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30 July 2014

制裁升级,普京强硬策略如走钢丝

莫斯科——面对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西方采取的最严厉的一轮制裁,俄罗斯做出了一副淡然处之的公开姿态。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V·普京 (Vladimir V. Putin)强调了自力更生的重要性,周二公布的一项新民调数据显示,大多数民众都持“我担心什么?”的态度。
然而在平静的外表之下,俄罗斯也越发警觉——乌克兰不断恶化的乱局,以及欧洲国家和美国分别在周二宣布的新一轮严重得多的制裁,可能会在未来很多年里,对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造成冲击,并且会对俄罗斯经济造成普通民众可以感受到的损害。
直到现在,普京的策略似乎还能奏效。俄罗斯向乌克兰的分裂武装给予支持,但有没有留下明确的证据;能够迫使基辅就范,进而避免与欧洲关系破裂,于是疏远俄罗斯的商界精英。但是由于危机产生的一连串冲击波,这种策略正在开始崩塌。
一些频频发声而且较为著名的批评人士纷纷表示,普京以及克里姆林宫的强硬派领导人,在提到俄罗斯离开西方也能繁荣时,恐怕是不自量力。今天俄罗斯对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依赖,远超以前的苏联。
“他们没有料到西方会做出极端的动作、代价高昂的动作,”独立政治分析人士尼古拉·彼得罗夫(Nikolai Petrov)表示,“现在发生的事情,与他们想要的局面、他们意料之中的局面是不一样的。”
彼 得罗夫及其他人认为,7月17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的波音777客机,在局势动荡的乌克兰东南部上空坠毁的事件,打破了普京侥幸维系的利益平衡。之前他一直维持着公众、强硬派民族主义 者、安全部门、寡头,以及比较倾向于自由派的商业群体的支持。
“直到发生这场灾难,普京的算计都很管用,能够赢得任何一场战术上的较量,”彼得罗夫说。
克里姆林宫一直认为,自己有能力在乌克兰维持程度刚刚好的不稳定局面,从而一方面让乌克兰仰赖俄罗斯的好意,另一方面让欧洲和美国小心谨慎,不要过于积极地介入。
上周末,欧洲采取更严厉制裁的可能性大幅提高。紧接着,普京就与幕僚举行会晤,表示俄罗斯需要更多地依赖自己。他指的是过去在乌克兰进行的武器生产,但这种情绪却在其他领域引发了反响。
“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困难,老实说,目前我并没有看到什么大的困难,”在克里姆林宫网站上发布的一份会议纪要中普京说。“我想最终都能做到对我们有利,因为它能为我们提供必要的动力,在我们还没有尝试过的领域,开发自己的产能。”
在俄罗斯国内,不断滋长的孤立主义也在引发越来越强烈的抱怨。俄罗斯经济中约有50%由国有企业把持,而这些企业的经营者对普京仍然绝对忠诚。但其他人的态度正在改变。
 “这还是一个很客气的版本:‘可能有些地方不太对劲,’”反对派议员谢尔盖·佩特罗夫(Sergei Petrov)说。“你一个外国人,他们肯定不会跟你说的,但是我听到的批评声越来越多了。”佩特罗夫是俄罗斯最大的汽车进口商之一罗尔夫公司(Rolf)的创始人。
前财政部长、普京的亲密盟友阿里克谢·库德林(Alexei Kudrin)在上周接受国有新闻社俄通社-塔斯社(ITAR-TASS)采访时,罕见地对克里姆林宫的政策发起了公开的批评。
库德林说他担心乌克兰危机将把俄罗斯卷入一场“历史性的冲突”,令国家发展全面受阻。
他说商界对电视、电台上的反西方言论泛滥感到惊愕,这表明存在一种“根本上的”转变,将西方重新变成俄罗斯的敌人。
“在商界的情况不一样,”他说,“商人想做事,想投资,盖工厂,发展贸易。”
有 分析人士认为,这次采访说明普京正在试图摆脱困境,准备公开地抛弃乌克兰的分裂分子。他们将它和周二《生意人报》(Kommersant)的一篇专栏文章 联系起来,称两者有着相似的观点,该文作者是一名和总统过从甚密的记者,文章暗示是普京放手将马航的黑匣子给了西方,因为他并不完全信任从顾问那里得来的 信息。
但是普京本人对策略的转变并没有任何直接的表示。
除了制裁之外,海牙的一家仲裁庭周一做出裁决,俄罗斯应该向尤科斯石 油公司(Yukos)的前股东支付500亿美元,作为对拆分这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的赔偿。这一裁决导致在和俄罗斯天然气股份工业公司(Gazprom)、俄 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打交道时多了一层不确定因素,这两家俄罗斯国有的能源业巨头都吸收了尤科斯的资产。
分析人士称,偏自由派的经济学家和安全部门的保守派人士之间的分歧,可能因经济问题而进一步加剧。然而所有关键性决策都是由普京拍板的,不太可能有人对他发起正面挑战。
前能源部副部长、后来转向反对派阵营的政治人士弗拉基米尔·米洛夫(Vladimir Milov)说,“分歧是存在的,但是反战的一方缺乏足够的手段,迫使普京采取务实的行动。”
米洛夫说,那些要和西方决裂的克里姆林宫官员相信,不管在西方有多少融资上的损失,都可以到中国或印度去弥补,但他们没意识到,这两个国家的银行系统都没有做好准备,能像西方银行那样提供数以十亿计的长期贷款。
事实上,一名克里姆林宫知情人士在近日的一次餐会上说,“俄罗斯的力量和中国的财富”将是未来的主导。他高声抒发着自己的思绪:难道西方就不担心,中国会成为大赢家吗?
米洛夫说,总的来说前景一片黯淡。
“我们正在滑向一种长期的对峙局面,普京看起来是很坚决的,不打算放弃,”他说,“这是个糟糕的预兆,说明一切都将变成长期问题。”
翻译:王童鹤、经雷



from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cn.nytimes.com/world/20140730/c30pu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