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28 May 2014

獨立媒體採訪手記:看不見的貧富懸殊 澳門人靠港媒發聲

(獨媒特約報導)由澳門年青世代主導的反離補運動,獲得澳門市民普遍正面評價,打破以往澳門社會運動刻板印象。除了因為離補法案不合理外,不少市民都難以再忍受生活困苦,官員卻只顧瘦民肥官。可是,由於澳門媒體不獲普羅市民認可,人民的聲音不容易在小城裡傳達,只能依靠香港媒體或自行開設網絡媒體,在狹縫中喊出自己的聲音。

霓虹燈背後 澳門貧富差距大

表面上澳門市面十分繁榮, 特首崔世安又年年派錢,使香港人都羨慕不己。澳門統計局上前發表《2012/2013住戶收支調查》,統計出反映貧富差距的堅尼系數為0.35, 比警戒線低0.05,統計局稱,反映政府津貼及福利轉移,拉近住戶收入差距。

不過澳門經濟極度依賴博彩業,博彩稅收佔整體稅收超過八成;雖然澳門人均GDP達到3萬多澳幣,但個人收入中位數只有1.5萬澳幣, 相差近一倍,因此堅尼系數不能完全反映當地貧富懸殊情況。記者在茶餐應用膳時,就不時聽到市民抱怨生活困苦,批評政府瘦民肥官。

「今日第五轉車去立法會!」記者乘的士到立法會時,司機稱香港有四大地產商,澳門則有四大家族壟斷整個澳門的經濟和政治,「唔好以為澳門經濟很好,好多窮人生活都過得唔好。」他又批評,澳門傳媒少有報導市民心聲,不少市民都以收看香港電視台和香港報章為主:「平時只會喺上晝睇澳門電視新聞,然後睇《蘋果》、《東方》等報紙。」

事實上,在這居住了61萬人的小城中,澳門媒體數量不少,僅中文報紙就有十多份,還有四間電視台(澳門電視、澳門有線電視、澳亞衛視、蓮花衛視。澳視為公共廣播,而後三者為有線或衛星頻道)。

不過,這些電視台節目都不及香港電視台吸引,不少市民都以無綫和亞視作主要收看頻道。澳門本地電台更只有兩間,分別為同屬公共廣播的的澳門電台,和賭博資訊為主的綠邨電台; 記者在澳門乘搭了三次的士,司機都只會播放香港電台或商業電台,絕少聽到澳門電台的節目。

我們在立法會外採訪時手持攝影設備及咪高峰,有老人家問我們:「係咪澳門電視?係澳門電視就唔好入嚟!」但市民對香港媒體卻普遍持正面態度,在香港不受歡迎的亞洲電視,當記者舉機拍攝時,竟獲得現場市民歡呼:「香港亞視好嘢!」

亦有市民稱不會接受澳門傳媒的採訪,但會接受香港記者提問。澳門人也十分重視集會能否被香港媒體報導,當高天賜指香港所有媒體都聚焦在澳門時,全場都十分振奮。

而澳民間也開始自行組織網絡媒體,在主流媒體以外提供不同資訊。例如有發行月報的《論盡澳門街》,昨日就架設了串流廣播站,在網上直播集會實況。事實上,星期日的兩萬人遊行和集會,都是由網上團體「澳門良心」組織。新媒體和社交網絡,勢將成為澳門社運發展重要平台。

更多:
〈無視7500市民上街抗爭 澳門立法會仍否決撤回離補法案〉
〈澳門新世代 推動公民覺醒〉


from (title unknown)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