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22, 2025

蘇暁康:中共之後的中國

作者臉書


【按:這個題目,中共和習近平死也不會去思考,中國境內「吃瓜大眾」不敢也無力思考,而境外「敵對勢力」慚精竭慮三十幾年無結果,終於,曾經在白宮主持對華政策的「重慶狀元」,給出了一份驚為天人的答卷《中共之後的中國》,乾脆利落地摒棄當下中國種種無解難題,快刀直切「後共產」中國「憲政建制」一系列要害措施,这个《中国剧本》之荦荦大端:1、言論機制,2、民間社會,3、教育司法改革,4、宗教信仰自由,5、制憲,思路自然是「美國式」的,或者「余茂春式」,他不愧柏克萊加大的歷史學博士;然而,習王朝風雨飄搖之後呢?當下坊间流传北京正在集体逼宫习近平,真真假假,無人思考「習後」中國,中國人問過「毛後」、「鄧後」,好像沒咋問「江後、胡後」,朝廷空空,不像溥儀退位時,袁世凱已經坐大,手下軍閥好幾個,而習後會「軍閥混戰」嗎?「六四」後中國前途未卜,老百姓害怕亂世、暴力,「六四屠殺」後就是這種時局,民間恐懼令中南海吃了定心丸。我還是困惑於當下中國的無解難題,近來也沒少議論,因為它們才是橫亙在「余茂春方案」前面的攔路虎,乃是中共為「之後」設下的陷阱、困局,讓「之後」無法來到的重重障礙,再次列出如下。】

一、中共听任習近平蠻幹下去
註定不可持續的一種制度和統治方式,居然耀武揚威地存在了那麼久。
中國三十年統治模式,在經驗和學識之外,古今中外都沒有知識可以解讀它。甚至世界上所有的專制政權,都把中國視為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模範」。人們對中國的預測,誤差不僅僅是「經濟發展導致民主」、還在於三十年裏預言「崩潰」多次,每一次都低估了這個政權的存活能力。
中共這個集權制度,穿越三道生死關隘——「六四」屠殺合法性危機、市場經濟、互聯網社會,不但毫髮無損,反而被淬煉得前所未有的強大與邪惡,以致近現代以來西方學界積累的「專制集權」知識,皆無力解釋這個「東方不敗」:它如何可以一場饑餓接一場文革,然後要救「亡黨」,卻再來一場大屠殺,便迎來二十年經濟起飛、貧富崩裂、階級對立和道德滑坡,再升級為世界第二超強,同時也是蘇聯之後的新型集權。
它完全是一個怪物。
1978年至2013年,這四十年里,中國經濟以10%的年平均速度增長,人均收入提高了10倍,約8億人擺脫了貧困,嬰兒死亡率降低了85%,人口平均壽命提高了11年。這是一次「大躍進」,所以中國有兩個「大躍進」,一個在毛澤東時期,一個在鄧小平時期。
第二次「大躍進」,專家界定中國推行的是資源耗竭式發展模式,而且是权贵集团拿走利润,留下垃圾。现在中国大的生态环境已经完全毁坏了,江河污染,洞庭湖、鄱阳湖干了;還有北京的雾霾;土地污染造成的食品污染,令中國癌症高發,超過世界任何國家。

二、暴富强权令纳粹失色
經濟奇蹟換來「两个丧失」,第一個喪失,中共是拿中華民族的大好江山,換取他們黨的江山;
第二个「丧失」是中国人的心灵被掏空了,中共不准你有信仰,人的道德大滑坡——中国人的心灵家园也丧失了。
中國推行的資源耗竭式發展模式,山河破碎,道德淪喪,這個国家主义主导的「中国模式」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是挥霍中国资源,再挥霍人类资源,它成功以後的邏輯,就要开疆拓土、资本输出、万方来朝,所以2017年習近平上台,手握兩個百萬億(100万亿国有资产和100万亿现金),中国下一步要五步「支配世界」。
後來人類遭遇的一場瘟疫,也檢驗了這個怪物。
三年前無論是它放毒還是失手洩毒,它極其成功地讓全世界染毒,感染人數五點四四亿、死亡六百三十三万,而西方至今抓不到武漢病毒的證據;中共也可以將一個兩千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徹底封死,其控制能力已令前面的納粹德國和斯大林蘇聯望塵莫及。
中共不肯改變,放棄權力,習近平是他們最好的選擇,所以二十大他還會連任。

三、民間「躺平主義」
民間消極抵抗,也反應了這個怪物的強大。
"岁月静好"死掉了以后就来了"躺平主义",
三十年盛世,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京津冀得有个好肺,
岁月静好是体制与民间共谋的一种矫情,
抗爭乃少數勇敢者所為,代價慘烈,「七零九」律師是代表。
民族主義洗腦成不成功?不知道。
民粹主義有明顯代際劃分,老三屆懷舊紅歌,也熟悉毛時代的物件,
三十年后年輕人對獨裁、個人崇拜、紅歌紅旗反而陌生了,
而且,中国人最大的愿望,一是要改变,二是不要流血和乱世,「六四屠殺」後就是這種心態,暴力是否会发生,同我们的愿望没有直接关系,它是一个偶然性很大的政治过程;但暴力的温床,又直接根植于社会的思想、观念中。

四、暴力在中国未来变局中可能性,這是「轉型」前面最大的一隻攔路虎。
1989年的东欧和1991年的苏联,都是基本实现了非暴力转型,提供了共产制度和平演变的先例,使整个世界大松一口气。但是,第一,这个后果恰好是一次大规模暴力所付出的代价,即中国天安门屠杀引起的强烈反映起了一定的遏制作用。第二,东欧和苏联虽然在旧政权坍塌的一刹那间避免了暴力,却出现了暴力滞后的现象,如南斯拉夫已经爆发内战;而在俄羅斯普丁治下,如今西方最担心的是它那庞大的核子武器失去控制。
更加看不到未来中国转型中暴力因素消减的迹象。
第一,中国军队的传统是"党指挥枪",而苏联、东欧的军队有一定程度的国家化,"六四"以后这支暴力工具越来越单纯到只为执政者服务,而且只被極少数老人黨所控制,连"党指挥枪"的原则也不复存在;
第二,权力高层宫廷政变不扩散暴力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是它的前提是要有控制全国军队不致分裂的权威人物,这样的人物要不了几年就不存在了,靠没有军人资历的文官和太子党接班,只会导致军人无所忌惮的局面,重演华国锋和"四人帮"的故事;
第三,军权的承继问题,在老人身后将无规则可循,因为它既不属于国家,也不属于党,会成为日后军事首长搞政治交易的资本,暴力根源从一个中心扩散为无数各中心;
第四,民间暴力因素的增长,是"六四"的直接后果,而中国执政当局一直没有抑制大规模街头运动的非杀伤性手段,一有风吹草动,就得动用大兵团和重武器,造成大规模杀伤。
第五,社会具有中间力量和中间架构的平衡作用,才避免暴力和乱世。这种 Balance的存在,是政治妥协机制和游戏规则的支撑,缺了这一层,就无法使社会恢复客观性和公正性,通过规则来重新确认新的合法性,只能任凭暴力循环。辛亥革命以后,就是这种情形。旧的社会构架已经倒塌,中间力量太弱,只能是枭雄们的天下。政治本来就是不同社会利益之间的一种讨价还价(Bargain),传统政治只是依据实力,而民主政治是依据民意。一旦启动暴力,这种Bargain就中断了,只凭武力说话。今天,中国的中间力量在哪里呢?从89年的天安门运动来看,要么它几乎不存在,要么比清末民初还要弱小。
因此,我觉得在未来中国的转型中,引发暴力或暴力滞后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象中国这样的没有中间力量的社会,有能力使用暴力和有能力制止暴力的,都是一个力量,即执政者。同时,执政者用以压制反对派的有效手段,和反对派可能用以抗衡的手段,也只有一个,即暴力。全能主义式(Totalitarian)的统治虽然在意识形态上和社会控制上,已经不再是"全能的"了,可是,恰好是这种状况,使得执政的共产党不能再凭借意识形态来控制社会,只剩下暴力手段。这正是全能主义统治解体的一个特征,我们虽然希望避免暴力,却不能对非暴力转型抱太多的幻想。

第六、「军队国家化」是最关键性、也是最神秘的要害。
"六四"三十周年之际,《纽约时报》发表了一个重头报道:『前军官谈"六四":派军队清场,就不好再出牌了』,说"前解放军报记者江林首次打破沉默。"
她讲的是"七上将联署反对戒严信"的细节,今天来看,这近乎一次"流产的兵谏",江林对《纽约时报》说:
『我说哪儿用这么多部队进来,13个还是16个集团,一个天安门需要这么多人吗?他们说怕兵变。这七个上将在战争年代都曾经是这些部队的直接首长。
问:听说一个是怕兵变,一个是所有的部队都参与,谁也逃不开责任的。
答:对,但主要是兵变。』
虽然在三十年前,这就是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然而将其置于今日"军队国家化"题目之下,其中可以诠释的含义就太多了。江林的陈述中有以下要点:
1、张爱萍说,在七个上将之前他单独给中央军委写过一个报告,那时候还没有戒严,他让这些领导去跟广场的学生对话,不要跟学生那么对立,说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是搞学生运动的,为什么现在就不能跟他们对话呢,要把他们当敌人呢,看着这么多孩子在广场绝食、生病,对他们的诉求置之不理呢?
2、江林看过这份报告的草稿,应该有1000字左右,后来七个将军的信很简单,就两句话;
3、报告送给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
4、赵紫阳是军委常务副主席,虽然他行政上是国务院总理、总书记,但是他在军队的这个职务,基本上是虚的,他很谨慎,基本不过问军队的事情;
5、张爱萍先一个人上书,后来七个将军上书,是他领头,起草人是他的儿子;
6、当时军委没有反应,他很生气,才有了第二次联名的事情;
7、"六四"第二天,6月5号,叶飞上将让他的儿子开车一起到张爱萍家,一进门就哭,说爱萍啊,我们的军队完了,向老百姓开枪了;
8、《纽约时报》问:这些将军的第一任务是保护共产党、保护共产党的领导人,是吗?江林回答:我觉得没有。如果有的话,应该去纠正他们走错的路,不要往这条路上走,你们往这条路上走,就是违背了初心,就是一种背叛。从我记录的那些人,同情我的那些人,都是军队高级干部,他们也是不同意的;
9、军队高级干部里面,抵抗的情绪很普遍。江林举例,将近一年的时间,北京三总部军队机关的干部都不敢穿军装出来,甚至他们在军队的办公楼里都穿便衣。你只要穿军装出来就会被老百姓打啊、骂啊。
关于"七上将联署反对戒严信"(叶飞、张爱萍、萧克、杨得志、陈再道、李聚奎、宋时轮)全文是:
"首都戒严部队指挥部并转中央军委:鉴于当前事态极其严重,我们以老军人的名义,向你们提出如下要求:人民军队是属于人民的军队,不能同人民对立,更不能杀死人民,绝对不能向人民开枪,绝对不能制造流血事件。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发展,军队不要进城。(签名)1989年5月21日。"
然而更重要的,是邓小平化解了这次"兵谏"。
《七上将上书》被印成传单广泛散发,造成很大影响。就在他们发出联名信的第二天,中共喉舌《人民日报》刊登聂荣臻、徐向前两位老帅答复中国科技大学部分学生的讲话称:"戒严部队绝不是针对学生来的,希望同学们不要听信谣言尽快返校复课。"以元帅压上将,消除七上将上书事件影响的用意,显露无遗。
在反对戒严七上将中,张爱萍、萧克、杨得志、宋时轮四人是中顾委常委。5月26日,中顾委主任陈云主持召开中顾委常委会,号召老同志支持戒严。27位常委中,张爱萍、李一氓、李德生、黄华、程子华等5人"因病因事"请假。《八九天安门事件逐日大事记》称,他们因对戒严和处置赵紫阳的做法有意见而请假。这句叙述有误,程子华不反对戒严。《人民日报》当时报道这个会议时特别提到,请假的程子华"给会议打来电话,表示坚决拥护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制止动乱的正确决策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梳理一下:
1、以元帅压上将,实际上是借元帅之口行骗:"戒严部队绝不是针对学生",说明在"党指挥枪"的结构下,两个元帅仅是木偶而已;
2、萧克、杨得志的事后解释,但并未改变初衷,
3、将军们明显地都不敢跟中央"对着干"。
但是,"七上将"事件的含义是:
1、解放军镇压老百姓,天理难容,这个"天理"普遍存在于解放军高级将领的心中,这是中共再一次"动刀子"的一个巨大障碍;
2、军队也曾"抗命",如38军,但是"党指挥枪"的结构,令解放军最终背上"屠杀"罪名,解道唯有"军队国家化"一途,即军队不为任何一个党派所指挥;
3、军队国家化,不能指望高级将领的良知,而必须走宪政的道路,写进宪法里才有保证。

第七、今天的困境
我曾采访姚诚,他说:
习近平上台后对军队的体制编制进行的重大调整,实际上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从体制编制的调整上来看,七大军区变成了五大战区,战区应该是处于战争状态下的称谓。
既然是战区,就应该有参战的主体双方,军队是这个主体的一方,那另一方是谁?应该说中国大陆目前是处于和平时期,那只能理解为手无寸铁的百姓是解放军的作战对象?
如果说这是一个笑话他就是一个笑话,但仔细分折起来还是真的是这么回事,从维稳费超过军费这个现象也能看的出来,中共对镇压国内反对派的重视程度也超过了国防的程度。
实际上战区只是军委的一个前线指挥所,除了作战指挥权外,一切权力尽失,这才是习撤销军区,成立战区的真正目的。
姚诚的意思是不是,习近平通过"军区改战区",而"杯酒释兵权",解构了解放军的旧结构,从而消除了对他的威胁?但是他达到了控制军队的目的?大变来临,这支军队听他的指挥吗?
《中共之後的中國》
文章由哈德遜研究所7月16日發布,主筆是余茂春教授。中共垮台,真的可能嗎?
報告強調,中共垮台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的問題。而且最可怕的是,它不是慢慢倒,而可能是一夜之間突然變天。
但哈德遜報告直接告訴我們:美方的完整應對劇本,早寫好了,各部門甚至已經演練起來了。首先,美國不會立刻大兵壓境,而是派出CIA和陸軍特種部隊,快速進入中國關鍵地區。他們不打仗,而是搶占信息、穩住局勢,找到可以合作的力量,比如少數民族組織、宗教團體或體制內改革派。
美國還設計了「分區接觸」戰略。如果中國各地自立,比如新疆、西藏或廣東出現地方政權,美國不會急著扶植中央政府,而會分別建立聯繫,避免新極權的崛起。換句話說,美國希望中國先地方自治,再逐漸整合。
美國的「中國劇本」早就在桌上,準備得非常細緻。他們不是坐等中共倒,而是在等時機成熟,就立刻出手,確保中國不會再陷入獨裁的深淵。
但除了穩定局勢,美國還規劃了一套從根本上協助中國民主轉型的方案。
美國目標不是接管,而是幫中國完成真正的民主轉型。怎麼做?五個核心工程:
第一,建立真正的媒體與言論自由。報告建議中共垮台後,美國和國際社會立刻幫中國建立獨立媒體,終結審查,讓老百姓真正有地方說話。
第二,重建民間社會。過去中共把非政府組織、公民團體、宗教團體打成「敵對勢力」,其實這些組織才是社會的支柱。一旦擺脫打壓,它們將快速幫助社會恢復秩序。
第三,教育和司法改革。中共的教育體系和法院,幾十年都在服務於維穩和洗腦。報告強調,新政府必須徹底終結洗腦教育,讓司法真正獨立於政黨,保障公正。
第四,恢復宗教與文化自由。中共最怕的就是信仰,因為有信仰的人難以奴役。所以報告建議一旦政權垮台,立即廢除宗教限制,開放寺廟、教堂,歸還被沒收財產,讓流亡宗教領袖回國重建信仰自由。
第五,協助中國制定新憲法,走向憲政民主。新憲法必須保障多黨競選、司法獨立、人權保障,還要通過全民參與的「制憲大會」共同起草,而不是某個領導人閉門造車。
這麼大的任務靠美國自己肯定不行,所以報告特別強調,美國會聯合台灣、日本、韓國、澳洲、聯合國、五眼聯盟甚至印度,共同組成「多邊穩定聯盟」,一起守護中國的和平過渡。

附:
哈德逊报告全文https://tinyurl.com/msctyxmk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s://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25/07/blog-post_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