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30 March 2015

台灣的「皇帝不急,急死太監」

文﹕南方朔

「皇帝不急,急死太監」,乃是中國古代的俗語。但這句話最近突然在台灣流行了起來。無論報紙雜誌的分析評論,或是電視的脫口秀,大家都在使用這句話。

原因乃是20161月,台灣就總統大選,民進黨的候選人在過年前就已確定,將由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參選。但國 民黨方面,卻亂成一團,現在3月份已經快過去,但還是局勢混亂,茫無頭緒,於是國民黨內就有許多人慌了手腳。325日(上星期三),國民黨的副主席、立 法院副院長洪秀柱遂公開站了出來,向主席朱立倫喊話﹕「你是要拖死你自己?還是要拖死國民黨?」而洪秀柱站出來放話,這不是第一次。她在320日就已放 了一次。當時她在報紙上要求,有意要參選的人就必須立刻表態,「否則再拖下去,國民黨就等死!」他連「等死」、「拖死」這種話都說了出來,可見她的焦慮程度。

國民黨未定總統候選人惹焦慮

而國民黨副主席洪秀柱的這種焦慮,並不只是她一個人所有。最近這一個月,國民黨有分量的人 物,如黨主席朱立倫、立法院長王金平,以及副總統吳敦義3人,沒有一個人出來表態,所以各幫各派的人馬都出來造勢勸進。313日有120名卸任立法委員 出來擁立王金平;320日,又有40多名現任立委出來擁立朱立倫。上面的人各打各的算盤,硬是不肯或不敢表態,而下面的人則忙着勸進擁立,這真是一幕 「皇帝不急,急死太監」的縮影。

這次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難產,其實是有原因的。就大勢而論,去年「1129」選舉,國民黨慘敗,顯示出台 灣的藍綠版圖已經翻轉,民進黨已成大黨,國民黨則成小黨。許多民調都顯示,有七成選民預估2016年台灣政權就會變天,國民黨必敗。除此以外,318 台灣的「新台灣國策智庫」公布了一份民調,2016116日大選,如果是蔡英文對朱立倫,支持度是54%33.1%;若是蔡英文對王金平,其比數則 50.9%34.5%;若是蔡英文對吳敦義,則是69.6%15.5%,國民黨無論推誰出來,都是必敗之局。當一項選舉似乎必敗,當然大家都欠缺了 士氣。

除了台灣的大勢不利於國民黨選情,許多人都心存觀望外,國民黨的高層也各有各的算計,這可以就下列幾點而論。

——國民黨在馬英九任內,省籍矛盾已被累積,到了相當公開的程度,國民黨基本上是個外省人黨,它對國民黨內的台灣人有明顯的歧視,因此副總統吳敦義不會選已成定 局,最有可能的只剩朱立倫和王金平,朱是外省人,王是台灣人,他們兩人成了國民黨省籍矛盾的代表性人物,朱如果出來,國民黨的台灣人很不滿,王如果出來, 國民黨內的外省人就不會支持,國民黨甚至放話,如果王金平出來,國民黨就會分裂。國民黨的省籍矛盾及分裂可能,迫使各方都不敢主動表態,只能發動自己的人 馬去搞勸進擁立的活動。

——因此,朱立倫和王金平可能都有參選的意願。但兩人也都有各自的弱點。朱立倫最大的弱點,乃是如果他參選落敗,黨 主席也可能不保,那麼他的損失就太大了。如何可以使敗選而不必辭黨主席,應是他最大的考慮。只有國民黨實在找不到人選,對他特別徵召,而不是他主動參選, 才可免去落選必須辭黨主席的難題。而王金平似乎也在等徵召,只有國民黨徵召他參選,國民黨內的外省人才不敢杯葛。由於大家都在觀望等徵召,而不敢主動表 態,所以國民黨誰會出來參選,遂變得十分詭譎難定。

「民國黨」成立勢現干擾

——而最奇怪的,據說馬英九對朱立倫和王金平都不 信任。因此他要找自己的「奇兵」參選,最近有媒體揭露,馬英九準備推出他屬意的人選,那就是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出來參選,記者去問李鴻源,他也表示﹕「要我 扮演什麼角色,我都樂於扮演」,這似乎顯示出,是有人找過李鴻源。李鴻源是台灣的營建土木專家,是台大教授。過去鬧過很大的桃色新聞,和美女立委高金素梅 糾纏不清。馬英九會找到他,可見馬已的確沒有人才了。總統候選人必須有一定的分量,不是院長、黨主席,都沒有這樣的分量,李鴻源只當過內政部長就要來選總 統,未免離譜了一點!

——而就在國民黨選舉大敗,甚至連個總統候選人都難產的時候,前陣子有個國民黨立委徐欣瑩突然宣布退出國民黨,而318日她宣布成立一個新黨「民國黨」,這個「民國黨」的成立大會,很有爭議的妙天禪師,以及當年刺殺江南的軍情局陳虎門等都公開露面,顯示出這個「民國 黨」有很強的軍情背景。這似乎已透露出一種迹象,那就是國民黨逐漸走向衰敗,國民黨內的特務系統已不甘雌伏,他們意圖集結成一個新的政治勢力。最近台灣各 種政治勢力紛紛崛起,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國民黨軍情系統成立的「民國黨」,它可能是藍營這邊的極右政黨,這種極右勢力的崛起,肯定會對2016年的總統 及立委選舉,發生極大的干擾作用。

國民黨在台灣正走向衰微,總統候選人都提不出,而它的手下也覺得不安,要形成新的勢力。台灣政治的亂局,現在已經開始了!

from Just Getting By http://1in99percent.blogspot.com/2015/03/blog-post_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