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29 October 2015

記者來鴻:日本隱形「賤民」的苦與澀

麥克·寸田 (Mike Sunda)
2015年 10月 28日

日本至今仍有一群人受歧視、鄙夷,特別是在就業及婚姻方面,無力擺脫低下的社會地位。出身,難道真要讓他們永世難以翻身?
東京芝浦肉市,不太顯眼的地方,有一間乾淨整潔的小屋。小屋角落擺著一張桌子,上面是一摞粗製濫造的恐嚇信、仇視郵件----一種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時代社會偏見的證據。
在日本,長期以來,屠夫、殯葬工、皮草工、還有其他「不乾淨」行業的工種比如清潔工一直被邊緣化。這種歧視延續至今,芝浦屠宰場的工人也未能倖免。
其實,這裏的工人經手的,可是全世界價格最昂貴、肉最受人追捧的動物。舉世聞名的日本神戶牛肉就是在這裏出產的。上好的神戶牛排,價格足以高到讓人流淚。
工人需要精湛的技藝、長期的培訓和堅定的信心,掌握這手本領甚至需要長達十年的功夫。儘管需要這麼巨大的付出、這麼出色的手藝,屠宰場的許多人還是從來不和外人公開談論自己的職業。
屠夫紀公崎(Yuki Miyazaki)說,「有人問我們做什麼工作,我們總會猶豫,不知如何開口。」
「多數時候,原因是不想連累家人受傷害。如果我們受歧視,可以反抗。如果孩子受歧視,他們沒有反抗的能力。我們必須保護孩子吧。」
封建制
和屠宰場許多其他人一樣,紀公也和日本的「賤民」—「部落民」(Burakumin)有關。
部落民起源於封建時代,最初指的是由從事被視作不潔或者與死有關—比如劊子手、賣肉的、殯儀工—職業的工人組成的隔離社區。
這些社會「棄兒」中,等級最低的叫「穢多」(Eta)。穢多犯了罪,武士可以將其處死而且不受懲罰。記載顯示,一直到19世紀中期,日本一法官還曾稱「穢多的價值相當於正常人的七分之一。」
雖然日本人普遍認為這個詞粗魯無禮,但是現在穢多一詞仍在使用。屠宰場收到的仇恨郵件中,有一封信表述對動物的同情,因為動物是被「穢多」殺死的。
1871年,日本廢除等級制,但是,「賤民」之融入仍然存在障礙。被邊緣化的部落民社區仍然散落在日本各地。
「戶口」要登記出生地址,雇主經常可以要求申請人出示。上面的家庭地址如果「不雅」的話,經常會導致受歧視。
1960年代,日本著力改善部落民待遇,推出多項同化舉措,旨在改善部落民的住房條件、提高生活水平。儘管如此,歧視還是未被消除。
黑名單
1970年代中期,一家部落民權益組織發現,一份長達330頁、手書的部落民人名和聚居地區地址的名單,通過郵購手段秘密出售給雇主。
當時,許多日本大公司使用名單篩選申請人。
直到2009年,「谷歌地球」用了一張公開發售的東京和大阪地圖,其中標明封建時代部落民村落所在地,再次引起對偏見、歧視等問題的關注和熱辯。
現在,很難凖確統計傳統部落民社區的具體人數。
日本政府1993年的調查稱,將近100萬部落民散居在全國各地大約4000個社區。1955年創建的維權組織「部落民解放聯盟」(BLL)認為,社區總數應在6000左右,部落民總人口將
近300萬。 部落民解放聯盟的近藤俊(Toshikazu Kondo)說,時至今日,部落民黑名單依然存在,不過應用目的有變。
他說,「1970年代,公司用名單審查申請人的背景,後來有了規章制度,這樣做是非法的。現在,眾所周知,還是有人要買這樣的信息,不過不是大公司,而是個人,目的是檢查未來親家的背景。這是我們現在經常需要面對的最大的歧視之一。」
黑社會
去年日本政府所做的一項調查中,十分之一的受訪者說,對孩子和部落民後裔結婚持保留態度。不過,將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無所謂。
歧視、偏見長久不消,原因之一可能是部落民和日本黑社會的關聯。
阿代爾斯坦(Jake Adelstein)是美國記者,報道日本犯罪問題長達20年。他估計,三分之一的黑幫成員來自部落民社區。所有的門都向他們關閉,凸顯黑社會的吸引力。
一名黑幫首領向阿代爾斯坦解釋說,黑幫給了那些受歧視的人一個家、一種紀律。
但是,並不是祖上是部落民的人才有受歧視的風險。特定工種與部落民這個社會棄兒的歷史關聯如此之強,所有在屠宰場工作的人—無論出身如何—都有可能被歧視。
不給酒
櫪木縣豐(Yutaka Tochigi)今年58歲,是芝浦屠宰場工會的負責人,辭去從前電腦程序員的工作,希望能有更多時間陪陪孩子。不過,他立刻在家裏受到白眼。
櫪木祖上並沒有部落民血統。他說,「我父親曾經對我說,你還不如去掏大糞。我懂得,他指的是我去做部落民工作了。
記得有一次和妻子一起去看望她父親的親戚。我告訴他們我的工作後,他們停止給我倒啤酒!」
不過,櫪木和近藤都認為,未來有望更好。近藤說,「仇恨言論不如從前多了。這樣做的人會被告上法庭,必須賠償損失。」
「我們還可以看到工作單位歧視、反部落民的塗鴉,但是,和我們取得聯繫的人比從前任何時候都多了。」
桌上擺著恐嚇信、仇恨郵件的那間小屋屬於芝浦肉市的信息中心,目的是教育公眾、改善社會態度。
桌子旁邊的牆上掛著另外一種來信。組織來參觀的學生,在懂得了這些工人精湛的記憶和敬業精神之後寫來的感謝信。
不過,也許這依然表明,古老的歧視與偏見還沒有被掃進歷史垃圾堆。

(注,麥克·寸田是在東京生活的作家,關注音樂、日本青年和城市文化)

(撰稿:蘇平,責編:橫路)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fooc/2015/10/151028_fooc_jp_hidden_c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