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24 October 2023

南海爭端:菲律賓與中國為何走上衝突之路

傅東飛(Rupert Wingfield-Hayes)
BBC特派員,發自台北

仔細觀看上周日(10月22日)拍攝到的南海影片,可以看到菲律賓海岸警衛隊船隻與中國海上民兵船隻之間的「碰撞」。

當一艘船的尾部撞到另一艘船的甲板時,畫面中央是菲律賓電視台的採訪團隊,忙於進行新聞業內所稱的「動作式鏡頭前解說」。

這裏靠近一個非常敏感的暗礁,被稱為第二湯馬仕島礁(Second Thomas Shoal)、阿雲金島礁(Ayungin),或中國所稱的仁愛礁。

馬尼拉與北京已經為了南海島礁相互對峙數十年,但近月事情有了變化。

現在,南海爭端正在電視媒體的鎂光燈下展開,這已是菲律賓記者數周來第二次,在第二湯馬仕島礁附近拍攝到兩國船隻近距離「相撞」的畫面。

這並非偶然,而是菲律賓政府有意採取的戰略之一,目的是讓人們聚焦馬尼拉所稱,中國強行用「野蠻手段」控制菲律賓宣稱擁有的水域。

「我認為,今年我們看到了重大變化。這是我所稱的主動的透明度宣傳(assertive transparency campaign)。」 美國史丹佛葛迪安·諾特中心(Gordian Knot Centre)的退伍上校雷蒙·鮑威爾(Colonel Raymond Powell)說。

自今年一月,菲律賓政府開始向當地媒體提供更多船隻相遇影片。到了夏季,菲國政府帶著更多記者包括BBC,登上船隻和飛機前往有爭議的水域。

「這就像打開一盞燈,去展示中國的灰色地帶操作,」鮑威爾上校說。

中國起初似乎對這些新戰術感到措手不及。

史丹佛大學弗裏曼·斯伯格里國際問題研究所(FSI)梅慧琳(Oriana Skylar Mastro)博士表示,在衝突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內,馬尼拉的策略似乎奏效,「我們看到了中國活動的暫時停滯」。

因為北京放鬆了態度,馬尼拉得以多次對其在第二湯馬士島礁的前哨基地進行補給運輸。

該基地上是一艘二戰時期的老舊登陸艦,名為馬德雷山號(Sierra Madre)。

1999年,馬德雷山號被故意擱淺在礁石上。此後,一小隊菲律賓海軍陸戰隊就日夜駐扎在這艘生鏽的艦上,守望著這艘漸漸破落的舊船。

2014年,BBC團隊登上了這艘船,那時其狀況極為糟糕,側面有巨大裂縫,海浪穿過船艦暴露的結構濺湧而入。

許多分析認為,中國願意打持久戰。當北京與馬尼拉關係良好時,中國海警允許繼續向馬德雷山號運送補給,但當兩國關係惡化,就封鎖補給船的運輸路徑。

北京的整體評估是,馬德雷山號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到了某個時候,菲律賓將被迫在船隻快將沉沒時,撤離駐扎在上面的海軍陸戰隊。

確實,在前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的六年任期內,這種假設似乎是有根據的。但自去年小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 Jr)就任總統以來,菲律賓的外交政策已經有180度的轉變。

小馬可斯不僅扭轉前任總統親中的政策,還重啟與美國的聯盟,並開始高調譴責北京入侵馬尼拉的200海里專屬經濟區。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人士更稱,食物和水不是菲律賓向馬德雷山號運送補給的唯一物資。據稱,他們還悄悄運送建築材料,包括水泥和鷹架,目的是要加固這艘生鏽的船艦。

鮑威爾上校則說:「還是很難看出他們能如何延長這艘船艦的壽命。 我認為我們已經到了危機點。馬德雷山號的末日即將來臨。它可能很快就會瓦解。」

也許正是這種新的緊迫感,促使馬尼拉和北京都採取更有主動性的戰略。菲律賓急於保持其在仁愛島礁的存在。而北京再次強調其實力,決心不讓馬德雷山號繼續存在。

如果馬德雷山號最終瓦解在南中國海(馬尼拉稱為西菲律賓海)的碧綠水域中,那會發生什麼事呢?

中國會否像在南海其他地方所做那樣,突然介入並試圖奪取這塊島礁的控制權?馬尼拉又會否試圖在該島礁上再擱淺另一艘船隻?美國將如何反應?

沒有人知道答案,但那一天也許很快就會到來。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6720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