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27 September 2012

许知远:日本因素

“怎么说呢,这事我很矛盾”,他停顿了一下,从后视镜里看了我一眼,似乎要确认我是否是值得交谈的对象。他的平头黑白发交错,修剪得齐刷刷的。当他开口时,是纯正的京片子——自得、漫不经心。

我在工体东门上了这辆出租车,习惯性地抱怨现在的车真难打,他则说路太难走,除去拥堵,燕莎一带又封路了,日本大使馆在那里。我随口问起他对日本的看法。

“小日本是招人恨,但有时也得感谢它”,他腾出右手,把竖起的拇指朝上,“要是没它,我们一直以为自己是这个”,然后把拇指朝下,“因为它,我们才知道自己是这个”。

他的家庭就像是中日关系的某种缩影。他出生于1958年的沈阳,他的母亲是在满洲国度过了童年,提起“小日本”就咬牙切齿,他的儿子则是个“日本迷”,一心想到东京去学电脑游戏。老太太听到这个消息,把他骂得狗血喷头,她心理上接受不了自己的孙子去日本。

他自己呢?他这一代受尽历史的捉弄,对社会充满怨恨,也像很多人一样,对中国有一种“自我厌恶”之感。如果你无力改变现状,诅咒现状也是一种释放的方式。而倘若有一种力量,能帮他诅咒这个现状,那也未尝不可。

一个多世纪来,日本的存在,像是对中国统治者的不断嘲讽。你认为自己是天朝大国,结果在甲午战争中输给这昔日的“倭寇”; 你好不容易变成了中华民国,你又被日本逼到了西南一角、苦苦支撑; 你以为自己是”战胜国“,却在打开国门时发现自己再次远远落后于日本; 你认定自己已经崛起、日本陷入衰落,却发现日本不仅深入你的日常生活,还俘获了下一代的心;而这一次,你连一次和平的示威都无法做到,而日本人在面对地震、海啸都显得那么镇定……

不过,他的个人感慨,却像是对中国命运轨迹的另一次提醒——日本在这个轨迹中,总是扮演着特别的、宿命式的角色,它鼓舞中国,也摧毁她的努力。人们很难不去猜想,倘若没有甲午战争,洋务运动是否会走到一个新局面?如果“七七事变”没有爆发,中国的“黄金十年”继续延长,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成功了会怎样?而这一次,石原慎太郎的挑衅之举,是否进一步催化了中国强硬派的力量,把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推向我们不愿看到的方向?

历史总充满吊诡。一小群极端的力量,常能劫持整个社会。这在中日关系中曾经不断上演。而如今,两国又处于这样一个时刻,这次钓鱼岛的争执,可能给两国都带来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在东亚漫长的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中、日两强并存的局面,它们本身就会带来巨大的摩擦,而倘若极端力量利用这些摩擦,就可能导致更为灾难性的后果。或许,战争不太可能爆发,但排外情绪总会转化成内部压迫,它足以使两国的社会都滑向更为褊狭的一端。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36655?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