际机构,并就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开展国际合作。

此外,在克制的大战略下,美国将继续在国际商业中发挥核心作用,不会重回经济保护主义。尽管克制战略的倡导者力图减少美国的前沿军事存在,但他们仍然寻求维持美国对国际公域的指挥权。公域包括"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进入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空间和海域,以及由于防空和技术限制,各国实际上无法控制的高空空间。波森(Posen)在2003年进行的初步分析中认为,拥有对公域的控制权"意味着美国从海洋、空间和太空获得的军事用途比其他国家要多得多;美国可以可信地以拒绝其他国家使用它们为威胁"。

最终,克制大战略旨在避免美国在不重要的问题上流血和浪费财富。克制大战略的倡导者力图节约美国的资源,防止在东亚、欧洲或波斯湾出现霸权。尽管主克制战略的倡导者确实旨在削减美国的国防预算,但他们并不寻求完全放弃美国的前沿存在或军事行动。

在克制大战略下,美国仍愿意在保卫国土之外使用武力以捍卫关键利益,并可能维持一些关键的安全承诺。因此,虽然美国的安全承诺会减少,使用武力的频率也会降低,但克制战略的倡导者仍然支持维持强大的军队。 四、对克制战略的主要批评

有关文献强调了现实主义的克制大战略会带来的几个关键的潜在风险。首先,克制战略的倡导者承认,减少军事介入可能会促使美国盟友或前盟友获得核武器。这可能导致其邻居进一步发展核能力,但克制战略的倡导者并不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虽然克制战略的倡导者担心核武器可能落入恐怖分子或其他非国家行为者手中,但他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很低,因为有可能扩展其核能力的国家同样也有能力确保其储存的安全。总的来说,克制战略的倡导者愿意承受核扩散加剧的风险。

其次,霸权主义大战略的支持者认为,减少美国的军事参与将导致地区竞争、军备扩散、领土争端和战争。他们声称,这些战争将有可能把美国重新拉回该地区,使美国处于比不离开更不利的地位。克制战略的倡导者承认,地区不稳定因素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认为这不会对美国的重大利益构成威胁。因为克制战略的倡导者不会频繁地在每个地区进行干预。不过,克制战略的倡导者并没有充分解释,他们是否会在一些条件下考虑将军队部署回一个地区,以试图阻止一场关系到美国利益的冲突。

最后,一些人认为,如果美国缩减其在一个地区的部队或减少其在该地区的承诺,这将使其更难以威慑对手,并难以使其他地区的盟友和伙伴放心。克制战略的倡导者承认盟友可能会被激怒,但他们认为,美国在对手那里的信誉不会轻易受损。美国的对手更多地是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美国是否有能力干预。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认为,可以在对其他承诺影响很小的情况下终止或者重塑联盟。

五、路径

我们对克制战略倡导者提出的区域安全政策进行了评估,并确定了今后进一步发展的步骤。我们提出了一个关键安全政策问题的框架,美国政策制定者在每个地区都要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与美国潜在对手的关系。这包括查明潜在的对手,并确定其构成的威胁的性质和程度。政策制定者还需要知道一个地区可能发生的哪些变化会对美国的利益构成更大的威胁。任何大战略都应该能够就如何在和平时期处理与潜在对手的关系,以及美国使用武力的条件提供指导。

与盟友和伙伴的关系。这包括说明美国的盟友和伙伴应该是谁,以及美国应该如何管理这些关系。

美国的态势。态势有三个要素:部队、足迹和协议。"部队"是指美国在该地区的部队数量和类型(如空军、陆军、海军)。"足迹"是指"地点、基础设施、设施、土地和预置设备"。"协议"是指美国与东道国政府就美军活动的存在达成的正式安排(如条约、部队地位协定)。

安全合作与援助。安全合作包括一系列和平时期的活动,如军方之间的交流、与美国伙伴的军事演习,以及建立伙伴能力或实力的培训。安全援助包括向美国伙伴出售军事装备和服务以及辅助伙伴的能力建设等活动。美国目前的战略文件指出,安全合作与援助是和平时期的重要任务。安全合作活动被视为帮助建立与美国并肩作战所需的伙伴能力,从而减轻美国的负担,同时也是向盟友保证美国对其防御的承诺的一种方式。

从广义上讲,克制战略的倡导者要求美国通过减少在欧洲的前沿军事存在来激励盟友为自己的防务多做贡献。为了落实这一宽泛的规定,决策者要考虑更多的细节,如剩余的前方存在应该有多大规模,应该保留什么样的部队,以及他们应该设在哪里。除了这些问题,还需要更多的细节来执行这些政策(如撤军日期、与盟友协调部队调动等)。本报告重点是解释具体的政策选择,而不是这些详细计划 (见图1.2)。






我们还考虑了政策制定者正在努力解决的关键战略问题。为了确定当前的政策关切,我们借鉴了最近的智库报告和美国政府在关键地区的政策声明(如兰德公司的报告、国会研究处的报告、国务院区域网页),以及各地区问题的专家的见解。



译者:蚁奔;审校&编辑:IPP传播

来源时间:2021年04月25日


——网友推荐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1/04/blog-post_871.html


Wednesday, 28 April 2021

印度單日近 38 萬宗確診 再破全球紀錄 當地變種病毒 B.1.617 或已增傳播力

印度武漢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不受控,周三錄得 37.9 萬宗確診感染個案,再破全球單日最高記錄,單日死亡人數亦破該國單日最高記錄,達 3,596 人。該國現時已累積近 1,800 萬人感染、逾 20.1 萬人病死。

自第二波疫情以來,印度主要經濟和文化中心、西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 (Maharashtra) 一直是全國錄得最多病例的邦,在周三該邦錄得 63,309 人感染,仍是全國錄得單日最多的邦。該邦的死亡人數亦繼續領先全國,周三新增 985 人死亡,是迄今為止該邦最多人病死的一日。首都新德里則錄得 25,986 人感染。

印度全國的輔助氧氣供應仍然非常低,雖然多國包括英國、新加坡與歐盟的援助陸續抵印,但有專家認為,援助對擁有 13 億人口的印度幫助有限。

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 (Assam) 昨日曾發生 6.4 級地震,為本來情況非常緊張的醫院帶來進一步破壞,暫未有傷亡報告。

黑市藥物價格飆升

由於大多數醫院不勝負荷,部分人要在家中治療,很多人亦投向黑市尋求抗病毒藥瑞德西韋、氧氣樽等醫療物資,導致該些物品價格飆升。不過, BBC 指黑市供應也不獲保證。

據悉,一些印度私人飛機公司的生意亦顯著增加,因為很多人試圖將患病的親戚帶到其他醫院,但該些公司的私人飛機無適當的設備來運送 COVID-19 患者。

政府疫苗登記網站不勝負荷

疫情嚴重,更多人願意接種疫苗,但周三開通的疫苗接種登記政府網站,因有成千上萬的人試圖登記,拖垮了伺服器無法登入網站。該國至今亦只有少於 10% 人接種第一劑疫苗。

世衛在每周的流行病學更新報告指,上周全球錄得近 570 萬例新確診感染個案,印度佔其中的 38% 。該報告又指,在印度首先發現的變種病毒株 B.1.617 比該國其他變種病毒有更高的增長率,表明其傳播能力較高。

來源:
The Times of India, Covid-19: With 3.8 lakh new infections, active cases cross 30 lakh, 29 April 2021
BBC, India Covid: Hospitals overwhelmed as deaths pass 200,000, 28 April 2021

文/Alan Chiu


from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https://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al/%E5%8D%B0%E5%BA%A6%E5%96%AE%E6%97%A5%E8%BF%91-38-%E8%90%AC%E5%AE%97%E7%A2%BA%E8%A8%BA-%E5%86%8D%E7%A0%B4%E5%85%A8%E7%90%83%E7%B4%80%E9%8C%84-%E7%95%B6%E5%9C%B0%E8%AE%8A%E7%A8%AE%E7%97%85%E6%AF%92-b-1-617-%E6%88%96%E5%B7%B2%E5%A2%9E%E5%82%B3%E6%92%AD%E5%8A%9B/


看完烧毁 | 煮熟的鸡蛋飞了

作者:作家赵瑜

4月26日,澎湃新闻记者发现了一篇超出人类正常知识范围的论文,让我觉得惭愧的是,作者竟然是郑州某职业学校的校长。这位叫郭萍的女士在论文《“熟鸡蛋鸡蛋返生孵化雏鸡”实验报告》一文中,竟然有这样充满了哲学的描述:“选择正常新鲜的受精鸡蛋,经过开水煮沸以后变成熟鸡蛋。再通过‘特异学生’的‘意念和能量传播’使鸡蛋还原成生鸡蛋,做到不伤害鸡蛋的生物活性,使它能正常孵化出小鸡并能正常生长。”

更可笑的是,这篇论文竟然发表在一本公开发行的刊物上。

一个是真敢写,另一个呢,是真敢发。

这篇论文引起所有人哗然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郭萍女士发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煮熟的鸡蛋有可能会飞走。因为,煮熟的鸡蛋,可以用“意念”再变回生鸡蛋,并且可以孵化成小鸡。

看了这样的事实,我不由得想起那些过往的网友“神跟帖”,比如,当网友描述一种钙片特别好吃的时候,会这样说,那天我将钙片给了我已经瘫痪在床上多年的父亲,他吃了一粒以后,就让我给他找运动鞋。那天下午,我的父亲便去打了一下午篮球。

如果合并同类项,那么,我们应该在过去的一些媒体报道中看到过类似的新闻——说什么通过学习某某人的著作,一个从不会杀猪的大学生,当场便漂亮完整地杀了一只猪。

意念让熟鸡蛋变成生的,这充满了逻辑的荒诞。说实话,中国几千年文明里,恰好有大量的这种神秘主义的文化。而这种文化所倡导的,并不是去质疑,而是去相信。因为质疑这种文化,必然会质疑同类的不可信的事实。时间久了,便是独立思考的开始。

中国的官方叙事中,有很多内容不允许质疑。因为,民众的质疑,都需要官方逻辑严密的解释,以及时间清晰的历史依据。然而,要知道,如果官方在宣布一件事实不许质疑的时候,所缺少的恰好是支持这种事实的清晰逻辑。

煮熟的鸡蛋可以变成生鸡蛋,所调戏的是民众的基础认知。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虽然我是文科生,不懂得所谓的“意识纠缠”,或者是“特异功能”。但是我至少知道,一个人死了,被烧成了骨灰,很难通过往骨灰中注射一支神药,这个人便又活过来。

还好,澎湃新闻报道以后,今天,吉林新闻出版局便将刊登这篇文章的刊物《写真地理》停刊整顿了。

处理得及时而清晰,倒真的值得点赞。然而,我又多想了一下,之所以处理得如此及时,是因为,不论是这个杂志的背后,还是作者的背后,都是毫无权力的素人。如果说出类似的话的人,是一个有权力的人呢?则极有可能,有另外的结果。

不论如何,作为一个言说者,不能挑衅普通人的基础认知。这些认知,包括但不限于,守护基本的公正和公平,说出事实真相,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权利,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免于恐惧的权力等等。而人为地破坏这些,并用一些道德的高压来强迫和绑架别人的人,在我看来,其实和这个校长散布熟鸡蛋仍然以用意念变成生鸡蛋,并没有什么不同。所有反人类的人,在我看来,都是胡某某。

一方面,我们对于熟鸡蛋不可能再变成生鸡蛋有共识,另一方面呢,我们对于财富的分配不公,以及对于重大疾病保险等制度缺陷却视而不见。眼睁睁地看着一些人得了重疾自己去死。因为,我们对于很多东西的改变无能为力。

既然改变不了重大的东西,至少对可以改变的东西发出声音。这样,才不至于麻木。才会一直保持着自身的温度。

2021,4,27


from 中国数字时代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65365.html


从战略模糊走向战略清晰 美国对台政策正在酝酿转变(下)

来源: 
自由亚洲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决策界就美台关系是否应放弃战略模糊掀起了一场大辩论。在这场辩论中,有人主张采取战略清晰战略,有人主张继续保持战略模糊,也有人认为,在战略模糊和战略清晰之间取中间立场更好。而第一种观点,似乎正成为主流声音。

被看作是保守派杂志的《国家利益》于去年9月29日刊文“为什么战略模糊不再适用于美台关系”。文章指出,美台之间战略模糊曾经有过鼎盛时期,但现在该退休了,因为它的重要性不断丧失;美国决策者应当意识到,在新的全球秩序下,继续战略模糊,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台湾对与中国发生武装冲突的准备不足。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刊出一系列文章,也讨论美国的战略模糊政策。《纽时》最新刊登的文章《拜登政府强势支持台湾,是时候放弃“战略模糊”了吗?》,反映了拜登政府正在认真考虑美国是否应该改变政策,从战略模糊变为战略清晰,也反映了一种共识在美国政界、国防部、外交领域正在成型。这种主流声音认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可能会误判美国的实力、质疑美国捍卫台湾的意愿,而导致不必要的战争风险,因此美国应该对台湾的防御做出更清晰的承诺。

曾任小布什总统和奥巴马总统的国防部长的罗伯特‧盖兹(Robert M. Gates)于2月底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表示,美国面临来自中国的许多挑战,其中台湾问题是他的最大担忧;鉴于习近平的执政特点,他认为美国应该认真考虑,放弃长期以来对台湾战略模糊的战略了;美国应该明确告诉中国,如果他们无缘无故对台湾采取行动,美国将在那里支持台湾;同时,美国也应明确告诉台湾,如果台方单方面采取行动,改变现状,采取独立或类似行动,那么他们将对后果自负责任。

盖兹的看法在一些共和党和民主党人中也引起共鸣。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参议员里克·斯科特(Rick Scott)提出了一项法案,建议授权总统采取军事行动,保卫遭到中国攻击的台湾,使美国的意图不再模棱两可。马萨诸塞州的前民主党议员、军事问题上的资深鸽派人士巴尼·弗兰克(Barney Frank)上月在《国会山》(The Hill)报纸上发表观点文章说,基于人权理由,美国必须保证一个繁荣的亚洲民主政府免遭“一个无耻的、以剥夺基本人权为典型作风的残酷政权的强行吞并”。

然而一些学者主张继续保持战略模糊,他们认为,战略清晰会激怒中国;放弃战略模糊,对美国而言,成本和代价太高,美国难以承受。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中国项目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葛来仪说,她对拜登政府上任之初对台湾的态度感到惊讶。她不支持美国对台湾防务作出更明确的承诺,因为这样的政策变化可能会激怒中国,把习近平逼到墙角铤而走险。

持第三种立场的学者是外交关系协会的资深研究员罗伯特·布莱克威尔(Robert Blackwill)与维吉尼亚大学教授泽里可(Philip Zelikow),他们联名发文“美国、中国与台湾:一项预防战争的策略”(“The United States,China,and Taiwan:A Strategy to Prevent War”)。他们认为,美国应采取混合版的对台战略,既有战略清晰的内容,也有战略模糊的影子——即一方面事先规划与分享对台湾的防御计划,但并不事先承诺防卫台湾,并和盟友合作对中国形成反制。这样,就不会太刺激中国,把中国逼向死角。

此外,拜登本人的看法也值得关注。他在担任参议员和副总统时,曾长期捍卫对台湾的“战略模糊”,认为那是在捍卫台湾。他现在是否有所改变,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不过,他入主白宫以后的几个举动很有意味。他派老友、前参议员杜德(Christopher Dodd)等三人访台,向台湾释出对台湾民主承诺的“个人信号”;其次,拜登最近提名国防部部长特别助理、中国事务首席顾问理埃利·拉特纳(Ely Ratner)为国防部印太事务助理部长,他被多数美国媒体称为“对中鹰派”;再有,拜登政府最近放出消息,将首次对台军售。

美国对台湾到底是坚持战略模糊,还是改为战略清晰,相信这场辩论很快就会有结果。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4%BB%8E%E6%88%98%E7%95%A5%E6%A8%A1%E7%B3%8A%E8%B5%B0%E5%90%91%E6%88%98%E7%95%A5%E6%B8%85%E6%99%B0%7C%E7%BE%8E%E5%9B%BD%E5%AF%B9%E5%8F%B0%E6%94%BF%E7%AD%96%E6%AD%A3%E5%9C%A8%E9%85%9D%E9%85%BF%E8%BD%AC%E5%8F%98%EF%BC%88%E4%B8%8B%EF%BC%89.html


从战略模糊走向战略清晰 美国对台政策正在酝酿转变(上)

来源: 
自由亚洲

自拜登入主白宫以来,美中台三方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就在此时,曾经倡导美中应建立“两国集团”(Chimerica)关系的史学家佛格森(Niall Ferguson)再次语出惊人:台湾危机可能终结美国霸权。

佛格森3月21日在彭博通讯社(Bloomberg News)刊文“台湾危机可能标志著美国帝国的终结”(A Taiwan Crisis May Mark the End of the American Empire),他认为,如果美国让台湾落入中国之手,美国不仅将完全丧失在印太区域的统治地位,还可能将全球霸主地位拱手让给中国。他不同意把现在的台湾比作1914年一战爆发时的比利时,或者是1939年二战爆发时的波兰。他认为,对美国来说,台湾更像是导致英国失去全球领导地位,从帝国雄狮沦为纸老虎的苏伊士运河。一些中文媒体根据佛格森的文章标题引申出“得台湾者得天下”,虽不十分准确,倒也能传几分神。

佛格森还说,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时,带著六项目标,包括希望促成美国总统尼克森访华、帮助美国走出越战泥淖、美中联合向苏联施压、减缓核武军备竞赛等等。而中国只有一个目标:紧咬台湾问题不放,结果最后迫使基辛格让步,将台湾赶出联合国,之后美中两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在1979年两国正式建交时,美国国会法律仅规定“任何以和平手段以外的方式来决定台湾未来的举措”都将“引起美国的严重关切”。这项法律对一旦中国以非和平手段袭击台湾美国如何应对,没有任何承诺或保证。这项政策被称为“战略模糊”。

这个美中台之间的“战略模糊”运行了大约40年之久,期间发生的多次台海危机,都在这个框架下有惊无险或有惊有险地得以解决。美国方面希望以这种小心翼翼的平衡,既可以避免激怒北京,也可以避免怂恿台湾宣布独立。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美国总是像一个仲裁者和调停人,大陆若挑衅台湾,美国就加强军售,用外交辞令甚至军演迫使中共统治者退让;台独若冒头就敲打两下,逼迫台独倾向降温。应当说,它对解决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冲突大抵还是成功的。

然而,习近平当政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习近平的野心远远超过毛泽东。当年的毛泽东和中共就像佛格森文中提到的刺猬,以一挡六,用单一的台湾问题,战胜了目标多重的美国狐狸。那时的毛泽东或周恩来未必就有“得台湾者得天下”的视野,他们只是把台湾看作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国弱时不得不割让,中共当政后绝不容它再丢失。即使那时毛有“得天下”的想法,也只是想当第三世界的老大。而现在的习近平具有远比毛泽东更大野心的“天下”观,即取代美国成为世界老大,改变以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

对于习近平的野心和中国这几年咄咄逼人的举动,美国看的很清楚,这对美国而言是明显而现实的危险。如果说失台湾便失天下,那么台湾对美国的重要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那么,在毛泽东时代衍生出来的、曾经有效运行的“战略模糊”,是不是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美中台三角关系了呢?

是的!首先指出“战略模糊”对当下美中台关系已经不适用的重量级文章,见于去年9月2日的《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文章“美国的对台政策不能再模糊了”(American Support for Taiwan Must Be Unambiguous),作者是现任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的理查德·哈斯(Richard Haass)。他认为,战略模糊已“寿终正寝”,美国现在是时候推出战略明确的政策了,即明确承诺美国将回应中国对台动武的政策,因为更明确的承诺会对台海地区更安全,更符合美国利益。

在哈斯文章之后,一些主流媒体,无论左右,均刊出关于美对台战略的分析和讨论文章。不仅如此,美国政界、国防部、外交领域及学界智库也都参与了这场大讨论。美国显然正在酝酿对台政策的战略性转变。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4%BB%8E%E6%88%98%E7%95%A5%E6%A8%A1%E7%B3%8A%E8%B5%B0%E5%90%91%E6%88%98%E7%95%A5%E6%B8%85%E6%99%B0%7C%E7%BE%8E%E5%9B%BD%E5%AF%B9%E5%8F%B0%E6%94%BF%E7%AD%96%E6%AD%A3%E5%9C%A8%E9%85%9D%E9%85%BF%E8%BD%AC%E5%8F%98%EF%BC%88%E4%B8%8A%EF%BC%89.html


香港政府修改《入境條例》限制出入境引發憂慮

香港立法會周三(4月28日)以39票贊成、2票反對通過《入境條例》修訂草案,此次修例將容許保安局局長賦權入境處處長,「指示某運輸工具可或不可運載某乘客」,預料條例在8月1日開始實施。

香港民主派陣營擔心,該條例修訂令政府可隨意禁止任何人出入境,影響香港市民的出入境自由,形容是次修訂為「鎖港條例」。香港大律師公會亦發表聲明,質疑修例賦予入境處處長不受約束的權力,或限制港人及其他人離開香港。

香港保安局強調,是次修訂是針對難民(又稱免遣返聲請者)問題,希望從源頭減少非法入境者,立法目的是希望推行「預報乘客資料系統」,「要求來港而非離港的航機提供乘客資料」,強調香港居民出入境自由受法例保障。香港保安局多次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有人對修例作出「失實描述」,「刻意抹黑」,「蠱惑人心,製造社會矛盾」。建制派議員亦在辯論時批評民主派煽動仇中情緒。

「鎖港條例」?

香港入境部門過往曾拒絶海外的活動人士、記者、學者或政治人物入境香港或是批出簽證,例如一些「六四」民運人士以及英國《金融時報》時任亞洲新聞主編馬凱(Victor Mallet)。

而自從《港區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出現移民潮,多名民主派人士及示威者流亡或移居海外。

外界擔心,此次修例只是以「難民」問題作為掩飾,實質是給予入境處處長更大權力,以政治考慮限制民眾出入境。

香港民間人權陣線(民陣)、香港市民支持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及由眾多民主派工會組成的「關注鎖港條例工會聯合陣線」對修例表達關注,擔心港人移民、旅遊、出國留學工作會受到相關條例影響。

「關注鎖港條例工會聯合陣線」發言人鄧建華對BBC中文表示,政府把條文焦點放在難民身上是想「混淆視聽」,條文並沒有訂明特定人士,亦沒有排除香港永久居民,意味任何人都被包括在內。

「當入境處處長有了這個權力後,他可以針對任何人,例如一個無罪之身的香港居民,他本不應被拒入境,但入境處會否把他視為敏感人士,而令他無法回香港?」

香港公關及傳訊業總工會主席謝栩瑩在《立場新聞》撰文質疑,條文內容「空泛含糊」,沒有列明該權力在哪些理由下行使,令人擔憂。

她寫道:「中共以不同高壓而不文明的手段限制人民的出入境自由,實非新事。早年中共曾以『集中管理』為名,收回新疆維吾爾族人及西藏人的護照。另一較廣為港人認知的例子是內地推行已久的『社會信用體系』,即信用等級過低的人會被禁止購買火車票、機票及限制出境等。工會十分擔憂港府日後會否利用法例,限制民主派或『黑名單』人士等政權眼中的『潛在罪犯』離開香港,包括旅遊、升學、公幹或移民;或禁止已移居海外的港人返港。」

香港大律師公會曾向立法會提交意見書,質疑修例賦予入境處處長不受約束權力,限制香港市民及其他人離開香港,公會建議立法時應明確規定,當局只針對入境而非離境的航班,以及說明該權力不會影響香港居民和有權進入並逗留香港的人士。

路透社報導,身在香港的外交官也對條文感憂慮。

港府:有人「抹黑」
香港保安局對民主派的舉動高調地多次作出「強烈譴責」。局方發言人說:「有團體近日對條例草案下賦權保安局局長就運輸工具提供乘客資料訂立規例的條文,故意曲解為限制香港居民的出入境自由,透過情緒化和敵對的言辭,嘗試散播謠言,蠱惑人心,製造社會矛盾。我們對此作出嚴厲譴責,並強調任何人需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而市民亦須對誤導和抹黑的信息提高警惕。」

局方強調,此次修例是希望更有效處理困擾香港多年的免遣返聲請問題。據港府數字,目前有超過1.3萬名聲請人逗留香港,在已完成審核的聲請中,99%的個案不獲確立。保安局表示,政府近年平均每年花費10億元在這個問題身上,這些人當中涉及「打黑工」、搶劫、傷人等罪行,帶來治安問題,質疑一些團體對此問題視而不見。

香港政府解釋,賦權保安局局長就運輸工具提供乘客資料訂立規例的條文,其做法是由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提出,政府是希望履行《國際民用航空公約》下的國際責任,推行「預報旅客資料系統」,從而提升國際民航保安。根據《公約》規定,航空公司在航機起飛前,要向目的地的入境部門提供乘客和機組人員資料,現時已有超過90個國家行使該系統。

歐美當局也有要求航空公司提供相關資料,但歐盟指引訂明,除了涉及恐怖主義和嚴重罪行外,不得使用有關資料去拒絶入境,而任何限制出入境的決定,都不能夠是基於一個人的政見。

香港保安局副局長區志光表示,政府在修例前,本來就有權決定容不容許個別人士入境,修例後就可以在旅客登機前,先評估對方「對香港安全有沒有構成威脅」,可以「早一點通知航空公司不讓他飛過來」,因而並沒有擴大權力。他強調,條例修訂符合入境處處長行使權力時「亦會非常小心」。

針對大律師公會的憂慮,保安局強調,按照一般做法,在「主體法例」中訂明的賦權條文一般會「較為概括」,其後擬備的附屬法例會訂明具體細節和清晰條文,制定有關規例的過程亦須再經立法會審議和通過,而香港居民出入境自由已受《基本法》保障,政府確定所有條文符合人權條文和《基本法》,因此認為主體法例不會對香港居民的權利造成任何影響。

《逃犯條例》修訂案的翻版?
「關注鎖港條例工會聯合陣線」發言人鄧建華接受BBC中文採訪時承認,阻止條例通過的機會很渺茫,但公民社會仍會繼續發聲表達對條例的關注。

他對於當局多次發聲明譴責感到驚訝,「政府很像很害怕別人關注此一條例,但同時政府不願意正視民間的質疑,只會用嚴厲言辭去譴責,但我們的關注和質疑是有合理性。」

政府以「附屬法例」將會有具體細節來辯稱「主體法例」寫法沒有問題,鄧建華反駁稱,政府事實上隨時修改「附屬法例」,擴大當中包含的對象,只要「主體法例」通過,就已經是擴大了政府的權力。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研究學院法學院博士候選人黎恩灝在香港《明報》撰文形容,這次修例的過程是《逃犯條例》修訂案的翻版。 2019年,港府以處理一宗港人在台灣殺人的案件,推動修訂《逃犯條例》,把移交逃犯的對象擴展至中國大陸,大批香港市民因擔心有人因此被送返中國大陸受審而發起抗議,其後變成持續多個月的暴力抗議。

黎恩灝說,政府當年拒絶把草案內容局限於台港兩地,以無法律約束力聲明,來迴避有法律效力的條文帶來的疑慮,跟這次修例其實很相似。

他認為,這次修例是政權「將香港問題國安化、反恐化」的工程之一,港府引用的國際民航保安規定,實質是以反恐為主,而自「反修例」運動後,香港建制陣營多番提及「本土恐怖主義」風險,可見今次修例,同樣與國安反恐有極大關聯。

他說:「而香港國安體制針對什麼人,社會大眾亦相當了解。」



from BBC中文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6898990


林保華:習近平鼓吹湘江之戰:是軍盲還是認敗?

習近平遊了武夷山後,再遊桂林山水,裝出「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裕」的姿態。然而新華社發出他在桂林的一張照片,卻是滿臉愁容又是一樁「高級黑」了。但是可以佐證習近平心緒不寧、進退失據的,還是由他自己說出的話。他在廣西參觀湘江戰役紀念園後說 :「困難再大,想想紅軍長征,想想湘江血戰」。

人們比較熟悉中共經常拿來吹噓的「長征」,對湘江之戰卻不甚了了。原因這是長征途中的大敗仗,還有不可告人的內幕。是習近平不懂黨史、軍史,才會把它捅出來;還是因為他現在的處境猶如湘江之戰的李德?

在讀大學時,老師有提起湘江之戰,因為打敗仗而以「左傾錯誤」一言帶過。手頭一本南京軍區政治部作家黎汝清寫的《湘江之戰》,是1995年年初我到廣州時在書攤上看到他寫的六本有關軍史的書就一股腦兒買下來。我很欽佩黎汝清敢於擺脫中共吹捧毛澤東或不容「抹黑」共軍的傳統說法,客觀的描述與評論這個戰役。

本書是紀實性小說,卻有豐富的史料。內容提要第一段是:「所描寫的是半個世紀前國共雙方慘烈的湘江之戰及紅軍損失過半的慘敗,讀來十分悲壯。」這一路紅軍有近9萬多人,損失過半至少就該5萬人了。在中共體制下,他的基本史料是準確的,否則早被關進牢裡。

習近平把湘江之戰拿出來說事,出現幾個嚴重問題:

第一,這是1934年10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離開江西瑞金大搬家(長征)的第一仗,發生在該年11月。當時紅軍由「最高三人團」領導,此3人乃臨時總書記博古、中革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共產國際軍事顧問、德國人李德(Otto Braun)組成。博古是書生,完全不懂軍事,周恩來是老二哲學,李德1918年被徵召入伍,但是一戰結束而沒打過仗,然而中共是共產國際的附屬組織,所以李德到了江西蘇區以後成為實際上的最高軍事領導人。中共中央黑為此先後配備兩個老婆蕭月華與李麗蓮給他。共產黨勾結外國勢力從事武裝顛覆活動,北伐是一次,這又是一次。習近平現在要譴責外國勢力,不如切腹自殺更有尊嚴。

第二,湘江之戰的慘敗,引發次年一月在貴州召開遵義會議追究責任。在決議中撤了「華夫」(李德另一個化名)職務。我們讀書時看的文件,周恩來的名字用「XX」來代表,要我們自己去猜測,但我們不敢討論;不讓我們知道我們就不可以去打聽機密。當時新的領導班子連換多次,老師都說不清,肯定的是毛澤東入圍,但是只管軍事。但是中共吹牛「確立」了毛澤東全黨領導地位。因此如果習近平肯定湘江之戰,是否就否定了遵義會議,要為李德與共產國際翻案?

第三,湘江之戰是紅軍損失一半的慘敗。習近平就目前的局勢而要想想湘江之戰,是否說明習近平執政後也是損失了一大半的慘敗?是政治經濟外交軍事哪些領域,還是全面的損失?

看看最近習近平南下沒去博鰲論壇,遼寧號南下被美國軍艦東插西穿,習近平無法在美軍監視下舉行閱兵或演習,實在丟盡老臉。既然湘江之戰已經慘敗,北京是否應該舉行新時代的遵義會議,把禍國殃民的習近平像李德那樣趕下台?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1/04/blog-post_864.html


遍地谎言的国家安能强盛

来源: 
苹果日报

习近平到海南岛主持攻击舰“海南舰”、核弹驱逐舰“大连舰”和核潜艇“长征18号”齐齐入列仪式。船坚炮利、军容鼎盛,以震慑南海邻国的讯息清楚不过。与此同时,赵婷凭《浪迹天地》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为华裔女导演开创先河。有关当局可屏蔽奥斯卡颁奖仪式,以致绝大部份国人无从分享此“华人之光”的喜悦。上海有赵婷的大学校友试图透过虚拟私人网络(VPN)“偷窥”亦遭阻挠。威武强国何以不许赵婷的殊荣见光?

玻璃心受创 屏蔽赵婷夺奖

在夺得奥斯卡奖之先,《浪迹天地》已在3月初为赵婷赢来“金球奖”。当时其继母、喜剧演员宋丹丹这样形容赵婷的成就如何不凡:“一个不懂英文的中国女孩,16岁才出国求学,选择了一条我们从不看好但也只能尊重的道路。今天在人家的主场拼人家的强项,取得了这样的认可,创造了这样的纪录,你是我们家里的传奇,相信你的故事也会激动无数中国的孩子们。”一个多月后赵婷赢来更大的荣誉,“激动无数中国的孩子”的良好愿望却落空了。要枪有枪、要炮有炮的强国对让全球华人引以为荣的娱乐新闻何以如斯怕得要死?

无他,赵婷说了真话。八年前她跟纽约的《Filmmaker》杂志描述其童年中国“遍地谎言,令人感到无从挣脱”(There are lies everywhere. You felt like you were never going to be able to get out.)。去年,挣脱谎言之国的赵婷跟澳洲的传媒说她“现今以美国为家”(the U.S. is now my country)。赵婷的非凡成就显然不足以弥补她说真话给强国玻璃心带来的重创。

强国能屏蔽赵婷“在人家的主场拼人家的强项”接连赢得的殊荣,却屏蔽不了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之首的华融遭港交所停牌,其境外债券价格插水的新闻。落得如斯境地皆因华融未能按规矩如期公布业绩。华融是财政部属下的央企而非一般的资产管理公司。如期公布业绩般的基本动作亦应付不来,这门央企到底是个怎么样的烂摊子,不必细表。

这门央企烂到这个地步并不出奇。其前第一把手赖小民刚被处以极刑。其罪名是贪污腐败——家中搜出三吨现钞,其他金银珠宝名画古董赃物不刻尽录!共产党渲染国民党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贪腐亡国,跟赖小民比他们恐怕亦需自认敝乡。爆出华融此丑闻是习近平厉行打贪差不多十年后的事。此又不禁令人要问,所谓打贪到底又是什么的一回事。

打贪六十三年 越打越腐败

倘若对此尚有丝毫怀疑,新华社新近的报道不给大家留下任何想象空间。众所周知,中央纪律委员会乃国家副主席王岐山挂帅印打贪的衙门。新华社指其中央巡视组原副组长董宏丧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大自信”,大搞迷信活动,收受礼品礼金;纵容、默许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其职务影响牟利;收受巨额财物。董宏本月初落网、被开除党籍;不知会否落得赖小民的收场。专责打贪的大员而腐败堕落至此,这样打贪又能打出什么个样?

无巧不成书。就在新华社发布董宏落网的新闻之际,国务院4月26日召开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不知道是针对赖小民还是别的,总理李克强强调加强廉政是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保障。要深挖严查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要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所谓“放管服”改革,以进一步铲除滋生腐败土壤。

党有党打贪,国务院有国务院打贪,企业有企业打贪,打贪何时了?事实是自中共立国以来即无时无刻不在打贪。打了整整六十三年,腐败的土壤反而越利益肥沃,越打贪污腐败的案情越严重。何以故?赵婷一语道破:“遍地谎言”,有以致之。极权的本质固然不许人民乱说乱动,更须不断假大空以巩固政权。恰正如此,尽管赵婷说的真话人尽皆知亦须屏蔽。“遍地谎言”、冇胆面对真话、而腐败透顶的国家果能强盛?不可能的。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9%81%8D%E5%9C%B0%E8%B0%8E%E8%A8%80%E7%9A%84%E5%9B%BD%E5%AE%B6%E5%AE%89%E8%83%BD%E5%BC%BA%E7%9B%9B.html


中宣部学习会淡化文革 忠字舞民间回魂?

来源: 
自由亚洲

中宣部学习会淡化文革 忠字舞民间回魂?

中共中宣部本周举办高层干部党史学习活动,再次淡化对文革的批判。与此同时,网上近日流传多个忠字舞视频,引发外界对文革复辟的担忧。

4月20日,中宣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庄荣文召开党史教育会议,专题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给予1949年至1976年文革结束的历史更为积极的评价,称其为“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的27年。”

网信办的新闻稿称,“尽管这一时期充满艰难曲折,甚至遇到重大挫折,但总体上是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此外,这27年对当下有多个重要启示,包括“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实践”、“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坚持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坚持尊重历史、反对虚无”。

本台致电多位中国国内政治和历史学者,对方都表示不便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分校政治系前主任、退休教授冷杰甫认为,对于文革,中共中央早有历史决议,“已经做了结论,再评价是不是有点多余?谁那么大的胆量,要否定党中央原来的决定呢?再搞文化大革命,不得人心,都会反对的。你说毛泽东取得了什么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大炼钢铁,都烟消云散了,都没站住脚、失败了。现在要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把现在的工作做好,历史上的问题越争论越丑,不要着急,要时间来检验。”

文革早有定论,为何沉渣泛起?

今年二月出版的新版党史中,也将“文革十年”在目录章节中删除,粉饰文革发动原因和删减文革经过,并以四分之一篇幅歌颂2012年习近平上台之后的功绩。

曾举办“文革五十年反思图片展”的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人荣伟对此非常无奈,他曾试图用艺术展的形式定格那段噩梦般的记忆、启迪更多民众,可惜中国正在全面倒车。

荣伟:“庄荣文要钉在历史耻辱柱,以后算总帐。习近平在倒退走老路,倒行逆施。改革开放三十年,一夜回到六十年前,愚弄、蒙蔽一下年轻人,但我们没有忘记,受过迫害的老人还活着。反对地富反坏右、打碎官僚机器,毛泽东最后引火烧身,搞文革最后搞到自己头上。”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原主编李大同去年发文阐述发动文革的基础条件:国家有一个超级魅力型领袖;国家掌控新闻出版、学校教育、文化艺术等一切意识形态工具;国家掌控所有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军队、警察及司法机关等国家暴力机器,无条件效忠领袖个人;闭关锁国;全民恐惧,不驯服必遭迫害;没有任何有组织的力量对执政党构成制约。

该文指出,文革从未离去,“毛政”的七根支柱仍然安在,毛政不除,劫难不止。他上小学的儿子仍然接受五十多年前的洗脑教育,还被迫背诵《弟子规》。本台联络李大同置评,对方表示该文已言尽其意。

民间忠字舞还魂?

近日为纪念建党百年,各大影院被要求放映《金刚川》、《红日》等爱国电影。推特上也涌现出一批大陆中小学大跳“忠字舞”的视频, 引发网友热议。

本台无法独立证实视频的拍摄日期,视频中戴着红领巾的学生在高亢激昂的配乐《大海航行靠舵手》》中起舞, “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

1966年后,“三忠于,四无限”运动将毛泽东推上神坛。忠字舞作为文革政治风暴的附庸,动作机械而粗放,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斜出弓步意味着永远追随伟大领袖;紧握双拳象征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所谓“大跳大忠,小跳小忠,不跳不忠”,工人上工前要跳,学生上课前要跳,红卫兵还在路口拦截、检查路人是否会跳舞。人们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手捧红宝书,围成一个象征忠心的红海洋。

冷杰甫曾在解放战争中负伤,1964年大学毕业后从事教书工作,文革中被批斗为修正主义苗子、资产阶级接班人,他一直拒绝随大流,不跳忠字舞。

“文革有股风气,‘你不跳啊,你对毛主席不忠’,跟神经病似的,歇斯底里,爱上纲上线。这么多年过去了,不要沉渣泛起、再搞一次,把已经平静下来的重新挑起,没有必要。我们都是受过苦的,打过牛鬼蛇神、戴过高帽、敲过破锣、敲过脸盆。我是学校的负责人,也是个头,也是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莫名其妙给你扣帽子。我从来不跳忠字舞,难看。”

忠字舞并不是护身符,冷杰甫还记得,当时只要是个官,就是走资派,跳舞也得斗,斗了再关起来,逼人唱“嚎歌”,像鬼一样叫。

最近他也在电视上看到忠字舞复活,冷杰甫调侃道,只要不是官方强推,群众盲目跟风,热情很快会褪散,“走长征路、唱忠字歌啊,这不奇怪,这是必然的,爱跳就跳吧。他们还挺高兴、挺神气,眉毛描一下,戴个花帽子,精神上空洞,文化素质很低,唱戏也唱不出来,把过去跳臭了、跳馊了的舞拿出来。节日来了热闹一阵,不用评头品足,要鼓励他,‘跳得好!’”

中央民族大学退休教授赵士林则对此非常警惕,他发推文呼吁中国当局立刻制止跳“忠字舞”。

赵士林:“忠字舞十年浩劫时期极左文艺的典型,是文革大搞个人崇拜的产物。想当年,在语录歌忠字舞的喧嚣中,多少无辜公民惨遭批斗毒打甚至杀害?今天放纵这些东西死灰复燃,是公然违反党的历史决议,是为文革招魂,是搞历史倒退。应依党纪国法坚决取缔并严肃地处理有关责任人。”

广州异议人士王爱忠认为,重回毛时代的野心虽昭然若揭,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难以轻易抹去,从群众到高层内部,发动文革的人心基础并不强大,“返回去的基础已经不存在,虽然没有多少人公开反对,内心是不认同的,形成一种不表达出来的抵抗。现在的领导人、体制内的人,我相信绝大多数受到过清洗,要回去是很难的。”

冷杰甫去年于新冠疫情肆虐之际致信呼吁习近平辞职,以联邦制解决台湾、香港和少数民族问题,推行土地私有制。

“造反派一拳将父亲的脸打肿,眼睛被‘封’得看不见东西。”在被全网封锁的《我的母亲》一文中,中国前总理温家宝提到父亲在文革时期被揪斗、监视居住和停发工资,大字报贴到家门口。 温家宝此前多次呼吁政改,防止文革悲剧重演。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4%B8%AD%E5%AE%A3%E9%83%A8%E5%AD%A6%E4%B9%A0%E4%BC%9A%E6%B7%A1%E5%8C%96%E6%96%87%E9%9D%A9%7C%E5%BF%A0%E5%AD%97%E8%88%9E%E6%B0%91%E9%97%B4%E5%9B%9E%E9%AD%82.html


程晓农:中国经济增长数据的奥秘

来源:
大纪元

4月1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1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按可比价格计算,经济增长18.3%;4月27日该机构又公布说,1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4倍。中共官媒不断宣传说,中国经济已经完全克服疫情的困扰,在全球领先繁荣,一马当先。从上述经济新闻来看,似乎如此,但很少有人懂得中共统计数据的“猫腻”和奥秘,而真相就藏在这“猫腻”和奥秘背后。笔者为读者们提供几个中国统计局计算经济增长数据的“猫腻”。

一、从“克强指数”一度走红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数据

中共当局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通常都领先全球。在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当中,凡是中共影响力比较深的地方,对这样的经济增长数据都不加质疑地接受,比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一些偏好于夸奖中共成就的各国学者往往也如此。但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不免有一些怀疑,中国经济真的那样出色吗?当然了,怀疑不能替代结论,所以,他们往往倾向于不太相信中共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但是却无法得出自认为可靠的数据。

李克强在辽宁任职时曾经试图用几个较少受到政治因素干扰的经济指标,即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数量,来判断辽宁经济的真实走势。当时这几个指标被媒体称为“克强指数”,一度在国际上和中国国内的经济新闻报导中颇受关注。“克强指数”受到关注,本身就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数据并不可靠,北京高层和地方当局心知肚明;而“克强指数”能一度走红、并未遭到高层批判,也证明高层明白此“指数”自有其道理,并非“污蔑大好形势”。

“克强指数”不用GDP的增长数据来判断经济情况,自然是因为GDP的统计过程产生了浮夸。但是,“克强指数”所用的指标也未必就真可靠。1987年我在国家计委参加过一次经济形式分析会,就挖出了水利电力部的数据造假。当时我在会上提出,水利电力部为了夸大火电设备超负荷出力的程度,以争取更多电厂投资,统计火电设备发电利用时数时造假,因为该部公布的1986年4季度火电设备利用时数是按12月有32天计算的。当时社科院的吴敬琏也在会场,他倍感惊讶。事后国家统计局工交统计司承认,水利电力部报送给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工交统计司照单全收,未发现这个问题。

李克强进中南海了,“克强指数”却无影无踪了;他并没把这套思路带到北京,要求国家统计局仿效。显然,李克强进中南海之后,只能按“规矩”唱“中央”的“乘胜前进歌”,而“克强指数”显然不符合这首“歌”的“曲谱和旋律”,实属“杂音”。

其实,西方的不少大投资银行为了经营上做判断,常常会研究出一套自己的估算办法,来判断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状况。比如,日本的野村证券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就研究了自己的中国经济数据分析方法,建立了独家数据库。笔者1987年在北京与该公司的研究人员交流过,那时我就发现,他们对中国经济的把握,往往从中国学者不注意的细节入手,有一套独特的路数。不过它们不会公开这些方法,而它们的估算方法也未必十分可靠。

二、中国的刚性经济“增长”

中国官方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有一个全球独一无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数据总是展现出一种刚性“增长”,无论经济情况好坏,基本上永远是“增长”的。其原因在于,那不是经济现实的准确反映,而是政治需要。

首先,经济增长数据是中共的宣传手段,所以它的功能不是如实反映现实经济活动的真实面貌,而是务必体现高层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也就是说,既然经济增长(不管是否给出具体百分比)是反映中共统治成效的政治性计量指标,就需要统计局用经济增长率为这个政治指标背书。因此,统计局公布的经济增长率之政治意涵,远远重于其反映经济现实的原本功能。

其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经济现实状况背离了高层确定的经济增长方向和范围,统计局就必须设法在统计技术上玩出“花样”,加以补救,直到产生出符合高层政治宣传需要的经济增长数据。中共统计数据中的“猫腻”和奥秘便应运而生。

再次,由于总有一些懂这种“猫腻”和奥秘的专家,经常从其它相关数据中挖掘经济活动的真实面貌,为了防止他们“得逞”,在中国,宏观层级的经济统计数据并不完全公开,很多有助于推算真实经济状况的数据被列为国家机密。如此,统计数据中的“猫腻”和奥秘才能被掩藏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统计部门并不是一个单纯处理调查数据的业务部门;它也是一个配合经济宣传的“喉舌”部门,它产生的统计数据必须为当局的政治需要服务。而宣传当局的统治成效,需要“适当”的经济增长率;若找不到客观因素可以解释经济下降,一种政治上“不适当”的经济增长率,高层是不会接受的,包括发明“克强指数”的李克强在内,中南海里办公的“头头”们谁也不会中止统计局“玩”的这些“猫腻”。于是中国经济就通常“增长”得很快了。

当然,还有一些经济指标不管现实如何恶化都基本上静止不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失业率。像这种高度体现中共经济管理成败的政治指标,统计局不敢如实统计,只能把它当作“常数”公布。

总之,统计局的目标是,让公布的统计数据符合高层提出的经济政策目标;高层提出什么样的目标,或者提出一个对内对外宣传经济成就的口号,统计局就必须算出一个符合“上面”意图的数据。像经济增长率这样的政治指标,“上面”要求是多少,统计局肯定会给出符合要求的数据,对统计局长而言,那是政治任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你完全相信中国官方的经济增长数据时,就等于你完全相信中共的文件口号。

三、识破中国经济增长数据的统计奥秘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实际上变成了一种统计局设计的数字游戏,看不懂其中的把戏,就无法了解中国经济的真相。所谓的中共统计数据的“猫腻”和奥秘,“猫腻”指的是统计局在技术手法上玩的“花样”,而奥秘指的是这种“花样”产出的统计结果。在工业统计方面,“猫腻”至少包括三种“法宝”:一,“计大不计小”;二,“计兴不计衰”;三,“计虚不计实”。

“计大不计小”是只公布大企业的业绩,不公布小企业的盈亏。经济景气的变化首先反映在中小企业身上,大企业不容易倒闭;何况大企业包括所有的垄断性企业,它们还得到银行的全力支持,经济不景气时所受冲击自然小于竞争激烈的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统计局设定了一个统计“口径”,即本文开头引用的经济新闻中提到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这个概念排除了所有中小企业,所谓的“规模以上”,其范围是不断升级的。据国家统计局公开介绍,1998-2006年指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2007-2010年统计范围调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2011年开始,统计范围变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之所以要不断“升级”,就是为了“计大不计小”,以免中小企业的衰落倒闭影响经济“增长”率。

“计兴不计衰”是统计数据只包括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但排除经营不良的企业。与“规模以上”这个统计“口径”配套的,是统计局设立的一个“企业名录库”;统计经济“增长”时,只有纳入“企业名录库”的数据才用来计算经济“增长”。为此,统计局把企业分成两类,其行话称为“规上企业”和“规下企业”,“规”者,上面提到的“规模”也。一个企业如果去年的业绩上升,达到了上述的“规模”要求,便作为“规上企业”列入统计;如果今年其业绩跌破上述的“规模”要求,明显呈经营衰败之势,甚或陷入破产,那么今年统计经济增长时就把它“定性”为“规下企业”,从“企业名录库”中除名,连带它去年的业绩记录也清除掉。这样,在统计局的操作下,在经济现实中企业的衰败、破产和关闭永远不会影响经济增长的统计,自然,中共的经济增长率也永远是“正面”的。

“计虚不计实”是把物价上涨造成的工业增加值和利润虚增统计成经济“增长”。企业的收入永远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统计局宣称,它计算经济“增长”时排除了物价因素,只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率;技术上就是用现价产值除以物价指数(产出品价格指数)。如果要检验统计局是否故意低估物价指数,使得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企业产值虚增,只要对比统计局计算“增长”时所用的物价指数就一目了然。但统计局却从来不公布这个计算参数;不仅如此,统计局还特地规定,“自2008年开始不再对外发布年度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增加值数据”。这样,统计局通过把“工业增加值”和计算时的物价指数这两个关键数据列为“国家机密”,就堵住了专家们一窥“计虚不计实”奥秘的大门,使得“计虚不计实”的手法永远“不见天日”。

四、中共经济增长率的统计游戏

上述这三种方法在中国其实是公开的秘密,国家统计局在它的网站上解释“统计知识”时已明确说明,本文所引用者,盖出于此。统计局欺绝大部分读者看不懂其中的“猫腻”,所以它并非暗中“作鬼”,而是明里“戏弄”读者,谅你们也拿我夸大了的经济“增长率”无可奈何。这类把戏,统计局内部使用的术语是“统计口径或统计范围”,只要玩弄“统计口径”,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让经济增长数据“报好不报坏”。

下面我引证中国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表的统计数据新闻,标题是“2021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1%”。在新闻最后有一段附注,其中关于“统计范围”的说明写道:这个增长率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其次,“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一)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

绝大多数读者看到的是“工业增加值增长14.1%”这几个词,却极少有人细读上引附注的文字;即便读了,也未必理解其中之意。中国的国家统计局用这种半透明的办法,其实已经告诉我们,它的经济增长数据因为“计大不计小”和“计兴不计衰”这类数字游戏,本来就不可与上年度比,因此也是不可信的。

究竟要怎样看待中国的经济增长数据?这是个高深的经济和统计研究课题。我以前在大学里学的就是统计,工作后又长期研究中国的统计数据,所以积累了一些体会:一是要尽量参考非官方统计数据;二是要随时了解中国官方统计的“统计口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给数据本身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三是要寻找官方统计机构宣传经济成就时不太使用的统计指标来观察中国经济。

面对统计数据成为宣传手段的共产党国家,相信其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其实不只是天真而已。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7%A8%8B%E6%99%93%E5%86%9C%EF%BC%9A%E4%B8%AD%E5%9B%BD%E7%BB%8F%E6%B5%8E%E5%A2%9E%E9%95%BF%E6%95%B0%E6%8D%AE%E7%9A%84%E5%A5%A5%E7%A7%98.html


泰国活动人士街头遭镇压后转向Clubhouse

来源:
美国之音

一场呼吁改革泰国君主制的青年运动去年在曼谷街头爆发后,许多持不同政见者被拘留,不得保释,并面临刑事指控。

但是在仅面向受邀者的现场音频聊天应用程序Clubhouse(俱乐部屋)里面,随着这个颇受欢迎的政治论坛允许志趣相投的泰国网民相互建立联系,民主活动方兴未艾。

会员可以主办、主持和收听有关任何话题和以任何语言进行讨论。 “举手”的功能允许用户与主持人和其他用户进行实时互动。

于一年前推出的这个应用主要由创业家和技术人士所主导。但在泰国,该平台的人气直到今年2月份才开始上升,当时一些著名的政治人物加入了这款应用。

如今Clubhouse的聊天室充满了软性和硬性的政治讨论,而且不回避泰国的禁忌话题:君主制。

“我不认为Clubhouse的创始人最初设计该应用的目的是将其用作政治论坛,” 今年2月加入了Clubhouse的自由作家兼播客制作人阿蒂塔雅·布恩亚拉塔纳(Arthittaya Boonyaratana)说。 “但是泰国没有进行政治讨论的平台。人们渴望有一个自由和开放地交流思想的空间,而Clubhouse填补了这一空白。”

Clubhouse也为阿蒂塔雅和她的“泰国团结俱乐部”(Palang Club)推动他们的民主议程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空间。“泰国团结俱乐部”是一个拥有成千上万的Clubhouse用户的社区。

成立于今年3月的这个团体主持了关于政治和国家事务的讨论,从政府对新冠疫苗的处理到泰国公务员部门的裙带关系。 本月早些时候,“泰国团结俱乐部在Clubhouse上组织了一场长达18小时的音乐会。这个音乐节筹集了相当于将近4万美元的捐款,帮助支付让许多被拘留的抗议者出狱的法律费用。

一夜成名

在有影响力的人物,包括在日本激烈批评君主制的学者巴温·查查瓦蓬潘(Pavin Chachavalpongpun)在这个应用上主持了讨论之后,Clubhouse在泰国引起了轰动。

他们的聊天室听众超过了Clubhouse制定的同时在场听众不得超过8000人的上限,将溢出的人流送到几个在线会议室。但是,即使在没有大牌人物的吸引下,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公众讨论通常受到限制,人们经常会转入网络世界,在Clubhouse的“走廊”中主办各种政治聊天室活动。

“Clubhouse上的政治讨论的听众和内容都将继续扩展,”今年27岁在网上销售玩具和礼物的“泰国团结俱乐部”的会员拉克查努克·斯瑞诺克(Rukchanok Srinork)说。“人们急于开通一个聊天室来参与有关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辩论。”

拉克查努克通过在Clubhouse上向知名人士提出尖锐而令人不舒服的问题而出名。 实时互动是该应用的独特功能之一,这使得她得以向泰国公共卫生部长询问有关新冠疫苗的推出被推迟的情况。

她说,Clubhouse“打破了我们社会中政治精英的特权。它向你们展示了我们能否让内阁成员承担责任以及他们是否愿意回答公众的询问”。

然而, 拉克查努克说,她不大相信政府的其他成员会愿意在Clubhouse上主持一个直播聊天 ,这种情况有可能使他们遇到直截了当的问题并受到批评。

根据市场数据公司Statista的数据,2020年4月推出的Clubhouse今年第一季度的全球下载量近1400万次。

截至今年2月,欧洲、中东和非洲占据了该应用全球下载量的最大份额,其次是亚洲。

在用户讨论了像北京把维吾尔人安置在新疆的拘留营、香港的民主运动和1989年的天安门广场抗议活动等敏感话题之后,该应用在中国被禁止使用。

在中东,它在约旦的某些移动网络上被屏蔽,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用户描述了无法解释的故障。

在京都大学副教授巴温·查查瓦蓬潘关于王宫和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迅速吸引了数千名听众之后,泰国当局警告用户不要散布虚假信息。

移师网络

曼谷朱拉隆功大学(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政治学讲师苏拉查尼·斯瑞亚伊(Surachanee Sriya)说, 对支持民主的示威进行的镇压促成了Clubhouse的兴盛。

泰国支持民主的抗议者,大多是中学和大学的学生,他们一直在呼吁总理巴育(Prayuth Chan-ocha)辞职、修改泰国的宪法以及改革君主制。

这场运动在去年达到顶峰时吸引了数万人走上街头。从那以后,它一直在艰难的维持它的势头。当局用高压水枪、橡皮子弹和催泪瓦斯对付抗议者 。

批评者认为,当局最强大的武器是泰国严苛的欺君罪。制定这项法律的目的是使君主制免受批评。那些被判犯有欺君罪,也就是君王大不敬、触犯了第112条款的人可能面临15年的监禁。

根据“泰国人权律师”(Thai Lawyers for Human Rights)的数据,自从青年抗议活动在2020年7月开始以来,至少有82人因第112条款而被传唤或是受到指控,有的只有16岁。这个法律团体说,关键的学生领袖在等待审判时一再被拒绝保释。

“泰国政治正处于一个不稳定、敏感的时刻,”苏拉查尼对美国之音说。“走上街头变得越来越危险……因此有必要再次撤退到网上。”

发展前景

曼谷资深的民主派活动人士宋巴特·博加曼农(Sombat Boonngamanong)说,多年来,泰国不同的抗议团体一直在使用社交媒体来扩大其根基并放大他们的信息。

宋巴特认为, Clubhouse仍有尚未开发的进行政治活动的潜力。他说,该应用程序的即时互动功能可以帮助民主运动人士更有效地扩大影响范围,并改变他们传播议程或交换信息的方式。

在4月18日进行的一次实验中,宋巴特和大约100名成员使用了缅甸受欢迎的演员兼模特帕他空(Paing Takhon)作为他们的头像照片。这位男模4月7日在缅甸军方的反民主镇压中被逮捕。

他们一起加入了一个持续不断的缅甸局势聊天室,上演了一出惊人之举,仿佛是“快闪族”加“照片炸弹”的结合。主持人把这称为是一种团结的展示。

在一位人权律师从警方拘留所发出一封求救信后,“泰国团结俱乐部”的成员立即采取行动 ,对这位律师以及正在等待审判的其他活动人士的安全表达了关注。

“一些成员建议我们亲手递交一封信(要求泰国国会委员会调查)……然后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在网上促成这件事”,然后在现实生活中也促成这件事,拉克查努克说。“它在Clubhouse之外成为真正的行动。”

尽管活动人士认为他们成功使用了Clubhouse和社交媒体,但朱拉隆功大学的政治学家苏拉查尼说,她对Clubhouse推动一场社会运动的能力仍然持怀疑态度。

“现在就说Clubhouse可以推动一场大规模的运动还为时过早,”她说。“我们还没有看到这种情况,但更常见的情况是 Clubhouse被用来组织规模较小、风险较低的政治活动。”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6%B3%B0%E5%9B%BD%E6%B4%BB%E5%8A%A8%E4%BA%BA%E5%A3%AB%E8%A1%97%E5%A4%B4%E9%81%AD%E9%95%87%E5%8E%8B%E5%90%8E%E8%BD%AC%E5%90%91clubhouse.html


北京陷入香港泥潭 「人人都是敵人」幻覺變成事實

香港民間與政界遇到凜冽寒冬,確實不好過,相信今年的「六四」和「七一」,也可能鴉雀無聲。但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從北京的視覺看香港,細想他們對香港做了甚麼,便會知道,北京正在陷入香港泥潭,就像當年美國陷入越戰泥潭和蘇聯陷入阿富汗泥潭一樣。

當年在越戰和阿富汗戰爭,超級大國使用不斷升級的武器,對全民進行無差別攻擊,但怎樣也無法掃清敵人,開始覺得人人是敵人、自己被包圍,陷入焦躁狂亂,最後自己將人人是敵人的幻覺變成真實,不撤退也不行。

從北京來說,港獨、本土派、泛民當然是敵人。但北京現在對付香港的手法,顯示在北京心中,香港的敵人還不止這些。

中共推行的香港選舉改革,不單加強政治審查候選人,還將立法會中功能組別議席比例壓縮,加入選委會產生議席。改革之後,選委會議席佔 40,功能組別只佔 30,直選 20。而選委會將加入了大量由中聯辦控制的新生同鄉組織,由政府委任的各種地區委員會,人大政協和中國全國組織香港會員等。以後的選委會,不少議席等如由中共直接委任。以往主導選委會的本港財閥和專業團體影響力大降。

這個改組表示中共不但要消滅泛民,還要大力壓縮香港本地財閥精英的影響。立法會直選議席比例由一半大幅減少指九分二,顯示負責在直選中搶奪議席的建制派政黨,也將被打入冷宮。

2019 年抗爭如火如荼時,北京不單看到街頭抗爭,還看到不少富豪,都或明或暗地反對「送中條例」。那時劉鑾雄曾嘗試以司法覆核方式拉倒條例,全國政協何柱國也多次公開反對條例。到北京要動員各大表態譴責抗爭時,有大富豪在報紙刊登廣告,也只是各打五十大板、模稜兩可地譴責暴力。不少名流和建制派外圍,竟然也支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抗爭者衝入立法會,塗鴉各個立法會現任和前任主席的畫像,建制派大老曾鈺成的畫像竟然倖免於難。這被疑心極大、對香港社會政治脈絡的掌握仍沒有很大信心的黨中央看到,便是富豪和建制派吃裡扒外,暗中支持「黑暴」的證據了。

後來與富豪關係良好,常常為富豪帶風向的民意領袖,全面支持抗爭。與港共過從甚密的年輕學人,也參加了戴耀廷發起的「35+」選舉規劃。曾鈺成、田北俊、曾俊華,有一個時期常常一同出現在公開場合、在鬧市派口罩、唱歌籌款整月餅等。北京看在眼裡,這不是地方黨、本地富豪與泛民和外國勢力勾結企圖奪權是甚麼?

現在北京不單要打擊反對派,也要打擊富豪和地方黨。但將他們清除之後,以新香港人取代他們,中共又會放心嗎?馬雲擁有的《南華早報》,在 2019 年抗爭時,刊登了大量同情抗爭者和批評政府的評論與報道,北京不會看不到,現在馬雲被整肅,《南華早報》和解放軍背景劉長樂擁有的鳳凰衛視也要賣盤,有報道說可能是要賣給中國央企級文化企業。這也就證明了,北京對香港的新香港人,也很懷疑。

北京覺得在香港,人人都是敵人,無人可信。在這個認知下,便只可歇斯底里地發狂亂打。2019年抗爭刺激北京發狂,將北京的潛在合作者趕走或趕到對立面,令北京覺得全世界都是敵人的幻覺變成真實。單憑蠻力維持的極權很可怕,但我們也不應以為它很厲害自信,可以永遠存續。

 

原刊於自由亞洲電台網站

from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https://thestandnews.com/politics/%E5%8C%97%E4%BA%AC%E9%99%B7%E5%85%A5%E9%A6%99%E6%B8%AF%E6%B3%A5%E6%BD%AD-%E4%BA%BA%E4%BA%BA%E9%83%BD%E6%98%AF%E6%95%B5%E4%BA%BA-%E5%B9%BB%E8%A6%BA%E8%AE%8A%E6%88%90%E4%BA%8B%E5%AF%A6/


何清涟:12年后,中国五万亿救市后遗症犹存

来源:
大纪元

美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基建计划,方式与中国2009年政府投入五万亿救市(地方配套资金当年高达二十多万亿)相同,都离不开印钞机的功劳。他山之玉,可以攻石,美国人特别需要记取中国当年5万亿救市的经验。如今回过头看,中国2009年5万亿救市的主要成功在于保障了就业,主要失败在于扭曲了经济结构,形成了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严重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更大的后果则是当时“铁(路)公(路)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严重过剩,资金的主要流向是房地产,尤其是流向居民住房,当房地产严重过剩之后,中国不得不为过剩产能寻找出路,于是有了推向全世界几大洲的“一带一路”计划,这个计划如今经济效益不彰,引发的国际矛盾甚多,不少项目成了一个又一个“援外”的准烂尾工程。

当此际,有必要分析当年中国5万亿救市的成败得失。

印钞机的开动

从2009年开始,中国经济基本依靠增发货币来拉动增长。形象地说,每年发的货币,除了堆到房子里,剩下都堆积在债务链条里。

我这话不是唱衰中国,引自金融高官的话。2010年,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就说过:“过去30年,我们是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货币超发严重 经济货币化领先全球》(21世纪网,2013年1月28日)一文称,2009年以来中国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先后超过日本、美国、欧元区,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印钞机”,2012年全球新增货币供应量超26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占近一半。该文称,经评估发现,均衡人均收入差异后,中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高居全球前列。

中国到底超发了多少货币?以下数据可供参考:1.中国货币发行增速远远快于GDP增速,截至2012年,中国十年间M2增速平均是18%,而GDP是9.5%;2.截止2011年底,中国M2与GDP比值为1.89倍。其结果是人民币购买力快速下降,中国陷入持续的高通胀状态。这种情况下,一些专家讨论过发行大面额钞票,以便于流通,也可节约印钞成本。中国政府权衡再三,宁可承担高发行成本,也不肯发行大面额钞票,其实主要是基于心理因素,不愿意通贷膨胀显性化,造成民众心理恐慌。不少人已经公开说过,中国经济稳与不稳,在于民众信心。

美国是否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印钞机?只要上美联储网站查询,不难得出结论。

房地产抑制消费

中国人收入有限,出于对通胀的恐惧,人们担心“钞票毛了”,觉得只有买房子才算稳妥,所以居民购房支出逐年大幅增加,这里只列几个居民购房支出破千亿、万亿、10万亿数据的年份。

从上述图表所列的几个关键数据可见:

一、房价直线上升。1998年,房屋销售均价为2,062元人民币;2020年,销售均价为9,860元,较2019年上升2.6%。22年之间,中国房价平均上涨4倍多;

二、居民消费被购房支出严重挤压。2020年,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只有3.5%,全年消费物价涨幅为2.5%,而消费支出萎缩了3.8%,是从1990年以来的首次消费支出萎缩,也是中共建政以来的首次。根据测算,2020年中国的购房总支出规模为13.90万亿,较2019年的12.45万亿,增长11.6%。直白一点说,居民宁可挤压其它消费支出,也得买房。

三、中国居民个人债务沉重,多数源于购房。据金融从业者统计,在过去五年(2016-2020年),中国是居民债务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增幅达22.2%,远超过美国的0.9%、日本的7.2%和德国的4%。这就是中国居民的购房负担率超高的原因。

政府对房地产的财政依赖更形严重

据中国官方数据,2020年中国卖地收入8.41万亿,全国财政收入约18万亿元,卖地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44%,占地方财政收入84%,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无法也无真实意愿调整经济结构。

无法调整,是因为中国国内消费萎缩,市场不景气,产业结构自然无法调整,仍然是政府财政仍然依赖房地产的格局。这种情况下,自然也无意愿调整。数年前我就撰文分析过,中国政府控制房地产的价格与规模,努力维持这个泡沫的存在,到后来,政府出于财政需要,房地产公司出于市场需要、房产拥有者出于个人财富不至于缩水,早在2010年代中期就形成了一个利益一致的利益共同体,都需要这个泡沫继续维持。这也是房地产泡沫这头灰犀牛至今仍然未发疯的原因。

一个普遍的误解:中国出口重兴

2020年,中国出口增加,除了中国官方媒体之外,美国几家主流媒体也一致认为中国出口重新兴旺,很快可以与美国经济一争雄长。

美国经济会怎样,目前拜登政府的经济政策追求意识形态满足,违反市场规则,非常多的变数,本文另文专论。但如果仔细分析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就会发现,医疗用品、生活用品和在家办公用品这三类商品,就是推动2020年中国外贸出口数据小幅增长的三大支柱,增幅最高的是医疗用品和纺织品(其实主要就是口罩用料),增幅分别达到40.5%和29.2%,这种增幅与疫情有关,注定是不可持续。其它的主要出口增长商品,以手提电脑为主的数据设备出口增加,是迎合疫情封闭状态下人们在家办公之需。塑料制品主要各类生活类用品、灯具、家具、玩具之类,都是全球在疫情状态下,各国被迫增加向中国的进口。概言之,到2021年年中疫苗大规模普及之后,这一波出口热潮就结束了,不可能长期持续。

3月下旬,美国智库、大学教授(含六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前总统经济顾问共20余位去中国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其中包括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两位及现任成员;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的六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亲民主党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与前任会长、福特基金会会长、《经济学人》主编等全部出场,这些机构、这些人是近二十多年美国对华关系的主导者。其中有几位都在会上透露,美国拜登政府大兴基建之后,将向中国、日本、欧盟购买大量商品,这对中国来说是个好消息。

从“二战”以来,罗斯福新政成了政府实行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大量印钞加大财政投入刺激经济、减少失业的代名词,这些举措既来自于凯恩斯的理论,又得到他的盛赞,在二战之后成为西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模式,并且只谈它的好处,但也有将近30%的经济学家们对此持异议。如今,各国央行(美国是财政部,因为美国央行与财政部的功能正好与中国颠倒)都是凯恩斯主义者,奉行货币宽松政策。中国2009年五万亿刺激经济,当时西方一片赞誉之声,认为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之时拯救了世界经济。但是,中国此后一直苦苦挣扎于债务泥潭,改善经济结构无望,这些经验都值得记取。


from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4%BD%95%E6%B8%85%E6%B6%9F%EF%BC%9A12%E5%B9%B4%E5%90%8E%EF%BC%8C%E4%B8%AD%E5%9B%BD%E4%BA%94%E4%B8%87%E4%BA%BF%E6%95%91%E5%B8%82%E5%90%8E%E9%81%97%E7%97%87%E7%8A%B9%E5%AD%98.html


美国开始结束阿富汗军事任务

来源: 
美国之音

驻阿富汗美军最高指挥官说,从这个饱受冲突蹂躏的国家完全撤军的进程已经开始。

斯科特·米勒将军星期天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对当地记者说,根据他收到的命令,他的所有部队“现在正准备撤出”。

在米勒发表上述讲话的大约两周前,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在9月11日——纽约和华盛顿遭受恐怖袭击20周年纪念日——之前撤出最后剩下的3000名左右美军。拜登说,撤军将从5月1日开始,结束美国历史上最长的近20年之久的战争。

米勒同时指挥美军和北约非战斗人员在阿富汗执行“坚决支持”军事任务。

北约盟国已承诺配合行动。根据一年前华盛顿与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分子谈判达成的协议,北约盟国也将撤出约7000名部队。

米勒将军说:“我们将有序地从阿富汗撤军,这意味着向阿富汗安全部队移交基地和装备。”。

美国及其盟国在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发生后发动了对阿富汗的军事入侵,以惩罚当时的塔利班统治者窝藏并允许基地组织头目策划大屠杀。

这一军事行动迅速击溃了塔利班政权。然而,塔利班重新集结并发动针对阿富汗和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部队的致命袭击,重新建立了对阿富汗大片地区的控制。

美国与塔利班于2020年2月达成的协议要求所有外国军队在5月1日前离开阿富汗,但拜登列举了推迟最后期限的后勤原因。

塔利班叛乱分子在签署协议后停止了对外国军队的袭击,他们谴责这一拖延违反了双方商定的最后期限,并威胁在美军撤出阿富汗时恢复对美军的敌对行动。

米勒说,他的部队继续保持“军事手段和能力,在目前的撤军中充分保护自己,并将支持阿富汗安全部队”。

他否认了美国违反协议的指控,并警告说,如果塔利班袭击外国军队,美国将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米勒在喀布尔美军总部发表讲话时说:“我有机会与塔利班政治委员会的塔利班成员进行了交谈,我告诉他们,恢复暴力,努力作出军事决定,将是阿富汗和阿富汗人民的悲剧。”

有人担心,在没有美国援助的情况下,阿富汗安全部队将在与塔利班的战斗中崩溃,这可能导致更多冲突和流血。

这位美国将军提醒塔利班,根据协议,他们有义务与基地组织武装分子断绝关系,以确保阿富汗永远不会被用作恐怖主义的避难所。

联合国今年1月报告说,阿富汗境内约有500名基地组织成员,塔利班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塔利班否认基地组织在该国的存在,并否认他们密切接触的指控。

据美国上周发表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称,阿富汗战争迄今已夺走约24.1万人的生命,其中包括平民、当地人以及国际部队的战斗人员,美国为此付出了至少2.4万亿美元的代价。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104/%E7%BE%8E%E5%9B%BD%E5%BC%80%E5%A7%8B%E7%BB%93%E6%9D%9F%E9%98%BF%E5%AF%8C%E6%B1%97%E5%86%9B%E4%BA%8B%E4%BB%BB%E5%8A%A1.html


林郑月娥主持电视节目介绍选委会 被批官官勾结

香港电台今(28日)晚再有变动,但这次不是抽起节目,而是新增一个由特首林郑月娥当主持的对谈式节目,让她与嘉宾探讨经北京重新构建的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如何达致广泛代表性同埋均衡参与」。传媒学者梁丽娟表示,港台这次破天荒的安排,未必对林郑月娥和选举起宣传作用,因为被排拒在新选举制度外者已对港府「心淡」;另一政治学者则批评,以公帑营运的港台,明显是给机会让特首向选委免费「拜票」,是「官官勾结」,明显有利益冲突。

新节目名为《选委界别分组面面观》,自今天傍晚黄金时间6时半起,每晚四节在港台视点31台播放,每节12分钟,直至5月27日为止。届时林郑月娥在政府电台出现的时间,应该会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电视台新闻多,只是受众人数会较少。不过,错过播出时间或有兴趣重温者,可以到港府的专题网页浏览。

新节目并非由港台公布,而是由林郑月娥前(26日)晚在其脸书上首先披露,并以短片介绍节目,表示会与「不同界别」嘉宾对谈,探讨是次选举改制中的「核心要素」 - 重新构建的选举委员会,其界别分组「如何可以达至具广泛代表性同埋均衡参与」。

林郑月娥的介绍重点明显针对舆论对重建的选委会的批评。重建的选委会,人数虽由1200人增至1500人,界别分组亦增至40个,但却被指代表性不足,以致削弱选举认受性,因为改制后,不少界别的选民由个人票转为公司票,人数大减;一些在专业界别中具代表性的组织更被删除选民资格,改为加入具中国背景或港府委任人士,以致可以被中国政府或特首操控或影响的选民人数,由五百多至七百人不等。

港台英文新闻透露,首两集的对谈嘉宾是港区人大代表黄玉山和身兼香港交易所总裁的行政会议成员查史美伦。

特首选战开跑:获委者汤家骅公然支持林郑留任

立法会现正就颠覆香港选举制度的条例草案进行讨论,与此同时,当局已呼吁选民在7月5日前进行登记或更新其数据,以便在9月19日投票选出有双重功能的选举委员会,而届时诞生的1500名选委将会在明年3月投票选出新一届特首。

一名不愿具名的公共行政研究学者向本台表示,林郑月娥未有否认会竞逐连任,港台让她介绍选委会,等于是让她亲身向选委会「拜票」,属选举工程,而且是免费的,而由公帑营运的港台播放,等于是用公帑「买票」和进行选举工程,明显有利益冲突,她更直指这是「官官勾结」。

事实上,在林郑月娥自行公布主持节目后翌日,由她委任、俨如政府智囊的行

政会议成员汤家骅接受由前特首董建华成立的网媒「思考香港」访问时坦言,希望林郑月娥能留任,并引述英语名言「the devil you know better than the devil you don't」(熟悉的魔鬼较不熟悉的好)来加强说服力。他更不忘推荐,拍由他创办的智库,有条件为港府提供更多管治人才。

不过,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梁丽娟向本台表示,不少港人对新的选委会的界别分组确实不甚了了,有些甚至是「听都未听过」,林郑月娥主持节目介绍,可让市民「开开眼界」,不能说是滥用权力,而其努力的态度,应可赢得原来支持者的赞赏。

她续称,林郑月娥本身已有部分选委会界别分组成员的委任权,所以开设节目以买票的作用不大,但从实质宣传效果来说,作用亦不会大,因为港人对改革后的选举漠不关心,亦对政府的所作所为感到无奈,持「政府想点就点啦」态度的人,不在少数,而被排拒在新选举制度外的人亦不会理会相关宣传。

至于广播处长李百全上任一个多月内频频以「不够持平」煞停节目的标准,未知有否用来检视特首主持的节目,而最新由香港民意研究所公布、民意支持率净值跌至「负50%」的林郑月娥主持节目,对节目收视率和林郑支持度的提升

立法会现正就颠覆香港选举制度的条例草案进行讨论,与此同时,当局已呼吁选民在7月5日前进行登记或更新其数据,以便在9月19日投票选出有双重功能的选举委员会,而届时诞生的1500名选委将会在明年3月投票选出新一届特首。

一名不愿具名的公共行政研究学者向本台表示,林郑月娥未有否认会竞逐连任,港台让她介绍选委会,等于是让她亲身向选委会「拜票」,属选举工程,而且是免费的,而由公帑营运的港台播放,等于是用公帑「买票」和进行选举工程,明显有利益冲突,她更直指这是「官官勾结」。

事实上,在林郑月娥自行公布主持节目后翌日,由她委任、俨如政府智囊的行

政会议成员汤家骅接受由前特首董建华成立的网媒「思考香港」访问时坦言,希望林郑月娥能留任,并引述英语名言「the devil you know better than the devil you don't」(熟悉的魔鬼较不熟悉的好)来加强说服力。他更不忘推荐,拍由他创办的智库,有条件为港府提供更多管治人才。

不过,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梁丽娟向本台表示,不少港人对新的选委会的界别分组确实不甚了了,有些甚至是「听都未听过」,林郑月娥主持节目介绍,可让市民「开开眼界」,不能说是滥用权力,而其努力的态度,应可赢得原来支持者的赞赏。

她续称,林郑月娥本身已有部分选委会界别分组成员的委任权,所以开设节目以买票的作用不大,但从实质宣传效果来说,作用亦不会大,因为港人对改革后的选举漠不关心,亦对政府的所作所为感到无奈,持「政府想点就点啦」态度的人,不在少数,而被排拒在新选举制度外的人亦不会理会相关宣传。

至于广播处长李百全上任一个多月内频频以「不够持平」煞停节目的标准,未知有否用来检视特首主持的节目,而最新由香港民意研究所公布、民意支持率净值跌至「负50%」的林郑月娥主持节目,对节目收视率和林郑支持度的提升

立法会现正就颠覆香港选举制度的条例草案进行讨论,与此同时,当局已呼吁选民在7月5日前进行登记或更新其数据,以便在9月19日投票选出有双重功能的选举委员会,而届时诞生的1500名选委将会在明年3月投票选出新一届特首。

一名不愿具名的公共行政研究学者向本台表示,林郑月娥未有否认会竞逐连任,港台让她介绍选委会,等于是让她亲身向选委会「拜票」,属选举工程,而且是免费的,而由公帑营运的港台播放,等于是用公帑「买票」和进行选举工程,明显有利益冲突,她更直指这是「官官勾结」。

事实上,在林郑月娥自行公布主持节目后翌日,由她委任、俨如政府智囊的行

政会议成员汤家骅接受由前特首董建华成立的网媒「思考香港」访问时坦言,希望林郑月娥能留任,并引述英语名言「the devil you know better than the devil you don't」(熟悉的魔鬼较不熟悉的好)来加强说服力。他更不忘推荐,拍由他创办的智库,有条件为港府提供更多管治人才。

不过,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梁丽娟向本台表示,不少港人对新的选委会的界别分组确实不甚了了,有些甚至是「听都未听过」,林郑月娥主持节目介绍,可让市民「开开眼界」,不能说是滥用权力,而其努力的态度,应可赢得原来支持者的赞赏。

她续称,林郑月娥本身已有部分选委会界别分组成员的委任权,所以开设节目以买票的作用不大,但从实质宣传效果来说,作用亦不会大,因为港人对改革后的选举漠不关心,亦对政府的所作所为感到无奈,持「政府想点就点啦」态度的人,不在少数,而被排拒在新选举制度外的人亦不会理会相关宣传。

至于广播处长李百全上任一个多月内频频以「不够持平」煞停节目的标准,未知有否用来检视特首主持的节目,而最新由香港民意研究所公布、民意支持率净值跌至「负50%」的林郑月娥主持节目,对节目收视率和林郑支持度的提升是有利抑或有弊,则要拭目以待。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10428-%E6%9E%97%E9%83%91%E6%9C%88%E5%A8%A5%E4%B8%BB%E6%8C%81%E7%94%B5%E8%A7%86%E8%8A%82%E7%9B%AE%E4%BB%8B%E7%BB%8D%E9%80%89%E5%A7%94%E4%BC%9A-%E8%A2%AB%E6%89%B9%E5%AE%98%E5%AE%98%E5%8B%BE%E7%BB%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