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29 July 2012

為何「中國模式」會出現在「國民教育」中?


(由葉蔭聰與羅冠杰合寫)
最近,社會上最熱的話題之一可算是國民教育。由國民教育的資金去向,到編寫國民教育的團隊都爭論不休。而國民教育其中一份由浸會大學與國民教育服務中心所設計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下稱<手冊>)內一句「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更顯露出中國政府想向香港的學生灌輸一個美麗共產黨的想像。但除了這一句話之外,教材中不厭其煩地提及的「中國模式」,卻相對為人忽視。
中國模式:軟實力
<手冊>中點出「北京共識」與「中國模式」的出現,與「華盛頓共識」的對比,即一套非美國或新自由主義的發展原則。其實,在1990年代初開始,已有中國漸進主義改革(gradualism)的提法,以區別於東歐蘇聯曾推動的急速市場化及私有化。不過,這類討論大多只在學術界中進行,中國官方也只是強調自己要走有中國特色的道路。但是,中國自身的發展,還未上升為一種可與西方資本主義對比及競爭的「模式」,比較的對像反而是(前)共產國家的經濟改革,尤其是蘇聯倒台、東歐變天後的狀況。官方這種意識,來自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的焦慮:如何確證鎮壓學生運動,中止政治改革,繼續推動經濟改革,是比共黨倒台的蘇聯東歐要好?而中國的經濟發展被構想成一種與歐美比較的「模式」,要到2004年左右才發生。
在論述上發生轉變,當然與中國GDP高速發展有關,但也與美國精英的視野有關。2004年,Joshua Ramo提出「北京共識」,所針對的是強調市場化、私有化的「華盛頓共識」,背景是在經濟學界中對有關新自主義教條的爭論,尤其是以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及美國財政部等為首,於1990年代所推動的全球經濟發展方針。Ramo反對的是視此為唯一現代化發展路徑,至於中國發展方式的好壞,在2004年時他其實有點含糊。值得注意的是,當Ramo提出「北京共識」時,他主要談經濟發展特色及制度,而沒有多少觸及中國國內政治,他始終關心的是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轉變,即美國主導的時代即將過去,中國以至其他國家會有自己的發展方式。
不知是巧合,還是有人為因素(Ramo經常在北京與政經精英接觸)。就在同一時間,中共中央發表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這份意見提出中國要發展「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除了形成學科體系之外,就是要有一套結合中國官方理論(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等)的哲學社會科學來「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說來抽象,好像與中國模式及北京共識無關,不過,根據中央電視台的報導,這份文件為五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第十三次學習材料,並與「中國模式」及「北京共識」連繫起來,「加速推進中國的軟實力建設」。中央電視台更指要用北京共識來取代華盛頓共識(中央電視台國際互聯網站,<中國提升軟實力:北京共識取代華盛頓共識>,2004-06-13)。
簡言之,「中國模式」說法的打造,是中共接過了美國精英的「北京共識」論述,再納入為官方理論,把1990年代以來的漸進經濟改革,日漸系統化成官方理論的過程。同時,也把參考點由東歐蘇聯,轉移到其他眾多不同的參考點上。除了美國外,也包括中國與印度的比較,以及視作為可以讓長期缺乏經濟發展的非洲作借鑒。
至於另一個轉折就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由於中國的資本帳開放程度很低,而且,危機爆發又以美國次按相關債券為中心,所以,中國受到的影響有限,因此,造成另一個機會,以顯示「中國模式」的成功。由於美國經濟出現嚴重危機,所以,大量中外報導更清晰聚焦中美之間的比較,中國經濟被視作較平穩的資本主義模式。
經濟論述嫁接上政治論述
至於「中國模式」的經濟內容如何與中共的政治體制論述結合,也是有一個過程,它們之間的關係,即使在中共的論述中也不總是必然的,不是一早便形成一個渾然天成的整體。例如,若要反對新自由主義教條,也可以有議會民主及多黨制。但是,<手冊>則露骨地把中共的統治特性及口號,結合上北京共識的經濟內容。<手冊>中提及許多用詞,大概都可以在過去十年間中央領導人的講話中找到。
<手冊>用「無私」一詞形容執政的中共,大概是胡錦濤對毛澤東思想的提煉。由於毛澤東很多階級鬥爭及社會主義腔調已不合時宜,八十年代鄧小平抽出了「實事求是」,而胡錦濤則抽出了「無私奉獻」作為中共黨人與毛澤東思想的連繫。至於「團結」與「進步」,則是胡錦濤在有關民族問題的講話中多番強調,呼籲民族要團結在黨領導的進步事業之上,不過,<手冊>撰寫人有點脫離脈絡地編寫成執政集團的特點。
值得注意的是,<手冊>中提及與西方政制不同的甚至比它優越的部份,則很可能脫胎自吳邦國2011年的「七確立」與「五不搞」講話,即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的報告中,指不搞三權分立、多黨輪替、思想多元、兩院制、經濟私有化等,而要確立社會主義制度、人民民主專制、多種所有制等等。中國官方媒體稱之為「有中國特色的政治文明」,反對借鑒任何西方民主政制改革。若再細心地看,亦可看到中共把中國模式中的經濟成份,與中共的政治體制及口號原則結合起來。吳的用意,大概是用來回應溫家寶的政改論,因為,不少人從溫的「政改」講話中作出想像,而吳邦國的講話則好像叫大家不要幻想。
<手冊>材就是政治學習材料
這份<手冊>與「國民」(citizen)幾乎是沒有關係的。說得白一點,香港的親北京團體(以至特區政府部份官員),是要利用國民教育之名,在香港推行國內的政治學習。他們把胡錦濤任內領導層的官方理論與概念,以及向外宣揚的「軟實力」,壓縮成簡易的學習材料,偷運到香港。大家可以想像,胡錦濤卸任後,新領導人上台,這些團體又可能再消化黨中央的理論,再編另一些學習材料。至於有關中國模式的爭論,則在這些教材中完全不提及,因為,引導國民反思以至討論官方理論,根本就不是他們的目的。
筆者會在下篇介紹有關中國模式的中外爭論。


from (title unknown) http://www.inmediahk.net/%E7%82%BA%E4%BD%95%E3%80%8C%E4%B8%AD%E5%9C%8B%E6%A8%A1%E5%BC%8F%E3%80%8D%E6%9C%83%E5%87%BA%E7%8F%BE%E5%9C%A8%E3%80%8C%E5%9C%8B%E6%B0%91%E6%95%99%E8%82%B2%E3%80%8D%E4%B8%AD%EF%BC%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