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30 January 2013

王小林:「聖域」消失

明報 31-1-2013 

還記得學生時看法國電影《悲慘世界》,有一段情節頗為費解。為了躲避盡職的警長沙威(Javert)的追趕,冉.阿讓(Jean Valjean)帶着孤兒珂賽特(Cosette)連夜趕往巴黎。後來他改名福施勒旺,在修道院當上了一名園丁,躲避追捕整整八年。之所以說頗為費解,是我不明白為什麼冉.阿讓可以在修道院躲避長達八年時間,而警員的搜索會被堅決地拒於修道院的門外。在剛剛經歷了文革,經歷了甚至連紅衛兵都可以隨意闖入寺院、私宅「抄家」破壞的中國,反差的確夠大,印象極為深刻。

再後來,知道有一個詞語asylum,指避難所和庇護所等。我還了解到,asylum作為一種文化,起源於歐洲。今天的「政治庇護」以及「難民法」等都是以asylum為傳統的文化依據。原來,遠在古希臘時代,就已經出現了為商人、旅行者提供安全庇護的場所。這些場所通常有特別的標誌,受到神權的絕對保護。這樣,那些商人、旅行者等才得以安全地從一處移動到另外一處。這種文化上的因襲到了中世紀,由宗教團體的進一步加入而深化。所以,即使是犯罪嫌疑人,為了躲避公權力和復仇者,也可以逃入asylum尋求安全和保護。《悲慘世界》的冉.阿讓能夠逃避沙威的追捕,就是得益於此。

無處可逃

Asylum
的最大特點,就是它可以在世俗公權力中保有絕對的不可侵犯性,為個人提供保障生命的安全空間。後來的戰地醫院、紅十字會,以及容許所謂「治外法權」的駐外公館等,都與之有着淵源性的關係。Asylum在日本還被稱為「聖域」、「無緣所」,名稱突顯其無關於世俗權力利益的不可侵犯性。事實上,各種資料顯示,在近代以前的歐洲等地區,包括奴隸在內,當一個人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受到威脅的時候,asylum的存在,往往可以讓他逃過眼下的劫難、幫助他躲過難以承受的「莫須有」的罪名。

中國的歷史上是否存在過asylum呢?從《詩經》裏的詩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論語》孔子發出的「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感嘆來看,至少從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起,天下似乎就已經被王侯將相所主宰的世俗公權力完全控制了。《禮記》中「苛政猛於虎」的故事,可以說就是這個事實的一個反證吧。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漢,有許多都是因為背負了冤案罪名無法解脫才逃入梁山、最終與公權力抗衡的。梁山的故事中也沒有asylum。我幻想如果這些好漢能夠進入一個公權力暫時無法干涉的空間、享受一定的「治外庇護」的話,那麼,王朝的施政方式會因為這種空間的存在而輕鬆和溫文許多吧。

近代產業革命開始之後,asylum在歐洲的歷史上也逐漸消失了。國家公權力日益強大,顯示出無處不在的支配力。當今,數千、數萬,甚至數億的人們服從於唯一的一個規範,沒有人過問社會的巨大化、數量化和單一化會怎樣地干預和影響個人的生活,因為我們已經「無處可逃」了。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那樣,雖然國家公權力的絕對化能夠迅速有效地維持產業社會中的秩序,但對於個人來講,「聖域」的消失無疑是一個遺憾。從精神層面來講,更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作者簡介:京都大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副教授。主要從事日本古典文學的研究。在日本、台灣和香港的學術期刊上發表相關研究論文二十餘篇,並有中文和日文專著兩部。


from 政經評論 http://allcommentators.blogspot.com/2013/01/blog-post_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