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30 October 2012

《金融时报》宁波抗议突显中国环保难题

在上周末曾出现暴力示威的宁波市,环保抗议者昨日再度上街抗议,此前当地政府作出了一个精心盘算的让步,以求平息石化厂扩建计划所引发的不安定。

宁波市政府借鉴了中国其它城市在面对环保(而非广义的政治)抗议时采取的做法:宣布叫停中国最大炼油企业中石化(Sinopec)的一家子公司的计划,该公司原计划在宁波附近临海的镇海区的石化厂增建一个对二甲苯(paraxylene,简称 PX)生产设施。

这一让步基本上使示威者从这个华东城市的街上消失,在宁波市政府外,只剩下少数好奇的旁观者,警方仍在政府大楼外部署大量警力,阻止人群聚集。

在镇海化工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臭气,一群愤怒的年轻人镇守着一个临时路障,他们抱怨称,当地政府从未兑现10年前作出的向当地居民支付污染补贴的承诺。

“这里的气味太难闻了,”一名戴着白口罩、用其遮住鼻嘴的年轻人说道。“我们在这里维权。”他拒绝透露自己的姓名。在针对对二甲苯生产厂的主要抗议中,他的抱怨只处于边缘地位,但这件事揭示出,针对某个环境问题的不快,可能引发对于收入不平等之类问题的整体不满。

宁波的气氛突显了下月将要接班的中国新领导人面对的一大挑战:中国人越来越愿意上街表达自己的不满,尤其是针对污染相关问题。

“这枚定时炸弹已经埋下了,”环保活动人士、中国维权组织“自然之友”(Friends of Nature)总干事李波表示。他说,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几十年里积累的污染,现在管理起来极其困难,并且成本高昂,同时人们的环保担忧正在上升。

10年前胡锦涛和温家宝上任时,他们面对的首批重大国内危机之一,就是中国北方的松花江发生有毒化学品泄漏,污染了数百万人的水源。自那以来,环境灾难(以及相关的公众抗议)不断发生。

其结果是,与所有前任相比,胡温在议程上把环保问题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但在他们主政期间,中国的环境退化加剧,且仍是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源头。

“问题是,我们仍有一套不透明的环境决策制度,并不真正对公众开放,”环境专家、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主任马军表示。

即便是宁波抗议的焦点、不起眼的化学品对二甲苯,也曾在全国各地引发大规模抗议。

2007年,针对一家对二甲苯生产厂的示威,成功地阻止了在厦门建设该厂的计划。2011年,1.1万余名抗议者走上大连街头,要求关闭一家对二甲苯生产厂,迫使该市市长作出关厂承诺。

但是,当英国《金融时报》在今年6月走访这家隶属于大连市政府支持的大连福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工厂时,工人、保安和外部供应商都表示,该厂仍在扩充,并且在招聘新员工。大连市政府和大连福佳拒绝置评。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39395?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