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31 May 2014

彭明輝: 台灣這社會有病嗎?

        有啊!從北捷事件發生到今天,媒體每天的報導都很病態,名人與名嘴的評論也很病態,網友的留言一樣很病態。譬如,竟然有人擔心孩子滑手機滑太久會變成殺人犯,或者孤僻、變態。真的太會幻想了(我等一下回來細述這一點)。
       先說《醒報》關於美國大學生Elliot Rodger 殺人事件的報導吧,報導中提到 Elliot Rodger「患有『亞斯伯格症』,自小獨來獨往,飽受同儕霸凌。據警方研判,羅傑因為追女求愛不順,所以殺人洩憤。」但是,只要你 Google 一下「Elliot Rodger」,就會在「3 Perpetrator」這一節裡看見 Elliot Rodger 的背景很複雜,而第五段裡更指出他在自白書中寫下心理醫師給他一種處方藥物「Risperidone」,那是給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吃的── 跟 Elliot Rodger 殺人事件最密切相關的背景是他的精神分裂症,《醒報》記者為何卻去扯亞斯伯格症?


       再看看《蘋果日報》前天的新聞〈鄭捷需精神鑑定? 檢詢台大意見〉,《蘋果日報》竟然在新聞照片底下加了一個驚人的標題「鄭捷偵訊時對答如流,檢方認為無精神鑑定必要」,而底下的一則讀者留言更寫道「鑑你媽啦鑑   這種玩弄人命罪大惡極的畜牲就是要極刑回報!!」知不知道:如果檢方自己研判「鄭捷到案認罪,且陳述很有條理,傾向沒有精神鑑定必要」,那就已經是在頂替精神科醫師進行「精神狀況鑑定了」!沒有先送台大醫院鑑定,誰可以一口咬定鄭捷「精神正常」?又一個恐龍檢察官!
        更荒唐的事來了:鄭捷還沒送台大醫院精神科鑑定,有關他的事都止於「未經查證」的「傳聞」和「揣測」,媒體竟然可以就這樣不經查證地競相傳播各種「傳聞」、「揣測」和謠言,還大剌剌地要求名人評論;而對精神醫學知識涉獵極淺也不懂網路世界的名人竟然也就大剌剌地公開「開示」,呼籲大家要「走出虛擬世界  多與人接觸」。更怪的是,社會大眾不但能滿足於這「未經查證」的「傳聞」和「揣測」,甚至也跟在後頭捕風捉影地亂揣測與評論。
       臺灣人無俚頭的程度,真的遠遠超越周星馳電影的想像極限!
       好像大家都不在乎一件基本的事實:我們根本搞不清楚鄭捷是怎樣的人,為何殺人,為何變成這樣的人。如果這些我們都不知道,怎麼討論「如何防範」,如何 「嚇阻」?如果媒體急著要報導,也應該是去查詢:國外的專業界到底對這樣的案例了解多少?有過什麼防範的建議?對於事發現場有什麼建議?這些還比較具體而不是捕風捉影的鬼扯。       

連續殺人可以防範嗎?
       認真上網去追查的人也許會跟我一樣困擾:鄭捷的殺人方式應該被歸類為「mass murder」(在同一個時間一口氣同時殺死超過四人),但是他的言談和行止卻冷靜到嚇人,更像「spree killer」 (在不同地點連續殺人):「the spree killer is someone who has become so profoundly alienated and embittered that he no longer feels connected to human society. His life has amounted to nothing, and his murderous rampage is his way of bringing his intolerable existence to an explosive end. Most spree killers prefer death to surrender; others allow themselves to be captured, knowing that they will be executed or locked away forever. One way or another, their lives are over.」超像我們對鄭捷的零星認識,對吧?而動機呢?Two major motives fuel the spree killer's final, hate-filled act: revenge against the world and a desire to show that-all evidence to the contrary-he is a person to be reckoned with. Tormented by his failure to achieve those things that seem to come so easily to others-satisfying work, loving relationships-he will prove that he is special in at least one regard: in his power to wreak havoc. (對不起,偷懶不想去翻譯。)
       有一說則是:mass murder 和 spree killer 的表現不同,但心理與人格特徵相近,因此可以歸為一個類「rampage killers」。嗯,也許確實也跟社會文化有關,因為隨機亂殺人的幾乎都是男生。
       但是,可以事先篩選出可能犯案的人並加以防範嗎?很困難或幾乎不可能。一個專家說(看這篇文章第三段「No crystal ball」):如果用「喜歡暴力媒體和槍」當特徵,一般的國三學生(the average ninth-grade boy都可以被看成有犯案的風險。有那種殺人傾向的人中,每十萬個中只有一個會跨越想像而變成冷靜或狂暴的行動──要找出來簡直像大海撈針。
        那麼,專家建議我們怎麼做?協助每一個遭遇到困難的孩子克服人際關係的障礙、孤立與疏離,協助孩子克服對世界的怨恨,協助孩子克服他們那種不被重視、渺小、活著沒價值的絕望──認真做好輔導、諮商與社工本來就被期待要做的事,但是給予他們足夠的編制與資源,而不是「又要馬兒好,又要馬而不吃草」。
       手機和網路呢?
      
手機和網路的世界會不會很可怕?
        有人說:很多孩子一遭遇到挫折就躲進手機的世界裡,拒絕跟世界往來。這有多可怕?孩子躲進手機裡不見得就是在搞自閉,更有可能是在利用手機上網,在跟朋友聊天(Line、Facebook,etc),就像我們當年用電話跟朋友聊天,這有什麼好怕的?網路與手機就是他們的社交世界,誰說躲進去就跟世界隔絕?
       網路的虛擬世界有多可怕?以 前我們不也是躲進漫畫書裡、武俠小說裡、雲州大儒俠的布袋戲裡、各種恐怖電影裡,還有人背著書包說要上山去找師父練功,被警察帶回家呢。不要杯弓蛇影!虛 擬世界與想像本來就是人類五千來來生活中固有且很重要的一部分:神話、傳奇、軼事、傳說、小說、布袋戲、歌仔戲、電影。
        真的該擔心的是:當社群網路成為大人和小孩對外的主要聯絡管道後,「大眾媒體」的功能一部分退化,被「社群傳播」取代:你看到《蘋果日報》的新聞,不是因為你家訂的是《蘋果日報》,而是因為朋友寄給你;而朋友寄給你這訊息,往往是因為他知道你會關心,甚至認同;而你之所以會有這朋友,是因為你的見解跟他類似。當我們越來越「同類相聚」且只看「同類」傳來的訊息時,我們會誤把自己的偏見當成「每個人的想法都跟我一樣」,因而人們會變得越來越「黨同伐異」而偏執:擁核的跟擁核的一起捍衛「正義」,反核的跟反核的一起捍衛「正義」,誰也不需要去牽就意見不同的人。
        以前呢?電話費太貴,你若熬不住寂寞與孤單,就只好勉強跟異質的人交往,學著去容忍不同的意見,因而不小心有較寬廣的胸襟與視野。
        我們該擔心的不是下一個北捷事件(也許還要再數年或數十年後才會再發生),而是我們越來越狹隘、單質化的胸襟與視野,以及偏執地黨同伐異而不自知。

from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4/05/blog-post_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