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30 December 2012

网络实名立法:一场无望打赢的战争

2012年12月28日下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以145票赞成、1票反对、5票弃权毫不意外地表决通过了“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这次立法前,中宣部曾发文并在媒体调控会上要求中央以及在京媒体配合造势,新闻联播的对网络自由的负面性评论已经持续多日。对此,有网络资深人士认为,这次对网络实名制的立法,是长期维稳政策在网络上的持续体现,与“网络反腐”无关;这个立法规划可能更早,新执政层的更替只是时间上的巧合。“网络反腐”除了是时间上的巧合,还与各媒体鼓吹评论的作者取巧有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副主任李飞在表决后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就强调,“公众担心出台这个决定会影响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发表监督批评意见、揭露腐败行为,是没有必要的。”该决定第五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然而这次网络立法,对于网民来说,最糟糕的问题仍然是,当局进一步给了运营商删除信息封锁账号的授权,且还没规定删错了网民有何纠错机制,甚至连司法救济途径,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关于涉及互联网管理案件立案审查工作的通知》也给直接剥夺了。

第六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用户办理网站接入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应当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一般认为,上述规定要害在于“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基本上,所有的互动网络服务,包括社交媒体,即时通讯软件甚至网络论坛都可能被纳入“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服务”。该“决定”给目前已经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初步推广的网络实名制提供了更高位阶的法源。但实质影响未必很大,网络评论人士认为,“实名制影响有限,该干啥干啥。”

其实,中国网民早就知道当局随时掌握身份信息,且异议群体想在网上找个身份证号并不费劲;再者,大事发生时,传播主体是普通人,不怕实名;当局审查效率不如发布及传播效率这个被动局面未变。

这次网络实名制,压力最大的反而是运营商。中国的网络立法一直强调网民的发布是“委托”发布,故这次仍然要求运营商“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贯彻实名制本来就有技术难度,验证是否本人不易。

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称,将在总结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五个城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细化网络身份管理制度。不过,中国的网络管理,已不是单纯的政治问题,而是政商高度联结捆绑的问题。实名制是政治需要,但在执行层面,却未必能得到运营商的全面配合。

而“英国广播公司”则报道,中国已经收紧了其在互联网上使用的规则,来强制执行以前提出的用户必需实名注册的规定,官方媒体新华社说此举是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一揽子措施中的一部分。但批评者认为,它却无法停止数亿中国人使用互联网,他们许多人使用微博网站进行揭露、辩论和热议。实名注册原计划2011年开始实施,但并没有得到广泛执行。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新浪公司2012年初在一份公开文件中警告说,此举将“严重降低”其微博网站的流量,微博相当于中国的推特,拥有3亿多用户。英国广播公司说,中国政府已经正式表示欢迎曝光官员滥权,但领导层似乎已下定决心反击新一代更大胆的博客作者和评论家所构成的威胁。在网上出现令人尴尬的官员滥用职权的报道后,权贵们在增加对使用互联网及电子出版的控制。他们样焦虑互联网传播持不同政见的潜力,及他们会坚持对信息传播的控制。而要求互联网用户实名登记,将削弱互联网作为自由论坛、匿名投诉有关腐败和官员滥用职权的地位。

因为,一些中国政府官员开始对网络反腐感到不安。近几周来,网络活动人士在一批腐败官员的倒台中发挥了作用。这些倒台的官员包括因曝出不雅性爱视频而被免职的原重庆权贵们官员雷政富,以及陕西的“表哥”和广州的“房叔”等。这些官员面临的监督反映出,虽然遭到严格的审查,但在外界对腐败日益关注的当下,中国社交媒体平台还是展现出强大的力量。这也给权贵们带来了压力。

有迹象表明一些官员认为网络反腐已经走得太远。负责新闻审查的官员对部分当地媒体表示担忧,认为网络反腐运动过于极端。《人民日报》在一篇名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评论文章中写道,其(网上的言行)对个人以及社会造成的伤害,也不是仅仅存在于虚拟世界当中。《人民日报》旗下小报《环球时报》也发表了看法。该报在一篇社评中写道,互联网从张扬个人自由开始,已经走到严重损害个人自由的临界点。除了个人信息以及隐私受到严重威胁,一些人以虚假身份上网,从事各种违法行为,成为互联网良好环境的破坏者。但很多中国社交媒体用户并不为这番言论所动。一位新浪微博用户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种关系紧张的状态反映出随着外界对贪腐问题的担忧日渐升级,权贵们试图维系的一种微妙平衡。

中国官场的某些角落已经悄悄地加大了对外界开放的程度,这显然是对舆论非常敏感的表现。但步子还是迈得太小,充其量只能算是小步走。像美国等国家领导人必须做到的那种信息披露程度在中国可能还要好几年才能实现。在政府试图维系这种平衡的背景下,网络监督可以起到一种推动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国土资源局将其网站上公布的领导照片进行“模糊处理”,称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个别人将领导照片进行合成并以此威胁敲诈。该县多位官员没有回复记者请求置评的电话,其中一位官员叫记者参考当地媒体的报道,称报道中详细叙述了官员照片可能被用于敲诈勒索的问题。此举在网上引发大量批评。一位网民说,无论政府此举出于什么原因,这都远离了国家制定的政府信息公开的目标;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应该是让人们监督官员,但现在如果人民连官员的长相都不认得,还谈什么监督?

中国著名维权律师刘晓原说,现在当局拟立法实行网络实名制管理,可是,规范网民言论权利的标准在哪里?所谓侵犯个人隐私的底线在哪里?谁来规定哪些信息属于合法,哪些信息属于非法?刘晓原律师对美国之音说,如果当局把这些标准都握在自己手里,那么网络实名制的有关法律就会成为限制言论自由、信息自由的恶法:“现在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对权力的限制,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标准就在他们手里。他们认为,你这个不能说,你说了,就抓。没有标准可能他们会认为最好(最方便)执法了。”

北京时政观察人士华颇说,自从重庆官员雷政富因淫秽视频曝光而63小时迅速倒台后,网络反腐势头越烧越旺。但在现任高官被举报后,显然引起了权贵们的恐慌。他说:“权贵们的高官人人自危,不知道哪天网络上就爆出自己的负面消息。习近平说,打铁还要自身硬,但是有几个能说自己做到自身硬的?所以这样反腐发下去,会对执政造成很大冲击。”华颇评论说,权贵们担心,微博反腐将颠覆权贵们一贯的“党来管党”的原则,多年来,对权贵们不论奖惩还是提升,一直都是组织说了算,但最近以来权贵们发现,网民正在争夺对其干部的生杀大权。华颇说,权贵们绝不能允许这种局面的发展。

中国网民对全国人大拟立法实行网络实名制议论纷纷。持支持立场的网民说,网络欺诈和虚假网站使网络支付不安全,加强网络信息保护迫在眉睫。网民“雪山望月”说,“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话语权,但不能让谣言在网络上满天飞,网络信息安全需要立法规范!”持批评立场的网民则认为,立法使用“信息保护”这一模棱两可之词,把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内容管制混为一谈,实则是算计网民,进行心理暗示,实行网上禁言。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章立凡是有着十多年网龄的资深网民。在网络潜水8年后,章立凡于2005年自动放弃匿名权,主动选择实名上网。他在《网络裸奔自白书》中说,选择实名上网,只是对既成事实的追认。无论实名匿名,网民都在裸奔。所谓既成事实是,当局用重金开发的网络监控系统可以让上网的人隐私毕露,无所遁形,想查谁发了什么帖子,随时可以从虚幻的网络空间追至现实世界。章立凡说,现在当局要立法实行网络实名制,不过是对网民的一种威慑,明白地告诉网民,老大哥在看着你。

章立凡说,早在1995年就提出的官员财产公示至今仍遭顽强抵抗,迟迟不能出台,而网络实名制提出不过两三年,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实施,现在全国人大更是要立法实行网络实名制,体现了新的“两个凡是”。他说:“凡是对官员有利的就迅速推行,凡是对官员不利的就长期搁置。我们看到,新闻法搁置了多少年,阳光法案搁置了多少年,像这一类打压言论自由的就迅速地实行。”

网民“自由独角兽”说:“权力没有制约的当下,权力对互联网大谈法治,只要有点常识的人,你信吗?如果有一丁点诚意,就先把你们的财产公布了吧!”网民“时代凯撒”说:“不急着反腐,却急着封锁互联网,这种怪事只有在天朝才有吧。”……

韩国是最早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韩国人金宰贤为金融时报撰文介绍韩国网络实名制时说,韩国于2007年7月开始实施网络实名制,旨在减少网上的语言暴力、名誉损坏、虚假信息传播和不正常的人肉搜索。但实行实名制后,韩国不仅没有如愿以偿,结果恰恰南辕北辙,致使韩国各大网站成了黑客的主要攻击对象。他说,2011年7月,韩国发生前所未有的信息外泄事件,约3500万名用户信息外泄,泄露的用户信息非常详尽,有用户名、姓名、生日、电话号码、地址、加密密码和身份证号码,几乎涉及所有的韩国网民。文章说,韩国民间团体和专家认为,互联网实名制是网站遭到黑客攻击的根本原因,因为韩国网站以实名制为由,注册收集并保管用户的诸多个人信息,从而成为黑客袭击目标。

韩国首尔大学一位教师的研究发现,实行互联网实名制后,诽谤跟帖从13.9% 降到12.2%,只减少了1.7%,但是,网络论坛的平均参与者从2585人减至737人,跌了71%,网络实名制导致的“自我审查”阻碍了网上沟通与网民的议政热情。

在韩国民间组织的推动下,韩国的网络实名制出现了松动,韩国网民正在等待宪法裁决,是否要废除互联网实名制。金宰贤则以纽约时报一篇报道韩国网络实名制文章的话作为他文章的结论:“韩国的经验证明,实名制是劣等政策”。

而中国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要求实行网络实名制即日生效。根据人大常委会的决定,该法律是“为了保护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然而,对于许多中国网民来说,这只是官府再次企图限制互联网言论自由,以及防止网民泄露官员贪腐和行为不检。虽然中国官媒表示,该法律将“加强网络个人信息保护”,但中国网民担心实名制将导致他们的个人信息泄漏风险更大,一些网民称“网络揭腐,从此休矣”。

不过,网络实名制尽管会暂时压制一些网民的言论,但是也有一批公民无所畏惧。目前大陆有超过5亿网民,大陆民众中已经有一批人早已觉醒,始终坚持用真名、实名在网上揭露官员、批评权贵们。这些人根本不受当局现在推出的网络实名制的影响。坚持用真名、实名;另外如果当局利用网络实名制对网民打压,更能促使民众觉醒,反抗专制。权贵们是打一场无望的战争。

比如,笔者在网上从来都是实名制。自己的名字,恰恰是因为我对我的言论负责的表现,尤其是批评权贵们的。网络上还有象信力建、杨恒均、李悔之、熊飞骏、萧瀚等等这些人,他们也都是实名。所以,的的确确公民中有一批不受实名制影响,因为我们从来就是实名制。

近年来,无论是天灾如北京暴雨造成市民死亡,还是人祸如温州动车事故伤亡真相,无论是政治方面王薄事件,还是经济领域网络反腐民众追问权贵们的个人财产,网络上普罗大众和权贵们当局的较量从未停止。

网络实名制不仅仅是网管在搞,主要是在公安、国安部门。尤其公安、国安部门不是先去查网络本身被曝光的官员的违法犯罪,而是先查消息是怎么走漏的,是谁公开出来的。这,中国的网民都心知肚明。因此,有些公民担心政府的报复,有些公民会有一定的沉默,但也会有一些公民不在乎——并不一定就是那些本身就用实名的。就是普通的公民,有些公民会认为,作为公民有曝光的权利、有曝光的义务;当他受到报复以后,他们受到报复这件事本身又会被曝光出来,然后大家就会去探讨网络实名制实际的目的——权贵们变着法的、绞尽脑汁地想打击公民的言论自由。

但从大的趋势上来讲,公民的言论自由,他们根本无法遏制的。他们是打一场无望的战争!如果用网络实名制对网民打压,更能帮助民众觉醒。这样,只要权贵专政越来越疯狂,民众就很有可能在噤声后被逼走上街头,网络实名制随之也就变成一纸空文,就如众多法律法规在官员心里成为一纸空文那样……。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43402?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