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上报
美国知名智库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近期发布“重新思考威胁”(Rethinking the Threat)报告,挑战近年“中国随时可能武力犯台”主流叙事。
报告主张,北京全面入侵台湾的可能性相当低,远低于许多政策圈与媒体所传播的想象。主要理由有三:侵台战争代价太高昂、中共领导阶层倾向非战手段、国际反共联盟国家合作的高度吓阻作用。
理性分析:中国不敢轻启战端?
这份史汀生中心报告认为,中共侵台战争的代价极为沉重。中国如果选择动武,肯定将面临国际经济制裁、全球供应链断裂、南海与台海大区域海域航运中断、涉险区域外资大量撤离、中国金融体系崩溃的危机,加上台湾与中国之间高度的经贸依存,实际上所谓的武统不仅只是双方的对外战争,也是经济自残。对中共而言当然不划算。
其次,中共侵台军事执行难度是“恶梦”(nightmare)等级。跨越台湾海峡的两栖登陆战役,会名列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军事行动。仅仅是建立桥头堡,就需要付出极大代价,更遑论后续的城市战、游击战以及长期占领之艰险万难。中共军方虽然积极扩军,但在远距投送、后勤维持、海空制权等方面,差距仍相当遥远。
现实而言,中共偏好使用“非战手段”,例如透过《反分裂国家法》、经济胁迫、武力施压、恩威并施、法律战、认知战,以及多种灰色地带行动,逐步蚕食台湾的国际空间,削弱台湾人的心理韧性与抗共保台意志、对中共的威胁麻木。相较于高风险的武力犯台,这些手段的成本更低、灵活性更高,也符合北京“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文化。
基于以上理由,史汀生中心报告认为:至少在短中期之内,武力侵台不会是北京的首选,并非立即可行的军事方案,而更像是威吓与政治工具。
非理性风险:习近平的孤注一掷?
然而,若如史汀生中心报告仅以“理性分析”面向来判断台海风险,恐怕过于乐观。
习近平统治迄今十多年的中共政权,不仅是钻研战略谋算的政权,更是戮力维稳的全球最大独裁体制。这样的结构下,中共的“非理性决策”风险恐怕远高于民主自由国家所能想象与准备。
七十多年以来,中共政权的政治生存空间始终凌驾于国家利益与人民福祉。习近平更是强调中共政权的合法性建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完成统一大业”叙事上。
如果中国经济失控、失业潮蔓延、人口危机带来社会动乱,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可能孤注一掷,对台湾开战以转移矛盾,即使明知风险极高。威权独裁者在国家内部危机高涨时,选择以战争作为续命的赌注,在历史上的确有不少案例。
重要的是,中共存在对国际强烈反应的误判风险。虽然史汀生中心报告认为国际制裁与盟友干预能够有效吓阻中共,但是欧洲、日本、东亚诸国在危机爆发当下的联合抗共决心与行动力是否坚定?仍有很大犹疑空间。美国朝野与民意难免也存在相当程度的“战略模糊”以及“反战情绪”。北京倘若误判美国与盟友的介入程度,可能以为有机会可以“速战速决”,从而率尔出阵。
换言之,史汀生中心报告也许低估“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意即台湾真正的风险,不在于中共是否计算得出“武力侵台不划算”,而在于习近平是否会“明知不划算也要下赌注”,以及是不是有足够的动员能力。
灰色地带的长期战争
这份史汀生中心报告有助于平衡国际舆论,避免各国位高权重的政策制定者被“中共即将武力侵台”的过度恐慌情绪勒索,对决策方针与资源配置能有更冷静细致的思考;并且提醒:侵台并非中共的最合理选项,至少目前中共更倾向于以法律、经济、心理战与认知战等手段施压——这些“非战争形式的战争”是台湾长期要对付的中共侵犯压力来源,台湾及盟友必须提高因应能力。
在此局势下,台湾更不能因为“中共短期内不会打我”而掉以轻心。中共的威胁不在于是否明天就会发射飞弹、登台进犯,而更在于能否“持续藉由灰色地带战争手段蚕食台湾防卫意志”。同时,习近平的独裁体制,意味着“不理性决策”随时可能发生,当中国内部矛盾压顶,仍可能会把侵台战争当做政权保险杆。对此台湾当然不能畏缩,必须鼓起士气、提高警觉、积极准备。
对台湾与反共盟友而言,战略智慧不在于“过度恐惧”或者“盲目乐观”,而在于做好两手准备:在理性层面,强化防卫、深化国际结盟、降低战争诱因;在非理性层面,建立更强大的吓阻能力,让北京即使企图孤注一掷,也知道很可能付出政权垮台的极高代价,不敢贸然行动。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9/%E5%8F%B0%E6%B5%B7%E5%A8%81%E8%83%81%E4%BB%8B%E4%BA%8E%E8%BF%87%E5%BA%A6%E6%81%90%E6%83%A7%E5%92%8C%E7%9B%B2%E7%9B%AE%E4%B9%90%E8%A7%82%E4%B9%8B%E9%97%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