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27 June 2014

李怡 - 新界東北關係一國兩制生死存亡

蘋論   香港蘋果日報   2014年6月28日

時間進入7.1前的倒數,香港爆發中港矛盾的議題可說是一籮筐:普選、白 皮書、公投、司法獨立、新界東北等等。前天北京召開白皮書座談會,一批所謂學者居然表示,凡是《基本法》沒有規定的地方,就適用於憲法規定。那麼《基本 法》有規定的,比如22條,比如改變選舉方式,是否就照《基本法》呢?又不是了。在政治凌駕法律的國家,所有這些爭論其實都無意義。世界上有兩種邏輯,一 種是邏輯,一種是中國邏輯。中國邏輯奉行的是強權就是真理,爭論無關輸贏,只是對市民認清是非仍有幫助。

各項議題中,7.1最應該突出哪 一項?筆者認為,當務之急並且也最實在的,是新界東北發展的爭議。昨天,民主派議員大都力阻新界東北的早期撥款,對於衝擊立法會,也有議員指出這是制度暴 力引來的抗爭暴力。但社會多數輿論,還未能將東北發展議題,聚焦中港融合的問題上,而這才是香港會不會淪為一個中國城市而不是一國兩制之下的香港人城市的 關鍵。

梁振英和其他政府高官現在都說,發展東北是為了解決港人住屋需要,因為香港缺乏土地。這說法建立在市民健忘的基礎上。

回 顧東北發展規劃的歷史,首先在2007年11月22日,中國新聞社公開報道了以合併深圳和香港為大綱的「深圳市綜合規劃2007-2020」,按此規劃, 深圳和香港將於2020年合併為一個城市,並表示這規劃已得到建設部批准。港府於2008年,就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向大陸官員諮詢,並總結出:「服務範圍 包括深圳以至整個珠江三角洲」的發展方向。2010年梁振英接受《南方都市報》訪問,提出開發禁區的構想:未來可以容許深圳居民,甚至是所有大陸居民,免 簽證進入新界北三個城市,將邊境模糊化。2012年6月梁振英上任前接受媒體訪問,說要在深圳河以南28平方公里的新界土地成立「特區中的特區」,地盡其 用發展經濟,內地人可免簽證進入,並可使用香港的各種服務。2012年8月官方新華網發表題為〈從受惠到互惠──深港一體化的國際大都會夢想〉一文,其中 說:一個「被命名為『香圳』的國際大都會,正在深港雙城的互動、競爭、融和中冉冉升起。」「兩地人員自由來往、自由就業、貨幣自由兌換……深圳和香港,要 完全變成一個城市的概念。」並引述深圳官員說,深港一體化、甚至粵港一體化,已由《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等「路線圖」引導「走向成熟」。

從2007年中共就開始規劃,梁振英配合大力推動,有些得風氣之先的人士,就在新界北囤起地來等着待價而沽了。其中有地產商,有政界人士的親屬朋友,也包括發展局局長囤地波。

然 後,由於近年民意對中港融合的強烈反彈,於是東北發展忽又被政府說成是一個解決香港住屋問題的項目了。但香港缺土地嗎?發展局前局長麥齊光在上任不久,曾 向立法會披露政府的住宅土地儲備共有2,153公頃,此外還有777公頃空置的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當中不少可以轉為興建住宅。香港不缺土地,即使要發 展,也不必在全為方便大陸人的新界北發展。一定要選新界北,很難說跟之前中共的深港一體化規劃無關。

林鄭月娥最近就反東北發展的抗爭說,不少示威團體及人士,本身並不受東北發展影響,何以要走到前線去進行抗爭?

她是真的如此無知嗎?在當年反高鐵後,反對中港融合的議題已被社運界關注。中共及梁振英的深港一體化大計,導致關注團體開展對東北土地的調查研究,並在一些網上媒體發表。他們關注的重點不是賠償,甚至主要也不是保護家園,而是要保護整個香港避免核心價值及生活模式的淪陷。

青 年網絡作者盧斯達前天為文說,新界東北的命運,是一國兩制生死存亡的關鍵。因為將香港融入深圳、珠三角,拆除關卡、免簽證人口流動、大陸人來香港工作,洗 刷香港風俗,並且憑雙城的灰色地帶大量種票,則香港只有一國再無兩制,本土香港人不再存在,也沒有一個能與中國區別的身份了。因此他說,7.1並不是戰 場,真正的戰場在財委會。

戰場在財委會,沒錯,但7.1仍是戰場。我們希望7.1標舉的議題,也應該聚焦在反對新界東北的發展上。是不是「自己香港自己救」?是不是本土優先?考驗所有的民主派,也考驗所有參加遊行的市民。








from Vicsforum - One man's forum http://vicsforum.blogspot.com/2014/06/blog-post_2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