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30 December 2011

俄罗斯之春已经开始

核心提示:今天俄罗斯发生的事情同现在称之为“阿拉伯之春”的拒斥专制主义的运动相类似。与今年早些时候埃及的穆巴拉克政权一样,普京政权已经在国内输掉了人心。

译文:俄罗斯之春已经开始
时间:12月14日 星期三.
作者:ANDREI PIONTKOVSKY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在俄罗斯的历史进程中,存在一种引人注目的情况:每一个威权主义政体的瓦解不是因为命运的坎坷抑或敌人的攻击,而是因为内部忧患。在二十世纪,这种情况就出现了两次——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

弗拉基米尔・普京政权的缓慢垮台也一样。十年多的威权主义统治之后,普京自述的“辉煌功绩”不仅在反对派的网站上,而且在莫斯科的街道和主流媒体上都成为了受唾弃的东西。

今年发生的两个事件加速了精英阶层和大众对该政权信任的减退。其一是为普京竞选明年第三总统任期而与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总统在9月24日达成的可耻交易,俄罗斯宪法明确禁止如此行为。举国上下为之震动。就连脸皮最厚的公民都认为,把总统宝座变成私下交换的物件是对宪法的嘲弄。

第二个大幅加剧了当前政治危机的事件是12月4日明显存在欺诈行为的议会选举。独立观察家认为,15%-20%的选票遭到篡改以支持执政的统一俄罗斯党。即使按照普京的标准来看,此次选票操纵规模也是空前的。选举舞弊在12月4日之前就开始了,当时有九个反对党派被禁止参加选举。

这些事件彻底破坏了普京政权的合法性,并使其成为大众眼中的笑柄。总统大选安排在明年3月4日举行。即使这次大选从官方角度来说是普京的一场“胜利”,它却可能成为其政权垮台的另一重要步骤。

今天俄罗斯发生的事情同现在称之为“阿拉伯之春”的拒斥专制主义的运动相类似。与今年早些时候埃及的穆巴拉克政权一样,普京政权已经在国内输掉了人心。12月10日,6万多俄罗斯民众走上莫斯科街头反对普京政权。这些人之中有很多年轻人,在现行政权下他们看不到未来的任何希望。在此次抗议活动之后,俄罗斯将再也不同于以往。尽管这次集会是由自由派的“团结”运动组织的,但是持有各种政治信仰的人和来自社会各界的人的参与证明,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已经生根。

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与日俱增的抗议浪潮。目前,大多数俄罗斯人认识到俄罗斯的司法和经济体系缺乏自由市场体系的基本要素。私有财产的概念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财物根据对现有政权的忠诚与否而遭到没收或是授予。

尽管俄罗斯存在出色的警察和安全部门,但是这仅仅加深了一种错觉,即社会稳定能凭借暴力来维系。就如我们在1991年苏联解体时看到的那样,任何充分利用安全部队的企图将只会导致政权合法性的丧失。
克里姆林宫的一位理论家最近对我说:“我们对形势有着清楚地认识。但是为时已晚,难以脱身。(如果我们丧失权力)新政权将会追捕我们。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像轮子上的仓鼠一样不断地跑。”

该政权的最后手段就是夸大俄罗斯宿敌——北约、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造成的外部威胁。近日普京声称,要求他下台的俄罗斯人得到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授意和美国的资助。梅德韦杰夫则说,美国试图让俄罗斯失去核能力。俄罗斯军队总参谋长尼古拉・马卡罗夫上个月对俄罗斯媒体说:“波罗的海各国和格鲁吉亚的亲北约、反俄罗斯政策可能导致地区性军事冲突,包括使用核武器。”

这些西方威胁论主要为了运用于国内。但是有一种威胁令普京的盗贼统治政权非常重视。这就是其在西方的巨额银行存款、各种资产及不动产所面临的威胁。美国国务院今年早些时候提出的一份俄罗斯官员名单让克里姆林宫的一些人十分重视。美国禁止这些同俄罗斯律师谢尔盖・马格尼茨基狱中死亡事件有关的官员获得入境签证。

他们意识到如果该名单扩大,他们以及他们在海外的资产可能会受到直接影响。为了保护他们的资产和抓紧权力,这些人愿意挥舞核大棒。

那些警告说普京政权的垮台可能导致种种无法预测的后果的人说得有道理。但如果他们认为保留该政权带来的风险会小些就大错特错了。普京下台是我们把俄罗斯从体制性腐败的坏疽中解救出来的唯一机会。

PIONTKOVSKY先生,一位数学家,“团结”运动领袖之一,著有《普京灵魂之再审视》一书(Hudson Institute,2006年出版)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译文遵循CC3.0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这里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from 译者 http://yyyyiiii.blogspot.com/2011/12/blog-post_30.html