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Friday, 27 December 2013
黎蜗藤:参拜靖国神社是意料中的政治把戏
圣诞节前后,东亚两个大国——中国和日本——的领导人不约而同地进行了高度争议性的拜祭活动。中国七常委一起拜祭了毛泽东,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私人身份拜 祭了靖国神社。前者敏感性极高,在这儿不提。后者不出意外地遭到了中国和韩国的高调抗议,韩国甚至形容韩日关系进入了最低点。而美国也对此表示极度失望。
其实,日本这个做法一点也不令人意外,在中国单方面设立防空识别区之后并且不肯作出任何让步之后,大家都可以预期到这个结果。
由于靖国神社的约250万个牌位中有14个是甲级战犯,安倍晋三拜祭靖国神社是一件极具风险的事,必然会引起中国和韩国的抗议。安倍本人也知道这一点。他 在2007年当选首相的时候就改变了小泉纯一郎每年都去拜祭的做法,从而改变了中日之间政冷经热的状态。安倍绝不会不明白参拜靖国神社对日中关系的刺激 性。然而安倍此举到底为了什么呢?
从历史上看,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在1985年之前并不成为一个问题。即便在中日建交之后很长一段时期,甚至在1978年靖国神社把14名甲级战犯的牌位 移入靖国神社之后,日本首相参拜都不是一个问题。比如,1979到1980年间,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三次参拜,不但没有任何政治风波,他死后中国领导人华国 锋和邓小平还去吊唁。直到1985年中曾根康弘参拜,中国才第一次提出抗议。这令中曾根还大为惊愕。此后,参拜靖国神社从日本的内政变成了外交上的麻烦。 日本首相每次参拜几乎都引起争议和抗议。可见,靖国神社参拜固然有是一个历史认识的问题,但并不能简单地归于此,更准确地说这是一个政治问题。
事实上,在中日交往中,参拜靖国神社和“道歉”问题一样,都是政治的工具。这些工具都在80年代开发,在中国(和韩国),它们被作为抑制日本成为正常国家 的武器,而在日本,它们又反过来成为要中国(和韩国)讨价还价的工具。同样受日本侵略的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都没有把参拜和道歉当作一回事。但是同处于东亚 的中日韩三国,却由于地缘政治的关系,把这些问题看得无比地重要。
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常常要指责日本不道歉,而日本又经常要参拜靖国神社。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的参拜靖国神社事件正是日本对中国设 立防空识别区的回敬。但是,在现时的政治环境中,由于中国实力的强大,以往行之有效的手法,现在都显得过时,这种反制肯定并不如以往有力了。
不过这样,却正好有助于中日双方把这些东亚人才喜欢玩的把戏和障眼法抛开,直接涉及中日交往的核心,这就是中日韩应该构建什么样的东亚关系。
这几年中日陷入似乎难以逆转的交恶进程,如果从细节来看,在行动上,是从2008年中国海监船首次进入钓鱼岛海域开始的,在政策上,几乎同时,中国也摈弃 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传统提法,取而代之的是“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自此之后才有一系列中日矛盾的激化,包括詹其雄事件和日本购岛等 等。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很难把责任单单推在一方身上。因为这些事情往往是互成因果的,属于螺旋式上升。如果不是从政治宣传的角度,而是从历史认识和解决问 题的角度,去争论谁责任更大一些是没有意义的。相反,如果从大节来看会更为清楚一些,这反映了中国需要成为海洋大国和日本需要成为正常国家的意愿之间的冲 突。
公平地说,日本要成为正常国家的意愿是合理的,也是不可阻止的。这正如中国要“大国崛起”一样也是合理和不能阻止一样。因此,关键的问题,不是日本要不要 遏制中国,或者中国要不要压制日本,而是双方要如何面对一个共同崛起的事实,要如何在一个国际规则认可的角度下实现双方的和平崛起。
因此,双方政治家所需要做的,不是去指责这个指责那个,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坐下来,共同探讨一条新型的中日大国关系的道路。
from 黎蜗藤的历史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ed3c30101iws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