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27 December 2014

南水北調供水進京 專家稱「短視」工程

2014年 12月 27日

耗時11年建設的中國南水北調工程供水周六(27日)正式進京,但專家稱這只能暫時緩解首都的缺水現象。
目歷經50年論證、規劃,耗資330億美元的南水北調工程始於湖北中部的丹江口水庫,是中國歷史上最具雄心的輸水工程項目之一。
全長超過1000公里的引水道包括在黃河底下鋪設的一條7.2公里長的河底隧道以及在河南省境內搭建的一條12公里長的世界最長的空中輸水渡槽。
據中國媒體報道,試運行期間,北京的豐台、大興部分區域的56萬餘人已用上南水,且用水狀況平穩。
報道稱,今後北京將優先使用南水,北京的人均水資源量將從此前的100立方米/年,提升到150立方米/年。
中國是一個貧水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北方人口密集的黃淮海流域多年來深受缺水困擾。
北京人均水資源目前僅為100立方米左右,不足世界平均的1/80。
報道還說,由於江水是首次進入北京自來水管網,供水區域內管線因鋪設年代不同、材質複雜,並不能完全避免新舊水源切換引起的局部、短期的「水黃」現象。
但專家稱「水黃」形成主要由於水中含有較高的鐵離子,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短視工程

不過,批評人士說,該工程的成功將受到南方降雨減少的影響,而且只能暫時緩解北方的不穩定的供水需求。
中國中央電視台去年曾報道說,由於人們隨意向丹江口庫區水源排放污水,丹江口水庫已經成了一個「污水坑」。
為此,官方據報已近關閉了丹江口庫區上游水源沿線的數千家工廠,並於今年宣佈水質達到飲用標凖。
但中國南方近年來降雨減少意味著丹江口庫區水源面臨枯竭的問題。
法新社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伍新木的話說,中國南方降雨逐年減少已經成為一個基本趨勢。
這也意味著,南水北調工程將「威脅到中國中部地區的河流下段飲用水和耕灌溉以及工業生產的用水供應。」
隨著中國的城市變得更富裕,公共用水量飆升。
環保人士說,節約用水是當務之急,而且目前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的每立方米約4元的水價需要上調。
研究南水北調工程的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地理學助理教授布裏特說烏鴉·米勒說,該項目「並沒有解決該地區的用水緊張的根本原因」。
「中國目前的發展模式是非常短視的,」她補充說。「這是不惜一切代價讓問題越積越多,而且不顧未來可能出現的後果。」

(撰稿/責編:尚清)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4/12/141227_china_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