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21 July 2013

管治體制不改,經濟民生也做不了

(刊於 2013年7月19日明報)

2003 年7 月19 日,董建華在23 條立法失敗後,倉皇前赴北京述職。面對七一50 萬人上街的嚴峻形勢,包括國家主席胡錦濤及總理溫家寶在內的8位中央領導,破格地傾巢而出接見董建華,以行動高調地「挺董」。 


其中,總理溫家寶在會見董建華時,矢言特區政府應該「努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是解決香港目前面臨的各種問題的根本之策」。 

匆匆轉眼已是10 個寒暑。10 年後的今天,北京領導人在談到香港問題時,還是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掛在嘴邊;特區政府高層亦心領神會規行矩步,開口閉口都是「推動經濟增長」、「做民生實事」之類的陳腔濫調。 

當然,北京一直把香港定位為「經濟城巿」、總是想將香港社會「非政治化」,自然堅持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主調的治港策略。 

但是,10 年的實踐經驗理應讓北京明白,這種治港方針已經徹底破產。而失敗之原因,不僅僅在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方針完全無法滿足港人日益高漲的普選訴求,並且與公民社會的多元價值嚴重脫節,更根本的問題是在現時的管治體制之下,特區政府其實就連搞好經濟民生也是有心無力 —— 換言之, 「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治港策略,一方面應付不了民主派及公民社會的普選訴求,另一方面亦因為政策拖延而難以滿足普羅百姓的期望。 

梁振英政府上台一年來,在各種大大小小的經濟民生政策上,接連碰得焦頭爛額摔個四腳朝天,不過是為上述早已破產的治港策略,寫下了一個新的註腳。

體制矛盾重重政府長期積弱

一年前,梁振英打「民生特首」的旗號上台,強調要搞「十大民生工程」,聲言要「齊心做實事」。 

但一年下來,梁振英政府在推動經濟民生上,卻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例如一度被寄予厚望會帶來變革的施政報告,最終只是換來了10 多個研究委員會,結果慘被輿論譏諷為「拖政報告」;理應廣獲掌聲的長者生活津貼,由於政府在資產審查上寸步不讓,結果只能在各黨派的罵聲中通過立法會,對新政府的民望毫無幫助;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則先是挑起了中港矛盾本土之爭,計劃修訂後又惹來官商勾結疑雲;擴建堆填區更加慘遭滑鐵盧,甚至引發建制派公開倒戈全面分裂等等。 

我們沒有水晶球,卻早已預見梁振英必然難有作為,並且注定陷入管治危機(見筆者2012 年3 月30 日本報觀點版文章〈特首選舉後,香港往何處去?〉)。箇中原因簡單不過 —— 回歸以來,特區政府管治能力積弱不振,15 年來的平均「立法成功率」只有57%,董曾兩屆政府並合共擱置或押後了超過204 條法案,當中幾乎全部都是北京念茲在茲、要求特區政府專注處理的經濟民生政策(見附表);殷鑑不遠,我們憑什麼理由相信,梁振英可以扭轉政府管治積弱、經濟民生問題長期積累的局面? 

事實上,香港管治體制矛盾重重,特區政府早已陷入結構性的管治危機:特首並非由普選產生、認受性不足,根本無力駕馭民主派及公民社會的挑戰,總是傾向迴避及押後處理爭議政策;特首與建制派的聯盟有名無實,無法在議會建立穩定支持,不時面對建制派分裂以至倒戈相向;而由工商專業界精英主導的傳統諮詢委員會,更加無法適應日趨多元、流動及網絡化的公民社會,官民衝突正在不斷加劇。

一個早已破爛的管治體制,再加上一個醜聞不斷、民望低沉的管治班子,梁振英政府上台僅僅一年,就已經弄得焦頭爛額寸步難行,這個結局其實不是早已經寫在牆上嗎? 

體制不改誰當特首都一樣 

回歸16 年,政府管治危機從未間斷,今天還有什麼人會相信,只換特首不改制度,就能夠解決香港的管治問題?沒有公平公正的普選制度,特首如何在社會建立管治權威?沒有「聯盟政府」之類的政治統合機制,特首如何在立法會建立穩定支持推動施政?沒有全面開放的公眾參與機制,特首如何與公民社會建立伙伴關係創造良性互動? 

管治體制不改,無論北京領導人如何咬牙切齒要求特首搞好經濟民生,最終都必然是失望而回;管治體制不改,無論特首如何強調專注經濟民生為先,最終仍然是難有作為;管治體制不改,無論普羅百姓如何寄望特首改革經濟民生,最終都只會是一場空。 

董建華曾蔭權梁振英,上台之初都曾經令社會抱有期望,但特區16 年的管治危機已經表明,香港要向前走,唯有進行全面的管治體制改革。 



from 大政治家 http://brian-fong.blogspot.com/2013/07/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