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6 February 2014

蒙克:当今中国、战前德国与世界大战警告

BBC中文网
更新时间 2014年2月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7:18
张伯伦签订“慕尼黑协定”后回伦敦下飞机的时兴奋地宣布他带回来“一代人的和平”。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把中国比作二战前咄咄逼人的纳粹德国引起中国媒体强烈反应。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加和在外界眼中的“咄咄逼人”被用来同一战和二战前的国际关系类比似乎成了一种模式。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呼吁世界各国给与菲律宾更多支持以抵御中国在菲律宾附近海域的主权要求。他援引历史说,二战前夕希特勒在1938年要求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国土时西方没有给与捷克斯洛伐克足够的支持。
阿基诺说,现在的菲律宾面对中国就像当初的捷克斯洛伐克面对咄咄逼人的德国一样,菲律宾的处境也是被要求把一块领土交给一个强大得多的外国强权,因此菲律宾需要外国强有力的支持,维护国际法,抵御中国的要求。

“慕尼黑协定”

阿基诺一方面把崛起的中国同当初的纳粹德国相提并论,似乎另一方面也把国际社会同当初西方对希特勒的“绥靖政策”相比较。
1938年希特勒施加压力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大多数人口为德意志民族的苏台德地区从捷克斯洛伐克中独立出来。英法为了避免战争,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压,要他们根据民族自决原则解决苏台德问题。但捷克斯洛伐克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导致德捷间形成剑拔弩张的局面。
同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去德国慕尼黑参加了德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规定把苏台德区“转让”给德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慕尼黑协定”。被迫割让领土的捷克斯洛伐克却没有被允许出席慕尼黑会谈。
希特勒在会议上让张伯伦相信,苏德台地区是德国最后一个领土要求,因此张伯伦回到伦敦下飞机时兴奋地宣布他带回来“一代人的和平”。张伯伦也因此成了二战前绥靖主义的代表人物。

“理性被高估”

日本首相安倍上月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上则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英、德关系比喻目前的中、日关系。安倍说当时开战的英国和德国经济联系十分密切,就和现在的中国和日本一样。
把中国崛起可能挑战世界秩序同一战和二战前的国际关系相提并论似乎已经成为西方国际关系讨论中的一个经常性话题。伦敦经济学院的战略问题学者克里斯托佛・考克(Christopher Coker)认为,人类的理性被高估是造成历史误判的主要原因。
考克指出在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当时的人们认为大战不可能爆发,但是大战的确爆发了。考克进而说,目前中美关系也符合这种大国冲突的逻辑,即尽管美国和中国发生战争冲突的概率极低,但并非不可能。
去年习近平在同奥巴马举行峰会前曾经对美国总统当时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尼隆表示希望建立中美新兴大国关系,中国希望美国承认中国的影响力增加。2010年当时担任中国副外长的傅莹说抱怨说:“在同一问题上,西方不能平等地接受我们。”

“修昔底德陷阱”

德国国际问题观察员施戴芬・里希特(Steffen Richter)说,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不断加强军备,中美大国关系在发生改变。他说习近平作为一个自信和有能力的政治家似乎采取了更积极和自信的姿态,似乎在改变韬光养晦的一贯做法。
施戴芬・里希特说,2010年中国提出要掌控东亚和东南亚主导权的要求,而美国却针锋相对地把战略轴心转向亚洲,努力把60%的美军实力转向亚洲。
但考克认为美国和西方很难接受国际政治中心发生变化的看法。他认为在过去300年当中的所有主要冲突都是国际系统的规则和秩序之争。中美两个大国的价值观差异巨大,因此中国的崛起对现有的国际秩序形成挑战。
考克说中美要避免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才能化解敌意、避免冲突。“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保守的守成大国同崛起的新兴大国对抗的现象。不过他认为,无论美国或中国,对于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都没有合乎逻辑的策略。
考克预言说,下一场全球冲突不同以往的任何战争,下一场全球冲突可能会在网络和外层空间进行,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BBC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14/02/blog-post_6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